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渾濁成了常態,清白就成了一種罪。


《大贏家》深度解析:嚴瑾三大特質影射現實,看不懂只因你太幸運。

文/葉秋臣

大鵬和柳岩主演的電影《大贏家》是一部喜劇,但葉秋臣看過之後卻發現了許多細節都在影射現實,開懷大笑的同時也陷入了深思。

整部作品宣揚的是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大鵬飾演的嚴瑾在工作中一絲不苟認真負責,即便在「搶銀行」這場演戲活動中也是事前做足功課,事中嚴格執行,事後認真總結。

在所有人都覺得只不過是「走過場」的形式主義時,只有嚴瑾通過行動並用認真的態度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沒錯,他沒有那樣油尖嘴滑八面玲瓏,因為對自己和他人的高標準嚴要求令其並不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好先生」,但嚴瑾卻是現實中很多人還沒有妥協之前的模樣。

想要堅持原則,想要把握底線,想要堅持不懈。

這是葉秋臣看過大鵬飾演的最嚴肅的角色,但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面對領導的壓迫,守住原則並不屈從

在《大贏家》的開篇,嚴瑾就遇到了來自上級領導的特權壓迫。田雨飾演的行長在辦公室和他討論一筆貸款的發放問題,嚴瑾認為按照流程來說不符合要求,但行長卻表示他不懂變通,明明順利的事情卻卡在了嚴瑾這裡,並提出可以先放款保住業績,再請對方「事後補齊」材料。

嚴瑾當場拒絕,並且堅持了自己的看法,沒有屈服在領導的無理要求之下。

此舉是真的「剛」,畢竟大多數人還是像行長那樣,考慮「上面領導」的感受更多。

這裡有兩處細節值得探討,一是如果嚴瑾不簽字過流程,那麼即便行長想放款也沒用,證明流程是較為完善的,可以預防相關風險,所以才會產生上述兩人討論的情況。這樣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銀行不良貸款的產生,告訴大家銀行絕不是領導的「一言堂」;二是關於「變通」問題,大家在工作中時常會被教育「不夠變通」,但「變通」與否也要看事件的性質。雖然貸款發放出去會讓這個月的業績看起來漂亮一些,但由此帶來的隱患卻是無窮無盡的,往往是為了補一個窟窿而造出更大的窟窿,這種事情其實是不能「變通」的。

如果沒遇到過這種情況,說明你有個好領導,不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強迫下屬做選擇。但現實里很多人往往都是不得不去屈服於這種「變通」,才釀成了大禍。

在重重顧慮之下,嚴瑾這種能說真話且敢於對抗的,是少之又少。

因為數量少,所以往往顯得不合群,自然也成為了同事中的「另類」。

2.並非不會變通,只是因為懂得分寸

那麼嚴瑾是不是完全木訥到毫無「變通」呢?

並不是。

搶銀行的這場演習中,他扮演的是劫匪的角色,因此對待此次事件要認真,但不能毫無「變通」全都過於認真。

譬如嚴瑾明白不能真的把同事們五花大綁起來所以只是掛上了標牌,知道在和警察動手時要守著分寸進攻不能太過逾矩,其實他非常懂得要把事情做到什麼程度。

就像最後一車「人質」在討論他「真傻or假傻」的問題一樣,其實嚴瑾不是真傻,他如果傻的話業務能力不可能過關,不會通過道理和行動來服眾,他只是始終以認真的態度去做每一件事。

幸運的是,嚴瑾的認真不是「傻認真」。

因為能夠把事事都考慮周全的人,自然是一種能力強的表現,畢竟馬大哈是策劃不出令警察頭疼的「搶銀行」案件的。雖然過程有點無奈,但能力值卻是被所有人都認可了。

3.面對「走過場」的演習,表現大智若愚

在這場銀行搶劫的演習正式開始之前,除了局長和嚴瑾家人之外,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是「走過場」。

職員們有人說著會「早下班」,有人早早約好了「看牙醫」的時間,記者只說那是「裝樣子」,連行長的領導也在電話里說這原本應該只是「做樣子」而已。

但嚴瑾的態度完全不同,他做足了功課,準備了道具,還有「卧底」同夥,也得到了家人們的支持。

起初他被誤解和指責,但後期在這種認真的態度之下,行長想要快點結束演習搞的那些小動作都被在場的「人質」們一一戳破,這是嚴瑾的得到群眾認可的表現。

換另一種角度來說,如果這樣特別的人足夠幸運,那或許會成為一種機遇。

嚴瑾這樣的與眾不同,讓其成為了某種必然的焦點,因此他也收穫了更加支持自己的家人,通過「合作」找到了愛情,以及獲得了行長的改觀並被提名優秀員工。

最重要的,是局長那句「欣賞」。

事實證明,雖然這種人會招來一部分「走過場」領導的責難和厭煩,但也會吸引比如局長那樣的領導對他的關注。

工作中大多數人都是庸庸碌碌過一生,身上沒有鮮明的特色被領導或者其他人記住,大概率會慢慢泯然眾人矣。嚴瑾雖說是「軸」了一些,但他這一番鬧騰也讓大家記住了他這個人,他處事的特質,還有為人的嚴謹,令其反而成為了不少選擇中的最優選。

這種特別,雖然會帶來很多異樣的目光,但往往也會因此變得「吃香」,畢竟不論什麼工作,認真都不是絕對的缺點。

真假演習並不是重點,重點是通過事件來看為人。

就像那個孕婦的丈夫遇到「搶銀行」時就自己跑掉了一樣,重點不是「搶銀行」是真是假,而是逃跑這件事為「真」。

所以這則故事看似荒誕,但其中也隱藏了不少的「大智慧」,嚴瑾就屬於看似呆板但實則大智若愚的類型。

電影給予了我們一個還沒有被殘酷現實徹底摧毀的世界,因為裡面隱藏了許多美好。很多人可能看不懂電影中想要影射的那些現實問題,一是你可能太年輕,因此還未有機會去經歷;二是你的生活環境真心好到令人羨慕,因為你從來沒有遇過這些所謂現實的糟心事,也不會為此而煩惱不已。只是能夠如此幸運的人,少之又少。

那句嚴瑾說的台詞「其實我所經歷的事情,很多人都在經歷著」,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曾經我們都希望能夠像他一樣有原則和底線,有著自己堅持的方向和目標,但往往大多數都被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改變了。

即便如此,我們仍然不能放任自流就這樣選擇淪陷。

就像嚴瑾說的,如果努力沒有成果,那我們就更努力一點。

只要你足夠優秀,總會被賞識的人認可和接納。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變成更好的自己。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更多文章請關註:

葉秋臣?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大贏家》雖然是翻拍,原版是日本1985年的小說《遊戲的時間不會結束》,也有日本電影和韓國電影問世,但之所以中日韓三國都瞄上了這個故事,說明還是反應了一個共性化的問題。

原本是諷刺喜劇,有兩方面主題,其一是環境諷刺,在一個大家都不認真的環境下,一個認真工作的人反倒被排擠,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其二是系統諷刺,主角越是較真,就越襯托出當地JC的無能和官僚的FB。

《大贏家》依然是一部諷刺喜劇,只不過淡化了原本對系統的諷刺,原因嘛大家都懂,而是加深了第一方面,對我們日常處世哲學中不正之風進行了批判。說白了,就是在一個受限制的環境下,自由表達的最大限度了

?

一個努力工作的人,任何事情都一絲不苟,反而成了異類,這種相對常見,小時候在學校一幫壞小子就合夥孤立學習好的,這是大環境的問題。這是電影的所要表達的。

電影的主題是淺顯易懂的,就是要反駁的這種環境,但沒有對立。說句不好聽的,這是人類社會屬性階級化的表徵之一,尤其是我們在儒家氛圍下,是自古以來追求中庸之道而產生的副產品:

差不多得了,湊活了、得過且過、何必認真、你咋這麼較真?就這樣吧!這種詞我們不單聽多了去了,實不相瞞我自己有時也這樣。。。

?這是因為我們的中庸之道,這種處世哲學,在很多情況下會被曲解乃至故意濫用,就拿「認真」這件事來說,發揮作用是需要分場合的。比如開玩笑的場合,你如果過於認真,肯定有人說你真人太較真:「何必認真呢?」;但如果是在奧運會比賽現場,假如有人說「何必認真呢」,那人絕對會挨揍的。

這是對於「認真」兩個鮮明特點的例子,相信絕大多數朋友不會用錯場合,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周邊並不是如此鮮明的特徵,反而是更多的是那些模稜兩可的環境,比如演習、應付檢查、做彙報甚至學習這種,很容易讓「認真」或「何必認真」用錯地方,所以也就出現了形式主義、經驗主義、浮誇風、糊弄事、得過且過等等。

這種「副產品」是不正之風,但說實話,大多數情況下也是無能為力,這種根深蒂固的處世風格,可不是朝夕就能說改就改的,別說我們,與我們有著同根文化氛圍的日韓就是如此,甚至全世界也都這樣。

就拿近期某些事情來說吧,我們跟外國很多地方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假如早點認真對待,也不至於搞成現在這樣。這是什麼?經驗主義啊、得過且過啊。

所以才會出現本片這樣的諷刺、反襯效果,通過戲劇化的方式,刻畫努力奮鬥的小人物,讓其最後獲得成功,來達到電影的目的,用喜劇和勵志來淡化說教,這就是諷刺喜劇的魅力。可惜結尾正能量來得有些突然,這是我們電檢大環境下的唯一過審方式

想起了一些老相聲,侯寶林的《打百分》,高英培的《歡迎批評》《不正之風》等,不正是如此嗎?只不過跟高英培和姜昆相聲不同的是,後者大家都是正能量,主角都是反面教材,最終通過自食其果的出洋相笑料,來達到諷刺效果。本片則正好相反,主角才是正面教材,很典型的正能量。

?

但不要忽視正能量的背後,是一個個的反面教材,電影沒有表達,但這起假戲真做的「作秀」結束之處,不少當事人要被秋後算賬嘍。

關於電影的完整評論,詳見:

如何評價大鵬主演電影《大贏家》??

www.zhihu.com圖標

電影通篇都在告訴你沒必要。

哪怕結尾小警察在大巴車上說:一百個人里沒嚴謹不行。

看懂了嘛?不是一百個人都向嚴謹學習,而是一百個人里有一個就夠了。


嚴謹的固執,是他對待事情態度上的固執,是對工作上的認真。一個當過兵的人、一個靠自學獲得金融碩士的人,必定有著強大的自律性,種種因素塑造成為一個做事周密的嚴謹。在現實社會,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向嚴謹一樣,但是我們的社會必須要有嚴謹這樣的人。他的固執,就像是馬路上的紅綠燈,維護著這個社會的秩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