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摸著靠鹿晗的粉絲應該能撐到12億


8.11更新

我還是高估了昨天《上海堡壘》票房表現。最後報收2054萬,排片從上午的16%多一點,到最後的的15.2%。而上座率竟然低至8.2%。

對於這場輿論口碑反噬席捲的票房崩潰,我預估的有些不夠兇險。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僅僅說是報復性抵制觀影,已經不夠客觀了。

抵制你,嘲笑你,排擠你,最後唾棄你,變成輿論潮流,是個流行的,大眾集體參與的狂歡。

對此,電影片方是完全無法理解的,以至於他們在微博幾乎用聲嘶力竭的方式問所有人,為什麼?

官方微博幾乎是用質問的語氣,帶著預告片裏的名場面問所有人,「這是爛片?」

而在發泄完之後,刪掉了微博,換成「好好睡,晚安。」

他們身在山中,是怎麼都不會想明白這個道理的。

至於爛成這樣,受到如此大的懲罰嗎?

至於,很至於。

只是你們的不幸在於為前面那麼多鮮肉爛片一起集中買單。你們成了靶子。

今天過後,這部片就會慢慢淡出大家的視線了,沒有排片,沒有上座率,沒有票房。

但是,曾經被爛片傷害過的痛和懲罰爛片帶來的快感,應該不會淡。

願中國電影越來越好,以此片祭。

——————————————

原答案

貓眼預計票房已經下調到了兩億。

市場對爛片的反應速度越來越快,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消費者的預判。

越來越多電影主力消費羣體選擇電影依賴口碑作為選擇導向。所以新片上映首日,除非前期點映口碑爆棚,絕不會出現大面積爆發性觀影。

而一部新片的口碑會在下午5點前在各購票平臺以及豆瓣上放出,而一般新片因大部分會選擇在週五上映,週五5點之後纔是票房集中產生的時間。此時,各平臺的口碑已經開始左右觀眾買票觀影的意願。

二,院線排片的靈活調整。

一部前期宣傳做足,話題營銷都做得很好的新片,一定會在各院線預先拿到足夠高的排片量,但僅限首日。

對於院線而言,重要的不是總票房,真正重要的只有上座率

上座率決定了院線的盈虧。高排片低上座率對於院線而言就是自殺行為。

所以現在很多大院線,都會把週六週日的預售安排成基本排片,也就是針對可能會賣的片子做最低保障的排片,剩下的大部分排片存量,根據週五上座率做靈活調整。

也就是說對於一部話題新片而言,他的試錯成本只能是一天,這一天如果上座率不高,那麼第二天他就只能夠拿到最基礎的排片量,甚至更低。

而第二天,在低排片量的情況下,新片仍達不到較好的上座率,那麼第三天將會面臨更低排片率。然後首週末就結束了。

綜上《上海堡壘》已經完成他的一日遊了。

從某種程度說,《上海堡壘》對於中國電影市場是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作品,他基本上對資本市場宣告了小鮮肉+大IP這個模式已經徹底失敗了。

也正是他,見證了中國電影口碑市場的形成。

曾經的中國電影市場,口碑是把持在資本手裡的,而豆瓣這類評分網站無法出圈,影響不夠廣。而粉絲電影在粉絲的控評情況下,真實口碑的發酵會延後許多。

經過好多輪票房高漲,口碑崩壞,資本投入,迅速圈錢後。消費者的耐心被破壞,信心被消磨,消費者在這種破壞性的摧殘中,無奈且痛苦的成長了起來。以前的所謂看電影只是為了打發時間,看看爛片也無所謂的論調幾乎消失了,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自己的金錢與時間,不想把他們都付諸於爛片之上。

因為,現在的中國電影已經有好片可以選擇了。

這是任何商品市場發展的必然規律,擇優而選。

而這種規律,正在中國的輿論環境中倒逼出一股反噬的風潮。

「反流量」,「反小鮮肉」,「反偶像」。

這纔是那些資本與明星粉絲最該害怕的東西。

這種程度的「反」,甚至會變成歧視和偏見,就是隻要有「你」存在,我就天然認為這是爛片。

先聲明,歧視和偏見不對。但是歧視和偏見的來源基本都是承擔者自身累積起來的。

這種現象早有苗頭,李易峯的《動物世界》,黃曉明的《琅琊榜2》和近期的《烈火英雄》,都是收到偏見影響的,要不是後期口碑不錯,相信這些片子都會慘淡收場。

而對於投資方而言,他們花了大把鈔票請來鹿晗,請來李易峯,請來黃曉明,不但沒有得到相應回報,反而成為他們投資的負增長因素……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後悔,但是我敢保證他們將開始重新評估所謂流量對於票房的影響了。因為當他們打開中國電影票房前十,根本沒有流量+IP這個模式的存在。

說回《上海堡壘》的票房。

當下午各平臺口碑相繼崩壞後,晚上《上海堡壘》票房增量就開始極速放緩,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下午5點前,《上海堡壘》的票房就已經到達4000多萬,而整個晚上的黃金時間等於只增長了3000萬左右的票房。

說明在流媒體時代,觀眾和院線的反應速度已經快得超乎我的想像,幾乎是在幾個小時內就判了《上海堡壘》死刑。

而明天,全院線將《上海堡壘》的排片下調到了16%左右的極致低比率。(估計很多院線是因為有些預售場已經賣出一定量的票,被鎖場了)而在口碑繼續發酵的情況下,明天《上海堡壘》的票房會更加慘不忍睹,貓眼給出的明日預測是3000多萬,我更保守,我估計不會超過3000萬。

更不用說第三天和下週的平日了。

我相信,現在《上海堡壘》口碑崩壞的程度已經超出了片方的想像,可以肯定的是,報復性低分比例很大。本片不談豆瓣,單看貓眼這種極度寬鬆的平臺,分數已經降到6.7分,簡直觸目驚心。早知道,知名爛片《歐洲攻略》在貓眼上尚且都有7.3分。而報復性評分的結果帶來的必然是報復性抵制和報復性負面宣傳。

更慘的是,現在上映的片中《哪吒》《使徒行者2》《烈火英雄》都仍保持著極好的上座率,所有院線都會儘可能把排片都給他們,而把《上海堡壘》的排片壓至個位數,甚至更低。

所以,一日遊看樣子已經是《上海堡壘》的結局了。

其實,鹿晗的粉絲們不用替他惋惜,因為他該拿的片酬早就已經拿了,肯定不會低。該痛苦的是投資方,這部片已經確定血本無歸了。

只是市場對小鮮肉的敏感,到脫敏,到排斥反應什麼時候會徹底形成呢?

我不知道,但是估計沒多久了。

勸你們的偶像們,要不轉型,要不趕緊趁最後時間,能撈多少撈多少。

留給他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不信,你聽

十……九……八………………


不超過5億,原因:17年9月開機,17年12月殺青,歷時三個月,小鮮肉鹿晗對其演技的回應如下:

說實話,就算給你半年時間,那也不可能。

雖說有流浪地球珠玉在前,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幻崛起的一絲曙光,但我們不能讓資本和流量借著這波東風圈錢,沒時間好好打磨作品就別指著收智商稅發財。

你拒絕,我拒絕,爛片就該被血虐

你不看,我不看,流量明星就玩蛋

你也噴,我也噴,資本掉進大深坑

你醒悟,我醒悟,科幻踏上正規路

傳送門:

《上海堡壘》導演滕華濤公開道歉,你怎麼看?流量電影是否已死??

www.zhihu.com圖標

電影一級棒,鹿哥眼神絕了,轉型實力派之作,我要去二刷。

鹿晗粉走了吧,寫點正經的,一句話總結,真的垃圾,感覺就像先拍了波愛情片,然後臨時蹭了波科幻片的熱度。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願意用這20去網吧包個夜。真的已經好久沒有一部電影讓我產生中途離場的念頭了,一開始抱著你再爛都ok,我當自己看了部愛情片,但是我開頭就看到一個男舔狗舔一個一身為國的鋼鐵直女。江洋天天撩林瀾,林瀾每次聊天都用「晚安,早點睡」做結尾。這是呵呵的新念法?

然後放到一半路依依和大豬撐起了愛情線?攛掇江洋表白,這個時候你居然接著舔?人家還沒男朋友,兄弟你表個白都不敢真滴是憑實力單身。

電影接著放映,江洋上戰場前發了個簡訊表白了一波,進入到了江洋掩護情敵打炮的劇情,我這個時候滿腦子都是「二營長你他孃的義大利炮呢,拉出來幹他一炮」,其中穿插著司令白給,路依依讓飛機然後白給,楊建南白給,義大利...不是上海大炮瞄準系統損壞無法瞄準,名場面「向我開炮」,放到這的時候還有人在哭,我好不容易憋住沒笑出聲。

後面改編的就尼瑪離譜,老子要看什麼?老子要看世界要毀滅了,你喜歡的姑娘還讓你快逃!這纔是值得你去保護她的理由啊,不要看你上戰場前的表白被女神回復「收到」啊,兄弟。你們兩個就是關係稍好的同事吧然後電影纔出字幕我就溜了,後面有沒有其他彩蛋就不知道了。

補充幾點

一,這部片就是想感情科幻兩手抓,結果毛都沒抓上。

二,舒淇真的老了,她和鹿晗站一起宛如鹿晗他媽。

三,特效真的辣雞,整個場面給我一種90年代特攝片的感覺,整個場景要麼就是特效遠景,要麼就是攝影棚,我原來不相信鹿晗拿1億片酬,現在我有丶懷疑了飛機嚴重的塑料感,空戰場面甚至不如王牌空戰7。

四,嘴大的話喫東西真的快,喫個面舒淇來的比鹿晗晚,走的比鹿晗早。

五,小鮮肉還是有一定市場的,今天7點的電影上座率大概70%,估計江南虧不了。

六,鹿晗演技是真的零提升,最後向我開炮真的尬。

七,不要去看,不要去看,不要去看。

統一回復一下,觀後感等我9號晚上看完回來更。

原著粉,買了9號的票,估計會有不少像我這樣閑的蛋疼的兄弟想去看看能辣雞到什麼地步,19塊9,2019年以來最便宜的電影票,感覺像是在甩賣,我有點慌了。


超強颱風利奇馬將成為《上海堡壘》票房折戟沉沙的最大的直接原因。發行方不偷票房、不鎖場的情況下,1億左右,不超過2億。——真可謂是天要消滅你,與天何干。

分析如下:

根據國家電影局2018年12月31日所發布數據,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其中,排名前十省份數據如下:

吐槽一下,國家電影發布的中國地圖居然是錯的(缺了藏南地區),真是令人無語

可以看出,前十的省份,佔了中國票房貢獻的43.1%市場份額。

而這次超強颱風利奇馬在本週六日(8月10日及11日)影響的範圍如下:

非常明顯可以看出,在超強颱風利奇馬及高空槽和低渦切變影響導致強降雨的影響下,票房貢獻前十的省份中,僅有四川幾乎不受影響(但依然淫雨霏霏)。

線下客流與天氣情況強相關,在連續暴雨和17級颱風加持下,整個東南沿海作為電影票倉,本週末將很難為任何電影貢獻票房,同時,颱風必定擠佔觀眾的注意力,使得《上海堡壘》的消息在互聯網上近乎消失,淹沒在茫茫的狂風暴雨之中。

而在《上海堡壘》點映場和預定場(不瞞各位,本人也受邀請參加8月9日晚上海的某場專場,但是我謝絕了)口碑均表現較差的情況下,糟糕的風評與對流量明星的不認同會使得《上海堡壘》不可能像《哪吒》一樣持續發酵口碑,而難以在颱風過境後「我憋了好幾天我要出去玩兒」的心理下報復性增加觀影人數和票房。

而更為巧合的是,《上海堡壘》毀滅上海的劇情和特效,會被17級颱風的真實震撼轟殺至渣,導致誤入影院的路人口碑的進一步下滑——剛剛被颱風來襲吹得心神不寧的東南沿海必然會對這部災難片更加興趣缺缺。

因此,綜合考量,在所有一線城市和佔近四成票房的地區都被大雨籠罩的週末,《上海堡壘》必將走出一個悽涼的票房曲線,在糟糕口碑(豆瓣3.6)下無力迴天,不造假的話,預計1億左右票房,不會超過2億。與此同時,由於客觀的天氣原因,如果出現鎖場等明顯的造假行為則更會荒謬而滑稽。

怎麼說呢,善有善因,惡有惡報,天理循環,天公地道,觀眾曾誤信流量,今日老天吹風,實在吹得有教育意義,我對天理和市場規律的景仰之心,有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又有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剛才燈塔給我的推送

業內人士都沒你自信(8.6)


更新:

現在在燈塔上面連預測這個入口都沒了。。。

這不是心裡有鬼嗎。

而且一個科幻愛情片你不七夕上映非要等到週五上映是個什麼意思?

而且看一下好評與差評的區別(來源淘票票影評達人 涉及劇透)

看一下好評與差評的區別

像不像議論文和抒情文的區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