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就是iphone 6s的忠實使用者。「卡不卡」這個指標在她眼裡並不是量化指標,只是一個感性指標。

卡,怎麼會不卡,只不過用習慣了,過渡動畫,多少還是會慢的。對比一下就能看出來,日常使用沒問題,但是玩遊戲,別的我不知道,王者進遊戲的界面是卡進去的,一點不流暢,遊戲中60幀會突然出現掉幀情況,而且,殺後臺特別嚴重。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續航,換了2次電池,出門標配一個充電寶。

幸運的是當時我姐比較有遠見,買的是128G的,內存夠用,重要的照片和文件都在,手機還能滿足她的日常使用需求,沒必要換。

Apple iPhone SE (A2298) 128GB 黑色 移動聯通電信4G京東¥ 3799.00去購買?


寫在前面:那些拿iPhone 6s系列當主力機自己還不會/不捨得換電池,儲存空間經常用滿,而且不換新機還得重度使用的用戶請忽略這篇回答,2015年發布現在只值幾百塊的機器還是不要要求太高了。

先上視頻:最新 iOS13.5.1系統的iPhone 6s Plus對比iPhone Xs Max,測試時後臺均已全部清空,整個視頻沒有加速、拼接剪輯,只刪去了無用部分,做了適當的馬賽克處理。

iPhone 6s Plus對比Xs Max

常用的系統應用速度差距相當小,在第三方應用下差距比較明顯,A12能做到秒開,A9可能就需要多兩三秒(有的App在開啟時隨機出現廣告,載入時間也有波動,比如騰訊視頻、微博等,沒有剪到視頻裡邊),但是總的來說不會出現預期之外那種非線性、頓挫的卡頓甚至卡死,iPhone 6s載入(開啟)App確實會多花幾秒的時間,但是在部分輕度使用,對打開app多的那兩三秒並不太在意的人眼中確實是算不上卡。

原答案:因為真的不卡,我自己有一臺老 iPhone 6s Plus,還是32G丐版的,還是最新iOS系統的,還是低電池壽命只能用一個多小時的(現已換新電池),對比我的 iPhone Xs Max 512G版,可能有時候會沒有那麼絲般流暢順滑,也可以說它電池續航爛,

但是它運行最新的iOS 13真的不卡,輕度使用的情況下QQ微信音樂相機Safari微博嗶哩嗶哩支付寶百度網盤騰訊會議等等這些都是真的不卡,真的不卡,真的不卡,真的不卡,真的不卡,真的不卡,真的不卡,真的不卡,真的不卡,真的不卡,真的不卡,真的不卡。

你要問我為什麼不卡,我可以說A9處理器是真的很強大,對比iPhone 6系列上A8幾乎是雙倍的性能,也是蘋果第一次在iPhone上使用2GB內存和高性能的NVME固態硬碟,參考2019年發布的iPod touch(第七代),它使用的是降頻版A10,製程同樣是16nm,內存2GB,性能與iPhone 6s系列上的A9幾乎一致。蘋果敢發布這樣一個機器,裝的還是當時最新的iOS12(現在是iOS 13,更是支持iOS 14),足以證明A9這個性能放到今天也能流暢運行最新版的iOS。

我自己較長時間使用過的蘋果處理器(括弧內是使用的設備)有A4(iPhone 4、iPad 1)、A5(iPhone 4s)、A7(iPhone 5s、iPad Air)、A8(iPhone 6 Plus)、A8X(iPad Air 2)、A9(iPhone 6s Plus、iPhone SE)、A9X(iPad Pro 12.9 Gen 1)、A10(iPhone 7、iPhone 7 Plus)、A10X(iPad Pro 12.9 Gen 2)、A11(iPhone 8 Plus)、A12(iPhone XR、iPhone Xs Max),短期體驗過A12X和A13,在我印象中,提升最大的就是A4升級到A5,其次就是A8升級到A9,前者使得在2016年iPhone 4s仍能使用絕大部分iOS設備可用的App和功能(雖然很卡),後者就如我的回答所寫的,不僅能用,在恰當的情況下使用仍然是不卡,可以說是好用的。

也許要做到應用秒開或者流暢運行大型3D遊戲可能比較喫力,但是在電池壽命足夠(壽命不夠可能被降頻,但是可以手動關閉)、儲存空間不用的過多的話還是可以滿足基本的日常需求的。

雖然我的6s由於儲存空間不夠用已經給了家人,也不敢說能再戰五年,但是根據我之前使用它和現在在使用同為A9的SE的體驗來看,估計是至少能在已經使用發布五年我自己使用三年的基礎上再用兩年吧。

這就是我的心理!

題外話:有的朋友說這裡卡那裡卡,其實你可以自己注意一下,是不是大夏天帶了個厚厚的殼,結果過熱降頻(這個其實主要還是蘋果的散熱不行,但是作為消費者既然已經買了只能盡量去規避,我的建議是換個輕薄的殼,盡量避免在溫度過高的地方長時間使用,對電池也不好);或者電池用了幾年快廢了壽命80%以下甚至60%都不換,被降頻也不知道在哪裡關閉;又或者買的是低容量版本,一不小心就把儲存空間用滿,也不知道騰點空間出來;這樣的話當然卡了!


作為十年的老蘋果用戶,先後用過了五款iPhone,沒有一款是用了兩年後不想換掉的。

最明顯的問題就是電池不行了,充滿電出門,十幾分鐘就能掉百分之二三十,現在出門還自帶充電線的基本上都是蘋果用戶,對電量沒有安全感。

還有就是,iPhone用久了,雖然沒安卓的那種卡頓,但卡的現象還是存在的,而且用久後會經常出現程序崩潰的現象,但好在這時候重啟一下就能暫時性解決問題。

但仍然會有想要換掉的衝動,因為新手機最新款沒有這種現象。

支撐我一直不換的唯一原因仍然是:貧窮!

但我絕不會說,我的老iPhone依然絲滑般順暢,如果能加一點錢就換成最新款,我馬上就換。

Apple iPhone 11 (A2223) 128GB京東¥ 5899.00去購買?


果粉有很多種。

有興趣的可以去百度搜一下蘋果a9 空格 驍龍845,你看一下多少人認為蘋果a9和驍龍845表現是一樣的。

是單核分數一樣。但是多核差一倍多,GPU一倍多,內存帶寬差一截,容量差幾倍,快閃記憶體順序讀取50%,寫入一倍多,隨機讀寫兩倍開外,功耗還差一塊,然後就能強行一樣。某些人是多久沒見過安卓手機了?

一種是理智粉,明知道6s有點卡,因為日常需求比較低,秉持著能用就好,物盡其用的理念就一直用下去了,又不打遊戲,又不需要什麼大型的軟體兒,所以完全沒有換新的動力。這種情況就屬於典型的理智消費,非常值得推崇。畢竟一款5000塊錢的手機能用3~5年是非常划算的。自己覺得滿意,不到處炫耀,沒人會反感。

還有一種叫信仰粉兒,就是明明用著6s打著卡頓版的和平精英,但是怡然自得,強行說比別人的mate30Pro還要快。並且覺得別人的驍龍865大概還不如這個。既不打算學習理論知識,也不打算去了解別人的,就憑著一張嘴和優越感到處去秀智商。如果是這樣類型的果粉,想要保持自己的優越,請一年換一臺頂配的iPhone,不要拿著四年前的手機到處秀。

(看評論區就知道多少這種人了,關評論了,果粉惹不起呀,你要說日常用吧,沒問題,可是拿信仰打遊戲就太狠了,眨眼補幀,最低特效能流暢運行,對,也不是跑不起來,625也能跑起來,還有說我雲測的,你想笑死我,我18年短暫使用了se一代,19年淘汰8p不覺得很快,2020年下崗的米8,現在用的mini5都覺得有點卡,你自己買不起更好的手機就算了,還在裝逼。我和我室友一起喫雞,19年就打到王牌了,每一天他都在抱怨他的6sp如此的卡,這當時也只是和我的小米8在對比,事實上iPhone x也是很卡,6s終於在今年換成了11,旁邊的哥們用的就是mate30pro,你要心裡有點數,就知道這差距有多大,事實上就連iPhone11也不能保證它全開特效的時候穩定流暢,它會在一些特殊的場景切換的時候偶爾掉幀,而且在長時間打遊戲的時候會發暗。正因如此搞評測的一般都習慣去測一組數據,畢竟有的人30fps覺得不卡,有的人60fps覺得還不夠,我們把清晰的幀數拿出來,但是還是有人在抵賴,既然已經忽略了客觀事實,那麼有理由認為這就是一種信仰。我只和理智的人討論,不管這個人是什麼黑或者什麼粉,只要他是理智的就可以討論,但是對於有信仰的人,我實在是張不開嘴,我覺得大家互黑都挺好,我只是個搞數碼的,又不是搞宗教的。)

蘋果沒變,不同的觀點只是來自不同的人。對某些人來說,蘋果比他想像的更強。對某些人來說,蘋果也並沒有那麼強。手機本身沒錯,錯的是人,也許這羣人不管用了什麼牌子,都會產生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有一說一,iPhone6s系列是很優秀的,相比於上一代iPhone6,整體性能提升了80%,相比於下一代iPhone7持續性能落後不到20%,完全可以說是一代神機。相比於同期的驍龍820機型,雖然6s的a9在部分項目的跑分上是有劣勢的,但是總體上還是要好一些,畢竟820是一個發熱就萎的貨,在那個時代,a9是頂級體驗。我也沒說蘋果a9就不好,可是這都幾年了,今年845都是該淘汰的東西了,強行a9好用,這過分了吧?

本來吧,買手機自己是用著舒服,你知道好在哪就行了,然後總拿著一些明明是缺點東西,還到處去踩人,這就是自己的不對了。不開玩笑的講,有多少人秉承著蘋果五福一安比安卓65瓦還好的觀點,你說這還有得聊嗎?這就完全不講理了,對吧?

蘋果的5v2.4a恐怖如斯,小米10至尊版不過106w。雙標玩的不錯。18min之後已經跌破20w……這句顯然是廢話,因為18min都快充滿了,這20w已經涓流充電了,你家iphone還起步呢。就這狗屁不通的一篇答案現在已經突破1k贊,如果可以,我願意給這1000人挨個拉黑,智商不同不必討論。

(有人說65w傷電池,殘酷的事實是,在5v1a情況下,壽命還不如人家65w的。)

處理器單核當然重要,多線程優化bug一堆,直掉頭髮。可也別忽略其他方面的性能啊。如果單核真的這麼無敵,那麼蘋果為什麼在a5的時候選擇上了雙核處理器?只要不蠢都知道,在只有依靠單核心運行的時候,無論性能多強,遇到多線程需求的時候,就會卡的很厲害。早些年給手機超過頻,發現同架構單核2G,還不如雙核1G。

如果只有兩核心夠用,那麼為什麼蘋果在a11的時候選擇上了4顆小顆心,為什麼沒有接著延續a10的思路呢?注意,這還只是IOS這個偏重單核心的系統。據我所知,IOS並不是單個進程跑的下來的,你在打遊戲的時候,後臺還開著推送服務,需要保留接電話的功能,需要連接網路信號,如果連接個手錶還得開著藍牙,哪一個事情CPU可以不管?

還有一方面,手機端的大小核是為了降低功耗。

要不你還真以為i3 7350k吊打r7 1800x?那不是intel的軟文?

還有人貼a9時代的nvme。照這麼說,最近10年以來的存儲技術幾乎沒有提升,因為大家都是nvme的協議。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nvme也是分多少檔次的,既有緩外速度50兆的垃圾nvme,也有連續寫入2500兆的頂級nvme,是PM981a拔不動刀了,還是說傲騰下不了炕了?一個硬碟的主控峯值功耗就能達到4瓦,iPhone能裝得下嗎?現在移動設備進步很大,不意味著就能隨便吊打同期PC吧。

Iphone7時代的nvme已經達到第2代了,但是它的隨機寫入速度和隨機讀取速度以及順序寫入速度都是不如同期安卓旗艦的,只有在順序讀取的時候會有一定優勢。

為什麼蘋果在打開日常軟體的時候速度要比安卓旗艦會慢呢?為什麼會在遊戲載入才取得優勢呢?

更何況6s只有2GB內存,雖說IOS不怎麼喫內存,但是和新款差距還是明顯的吧。

有興趣的可以把a10和同期的驍龍835拿出來,比一下哪個更快,為什麼還會有人去相信a9能打敗845呢?

當然很多人是有先決條件的,比如不打遊戲,但是你如果不打遊戲,為什麼不拿a9和660來比呢?為什麼拿a13和驍龍660來比呢,都一樣對吧?為什麼不提一下現在a9不打遊戲,還不如現在紅米9用的聯發科g80呢?更何況後者還有很大的功耗優勢。

之前看了一個視頻,c座802裡面還有人提,說這個安卓手機能用抖音嗎?生活中真能遇到這種人。

再用五年,不是不可能,6s以前倒五代,是iPhone4,也不知道今天還有多少人在用。五年之後的6s體驗,和今天用ip4差不太多,或許會好些。

蘋果在部分方面實現的對安卓陣營的優勢,但不意味著是全方位的優勢,在很多方面的和同期的安卓手機是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的。比如蘋果a13對驍龍865是架構方面的優勢,但是它的製程工藝是相似的。也就意味著這兩者之間的實際表現不可能有理論差距那麼大。

看問題一定要理智。

在這兩種基礎之上還會出現,有錢的,沒錢的,會買的,不會買的等等可以做一系列的排列組合。既可以有年入30萬,但是勤勞節約的,也可以有月入3000,但是一年一換,而且買手機就買1萬以上的,還可以有上個月剛買了一個iPhone8,花了3000多的,也可以有618買iPhone,11隻花了3999的。這幾種情況都不少見,但是消費觀這東西。確實是有區別的。

蘋果手機固然很好,但是還是需要量力而行,5000的手機能用幾年,完全取決於經濟實力,我不建議收入比較低的人就強行買一個特別貴的手機,這樣會明顯的降低生活質量,當然自己的錢還是應該自己去安排。

所以心理這個東西不好琢磨,也不建議大家去琢磨別人的心態,畢竟每個人都不一樣。

Apple iPhone12 新款支持移動聯通電信5G 雙卡雙待手機京東¥ 6299.00去購買?

魅族 MEIZU 超充GaN三口充電器 65W超高功率 兼容多種京東¥ 169.00去購買?

se2 淘寶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常態也就2699,蹲一波2499。它不夠好,但是它便宜啊。京東這邊我就不貼他的鏈接了,因為京東這邊整體上都要3000多。


先說說自己的實際情況。

我記得第1部iPhone手機應該是5s,當時貌似應該是已經發售了iphone7。

自己對iphone也是一知半解,最基本的看法也就是下載一些軟體需要花錢,然後很高大上……

而手上使用的安卓手機的話也是不言而喻……實際上當時真的沒有什麼卡不卡的概念,只是覺得一些遊戲會閃退打開一個app需要一些很長的時間。

後來慢慢習慣和熟悉操作之後iphone6s,IphoneSE,iPhone8,iPhoneXR,到現在的Se2,用起來真的是感覺很流暢舒服。

尤其是中間的iphone6s,用了足足三年多的時間,後來覺得電池續航真的有點落後,屏幕上還摔了一下,所以更換了iphone8;沒多長時間體驗了全面屏的XR,然後迅速的購買了se

中間iphone6給我的印象真的是很不錯,至於所謂的認為卡不卡,我覺得其實要分概念來理解。

有人說iphone的不卡,只是過度動畫流暢比較跟手,速度和性能就不如新款安卓。

其中有一部分是正確的,但我就是習慣那種流暢的過度動畫和舒服的跟手感。性能方面自iphone6s以後每一年的處理器應該是都要比驍龍或者麒麟的頂尖處理器強一點。我想這是公認的。

其實我當初真的覺得安卓已經超越了蘋果。

後來使用了一段時間又用回去了。

不在於好不好用,真的是已經習慣了那種操作和感覺。

至於以後又入手了蘋果的全家桶,那種流暢性和各產品之間的生態連接。

我想使用過的人應該是有目共睹的,真的是貼心以及舒服。

其實有人說的很對,花同樣的錢和價格也能買到和iphone一樣的體驗,但有時候我覺得不盡然。

比如當初同班同學和我基本上同一時間購買的三星s8…現在用起來就真的不太舒服。

簡單來說還是一種需求和理解的關係。

我覺得這真的不是一種吹捧一個6s這麼多年的機型,價格現在也不是太高,沒有什麼值得可吹的。

應該就是一種本身對產品優秀的認同,至於有些人上綱上線,或者是覺得這其中有什麼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就不好再提。

總之還是一種供需關係的理解。

現在和iphone6s同一級別的一代se還在服役。

雖然確實速度已經慢了起來,但是最起碼還能流暢的運行一些遊戲和瀏覽知乎等等大部分的軟體。我就覺得這對一些人來說,性能已經足夠,對他們來說需求也已經足夠。

所以說我你問我怎麼看的話。

我拿se看著評價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