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節奏 人體 呼吸


最近我看了一本楊照先生寫的書,她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音樂是有節奏的?
這個問題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想到過,答案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因為人的呼吸是有節奏的。
音樂不是什麼客觀的東西,它就是我們呼吸節奏的外化延伸和擴展。
你看那種小型的室內樂演奏就沒有指揮員。那幾個樂手怎麼協同呢?往往就是一個主導的樂手刻意的誇張的顯現自己的呼吸。然後其他樂手調整自己呼吸跟上他的節奏。然後整個樂隊的音樂就協調起來了。
為什麼音樂很迷人呢?就是因為它是我們身體和宇宙連接的紐帶。


因為生命的本質就是有節奏型的,人的心跳,呼吸,生物電信號,甚至是腦電波,都是根據一定的頻率進行的。因此人體本身就更傾向於有節奏的運動/聲音,這更符合生理規律。並且音樂的節奏或稱為節拍也能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影響,例如你如果走路的時候聽歌,你的步伐節奏,呼吸頻率,心率等等都會慢慢的和音樂的節奏同步,雖然你自己都不知道。

而且特殊頻率的聲音能用於治療,例如讓你安靜下來,助眠等,腦電波的一個運用。

在腦電研究中,至少存在有四個重要的波段。

腦電波是一些自發的有節律的神經電活動,其頻率變動範圍在每秒1-30次之間的,可劃分為四個波段,即δ(1-3Hz)、θ(4-7Hz)、α(8-13Hz)、β(14-30Hz)。除此之外,在覺醒並專註於某一事時,常可見一種頻率較β波更高的γ波,其頻率為30~80Hz,波幅範圍不定;而在睡眠時還可出現另一些波形較為特殊的正常腦電波,如駝峰波、σ波、λ波、κ-複合波、μ波等。

δ波

頻率為1~3Hz,幅度為20~200μV。當人在嬰兒期或智力發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極度疲勞和昏睡或麻醉狀態下,可在顳葉和頂葉記錄到這種波段。

θ波

頻率為4~7Hz,幅度為5~20μV。在成年人意願受挫或者抑鬱以及精神病患者中這種波極為顯著。但此波為少年(10-17歲)的腦電圖中的主要成分。

α波

頻率為8~13Hz(平均數為10Hz),幅度為20~100μV。它是正常人腦電波的基本節律,如果沒有外加的刺激,其頻率是相當恆定的。人在清醒、安靜並閉眼時該節律最為明顯,睜開眼睛(受到光刺激)或接受其它刺激時,α波即刻消失。

β波

頻率為14~30Hz,幅度為100~150μV。當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或亢奮時出現此波,當人從噩夢中驚醒時,原來的慢波節律可立即被該節律所替代。

在人心情愉悅或靜思冥想時,一直興奮的β波、δ波或θ波此刻弱了下來,α波相對來說得到了強化。因為這種波形最接近右腦的腦電生物節律,於是人的靈感狀態就出現了。

因此音樂的節奏是一種符合生命活動規律的存在,它不是必須的,但是更容易被人體接受的東西。


不知道Lost Rivers算不算有節奏的,希望@圭多達萊佐大大解釋一下……


感謝@圭多達萊佐的回答。

補充一下:也有音樂是沒有節奏的,比如 Gregorian chant。再補充:詳情看評論。再次感謝圭大的解答。
沒有節奏怎麼能跳舞?

音樂最初不是為了祭祀中的舞蹈準備的么?


有強弱就有節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