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哪怕不檢測不確診,爆發以後,重症患者增加死亡人數是無法作假的,為何早於韓國爆發,情況應該更嚴重的日本,反而死亡人數更少,難道真的是天佑昭和?或者日本的真實情況真的比韓國輕,對症下藥,自有國情下,反而不檢測更合適日本?


這個回答我不用寫的很長。

其實這個數據情形在我們國內最初疫情爆發期間,也有極高的相似度。

不知道在現在疫情新聞滿天的時候,12月初可防可控那段時間的新聞還能不能看到,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模式吧。

日本的人口密度比中國高得多,日本的酒場文化比中國更加厲害,下班後可以到各類場所喝酒到凌晨,居酒屋裡面不認識的人喝酒也能聊上天。

除非說喝酒能夠有效抑制病毒,否則真沒有其他更好解釋。


這個問題不嚴謹,「不檢測」就已經回答了疑問。


因為不檢測,就不會確診,不確診,當然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新冠肺炎咯


韓國在經歷了2015年MERS事件以後,進行了反省,也加快了流行疾病的篩檢流程。此次韓國將整個篩檢的時間縮短到10分鐘左右,大概5-6個小時就可以得出檢驗報告。

對比「鑽石公主號」一天只能篩檢200個人,韓國的篩檢速度可見一斑。不過,韓國的確診率高,所以死亡率相對是很低的。


不檢測,就不會確診,即使死亡,也不計入。這個問題貌似很廢話哦。


武漢1月份有一週0新增瞭解一下。


我們可以從人口密度、輸入傳染機會規模、檢測率以及聚集性感染事件這幾個影響兩國真實感染人數規模的因素入手,對比日韓的情況。從對比中,我們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真實感染人數也好,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據也好,和人口密度、輸入傳染機會規模、檢測率都有一定的相關性,但相關性最強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因子就是類封閉空間無防範意識的聚集性感染____鑽石公主號郵輪事件如此,新天地會禮拜事件如此,韓國大南醫院的精神科感染事件也如此,還有義大利倫巴第大區酒巴傳染、伊朗聖城庫姆傳染……莫不如此。類封閉空間的聚集性感染效率太高了,開個會,聚個餐,泡個吧,只要一個人染病,沒準一屋子人都會中招。剛有知友在評論裏談到日本的電車,我以為只要有防護性措施,如戴口罩的話,電車就不具備聚集性傳染的條件。

回到文首的問題,可以做個總結:日本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遠小於韓國,日本真實感染人數確實也和確診人數一樣遠小於韓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____

迄今為止,日本尚未發生像韓國那樣的大規模聚集性感染事件。

詳見文章

黃金假日旅行網:以日韓比較,淺析影響新冠肺炎感染人數規模的因素?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因為不是醫學專業人員,只是說一下自身感受:日本人長期養成的良好的健康衛生習慣,是日本死亡人數少、發病少的最主要原因。

  1. 日本所有的公共衛生間都有洗手池,都有消毒洗手液,而且利用率非常高,幾乎是90%以上;
  2. 日本人本身就有佩戴口罩的習慣,尤其是在春天,日本有花粉症的國民病(一種針對日本杉樹、松樹花粉的過敏性鼻炎),正常情況下也至少有30%-40%的人會日常每天戴口罩;
  3. 日本人如果自身感冒,或者有流感癥狀的情況下,絕大多數會主動戴口罩:一方面對自身恢復有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交叉感染;
  4. 大多數日本人有每天洗澡、換衣服的習慣;
  5. 公共場所的衛生條件、衛生環境都有專人打理,而且是用專門清潔用品認真擦洗、打掃,所以也消滅了很多病毒的公共場所傳播途徑;
  6. 沒有隨地吐痰!沒有隨地吐痰!沒有隨地吐痰!(這一點很重要,好像大家都在說「喫野生動物的危害」,但很少有人關注「隨地吐痰」的危害)

日本的公共衛生間

沒有垃圾、沒有隨地吐痰的乾淨街道

這就證明瞭。日本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日本人這一點做的要比韓國好。我們也應該學著點。


不檢測,死的人數也不算新冠死呀,明白了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