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看你開心的定義吧。

就人的天性而言,哪怕中三個億彩票,也最多開心三個月,之後又會變回原來的狀態。是的,不管什麼事都不可能給你超過三個月的快樂。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物質生活進步,人們仍然無法快樂。

就社會而言,人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往高處爬,賺更多錢,工作,競爭,大城市的壓力,小城市的低人一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比較。只要你向上攀爬,不管你收入多高,權勢多盛,總歸會有生活壓力。哪怕你甘願待在小城市,避開生活壓力,對基本物質生活知足,也會回到第一點因素的影響。

最後,我就沒看到答到點上的答案,你總是把開心與物質掛鉤,那你當然不可能開心。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影響一個人開心生活的最大的因素既不是金錢物質也不是權勢地位,而是親情和友情的狀況。

如果都不知道到底啥能讓你開心,自然無法開心。哪怕你已經處於很好的境遇,或許也還會不自知。


因為物質生活的富足導致了日常生活的不純粹,就好比以前你有一支筆,比覺得很滿足很高興,現在你有一支筆,其他人有花色不同的、材質不同的、造型不同的、價格不同的,於是在比較之下,你不覺得你擁有的這個有什麼不同,自然不會高興。

人心複雜了,有時候需求不僅僅是需求,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財富的象徵,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較量,是你羨慕不已的心和無法控制的羨慕、嫉妒,東西還是那個東西,但是我們已經不是純粹的我們了。

有的時候我很羨慕阿甘(《阿甘正傳》),他的生活很簡單,喜歡就堅持,不問原因,不問結果,自己喜歡就做了,外界給他強加的一些東西也不能成為他的束縛,你也許要說是因為他根本不會懂,我也希望自己不會懂,那生活會簡單很多。

不管怎麼說吧,物質水平高給了我們更多更好的選擇,這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在物質裏迷失的心,但願大家都能找到初心,東西是用來滿足生活的,並無其他作用。


追求美噠噠滿的生活,過上小康生活,是羣眾的目標與動力。

Q多了,但物質享受消費更多多了,前者(賺的)來的速度慢,沒有後者去的速度快,反正不合拍不默契,有差距。

幸福感不一樣:

以前小寶貝喫到一支老冰棍,就能高興半天。現時小皇帝有大堆零食大禮包大紅包,才能開心哎呦。

慾望並不可畏,多多慾望才怕怕。


滿足基本的物質後,人應該設法滿足精神生活。


因為期望值不同了,期望越高,想得到的越多,自然就越來越不開心


都說知足者長樂,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為什麼現在物質水平越來越高,但是人們越來越不開心了。

個人認為不外乎兩點: 貪婪 ;不善於發現。

有句話這麼說:在認識新事物時,同時也開始遺忘。

就像是你獲得了一個新成就的同時,也在遺忘你到底為什麼想獲得這份成就,你完成了一個目標,就會有下一個想法。

這種理念同時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可以提取一部分相似點。

人的需求總是有一種遞進,不管在哪種角度都會有更需要的,所以如果貪婪永遠得不到滿足,開心也會越來越遠。

現在物質水平的確越來越高,但是人們還是迫切需要著很多東西。有很多來自生活的壓力,使人們並不能多開心。忙碌喧囂的生活使人們忘記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在逆境中看到的只有各種各樣的吵鬧。

如果追溯也說不上什麼道理,在人性上人是貪婪的,開心不開心主要看個心境。如果你願意去發現,生活中也有很多簡單的美好,也可以簡簡單單的很快樂。


人是自然的玩偶,不開心是自然設計的一部分。


物質水平逐漸提高,反映社會水平的不斷進步,而能跟上時代腳步者不多,大多數人的直觀感受是賺同樣的工資卻買不起同樣的物品。比如我,所以我不開心。


渴望,隨著對事物多認識一分,便加強一分,從小時候喜歡的動畫片、童話故事書、自行車、遊戲機,MP3、手機、電腦、摩托車、汽車、房子……總是追逐離自己最近的事物,對於遙不可及的,反而不敢去想,得到之初,自是快樂,時間一久,自是麻木,世上哪有一直開心或不開心的人,不過是在得到時的快樂和求而不得時的痛苦中,循環往複時,剛好處於不開心的階段罷了。

若山區裏的人,看不見外面的世界,一輩子生活在山區裏,自然不會如世人般,擁有求而不得的痛苦。

富成馬雲那樣,同樣會求而不得,他曾和氣功大師王林接觸,這說明什麼?說明他相信這世上有能讓人活得更久的法門,他同樣陷入了求而不得的痛苦中。

馬雲只是浮出水面的,還有那些水面下的國內外權貴,哪個不想活得更長?而像我們這些普通人,離那種慾望太遙遠了,能夠伸手夠著的,一般是車房,當你達到後,還想夠著上一層,譬如遊艇別墅之類的。

物質水平越高,意味著想得到的東西就越多,古代為士農工商,如今為士商工農,過去物質貧乏,只能對自然的饋贈簡單加工,對大眾來說,取悅自己的物品也不多,故而所渴求的慾望不如當今高。


是因為資源和能力滿足不了愈發膨脹的慾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