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媽媽出車禍去世,如今27了。年少時不太懂沒有媽媽是種怎樣的體驗,這些年越來越發現沒有媽媽對於女孩子來說真的是很不幸的事情,無法言說的孤獨,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沒有媽媽教你該怎麼處理,哪怕是不正確不妥當的,都沒有。想通過親密關係來彌補這一塊的缺失,卻最終發現根本不可能。很多時候想想這世上再沒一個完全無條件接納我,包容我,傾聽我的人,就覺得生無可戀。都說這樣了更應該好好愛自己,卻時常覺得內心能量太弱,分裂不成另一個強大的自己來照顧和安慰弱小的自己。而且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也是有過很多創傷的,不獨立,心裡依賴感很強,很多內心的缺陷,真是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傷一一撫平。


我4歲和媽媽分開,爸爸和後媽結婚也變成了後爸,後媽和我同父異母弟弟還一起欺負我。沒有一個親近的家人。

所以我會把全部感情用在朋友,未來老公和自己孩子身上,婆婆若是通情達理的人,我會像對待親媽一樣對待她。

孤獨是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失落感,內心的空缺比任何物質上的缺少更難以忍受。唯有善待自己,變得強大,才會好過一些。

不要和幸福家庭的孩子比較,你能做的就是讓以後的每一天比前一天更好。


十六歲失去的母親。因為家裡和福利院很近的緣故,我認識很多孤兒,他們從小就沒有父母。有的是因為被拋棄,有的是因為意外。反正他們,活得也挺開心的。這個世界裡,總有人會陪伴你,給你關懷。我有媽媽,不過,和她真的無話可說,不知道怎麼溝通。聊自己的心事或者教什麼,真的沒有什麼感覺。第一次來月經也是自己處理的,然後她一直不知道,也沒有關注過,直到一兩年後才想起來要問我,那個時候我已經可以很熟練地應付這些曾令我恐慌的事物了。
我不知道你是在怎樣的處境下寫的這個問題,我更多的把它理解成一種求助,可能我回復的晚了,但願你的狀態有所調整,希望與你有更多的交流……


上億個精子只有一個幸運哥哥和卵子妹妹結合,這個勝利者就是我們每個人。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是因為自己的選擇而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即便是原生家庭美滿的孩子,也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身的價值。

成長的道路上,有人幫助當然更好,沒人幫助我們只能自助,許多的問題我們不懂沒關係,我們就去看書,學習,去書店泡一天可以免費看很多書,辦個閱覽證可以去圖書館找到許多資料,我們去聽別人的故事。

我們得到啟發,感悟,不用在乎他人的眼光,我們大膽的做自己。

我們要坦然面對現實,接受不完美的我,經常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開心的,不開心的,我們要寬慰自己的心。

然後,有耐心的,一點一點的溫暖自己,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走完這一生。

你會發現,我們越努力越幸運??


媽媽五歲的時候因為癌症走了,爸爸因為經濟原因把我寄養在親戚家,體會各種冷暖,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很多性侵案大部分是熟人作案),還有心理上,沒有母愛的孩子會很沒有安全感。


小學四年級母親白血病去世。

「懂事、獨立」這樣的字眼伴隨了我的整個童年。

可是我希望我能夠任性一點,有人能在我犯錯時教訓我,在我難過時陪伴我,在我失意時鼓勵我。

現在長大了,想到媽媽還是會落淚。可是好像自己也能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了。

小女孩終於變成了大姑娘

今後她會成為一個媳婦,一個母親,一個婆婆,一個老者。

說一句努力加油,一切都會更美好


我在四歲他們就離婚了 我在四歲就沒有媽媽了

我是怎麼過來的? 我連媽媽的回憶都沒有

可能從來不曾擁有 失去了也沒什麼大不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