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一句話定義,有缺陷,但依然極出色的表現。

拋開段子和印象,當一名球員在系列賽出局後,該如何公正的評判他們的表現呢?以及這位運動員的水平呢?

競技體育裏只有一個勝者,但剩下的,也未必都是失敗者。於球員而已,義正嚴詞的聲明「沒有勝利,表現和數據都沒有任何意義」,是他們高尚的體育精神,求勝意志的體現;這句話沒錯,但如果在評判球員水平時,生搬出來這句話就此否定一名球員的一切,難免有損公正。

這個系列會挑出那些打的極其優異,但因為最終沒有成功,而多多少少沒有得到公正的風評,甚至於因為一些缺點被矯枉過正貶到一文不值的系列賽。

系列的第一篇,正是2019年火勇大戰裏失敗方的主角,詹姆斯-哈登。

看到把登哥作為該系列的開頭,我估計很多人大代表已經磨刀霍霍,礦泉水和筆記本蓄勢待發,就待摔鍵盤為號:大膽!竟敢黨附哈登,逆著風向給他辯護,你不知道我們給他開了多少「沒心氣」、「不夠級別」的會議嗎?

哎呀呀,聽我解釋嘛。在某種程度上,哈登是近景效應,放大某一段時間內表現的受害者。在勇士失去了凱文杜蘭特之後,所有人都期待登哥能像1995年的哈基姆奧拉朱旺一樣爆發出「CTM就是今年」這種性質的能量,每場至少突破二十次,並在第五場和第六場的第四節投中所有撤步跳投——當哈登沒有抓住可能是火箭21世紀以來最好的機會時,所有人都會為此惋惜並生氣。

就像高考時你不會因為你考了590分而沾沾自喜,而是會埋怨自己為什麼做錯了兩道沒讓你上600的選擇題,但在我們評價這個考生的時候,還是得記得他590實力,而不是因為沒上600,於是590分和59分沒區別。

所以,哈登到底打的怎麼樣?

先給出一個大致的籠統概念,使用率(USG%)用來描述該球員所負擔的球隊進攻責任,用來體現量;真實命中率(TS%)用來描繪球員每次進攻所收穫的得分回報,用來體現質;用助攻率(AST%)描繪該球員在場上策動隊友的頻率(圓圈大小)。

詹姆斯哈登用接近六成的真實命中率,扛下了37%的使用率,同時還保有著和不怎麼負責主攻的保羅與格林相當的助攻率,包圓了這系列賽的另兩位巨星。

當然了,我們不能用如此粗糙的數據直接定性一名球員的表現,也要考慮到火箭獨特的打法天生會讓超巨集中球權,但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論承擔極重的進攻壓力,併兼顧持球策動,還得打出效率,火勇系列賽無人出其右,哈登和庫裏系列賽之間使用率的差額,幾乎等於庫裏和保羅之間使用率的差額。

事實上,如果你讓我選擇一錘定音的冷血殺手,我可能會挑走杜蘭特;如果你讓我選擇高效無私,不佔球權的萬金油牽制領袖,我會選中庫裏;如果主題和標準是攻防一體,那所有人都會想到倫納德;但如果你告訴我這兒有一個球隊進攻資源普通,體系簡單,但要一個超級巨星抗走所有責任和球權——那除非你能保證勒布朗一個賽季都能進入18年季後賽的「自在極意」狀態,那這個答案在過去三年內是且只能是詹姆斯哈登。

要理解詹姆斯-哈登有多出色和特殊,就要先理解本賽季休斯敦火箭有多特殊。

決定一個球隊進攻端質量的要素,無非是以下四條

1.每次投籃的效率和質量——可以通過射手升級;優化體系創造更多空位;還有巨星無中生有,硬造空位或者接管三種辦法來升級。

2.搏到罰球的數目——同樣的,優化出手方式和選擇,更靠近籃下製造更多殺傷,還是得靠體系、巨人以及巨星。

3.前場籃板和防守反擊——本質上相同,二次進攻和一次優秀的防守,除了可以帶來更靠近籃筐的出手和防守反擊這種輕鬆得分機會之外,還能增加自己球隊的進攻次數。靠防守資源、巨人以及體型。

4.失誤控制——更少的失誤帶來更流暢的進攻,並可以減少對手的轉換次數,逼迫對手陷入更多的陣地戰,從而反過來加強自己的可能的防守反擊。這一條與1在某種程度上相悖,因為更好的投籃效率需要更多的傳球,更好的耐心和精緻的選擇,但越複雜漂亮的戰術、越多的傳球越容易導致高失誤。

得到了四要素之後,我們再來審視火箭的一切。

——休斯敦火箭鋒線孱弱,體型偏小,球隊裏沒有足夠數量的掩護人。唯一一個能化作持球人手中利劍的大個子卡佩拉,在本輪系列賽內對上了這個星球上防擋拆最好幾人之一的追夢。

——休斯敦火箭由德安東尼執掌,走的是超級後衛高位擋拆四角落位,巨星決定一切的舊太陽模子,跑動少,弧頂2-3人參與一次擋拆戰術威脅籃筐時,另兩人本來也不可隨意奔走。

於是,稀少的掩護人和跑位,讓火箭沒法有順暢明快的體系來提升投籃質量;體型和卡佩拉本輪系列賽的表現,讓火箭沒辦法輕易的找到殺傷;鋒線和體型的疲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搏來多到決定勝負的籃板,也不能有多出色防守硬度;只剩下控制失誤,火箭因為球權集中,還算不錯。

火箭解決所有這一切的辦法,就是靠巨星,在保羅本賽季下滑之後,則主要靠哈登。

我們要降低失誤,那每個回合都由哈登持球,用一個人的進攻支配和傳球來扛下一個完整的體系;我們要優化每次投籃的質量,讓球隊的進攻效率在沒有體系、切入還有掩護時也可以接受,由哈登來創造空位或者解決頂人投。

巨星是廚師,而火箭的食材未必多差,餃子面、皮蛋、大米還有青菜大肉一應俱全,但就是沒醋沒醬沒辣椒,竈臺都得靠你哈登大廚自己點,而哈登面對勇士這種強勁的鋒線解決這所有問題的方法,是用所有進攻手段裏逼格最高、難度最大、效率最難維繫的面框單打。

你問登大廚打算怎麼解決沒調料的困難?他打手一揮告訴大家我們要體驗生活,調料先別管了,天然氣我也不用,就靠鑽木取火暖爐生飯。

在不得不大量持球解決一切,尤其是和卡佩拉的擋拆順下被追夢拆解之後,哈登在每次進攻之中,隊友能提供的戰術支持也只剩下掩護換走身前的杜蘭特和伊戈達拉,而他所仰仗的兩招——突破上籃,以及持球幹拔。

縱軸表示得分率,橫軸表示場均突破次數,圓圈大小表示突破助攻頻率,紅色為對勇士系列賽的哈登。哈登常規賽就用場均19次突破和高達71.3%的得分率領銜聯盟——比永動機維斯布魯克的突破更多,比本賽季極致空間加成,一身鋼骨龍筋的字母哥效率更高,還附帶克里斯保羅的助攻頻率。

季後賽面對勇士,哈登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突破數目,把得分率維持在了67.5%的水平線,量最大且質極優。無論你喜不喜歡哈登的球風,但可以說,火箭空間加成下的詹姆斯哈登,就是NBA2019年年度最強突破手,而對勇士的系列賽,哈登拿出了配得上這種名頭的表現。

另一條持球幹拔跳投,是哈登本賽季繼續進化,能在常規賽場均36分7助攻的不二武器。他進一步提升了每場比賽面框強投三分的數目,並且更加不挑對位人,不再像上賽季一樣對錯位有所依賴,變成了一個無視空間環境、不需要戰術資源傾斜,完全靠著體力和手感續的持球強解法。

如圖,橫軸是幹拔跳投得分,縱軸是計算了三分回報的有效投籃命中率,圓圈大小表示三分出手比例。

可以說,在2019年的NBA,持球投只分為詹姆斯哈登和其他人。

常規賽,哈登用53%的有效命中率,場均用持球投拿到了14.5分,產量上遠遠超過這個聯盟裏的任何人不說,但以效率論,下一個能超過他的已經是投籃屆的史詩傳奇斯蒂芬庫裏,但他幹拔跳投次數幾乎只有哈登的一半。在對勇士的系列賽裏,斯蒂夫科爾花了極大心思應對這招,抓住了火箭過於想消耗庫裏追尋錯位的心理,設計了極多的突然夾擊和半協防,逼迫哈登出球或者破壞他的運球節奏。

——追夢格林極具破壞力和威脅的站位,在庫裏被逼退的瞬間,補防夾擊。

——伊戈達拉突然放棄追防小裏弗斯,上撲阻斷哈登運球。

在此基礎上,哈登的有效命中率從53%降低到了50%,出手次數也有所下降,但依然是聯盟裏自成一檔的表現。

在魔球化越發流行,各隊對投籃效率和投籃選擇的要求越發嚴苛的當下,除非你姓科懷或者凱文,大量的中距離投籃是不被允許的,長距離投籃都要往23尺靠;而三分線遠比浩瀚的中距離容易堅決布放,因此,大多數持球投三分的大神,都更偏重於借擋拆幹拔,創造生死一線的空隙;而投籃威脅越大,擋拆越多,就勢必遭遇越多的提前夾擊,庫裏和利拉德們最後都會走向進一步提升射程射速,用一部分無球減輕壓力,玩極限出手的生死時速大戰之路上。

下一個能打出類似詹姆斯哈登持球投表現的人,非得要滿足以下條件

——三分精準,或者中距離更勝杜蘭特和倫納德。

——能夠不藉助擋拆,不需要戰術,大量依靠弧頂單打解決所有問題,從而降低自己的包夾率。

只有變態的球員,變態的戰術思想,變態的執行方式,和本賽季火箭有點畸形的陣容,才能最終創造出一個這樣的打法和表現。

在斯蒂芬庫裏橫空出世,把投籃從二維拉向三維之後,傳統的無球走位、擋拆持球跳投、射速以及射程,基本被開發見底了。在這種背景下,詹姆斯哈登開闢了另一條三分之路,用純粹簡單的持球單挑去投三分,用後撤步來逼迫對方做選擇並無視空間,一定是籃球史某種意義上值得珍惜的奇觀。

現階段討論球員時,極其流行的一句話是「數據含金量」。我不否認有這種東西存在,但討論含金量是一個極度複雜的東西,要考慮到攻擊方和防守方的戰略思路、防守待遇和方式、隊友乃至教練組應對的策略以及球員進攻的方式和手段。

而大多數人雖然總愛說「數據具備欺騙性」、「數據含金量不足」,但其實根本沒有在討論這些真正影響「含金量」的東西,或者說是根本就沒想著討論,只是粗暴的認定勝即為含金量,負即無含金量。

去批評哈登在杜蘭特走後沒有開啟巨星該有的殺戮模式,去批評哈登在G6最後時段糟糕的進攻犯規是具備意義的,但如果討論含金量,貶義詞幾乎不可能出現在用大量持球單挑解決問題,靠單挑突破和單挑幹拔處理每一個回合然後場均35分的哈登身上。

如果要研究火箭本輪系列賽的敗因,哈登當然應該負責,但不如先看看火箭防守假掩護時糟糕的表現;卡佩拉每每被簡單調離籃下後籃板的喫緊;建隊上薄弱的側翼;還有勇士頂尖的輪轉以及防守策略。

如圖,真實助攻為所有切實形成機會並由接球人完成一次出手的傳球+二次助攻傳球,哈登傳出真實助攻的比例比常規賽低了足足10%。

作為休斯敦火箭的領袖,詹姆斯哈登應該為火箭的出局,以及自己最後兩場沒有打出滿分表現背負起批評和責備;但同樣,一碼歸一碼,這是一個場均35分7籃板5助攻2搶斷6成真實命中率的表現,自勇士王朝崛起開始,這樣的表現在所有抗勇軍團裏都不多。

言結於此,下一期,我們來抽絲剝繭,聊聊庫裏的總決賽吧。


歡迎關注公眾號:安可的五維口袋


我只能給他打6分,進攻10分,防守-4分


本賽季季後賽球員對陣勇士得分榜前十

1: 哈登:41分

2: 哈登:38分

3: 小卡:36分

4: 蘆葦:36分

5: 哈登:35分

6: 哈登:35分

7: 小卡:34分

8: 蘆葦:33分

9: 西亞卡姆:32分

10: 哈登:31

https://www.reddit.com/r/nba/comments/c12xa3/the_10_highest_scoring_games_against_the_warriors/?

www.reddit.com


過於理智的打法,追求簡單高效,但就是讓人覺得少了點血性。


從貢獻上來說,無愧於超級巨星

這輪系列賽,不算最後兩場的最後時刻,哈登的表現不能說無可挑剔,但是絕不遜色對面的庫裏和杜蘭特,尤其在眼睛受傷後,依然帶隊和勇士打的難分難解,在扛了最多球權的狀況下依然打出了很不錯的效率,完全對得起哈基石的名聲

但競技體育,勝負大於一切,尤其是對手給你機會還不止一次機會的情況下,沒抓住輸了,那麼球隊老大承擔責任背負罵名,也是理所應當的

哈登的發揮,可以說對得起他的地位,但是沒達到球迷對他的期望,就差一點,他沒咬住牙,可惜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