感覺擁有宇宙旅行能力可以從無限的宇宙中得到資源開啟宇宙淘金熱之後,人類應該努力獲得財富並且發展才對,為何會陷入停滯不前的頹廢狀態?


銀英這一整套書主題是討論各種政體之間的衝突以及各自內部的缺陷和優勢(儘管可能有點兒幼稚),然後在次要的層面上展現人物的性格魅力——從讀者們的反應來看其實大家最關注的反而是這個——時代背景和科技都只是為這兩者服務的,有需要的時候就拿起來用,沒需要的時候作者就當他不存在。

所以我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書裡面描寫的這種現象和時代、科技背景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星辰大海的時代既有可能全人類精神昂揚,也有可能全人類精神墮落,還有可能全人類嗜血狂暴,田中大神只是挑了其中一種他覺得可以表達他想法的結果而已。

其實看書裡面的一段作者注釋就知道他這種寫作方式了:故事裡所有星球的季節都是同步交替的,作者說他知道這一定不符合事實,他這樣寫純粹是為了讓故事符合自己的安排。


其實田中的歷史觀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可以看到,到了後期,無論是帝國還是行星同盟都爛成這個樣子了,地球教都崛起了。這才給萊茵哈特皇帝賦予重振生氣的歷史使命,就像當年魯道夫大帝的使命一樣。

田中或許是經典的柏拉圖式歷史循環論的簇擁,他覺得人類社會就是會從君主到貴族到民主再到君主這樣循環下去。每一種政體都有自己的相對壽命。在這種歷史循環論中,生產力不能決定什麼,而是人性使然的政治活動與社會交往決定了社會形態。

(民主萬歲)

這是小說的背景,先有這麼一個狀態才有後來發生的事情,這段設定其實就是作者給書中的人類為啥經歷幾百年只發展成這【弱雞】樣找了個台階下。否則宇宙戰艦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多人,大多數都是AI在輔助控制;生產勞動方面也是一樣,應該高度自動化;政體上退化到君主專制就簡直是天方夜譚了。

硬要說的話,這種情況發生在個人身上倒是常見,比如一個普通人中了彩票突然成了暴發戶之後,他的心態就崩潰了,然後就變得墮落頹廢了。推廣到人類全體的話,應該是因為發展太快一下子獲得了太多的可用資源而無所適從,造成了這樣的情況。但是並不是每個中彩票的人都迷失自我變成墮落頹廢者,推而廣之其實並不成立。


簡單的解釋就是作者說了算。

什麼?你有意見?

筆給你你來寫。
好像所有科幻類電影小說都會選擇這種人類發展模式。因為現在人類確實是趨向於保守。只是根據現實估計未來。
集體頹廢其實已經發生過了,試想當年之上海灘。但我認為集體墮落是不可能的,因為每個時代都只有上層階級墮落,下層,沒資格墮落的。

先上結論吧,這並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這也許只是生產力極大豐富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真實寫照罷了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和前幾年一個新聞一起討論

當時這則新聞曾經引發過討論,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不會有任何人或者企業會試圖從這個小行星上開採資源理由很簡單,這麼多的鉑金忽然出現在地球,只能讓鉑金變得一文不值,任何試圖開採這座寶藏獲取無盡財富的人,都不會拿到任何好處

剛剛討論的情況,僅僅還是人類發現了一種超乎人類想像的巨量資源時候的問題

那麼當人類發現,自己的科技力量發展到任何資源都可以無限獲取,能源永不枯竭的時候呢?

當一切資源都觸手可得,一切資源就都失去了價值,生產資料變得無窮無盡,資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我們現在的世界,說到底都還是資本的世界,無論什麼國家,無論怎樣的制度,都逃不出對資本的追求。都無法避免和資本扯上關係,不僅資本家需要資本,被剝削的工人也需要資本;不僅資本主義制度需要資本,資本控制國家,社會主義制度也需要資本,國家控制資本。

資本的存在實際上還是因為資源稀缺;的對資本的追求,說到底是對生存的追求,企業為了資本家的生存而忙碌,工人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辛勞,國家為了人民的生存而運作,家族為了族人的生存而團結。正是出於於對生存的渴望,人類發了瘋一般地發展,發了瘋一般的進步,生存所需的資源稀缺,就要發了瘋一般生產,生存所需的科技落後,就要發了瘋一樣研發。人類,就是這樣瘋狂地度過了幾千年

回到正題,當宇宙探索的科技成熟,人類終於可以得到無限的資源,一切都是無限的,一切也就失去了價值,一切生存所需都能得到充分甚至過度的滿足,人類,終於可以不用那麼瘋狂。資本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共產主義社會初具雛形。

這裡還涉及到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前四個需要都逐漸得到充分滿足,那麼第五個需要,也就是自我實現需要呢?

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著星辰大海的理想呢?顯然不完全如此,事實上,哪有那麼多真正終生立志探索人類未知的世界,拓展人類知識邊界的人呢?拿科研工作者來說,就算是現在,又有多少人是真正脫離了功利的思想而奮鬥的呢?中國的媒體就很愛宣傳民族科學家,個個為了黨,為了國家,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脫離了這些動機,又有多少人能堅持幾十年如一日艱苦奮鬥呢?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人們多數時間都在為他人而活,為了他人而成就各種各樣的奇蹟,而忽略了對於自身的追求,在我看來這不是迫於無奈,而是人類作為社會動物的天性自我實現對於多數人是如此簡單,放縱慾望就好了,獲得寧靜就好了,有一顆迷幻藥就好了,通過背離道德而獲得快感就好了,人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又何必追求這麼多?於是為資本運作量身定製的制度形同虛設,為維護資本神聖性而形成的道德土崩瓦解,犯罪也隨之暴增,但倘若沒有道德的限制,犯罪又能用什麼界定呢?擁有超乎常人的慾望,追求資源開發和科技發展的人畢竟是鳳毛麟角,人類的發展怎麼會不停滯呢?說是停滯,但還是有發展,人類社會還是會以幾何速度發展,只是速度放慢而已無政府主義隨之興起,人不再為他人而活,共產主義社會就這樣以如今的人完全不能想像的方式存在也許其他的文明的存在會讓人類重拾對於生存的渴望,但這已經不是我們能夠預測的了

生產力的限制,導致財富增長會受到限制。

比如說在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西班牙雖然作為航海先驅,獲得了一時的繁盛,但是由於本身國力和生產力有限,財富沒有轉化為資本和生產力,所以後來被新星國家荷蘭、英國、美國取代了領先地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