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訊,據路透社消息,位元組跳動同意剝離TikTok美國業務。消息人士稱,根據新提議的交易,位元組跳動將完全退出,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將接管美國TikTok。消息人士還說,一些總部設在美國的位元組跳動投資者可能會有機會在該業務中獲得少數股權。

位元組跳動同意剝離TikTok美國業務_手機搜狐網?

m.sohu.com圖標


近十幾年來,美國政府已經修鍊出了為本國企業護航的幾種套路,此次事件,印證了政府進一步上場當運動員的趨勢:

1、運用法律的長臂管轄,以刑事指控威脅外國企業高管,迫使其接受收購。

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就是一個例子,阿爾斯通高管因為涉嫌在印度尼西亞進行商業賄賂,體會到了美國法律《長臂管轄》的力量,在 125 年有期徒刑的威脅下選擇了簽訂認罪協議,予人口實。此案表明,一個公司使用美元進行交易、使用位於美國的網路伺服器傳輸電子郵件,都有可能被解讀為和美國存在聯繫,進而可能導致企業員工、管理人員在美國被捕。

當阿爾斯通高管關鍵人員被羈押時,美國通用電氣完成了對其的收購,慷慨地宣佈願意承擔阿爾斯通因被美國罰款而背負的債務。

通用的做法,熟練得讓人心生疑惑:從 2000 年以來,它已經連續五次對在美國涉嫌犯罪的公司進行收購。到底是通用擅長抄底,還是和政府提前打好配合,就無從得知了。

2、以禁令相威脅,讓企業面臨「要麼賣要麼滾」的兩難。

Tik Tok 遇到的就是這種情況,在完成收購前,特朗普已經在不斷試探,先是用通過法案禁止政府工作人員在政府設備上使用 Tik Tok,然後得寸進尺,宣佈正在考慮全面禁止 Tik Tok 在美國的業務。

換到美國還沒有撕破臉,還留有一絲體面的時候,全面禁止是會遇到法律問題的。根據 Bernstein v. U.S. Dept. of Justice, 192 F.3d 1308 (9th Cir. 1999) 這個第九巡迴法院的判例,計算機代碼屬於一種「言論」,因而受到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既然第一修正案禁止國會立法限制言論自由,那麼也同樣禁止立法限制發布計算機代碼。因此,如果禁止 Tik Tok 在應用商店上上傳代碼發布 app,可能會因為違憲而無效。

但當今的美國,已經扯掉了法治的遮羞布。特朗普非常善於突破三權分立的原則,用行政手段解決問題,利用「國家緊急狀態」修建隔離牆、制裁華為就是真實的例子。如果位元組跳動真要抬起言論自由的「擋箭牌」,特朗普也有可能動用國家緊急狀態來進行打擊。

以國家力量進行商業競爭這種事,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

3、繼續利用「數據合規」的手段,給外國互聯網企業經營設置陷阱

2018 年 3 月,美國通過了《澄清合法使用境外數據法案》,也就是俗稱的《雲法案》,這部法案允許美國調查機構訪問外國企業存儲在美國伺服器上的數據。

這就意味著,Tik Tok 和其他互聯網公司,只要使用了美國公司的數據服務,就將持續處於美國的監控之下,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招致調查、罰款乃至刑事責任。

原則上,美國司法機關發出的搜查令僅僅在本國範圍內有效,無法調查外國企業;《雲法案》則突破了這一限制,外國公司存儲在谷歌、微軟、亞馬遜等美國公司雲服務平臺上的信息,有可能面臨美國政府的搜查。這就把一把大刀懸在了幾乎所有在美國開展業務的互聯網公司頭上。Tik Tok 只要還在美國開展業務,就始終會被攥著小辮子。

-

人類曾經嚮往著火星,但最後得到了 Facebook 和 Tik Tok,這其實也不賴,巴別塔雖然沒有建成,但至少互聯網能讓我們打破語言壁壘。

曾經,我們相信互聯網是平等、開放的,相信從車庫之中會誕生跨國公司,相信商業創新會得到獎賞,出海的探險者們,將會帶回新大陸的好消息。

此次事件告訴我們,筵席已散,前面是風雪載途。希望諸位記住曾經光芒萬丈的年代,記下第一次上網時,撥號音響起的驚喜,發現更大的世界時的感動。然後,把這種記憶保存下去,等冰雪消融。

-

阿爾斯通被收購始末,可以參考《美國陷阱》一書:

美國陷阱 皮耶魯齊著京東¥ 35.80去購買?


前兩天還找蘋果,臉書,亞馬遜,谷歌問中國有沒有偷美國技術。

我看出來了,美國人就不會偷,海盜的後裔,一般硬搶。

頗有當年對待日本半導體內味了。


抖音在中國的風評很不好。

中國的精英階層就沒幾個喜歡抖音的,大家一致認定抖音的短視頻內容門檻低,大量消磨用戶時間但並不能提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而且利用推薦演算法導致內容具有成癮性。

抵制抖音,拯救中華的口號,一度非常流行。

但沒想到,特朗普居然也出來抵制抖音了,而且要在美國徹底封殺抖音的存在。

但封殺的原因並不是認為美國青少年玩抖音不利於學習和成長,而是認為抖音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你沒看錯,特朗普說,抖音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我都震驚了,抖音何德何能啊,能讓特朗普給這麼高的評價。

風靡全球的TikTok

抖音在拓展海外市場時,為了滿足合規性的問題,特地註冊了一個海外公司,甚至把抖音的名字都給改成了TikTok。

除了軟體的內核是一樣的,從名字到公司主體,TikTok都和抖音不一樣,和國內公司做了切割,執行兩套不同的運轉規則。

美國提出的一切要求,抖音全部給予滿足。

TikTok公司遵守美國法律,把伺服器架設在了美國,一切數據均只留在美國境內,內容審查員由美國人擔當,中高層管理人員也是美國人,甚至連總裁都是美國人。

除了背後的母公司是中國位元組跳動之外,TikTok這就是一家美國公司。

甚至為瞭解除美國政府的擔心,TikTok還直接公佈了自己的核心演算法,把自己的演算法推薦模式交給美國人審查。

為體現自己的「包容和開放」,美國政府允許了中國公司TikTok的存在。

然後,TikTok在美國滾雪球一樣的發展,在2020年1月登頂全球下載榜第一的寶座,並繼續以瘋狂的速度蔓延。

為狙擊TikTok,美國的臉書公司抄襲TikTok的模式,先後推出了Lasso和Reels等短視頻軟體,但全部失敗。

TikTok的用戶繼續瘋狂增長,隱隱有成為美國第一輿論平臺的勢頭。

低智化、娛樂化的短視頻內容,恰好命中了美國最大的需求。

7月31日,特朗普宣佈自己將考慮禁止TikTok在美國的運營,理由是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在此之前,位元組跳動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妥協。

首先,位元組跳動將TikTok所有的高管都換成了美國人,連總裁也換成了美國人Kevin Mayer,迪士尼的前CEO,所有的運營和審核工作都交給美國人處理,以此來證明自己對美國的安全性。

但白宮對此無動於衷,堅稱全部由美國人掌控的TikTok依然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然後位元組跳動提出,自己願意讓出實際控制權,將多數股份和控制權移交給美國公司,自己僅保留少數股權喫點分紅就行了,但依然遭到白宮的拒絕。

白宮開出的條件只有一個,中國公司不僅不允許有控制權,甚至一點股權都不準留,必須徹底且完全的退出,否則就會被封殺。

極其強硬,根本沒有絲毫討價還價的意思。

最終,中國的TikTok將可能被跳樓價甩賣。

政府打壓,企業撿漏,這套組合拳美國已經玩了很多年了。

當年法國的頂級能源公司阿爾斯通,就是這麼被美國硬生生吞併的。

雙標的美國

特朗全面封殺TikTok,有人拿當年推特臉書退出中國的行為來進行對比。

這種對比是完全錯誤的。

中國從來沒有封禁過任何外國軟體,當年對推特臉書及蘋果等公司開出的條件是,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必須將伺服器放在中國境內。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要求。但推特臉書等公司拒絕了,他們堅持要求把伺服器放在美國,所有信息直接傳回到美國國內,並要求在內容審核上只遵守美國的法律法規。

蘋果公司同意了中國的要求,在貴州設立了伺服器,至今正常運行。

你覺得中國的條件過分麼?我不覺得過分。

反觀中國的TikTok,不僅將伺服器設在美國境內,嚴格遵守美國的法律法規,而且從基層的內容審核員到最高層的CEO都由美國人來擔任。

如果推特和臉書也願意遵守TikTok在美國被迫接受的同等條件,中國熱烈歡迎他們的到來。

做人不要太雙標。

那麼TikTok有沒有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

這句話或者可以翻譯成,所有的輿論平臺必須由美國公司控制,否則就會危害美國安全。

因為TikTok根本沒有絲毫可能性去做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事情,是一家中國公司,就是TikTok最大且唯一的錯誤。

TikTok的推薦演算法,確實在理論上有通過指向性給用戶「喂內容」來引導輿論的能力。

但總伺服器在美國啊,所有的指令,所有的操作,都會在總伺服器裏留痕,一目瞭然清清楚楚,司法人員想調取證據簡直不要太簡單。

而且TikTok所有的運營,均由美國人負責,再高明的軟體也是需要人來操作的,想要大規模的給用戶偷偷喂內容且瞞過負責每天操作和審核後臺數據的數千名美國員工,並在總伺服器中不留痕。

那已經不是軟體了,是上帝。

TikTok目前掌握在數千名美國員工手中,伺服器也和中國進行了物理切割,中國總部的命令必須由美國員工在美國土地上進行手動操作,才能執行下去。

能做的已經全做了,但架不住有人非要雞蛋裡挑骨頭。

之所以要封殺TikTok,唯一的原因,就是影響到了美國公司的利益。

TikTok不是今天才登陸美國的,而是已經在美國運營快兩年了。

以前,從來沒人說TikTok會危害美國安全。

當年之所以允許TikTok在美國運營,是因為美國人根本不認為這款軟體有能力挑戰美國的霸主級軟體龍頭。

所以TikTok在美國安然無恙的呆了2年。

但到了2020年之後,TikTok的規模慢慢成長到了足以威脅臉書的地步,並擊敗了臉書抄襲TikTok模式後推出的數個競品軟體。

然後這家中國公司在美國輿論場中,就突然從人畜無害的傻白甜,變成了足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強大生物。

那個抄襲TikTok模式的臉書,反過來公開指責中國抄襲美國科技。

美國一直宣揚自由市場精神,聲稱所有的國家都應該這麼做。

但現在我們發現,當美國的產業佔優勢時,他們才會強調自由市場。

當美國的產業佔劣勢時,他們馬上就開始強調國家安全。

這不是雙標,什麼纔是雙標?

貿易戰那會,美國強迫中國購買他的大豆、玉米,這是標準的強買。

疫情危機這會,美國強制封禁中國的軟體公司,迫使其跳樓價出售,這是標準的強賣。

強買強賣,美國佔全了。

為什麼美國長期這麼雙標,卻能把自己包裝成自由經濟?因為美國有輿論霸權。

美國的輿論霸權

除了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外,美國的輿論話語權也是世界一霸。

美國能成為世界的民主燈塔,輿論的洗腦居功至偉。

你看多了好萊塢大片,自然就覺得美國人一定會在最後關頭出來拯救世界。

這次疫情期間,盡全力幫助其他國家的不是美國,是中國,但又有幾個西方媒體買賬呢?

相反,推特大規模封禁為中國說好話的賬號,以各種各樣的名義。

「公道自在人心」這種幼稚想法,在國際輿論戰中是完全行不通的。

普羅大眾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他們瞭解到的信息極其片面和稀少,也只能依據自己接收到的信息作出判斷。

因為中國在輿論話語權中處於劣勢,所以可以被肆無忌憚的抹黑並歪曲事實。

你做的再對,也是錯。

長期以來,中國在國際輿論場上一直處於被西方媒體吊打的狀態,別說進攻,我們連自保都困難。

最終,中國建立了信息牆,隔絕了伺服器設在境外的互聯網信息。

牆的存在,讓海外反華分子的輿論攻擊得到了極大的遏制,但也造成了國際輿論場裏中國聲音的消失。

當中國的聲音消失時,反中的聲音就成了一言堂。

但當年建立這個牆,屬實是沒有辦法。

以前的中國,太不自信了。

文化不自信,制度不自信,美國人說啥我們都信,月亮都比中國的圓。

因為美國富裕強大,僅此而已。

如果尚比亞、剛果、巴西這樣的國家說中國有問題,這不好那不好的。

我相信只要你看一眼他們國內混亂貧窮的樣子,就不會搭理他們。

但同樣的話如果美國人說,那就完全不一樣了,成了至理名言。

成功者,說什麼都是對的。

馬雲說,我對錢不感興趣。

同樣的話如果由某貧困村的村民來說,那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馬雲來你們公司參觀後,說你們公司之所以效益搞的不好,是因為沒有996,所以才沒有福報。

你八成會嘀咕嘀咕,原來如此,馬雲果然眼光銳利,一眼就看到了真相。

富士康的某工人來到你們公司說,你們一天才幹八小時啊,這怎麼行,最少也得996啊,我們那流水線上都是這樣的,怪不得你們公司沒效益。

你的回應,大概只有呵呵兩個字。

成功的人,說什麼都是對的。

成功的國家,也是如此。

阿富汗和巴西這種國家,不可能在輿論場上威脅和抹黑中國,因為我們根本不會相信他們的胡說八道。

但美國說啥你都會信,哪怕很明顯的在胡說八道,你也最多將信將疑。

以前你也許聽過類似於下文的話,並深信不疑:

美國是市場經濟國家,政府永不幹預企業的具體事務,由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來自行調節,這樣就避免了政府官員進行權利尋租。

美國是法治國家,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哪怕一個小破屋,也是風能進雨能進但國王不能進。美國是民主國家,一切依賴體制運轉,完全不依賴人治,哪怕一條狗當總統,美國都不會偏離正軌。

特朗普強制封禁TikTok這件事,一口氣破除了上述三個謠言。

謊言可以欺騙一時,但不可能欺騙一世。

不管你以前信不信,現在你肯定不信了,因為這幾年美國政府的表演太醜陋。

以前的中國太窮了,和美國相比差距太大了,國人被這樣的謊言騙的團團轉,根本沒有在輿論場上抗衡的可能性,還不如用牆一擋了之。

但隨著中國的經濟節節攀升,民族自信心逐漸增強,中國已經具備了開放信息牆,全面參與國際輿論爭奪的可能性。

2020年底,中國工信部將在海南建成一條自由貿易港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

海南特區的人民,將和牆外的世界進行全面接觸。

這是一個試驗田,海南全省的934萬人民將肩負起中國首輪對外輿論反擊的任務。

中國人目前的狀態,是依然在無腦的崇媚洋外,還是民族自信心已經達到足以公平客觀的分析各路思想,全看海南特區的測試結果了。

海南特區的測試結果越好,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越快,民族自信心提升的越強,信息牆的拆除速度就越快。

美國全面封殺TikTok,是美國經濟自信和輿論自信由盛轉衰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當經濟的物質基礎達到一定條件後,中國人就會發動全面的國際輿論反擊,這一天指日可待。

當然,在全面輿論反擊戰發動之前,我們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虛心向美國學習的。

你到美國來學什麼。

我來學意識形態控制。怎麼可能,我們美國沒有意識形態控制。對對對,我要學的就是這個。

作者:遠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特朗普說,抖音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不久前才同意把Tiktok源代碼和隱私政策拿去給人家審查,可終究還是逃不過被拆解的命運。

就像《讓子彈飛》裏的六子。人家根本不在乎你到底喫了幾碗涼粉,只是想看著急於自證清白的你絕望地剖開腸胃自我了斷罷了。


(目前還沒更多細節,位元組跳動還沒跳出來證明是否屬實,先簡單發表下個人看法)

如果新聞是真的,不過被誰接手也是個問題。

  • 如果是微軟或者蘋果(蘋果應該看不上),其實倒是還好點,畢竟他們不捨得丟掉中國市場,還是會對Tik Tok好一點的,審查制度還是會有一點的。
  • 要是被谷歌,fb,Twitter接手,那麼所謂的「言論自由」就會泛濫,tiktok美國會成為反過來對著我們的輿論陣地。
  • 如果單獨成立一個公司,讓紅杉資本或者其他資本接手,那麼發展走向還真不好確定。

如果我沒理解錯,剝離的是Tik Tok美國業務,其他國家的業務依然在位元組跳動手上。

有的人會擔心掀起一波瓜分潮。但我還是目前的中國有信心的。歐盟不成氣候,英國幾千萬人的市場,其他發展中國家又沒這個底氣,印度有這個底氣,但Tik Tok並沒有為了印度市場而劃分業務,因為印度雖然人多,但確實沒啥賺錢。當然,我的信心是對國家的信心,位元組跳動自己怎麼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其實無論是賣身還是退出美國,兩邊都是毒藥。

  • 退出美國,雖然可以給美國的「自由市場」打一臉光,但以美國的媒體操縱能力來說,這一巴掌可能沒啥人看到。對自己沒有利益。
  • 賣身的話,對中國互聯網出海又是一記沉重的打擊,開了壞頭,後面其他公司出海也會遇到同樣問題。

其實無論如何選,也是無奈之舉吧,要麼不做美國市場,要麼美國市場讓給別的公司。位元組跳動也只能壯士斷腕了。

雖然有人可能說「我們也要求外國app來中國設置伺服器才能運作」,但是性質不一樣。我們還是太仁慈了。

  • 我們對外國軟體的態度是「歡迎你來我家做客,但我必須看著你防止你搞破壞」。
  • 而美國的這招是「你想來我家?那你必須改姓,給我當僕人並不得離開我家」。

美國這招讓人想起阿爾斯通。和阿爾斯通不一樣,阿爾斯通是整個被收購了,位元組跳動還算是保留了大部分實力。而且位元組跳動是娛樂公司,和阿爾斯通這種國家支柱公司不一樣。

目前還有幾個謎團等著揭曉:

  • 現有股東利益保留嗎?
  • 張一鳴的股份還有嗎?(大概率沒有了)

你跟它談國家安全,它跟你談自由市場;當你在自由市場裏開始贏了,它就跟你談國家安全了。美國已經撕破虛偽的的面具了之後還會有更多的陰招,要破解並不容易。

看看美國這些年打壓世界老二:

  • 美國明裡暗裡的支持英國殖民地的獨立運動。丘吉爾曾經說過大英帝國的崩潰,美國是最大的幕後黑手。
  • 聯合西歐各國成立北約集團,在亞洲扶持東南亞、日本、韓國勢力,兩方面夾擊蘇聯。
  • 美國對日本掄起了301調查大棒,先後對日本的半導體、計算機等多種產品進行貿易制裁。

但是不用太悲觀。中國有著其他國家不一樣的情況,就是團結程度。如果你沒有感覺到,是因為你沒感受過其他國家分散程度。我不知道最後結果一樣,但是從主觀角度講,畢竟十幾億人口團結起來,這在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地區能做到。

其實tiktok無論選擇賣身還是退出,中國公司被美國遏制的態勢還是會長期存在的。位元組跳動不是華為,背後並沒有國家力量幫忙。

我們中國人太和平了。還指望和平擴充軟實力,其實是幻想。美國軟實力的輸出是因為美國的硬實力足夠作為保底。美國搞這些是「維護安全」,其他國家搞這些就會成為「破壞營商環境」。美國之所以能雙標,靠的就是背後的硬實力,所有的軟實力,都是對硬實力的一種美化罷了。

哎。

吾輩當自強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