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正在享受禮拜天休息的美國大兵忽然被接二連三的爆炸聲驚醒,瓦胡島上空突然出現大批日本轟炸機,太平洋艦隊因此損失慘重。事後羅斯福總統憤怒地譴責日本的不宣而戰,同時要求國會宣佈與日本處於戰爭狀態,這便是珍珠港遭襲的始末。然而在日本看來,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們堅持認為對美作戰屬於自衛型戰爭,是遭受重壓之下的無奈之舉,事實果真如日本認為的那般嗎?

讓我們把目光回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當時日本已經佔領東北三省和中國東部沿海的大部分省份,因此從任何一個角度看,日本都是一個強勢的外向侵略型角色,那麼「被迫自衛」一說又從何而來呢?日本歷來有對外擴張的傳統,其在歷史上對中國和朝鮮的舉動便足以說明一切,但日本人向美國開戰卻還是十分謹慎的,畢竟這個對手過於強大,當時美日之間的差距不啻於雲泥之別。

從1931年開始,日本便持續不斷地向中國用兵,同時他們也審慎地注視著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現代戰爭離不開鋼鐵和石油,而作為島國的日本資源匱乏,這些戰略物資幾乎無一例外需要從海外進口,而控制南洋海路的美國就成為日本不得不考慮的因素。截止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前一年,日本81%的石油、92%的鋼鐵和90%的汽車零件都需要直接或間接從美國控制的航道進口,如果美國掐斷這些輸血管道,等待日本的只有死路一條。

早年間日軍的活動範圍還停留在朝鮮半島和東北三省時,美國並未對日本的侵略行徑做出任何限制,畢竟上述地區距離美國的利益範圍太遠,而距離蘇聯遠東地區很近。如果日本願意北上進攻蘇聯的話,美國不會限制日本,還會樂意看到這種結果,但可惜的是日軍最終選擇了「南下」的戰略方案。當日本的戰車沿著亞洲大陸一路向南,碾壓過中南半島之後,英屬馬來西亞和美屬菲律賓已經近在咫尺之遙了,美國感到前所未有的緊張,而日美關係自然也就隨之惡化。

為了制止日本進一步擴張,美國以經濟制裁為要挾,向日本提出撤軍要求,但日本人顯然不願意吐出已經喫到嘴裡的肥肉,雙方的分歧變得不可調和。然而即便日美關係如此緊張之際,日本仍舊不想在結束同中國的戰事之前與美國翻臉,這樣就等於在太平洋和亞洲大陸兩個方向分兵作戰,沒有人願意承擔這個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派出談判代表團趕赴美國,他們指望爭取在不撤兵的前提下與美國改善關係,但結果顯然很不樂觀。

長達半年的談判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內容,而直到談判破裂的前一刻,素以強硬著稱的山本五十六仍舊寄希望於避免開戰。然而美國方面的態度很堅決,要想日美關係恢復正常,除非日本從亞洲大陸撤軍,與此同時英美兩國全面凍結了日本的海外資產,僵持下去日本只能束手就擒。不過日本顯然不願意坐以待斃,於是所謂「ABCD」包圍圈(「A」即America美國,「B」即Britain英國,「C」即China中國,「D」即Dutch荷蘭)的說法在日本國內開始大行其道,自此對英美開戰的輿論準備就緒。

1941年8月1日,也就是偷襲珍珠港的4個月前,英美宣佈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這對日本而言幾乎可視為「開戰宣言」。自知時日無多的日本最終決定先發制人,於是在當年的12月7日,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所謂「自衛」之說便由此而來。

更多地圖文章,請訂閱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不是。美國故意的話直接在珍珠港打埋伏消滅機動部隊了。反正只要日軍開了第一槍就是不宣而戰,道義已經有了,不需要拿太平洋艦隊主力犧牲。


你也太高看美國了。當時美國只能破解日本外交密碼,海軍密碼它連門都不沾。而且二戰美國情報部門能力非常之低下,只有撿到日本完整密碼本並且日本延遲更換的情況下它才能知道一定數量的信息,1942年1月澳大利亞擊沉了一艘日本潛艇伊124,美國打撈上一本完好無損的密碼本,結果它的夏威夷密碼破譯小組夜以繼日,到6月份才能讀懂截獲的情報其中15%的內容!!!這不是辣雞是什麼,密碼本白送給它,6句話也就能勉強讀懂1句的水平,AF還是靠連懵帶猜+發誘餌電報才能搞明白。相比之下,日本情報部門那才叫技藝高超,百武晴吉在關東軍的時候,1934年就能無任何依憑地破譯遠東蘇聯紅軍密碼,1941年又在無任何依憑的情況下破譯了蘇聯空軍密碼。而同樣是撿到密碼本,日本「芒市一號」直接破譯了遠徵軍70%的電報內容,獲知了遠徵軍的全部企圖,於是向china軍主攻的騰衝方向調兵,就因為日本情報機關的得力,china軍奇襲騰衝就失敗了,並且被日軍埋伏,損兵折將。這就日美兩國軍用數學的差距,日本從太平洋戰爭一開始就能憑藉純數學能力破解美國相當大比例的海軍密碼,美國後來是靠用全球只有幾十人能聽懂的鳥語鬼語當密碼,才避免了密碼被日軍全部掌握。

美國人當時倒想破獲日本海軍密碼,從而知道關於太平洋第一戰的詳盡計劃呢,但它沒這本事,所以根本就是一無所知,那還能玩個屁苦肉計呀?再就是戰列艦被宣佈退出大哥大時代那是馬來海戰以後的事兒了,就連珍珠港也不是,珍珠港是靜止無防備的戰列艦被幾百架飛機狂轟濫炸才被擊敗的,不能說明戰列艦風光不再,而馬來海戰是兩艘戰列艦在航行戰備狀態被區區幾十架陸續趕來的飛機輕鬆炸沉,這才讓全世界的戰艦派大驚失色,珍珠港前美國也都是大艦巨炮派佔主導,誰也不會覺得航母比戰列艦有價值。


並不是。如果美國提前獲得情報,只需要公佈這些情報即可,參見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齊默爾曼電報事件"

如果非要苦肉計,在珍珠港留少量軍艦損失掉就可以了,完全沒必要把主力艦隊全葬送掉,萬一日本人真的在西海岸登陸了呢?美國人拿舢板去防禦嗎?


不是!

日本偷襲珍珠港主動權完全在於日本,自己作死怎麼能說美國故意的呢?


哪怕日本人在珍珠港炸沉一艘掃雷艇,都夠讓孤立主義者閉嘴了!費的著把幾艘戰列艦搭進去麼?用黑藤太君的話就是:你這不是苦肉計,你這是瘋了!


人最容易輕信陰謀論,無論這個陰謀論對自己是否有價值,那是因為,陰謀論太爽了!

雖然現在有很多已經解密的文檔,以及各種演繹的版本都說,之前美國的各種軍事情報單位,以及中國的軍事情報單位都已經獲取了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行動方向,而且也呈報給羅斯福,等等。但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美國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否也太巨大了。

除了航母不在港之外,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戰列艦基本損傷殆盡。而在二戰初期,航母作為一個比較新的作戰方式,能否以很高的作戰效果支撐美國贏得太平洋戰爭;僅有的幾艘航母,能否迅速的扭轉太平洋戰場的局勢,我相信羅斯福都不一定能有把握吧。

再說了,根據當時的情報判斷,日本計劃開戰這個應該是非常確定的了,但在哪裡什麼時間以什麼方式開戰,在聯合艦隊出港之後長時間的無線電靜默,我不太相信能做出這麼準確的提前判斷。更何況大量艦載機攜帶魚雷炸藥,只要飛到夏威夷,即意味著開戰,而假如那時候戰列艦充分利用了防空火力,那麼依然有一戰之力的,也不會對美國參戰造成什麼本質影響。

所以即便不排除說美國有意為之,畢竟目前出來的所有情報都沒有直接說羅斯福已經完全收到相關情報並作出決策,但說實話真的是沒太大必要100%付出這麼大代價


肯定不是,不過美國確確實實有些情報顯示日本要對美國作戰,但是情報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有情報來源之後還要分析交叉印證,通過側面來印證情報可靠性,當下美軍在中東應該每天都能收到襲擊線報,但是這些大部分都是假的,或者說是無法證明真偽,面對如此繁雜的情報要麼就天天保持警惕,要麼就對能證明真偽的情報做反應,但是天天保持警惕狀態又容易在真的戰爭來臨的時候變得疲憊、麻木、懈怠。

事後證明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真的,也證明美軍對於這份情報的可靠程度在一個低點並沒有對情報做出反應,如果美國藉故要參戰那就應該做好戰鬥準備,軍港內飛機應該保持巡航警戒,艦艇應該提前做好警戒,只要日本飛機出現在美國人頭上那就算宣戰了,三搜航母也不應該去執行其他任務。借著珍珠港路基和航母海基飛機只要能找到日本航母編隊,那餡大皮薄的日本海軍扛不住幾次轟炸,擊傷的艦艇估計都拖不回日本港口就沒了。

1941年日本有250艘左右水面艦艇,太平洋艦隊一部分被派去大西洋護航,太平洋艦隊是日本聯合艦隊艦船數量一半,開戰即敗那太平洋戰爭日本撐不到兩年,日本如果戰損到了中途島海戰水平,那美帝可以一年半之內解決日本問題,想想1943年初日本就投降,還能少挨兩顆boom,那雅爾塔也協定也沒有,波茲坦公告也沒有,那世界格局會是啥樣。


不是

舊日本海軍是一支很強大的力量,假如美國決定拿太平洋艦隊當誘餌,其結果就是船全部被炸沉或是重創,美軍根本沒有任何力量阻止日軍的橫衝直撞。

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重創聯合艦隊不過是運氣好罷了,就像日本偷襲珍珠港一樣,運氣爆棚,所以才會在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海戰達到了作戰目標而已。

假設中途島海戰美軍未能取勝,那麼美軍的航空母艦全被擊沉,而日軍航母也損傷嚴重的話,無法短期補充,那麼日軍還有強大的戰列艦部隊。就像下象棋,先把你的倆馬拿走,然後在象棋大戰中雙方的車全拼沒了,你就剩下倆炮了,但對方還有剩下倆馬倆炮……

如果美國人真的故意而為之,那麼太平洋戰爭的結局將會是日軍焚燒美國西部森林轟炸華盛頓的恥辱而結束。


首先,不得不承認,戰列艦還是當時各國的主力艦而非航母,但這裡有一個問題,珍珠港是不沉港,航母無法承受打擊會損壞,所以留在港裏會永損,但是戰列艦隻要自己通海坐沉在港口裡,只需要打撈上來恢復一下就好,珍珠港絕大多數軍艦都是美帝自己坐沉的而不是日本人打的,真正擊沉的只有一點點且都是本也就需要淘汰的老船,再一個,密碼和血漿的問題根本無法解釋,目前來說,雖然不能確定故意與否的問題,但起碼有一點,那就是美國人並非不知道日本人的襲擊,起碼是做了預防的,所以我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人覺得珍珠港美軍損失了很多軍艦,事實上……損失很輕微,這支艦隊只是半年多無法使用罷了而非永損,日本人根本沒能力半年多內登陸美國,反倒是人員損失相對比較大,但也是相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