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革命要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據高中老師的講法,大致有民主、愛國、抗日、革命四條戰線 這讓我解釋得有點迷茫?


革命統一戰線的的原因: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說 :「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革命黨是羣眾的嚮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

四條戰線:是繼續革命下面對主要敵人變化的不同戰略。

大革命時期的「革命統一戰線」
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解放戰爭時期的「民主統一戰線」
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

(1)國民革命聯合戰線的建立及其發展。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誌著以第一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國民革命聯合戰線正式建立。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共同綱領是新三民主義。國民黨進行了改組,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改組後的國民黨轉變為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聯盟。國民革命聯合戰線的目標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國民革命聯合戰線的形成,大大推動了中國革命的步伐,勝利地進行了北伐戰爭。但是,由於共產黨犯了右的錯誤,放棄無產階級領導權,國民黨右派集團1927年背叛了革命。這樣,革命統一戰線因國共合作的破裂而宣告結束。

(2)工農民主統一戰線的建立及其發展。由於1927年國民黨右派集團的叛變,民族資產階級暫時附和了反革命,所以統一戰線營壘中只剩下了工人、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基本上是這三個革命階級的聯合,以反對封建壓迫和國民黨新軍閥的統治為主要目標。在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獨立地領導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推動中國革命走向復興。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參加的,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革命政權。在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在統一戰線問題上忽視了聯合民族資產階級,犯了「左」傾關門主義的錯誤。1935年12月,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正式確定,最終實現了由國內戰爭到國內和平、由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向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轉變。

(3)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及其發展。1937年9月,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和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為標誌,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僅包括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而且包括了以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其共同目標是抵抗日本的侵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具有廣泛的民族性和複雜的階級矛盾,它是國共雙方有政權有軍隊的合作,並且沒有正式的固定的組織形式和協商一致的具體的共同綱領。中國共產黨總結了以前的經驗教訓,創造性地制定和執行了一整套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貫徹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總方針,對頑固派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堅持了對統一戰線的領導,鞏固和維護了統一戰線,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4)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內容和特點。解放戰爭時期,為了打敗蔣介石,建立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起了包括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其他愛國分子、少數民族和海外僑胞在內的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這個統一戰線是以推翻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的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政權為主要目標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與前幾個時期的統一戰線相比,具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這個統一戰線規模廣大,包括了全體中國人民在內;二是這個統一戰線非常鞏固,具備了戰勝任何敵人和克服任何困難的堅強的意志和源源不竭的能力。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最基本的政治條件。


主席原話:把我們的人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還有一句原話不見於正史,見於靖仁秋回憶錄:如果不是為了民族利益,為了統一抗日,我們統他個媽呦。
因為中國地大,人多。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在沿海開放口岸,已經進入工業化社會,在沿江地區是有工業化萌芽的半封建社會,在內陸不發達地區是封建社會。

人一多,革命的主力就不一樣,工業化地區,革命主力是工人,半封建地區是手工業者,封建地區是小地主豪強。

目標人羣不同,訴求就不同。民主的意思是我對目前自己的政治地位不滿,我覺得自己應該說了算。愛國的意思是我覺得現在的國家大事受外來勢力影響太大,我這麼有錢,做了這麼大的官,居然說了不算,我不高興。抗日的意思是,我種的地居然讓我不認識的外人搶了,這個外人叫日本人。

革命的意思是,煩,我沒政治地位,沒人理我說了什麼,也沒有地,沒有妹子,沒有錢,也沒有工作。


1.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必要性

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策略思想的重要內容。

(1)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階級狀況所決定的

毛澤東指出:「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無產階級和地主大資產階級都只佔少數,最廣大的人民是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的中間階級。」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力量,要戰勝作為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集中代表的國民黨所領導的強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須把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的中間階級都團結在自己的周圍,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

(2)由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殘酷性及其發展的不平衡性所決定的

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發展的不平衡性,這就使得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有必要採取正確的統一戰線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團結和利用的力量儘可能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以逐步從根本上改變敵強我弱的態勢,奪取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

2.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可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諸多矛盾交織在一起,客觀上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利用這些矛盾建立和發展統一戰線提供了可能性

近代中國社會最大的壓迫是民族壓迫,決定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可以把一切愛國的、不願受帝國主義奴役的人們團結在自己的周圍。民族資產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因而能夠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當革命的鋒芒主要是反對某一個帝國主義的時候,受別的帝國主義支持的官僚資產階級集團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時期內參加統一戰線。

知乎用戶:瓦窯堡會議??

www.zhihu.com圖標知乎用戶:人民政協是國家機關嗎??

www.zhihu.com圖標知乎用戶:如何理解新民主主義的三大法寶??

www.zhihu.com圖標
小李和小張都想當班上的老大,為了爭取其他同學,小李表示支持班上的偽娘、學霸、佛系、小清新

→→謝邀,舉個反例。

→→中國自由民主派的公知為什麼從包打網路天下逐漸式微了?他們秉承著「順我者有思想,逆我者大五毛」,把許多喫瓜羣眾噁心成自幹伍,把許多中間派推到對方陣營,這就是自作孽的例子。


簡單地說,打不過,所以「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團結可團結的力量。那些口號都是打個正義的幌子,沒啥實際意義。


不謝邀

這種問題,百度一下有好多標準答案

嗯,沒錯,標準答案,因為題主你問的這個問題,無論是高考政治還是考研政治都會有機會出一道大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