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辦法可以提升自己審美,一張照片應該怎麼去分析他怎麼拍的,一個短片要怎麼去拉片,真想有個人指引下方向


你說的這個事比較複雜。

因為圖片攝影跟電影攝影不是一回事。

電影攝影師和電視攝像師傅的工作也相去甚遠甚遠。

但是這個問題中是有一些共通性的,也就是這個共通的部分就是影像造型的問題。

首先什麼是影像造型?我們找一些他的屬性。

首先毫無疑問,影像造型是二維的平面造型。那麼在這一點上,它勢必帶有一定量的繪畫藝術的特質。

其次,影像造型是有作者與實體的。那麼它必然有它的手藝要求與技術指標的要求,而後這個「要求」又會轉化回一種創作手段。

那麼這兩點事實上構成了我們評價分析影像造型的兩個方向:技術手段,與平面藝術造型。

首先從技術手段來說,無論是電影攝影師還是圖片攝影師,大家都有著一套技術流程與指標。比如曝光準確,焦點清晰,噪點少,景深合適等等。那麼在分析作品的時候,我們恰恰要使用的就是這些技術手段。因為技術手段就像是科學的量綱。我們描述一個物體的長度寬度,我們使用「米」這個單位,它有7米長15米寬。而我們描述一張照片的曝光,就要用到進光量與反差這些概念。比如整體的低調影像,曝光點以上只有一檔,而畫面大部分區域落在了下三下四檔左右。

在這種個層面上,電影攝影就是四大基本手段:反差 色彩 構圖 運動。

那麼幾乎每一個電影鏡頭,我們都是要依靠這四個基本手段去創作。

那麼電影攝影師們,通過這四個手段最終創造出了什麼東西呢?一個動態的二維平面影像。

那麼在造型和體驗上,我們就要去考慮這個造型的根源在什麼地方?有一種分析思路是從繪畫中找靈感與源泉。

比如說在學習素描的時候,我們都要學黑白灰。這個事實上就是影像反差。在黑白攝影中,我們也同樣需要用光線去塑造反差,確立亮面,暗面,過度的位置等等。

同樣在繪畫的色彩中,也有著色彩創作的觀念。比如說對比色,互補色,高級灰等等概念。儘管一直以來,傳統的色彩觀念都認為色彩只是反差造型的附庸。而印象派和印象主義的觀點則認為色彩可以成為畫面的主導。

這個分歧呢,事實上可以認為是「彩色電影」對「彩色黑白電影」的一次宣戰。

如果各位看過瑪麗蓮夢露的一些電影,比如《七年之癢》。以及同時期的許多彩色電影。事實上這些彩色電影僅僅是彩色而已,他們的造型手段仍然是反差與光影。而直到七十年代新好萊塢電影運動之後,來自歐洲的攝影師們才將主觀性的色彩帶到了好萊塢電影中。比如斯托拉羅在歐洲拍的《同流著》《巴黎最後的探戈》以及他來到好萊塢之後拍攝的《現代啟示錄》。

在這次宣戰中,攝影師們開始強調色彩。

這些創作的藝術理念又是如何被呈現出來的呢?就是依託攝影師的技術手段比如鏡頭前的濾鏡,曝光方式,布光手法,後期洗印技術、調色、配光等工藝。

而繪畫上的另一個方向則是線條與空間感。比如透視關係,線條關係,形變等等。

而在攝影中,這些關係就形成了構圖。

那麼攝影師的構圖,事實上就是通過改變焦距(畫面空間感),被攝距離(景別)來實現。

很多人最開始拍照片的時候,會習慣性的用變焦來改變物體的佔比。比如離得近的人就用廣角來拍,而遠的人就用長焦來拍。

但是很快,入了門的攝影師就會進入到上躥下跳拍攝的狀態。因為此時呢,他會根據主題先選擇焦段。然後在這個焦段下去選擇攝影機位拍攝。焦段來決定畫面的空間感,而被攝角度與被攝距離來決定構圖與景別。

而運動這個事,事實上是攝影最令人痴迷的地方。

每一個第一次拿到單反的人,大家都會去拍光繪或者高速的車流。以及買個nd拍流水、瀑布的慢門。而也會有一部分人,他們會研究,如何拍到水滴在空中凝結的瞬間。那麼在平面攝影中,高速快門和慢門,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會塑造出畫面中的運動感。但是這個感覺並不是運動本身的含義。

運動事實上是攝影機在拍攝中的機械運動,其實就是推拉搖移跟升降。

而重點在於,攝影機的運動是在一段時間內做了構圖與拍攝角度的連續改變。那麼人物與空間之間的關係也在發生這連續的改變,而在這種運動中,事實上是影像情緒的持續輸出。這一點上在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畢贛的片子,塔可夫斯基,貝拉塔爾。展現的比較極致。

運動的另一個方向是場面調度,也就是好萊塢愛玩的長鏡頭挑戰。傳統的有希區柯克的《繩索》,2002年完全一鏡到底拍攝的《俄羅斯方舟》,2015年的《鳥人》以及今年的《1917》。這一類運動更偏重玩法和敘事性,有興趣可以多看一些相關的片子。

而我個人最感興趣的是元素的流動。

比如李屏賓拍攝的《紅氣球之旅》巍巍然飛上藍天,泰倫斯馬力克在《細細的紅線》中拍到的海浪,在《生命之樹》中拍到的生命的緣起。颳風,下雨,潮汐,萬物都在鏡頭前緩緩流動。在細微的變化中,觀眾彷彿能感受到整個鏡頭前整個世界的運作。

如何去分析攝影畫面?事實上至少你從影像中看到了一個由攝影師創作的理念,那麼這一個「理念」從何而來?根植於何物?又是如何被呈現出來的?


拉片就是一個片子你覺得好看,再仔細看一遍你覺得哪裡好看?那個部分是你想不到的?還要多看漸漸可以形成一個系統


其實主要還是提高審美,可以多去圖書館,找攝影類的,設計類的,甚至PS類的書看,對視覺有個概念,比如,《一本攝影書》,這是由愛攝影工社集合了十幾名優秀作者所著,適合攝影小白,幾乎涵蓋了攝影初學者會遇見的所有問題,其中就會有你想的怎麼分析的問題。其他的,還有《跟大師學攝影》《來!這樣學攝影》之類。

雜誌的話也有不少,比如《Lens》《光圈》《攝影世界》《攝影之友》《國家地理》可以經常去翻翻,裡面會常有作者講到拍攝時的體會,怎麼遇到、甚至是刻意營造出這樣的場景的描述。

攝影網站和社區,比如圖蟲、500px、flickr、POCO、Lofter,這些其實都可以經常去逛逛,接觸得多了,自然就有感覺了。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一些電影可以看看,比如《尋找薇薇安·邁爾》《鏡頭裡的人生:肖像攝影大師安妮·萊博維茨》《戰地攝影師》。


先回答怎麼提高審美,審美和其它的思想或行為一樣,都是可能因為目的不同結果迥異。

比如你學音樂,想知道如何提高唱歌技巧,那就要看你的目的如何,是要美聲唱法去考學校,還是民族唱法走穴某些舞台,還是只唱流行取悅直播間的觀眾?

審美也是一樣,大致分成三類:

一類是古典審美或者也可以叫藝術審美,這一類是以國際重要攝影展或者博物館為標杆的,很多可能都是你看不懂的照片,需要配合文字解說才能讀懂。也是古典攝影藝術的學院派方向,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可以進博物館被收藏,通常的創造不是以盈利為目的。

第二類是商業類攝影,這一類需要以客戶審美為主,如果審美有階層,那麼這類審美不需要像藝術攝影那樣曲高和寡,只需要體現一種被大眾認可的高大上,特別要了解和滿足客戶的審美需求。

第三類只自娛自樂型審美,這種的代表就是眾多退休老法師的採風團,他們拍照不為錢不為利,就為娛樂,為了發出來讓親友們點個贊,喊一聲真美!大師!

至於如何分析攝影作品,也是順其自然,在你了解了作品的審美方向上再進行分析,先把照片歸類,藝術攝影就分析創造動機和背景燈,商業攝影就分析策劃拍攝方案和客戶要求匹配度,朋友圈攝影就簡簡單單看看贊多不多,是否賞心悅目即可。


攝影攝像是根據具體客戶需求去做的一個定製服務,很多時候攝影攝像在具體的情景有好的返響就算好的攝影攝像。


審美是一個動詞,其範圍非常廣泛,無論哪個領域,都有其基本標準。

可以多看多分析經典作品,從中培養審美的基本標準,隨之自己多加練習,模仿、創作,對比著分析。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方法,走出困境。


見仁見智的藝術,自己喜歡就好,同一個題材,拍一百張,只留一張…


如果沒有基礎的話,不論是照片還是視頻。你自己看著舒服才行,畫面不歪不斜,曝光正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