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女人了。李白被稱做酒中仙,李清照更像女版的李白,活的瀟灑恣意。

李清照生活富足,於是決定了她早期的文風偏近於悠閑,偶爾是閨中牢騷,偶爾是喜悅開心。後期轉於感嘆身世浮沉,懷鄉憶舊。這與她所處的時代有分不開的關係。

李清照年少成名,十八歲時嫁於丈夫趙明誠,兩人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婚後,她把重心更多的放在文學藝術和收集金石文字的研究上,與丈夫兩人共同進行詞的創作。一年重陽節,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遠遊在外的丈夫:「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據《嫏嬛記》載,趙明誠接到後,嘆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陸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北宋王朝新舊黨爭愈烈,李清照父親被捕入獄,趙明誠卻懦弱膽小,離了李清照。李清照獨自走向異國他鄉,當初的情愛是真,現如今的失望也是真。她的文風此刻開始轉變,一改往昔輕快語調,嘆人世浮沉,嘆家國不再。這時候再形容她的詞,便再無法用尋常詞句去描述,總之一句話:柔軟卻有力量。

李清照被譽為「詞宗第一大家」,婉約派的創始人,其文學功底與她的良好家庭分不開,也與她不平凡的命運緊密相連。

自知淺薄,冒昧妄言,班門弄斧了。

謝邀!


大氣又小意

溫柔又磅礴

悲苦又期盼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父親李格非以文章受知於蘇軾,屬「後四學士」之一,是北宋著名學者;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愛女,也知書能文。家庭濃厚的學術氛圍,使李清照從小就受到翰墨薰陶,加上她生性穎悟,幼年就詩名早著。她不但是名副其實的名媛閨秀,也是父母疼愛有加的掌上明珠。父親向來說話含蓄,他曾喜不自勝地宣稱:「中郎有女堪傳業。」表面上是推崇東漢蔡邕的女兒蔡琰才華出眾,其實骨子裡還不是誇獎自己的女兒錦心繡口、卓爾不羣?這並不是乃父緣於溺愛而謬讚,時人也是這麼評說的:李格非的女兒「其文淋漓曲折,筆墨不減乃翁」(《絳雲樓書目》卷四金石類陳景雲注)。


李清照早期的生活是優裕而快樂的。她的兩首小詞就為我們打開一個窺視她平時生活的窗口: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


乍一讀,這兩首詞都是她生活的紀實:飲酒、賞花;細心一比較,時空卻並不相同:


前一首詞是寫閨幃生活。

清晨,起牀前與「捲簾人」對話——


窗外透出矇矇亮,她從睡夢中醒來,雲鬢蓬鬆,宿酲未解,懶洋洋地半躺著。也許是忽然想起昨夜雨狂風驟吧,她急忙向正在捲起帷簾的侍女詢問:枝頭的海棠花怎麼樣了?「海棠花還不是老樣子?」「捲簾人」回答得是那麼漫不經心,透出少女的一派天真與幾分稚氣。「傻孩子,你知不知道,應該是葉子長肥了,花兒減少了!」「綠肥紅瘦」的反覆解說,不但飽含著姐妹般疼愛與教誨的深情,也昭示了女主人公感知節物的細膩詩心與洞明花事的自信。


「綠肥紅瘦」的好句一經問世,便贏得詩壇好評如潮。有人甚至譽為「人工天巧,可稱絕唱」(王士禎《花草蒙拾》)。是啊,在字裡行間固然流露出一位多情少女對青春易逝的淡淡憂傷,又何嘗不足以顯示她超卓敏捷的詩才和洞燭幽微的智慧呢?


後一首詞寫結伴郊遊。


黃昏,跟女友們一道溪亭泛舟——


竟然「沉醉」到「不知歸路」,不難想見,那次溪亭野宴,該是怎樣的浮白飛觴、觥籌交錯;又是怎樣的笑聲不斷、妙語連珠!真箇是今朝興會更無前,熱鬧了好一陣子!看看日暮黃昏了,也有些意興闌珊了,是該掉舟回去了,哪知一忘乎所以,竟「誤入藕花深處」!——在她們面前呈現出一番奇麗的景象:「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是闖進了神話般的荷花世界,還是人間又一西湖?


畫面雖美,畢竟夜色催人。於是,少女們一個個張臂捋袖、奮力揮槳,一串串歡樂的笑聲,夾雜著一支支「欸乃」的槳聲,在空中交匯,在湖面飛揚,使一羣棲息在溪邊的白色水鳥受驚飛起——一灘鷗鷺排雲上,笑語詩情到碧霄!


從這兩首小詞看,無論是深閨獨處,還是羣體活動,該是多麼輕鬆閑適,又是多麼愜意歡欣!不用說,李清照少女時期的生活還要算幸福溫馨的。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唐宋詩人故事(下)

張學淳

廣西師大出版社

¥24.99 會員免費


《點絳脣·蹴罷鞦韆》

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一代才女,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思想開放,並不是一個規規矩矩的乖乖女,而是一個性格外向,對生活充滿熱愛的陽光女孩兒。

少女時代的李清照就像一個活蹦亂跳的小鹿,不管哪裡都會有她的身影,這也造成了她的詞輕快又不失典雅。有詞: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說的就是李清照年輕時候四處遊玩,而因喝酒誤了回家的時辰的故事。又有: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年輕的李清照曾因這首詞而名動京師,而這又是她一夜酒醉之後清晨醒來所作。

李清照的詞作可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時間段,前期的作品主要寫的是少女的情懷,悠閑的生活。後期的她經歷了各種慘痛的經歷後,詞風大改,轉寫的是家國情懷、人生際遇。

本首詞寫於李清照情竇初開之時,仰慕已久的心上人突然拜訪家中,驚慌逃離迴避。其中的愛慕之情字裡行間隨處可見。

當時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看到來人,心生羞怯驚慌,也顧不得穿鞋,腳上蹬著襪子就要躲閃。因為慌忙,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了。雖然是驚慌地跑開,但是跑到門口還是忍不住倚著門回頭看一眼,這時聞到一陣青梅的香味。可以想像,慌張的小女生回眸一瞥一定是充滿了嬌媚和羞澀,那種既要慌張躲避又想多看一眼的心情,一定如小鹿一般亂撞。

估計不用說大家也能猜到,這個讓他神魂顛倒的人,正是他後來的夫君——趙明誠。

每個人都有心動的時刻,這種心動總是很難用文字和語言來準確捕捉,李清照的這首詞恰當地把這種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一個純真又矜持的少女形象躍然紙上


李清照的詞都是一些自我小情緒的散發與闡釋,在我看來必須你自己也有相似的境遇就能理解了。最好談個對象結個婚,就能更深刻的體會李清照的詞了


先了解這個人吧,所謂的文如其人。感覺李清照就是一個朋克少女,興緻一來就開始飲酒寫詞。


感覺不如晏殊,晏幾道,歐陽修


先了解她的生平事蹟,再看看漱玉詞,將詩詞與創作的時間點聯繫起來。再將那個朝代的詩詞看一看,便會知李清照中國第一女詞人名副其實。


沒幾首好的,都選課本里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