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種群角度是希望從生物種群的角度來解釋問題,例如在某種極端環境中是否具有某種生存優勢。無意冒犯。


我畢業後人生第一份工作,因為店長知道了我有抑鬱症以後,把我辭退了。第二份工作,因為長期處於抑鬱狀態,反應慢很遲鈍,店長把我辭退了。

因為接連受挫,第三第四第五份工作,皆因為抑鬱情緒而放棄了,社交無能,焦慮,反應遲鈍,這些都是我的問題,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改變。

抑鬱症哪來的生存優勢,能活下去就不錯了,自己一個人要抵抗天天盤旋在心裡的『去死吧、去死吧』的想法和綿軟無力的四肢。

生存優勢,怎麼會有,別人不討厭你已經夠好的了,把自己藏的深深的,偽裝的好好的,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很慘,多的是無冤無仇卻想發泄生活不幸的人來踩你。

什麼時候才能懂啊?哪有什麼病能有生存優勢,現在連對抑鬱症感同身受的大環境都沒有,做什麼夢呢,能吃點葯維持一下生活就行了,還要什麼自行車。


有啊。優勢就是更能宅。

比如現在疫情期,好多人說快憋瘋了,想出去瘋狂吃喝玩樂。可我作為抑鬱症患者覺得自在的不得了。╮(╯▽╰)╭


是,弄不死你的都會讓你更強大!抑鬱症讓我三次打怪升級,已經是黃金戰士啦!非常喜歡現在的自己!!


在我的文章里有一篇轉載,意識光譜的作者威爾伯的《萬法簡史》的里對神經症的的說法,你可以參考。當年的安娜從不出門,連喝水都困難,接受精神分析後成了維也納著名的女權主義者,神經症的被壓抑衝動通過分析後自然就被統合,所以社會生存能力會提高,就像《發條橙》一樣,個人的暴力被統合進集體的暴力組織中。從理想和實用主義的角度講,就是未被識別的生物衝動被統合進集體的衝動形式。

對於種群而言神經症相當於種群伸出向未知領域的觸覺,是種群向虛空的獻祭。


不會。

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的大量出現是為了大腦意識的揭示而來的!


看了一下另外幾個人的回答,有一個人說唯一一個可能帶來的也只能是同情。

但是我們真的會因為這個所謂的「優勢」高興嗎?

不,我不止一次因為這個而痛苦著,沒有什麼優勢,這僅有的「同情」也被那些裝可憐的「抑鬱症」弄得讓不少人對抑鬱症非常厭惡,為什麼?因為「我是抑鬱症,你們就必須安慰我,就是因為你們我才這麼痛苦的」

因為這樣的想法,不知道敗了多少好感。

我,我們,為什麼有抑鬱症?

家庭,學業,事業,感情,生活環境,什麼都有可能,以前想過辯解,現在大多數都是選擇沉默了。

我們掙扎著想「出去」,想浮出水面,卻有無數「以此為生」的臭蟲到處賣可憐,真正的抑鬱症生不如死,被所謂的關心和安慰騙的團團轉,努力活下去走出來,假的抑鬱症拿著虛假的同情心顯擺自己的人氣。

這就是現狀。

這就是我拒絕別人的理由。


抑鬱症使人失去性慾,無法繁衍後代

抑鬱症使人失去食慾,無法與同類爭搶食物

抑鬱症使人自殺

抑鬱症可以把我們反社會的、低生產力的、危險的基因,從種群的基因池裡篩除

這就是生存優勢


不明白你說的種群角度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你是否因現在網路上大眾對抑鬱症的態度比較寬容和理解而產生了抑鬱症患者現實中很好生活的錯覺。

網路上現在大多是受政治正確的影響,更多人越來越願意對抑鬱症表示關愛。但若你現實中接觸抑鬱症患者,你就會明白為何那麼多人討厭抑鬱症患者:懶惰、消極、遲鈍、愚笨、易怒、不守約、宅、邋遢......

現在那麼多的抑鬱症患者在網上公開自己有病,遠沒有在現實中隱藏不語的患者數量多。

客觀角度來說抑鬱症患者受其影響而出現的各種問題,行動力下降、情緒持續低落壓抑、軀體不適甚至精神病性癥狀等,現實中給人的視覺印象更多是無病呻吟。沒有人喜歡接近和花費精力去了解一個病人,所有大多數人對抑鬱症患者的印象就停留在「自作」的層面上。

患者本身的病情會影響學業、工作、家庭和社交等方面。假如一個學生因學業壓力而抑鬱,那麼TA可能或多或少藉由抑鬱症的原因而選擇逃避學業,是一種防禦機制,避免自己持續受到壓力和傷害。但至於這是否是種優勢,要看當事人的想法。如果當事人因抑鬱而獲得了可以逃避讓自己受傷的事情的正當理由,那TA或許會因此感到慶幸,但這樣的例子我想是非常少的。

實際上,我沒見過哪個病人認為抑鬱症可以作為自己的生存優勢的。拿來幹嘛?道德綁架他人還是炫耀?

你如果去了解下抑鬱症患者的生活,你大概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