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題主這個問題我回答過很多次,每次回答,我都永遠堅定,理性必須走在前面。但並不意味著,就此決定了感性多還是理性多。

有一句話,「理性思考感性後悔遠比感性思考理性後悔來的好」。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在你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深思熟慮,你做這件事情的意義何在。不能因為你非常喜歡這件事情就不顧後果,這就是過於感性。

感情中更是一樣,如果剛開始不冷靜下來仔細權衡你們在一起的好壞,如果你們本來就是天作之合倒也罷了,但現實是,這種情況幾乎很少。

當你喜歡上一個人,這種感情是無法控制的,也正是感性在起作用。但是人既然是高級動物,就有自控力甚至是忍痛割愛。因為很多時候,在最開始的時候不會止損,越到後面沉沒成本也就越難止損,好比炒股票。明知這不是一支好的股票,與其最後懷著十分低落的情緒拋售已經跌停的股票,還不如剛開始就不要去買。 當你對這個目標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不說做到和他爸媽一樣,至少在他的朋友圈裡要數一數二),認為你們比較合適,到這時候,理性主導的部分就結束了。 接下來應當是感性主導了,人與人相處靠感情。為人處事不能一律用一個統一標準來衡量,這樣不僅無趣而且不人性化,用人感性的一面去發揮愛的力量,但請記住,感性是用情感,但不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還是要講道理的。

這時候理性雖不是主導,但是也要被動的在每一次你們鬧矛盾時候做分析,矛盾的原因是不是可以妥協,涉不涉及原則,會不會影響你們在一起。一旦發現嚴重的原則性問題,應當及時止損。

最後回到那句話,理性思考感性後悔,說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當時因為覺得合適,所以選擇交往,有的時候因為一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鬧彆扭,完全可以通過感性認知來調節,感情再好的人也會有起衝突的點。而那些當初認為有愛就要表達,要在一起,欠思量的衝動,大多最後導致無法妥協的衝突。到時候想分手了,又不捨得,就一條一條數對方的好,找出一個可以讓你繼續喜歡他的理由。就算現在走下去了,未來你會不會很痛苦再後悔呢? 所以,無論友情還是愛情,都是這樣,沒有結果或者沒有意義的情感,乾脆就不要深入下去。

談談理性這件事,在我的理解,理性是說所有事物的好壞都能通過量化來衡量。理性好,好在它能讓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減少失誤,做出表面上最合適自己的決定。

當今社會,是個大數據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在看待問題的時候少了很多感性,多了很多理性,包括感情。

怎麼說呢?在相親開始前,人們會設定很多標準,拿一張紙,列一個清單。有房否?有車否?有穩定收入否?家境怎樣?性格好不好?然後根據對方具體情況打分。最後,根據得分情況篩選出看起來最合適自己的那個人。所以,理性這東西在感情上是算好的還是算有缺陷的,沒有標準答案,因人而論,每人的愛情觀不一樣。

我倒是會比較珍惜愛情中的那份感性,感性是人和動物或是機器最大的區別所在。百分之百的理性,那跟機器有什麼區別。如果有一天,遇到一個可以讓你丟掉那份擇偶清單的人,請好好珍惜。在這個時代,不缺乏理性,缺的是那股為愛奮不顧身的感性。一樣的,如果有一個人,對你的愛,感性大於理性,也請你好好珍惜。那不是任性,那是真的喜歡你。


說實話。

遇到真心喜歡的人是無法理性的,我一直自認為我是很理性的一個人。

但是遇到了一個互相喜歡的人之後。 我難以理性的跟她說話,難以理性的想她這樣做是很平常的事情。然後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

希望在下一個我遇到的人,我能七分理性,三分感性的表達自己的感情。


理性和情感並不是涇渭分明的兩極,它更像是一個光譜,情感中包含著理性思考,理性中也體現出感性情緒。本書的書名《狡猾的情感》就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一個大大咧咧的情感豐富的孩童,在看似直率的外表下,也有著狡猾理性的情感成分。

要想有效決策並不一定要理性壓倒情感,相反情感和理性是一體的,情感的背後也有理性成分。

理性,我們可以理解為只要一個人在他的認知範圍內所採取的行為,能夠為他帶來最大的物質利益,那麼這種行為就是理性的。

情感,我們所說的是心理情感,它和我們的生理情感是不同的。通常是一種相對及時、強烈且靈活的心理狀態。

情感具有理性成分,因為,情感能幫助我們獲得更大的進化優勢。從人類常見的幾種心理情感——憤怒,共情、自負、謙虛來切入,展現情感的理性。

憤怒,可以幫我們更容易獲得資源。在社會性群體中,個體為了獲得資源總需要與人博弈,當我們遭遇不公正待遇時,表達憤怒這種情緒,能夠讓對方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從而更對更好地獲得資源。

能夠達到這種效果的憤怒情緒必須是真實的、有感而發的。真正的憤怒呈現的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為了懲罰侵犯者你願意付出代價。正是這種決絕的態度,才讓你在博弈中獲得優勢。而一旦假裝憤怒,對方就知道你現在還是理智的,就有所顧忌。

共情,個體想要在社會群體中生存下來,有一個必要的技能就是識別他人情緒。缺乏共情者,如自閉症患者,因為缺乏對身處環境的認識,無法分辨周遭人群,所以社會生存能力極低。

謙虛,人類情感中的謙虛體現了和「累贅原理」相同的邏輯。即,因為很強,即便背負著累贅也能成功存活下去的能力。所以動物們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會故意讓自己處於不利地位。一些歐美皇室貴族或者符號子弟,要如同普通國民一樣服役,或者按一般人的待遇去工作和上學等,他們的謙虛,不使用特權反而給他人留下了特別好的印象。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人類的憤怒、共情、謙虛這些看似情緒化的、不理智的情感最後都能提高我們的生存能力。

情感看似無意識但蘊含了理性的判斷,這種判斷能力是數萬年來,人類面對複雜環境進化出來的本能。它們的存在不僅是對外界和自身狀態的心理感受,更是一種生存機制和簡化的決策機制。將理性和情感融為一體,多情善思才能在這個世界獲得最大的進化優勢。


理性不會錯 但也會失掉很多東西 自己權衡


理性對待感情就是沒有感情

對待感情跟從自己的心就好


根本不存在多不多的問題,你在感情中所有行為都是理性的,感性只是負責接不接受而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