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因為當天和爸爸吵了一架,一氣之下他就把荷蘭豬摔在地上


距離上次的回答,有快20天了,我有時候無聊的時候,會看一下評論,發現有些人真的很惡毒,不了解我,就在那裡惡意揣測我,我所有的回答都只是實事求是,描述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而已,

而那些隨意揣測我的人,我希望你們可以繞道而行,對於一些關心我和我父親關係的人,也在這裡說一聲感謝,真的,

而這幾天,我和父親回到了蘇州,我也找了個離家近的工作,我們倆的相處,可以說還是冷淡的,但不再壓抑了,因為他改變了,我也改變了,他不再無故指責我,不再趾高氣昂,還會給我做飯,當然我洗碗,

我們每天的對話,一隻手都可以數,但這已然是個進步了,我不求我們能多相親相愛,只要不再彼此冷眼相待,我就很滿意了,

我說這些,是想告訴一些評論里跟我有相同經歷的小夥伴們:「你不要害怕,你已經長大了,你可以保護自己了,勇敢點」,生活是自己的,不要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

而還有一件事,如果想要改善二個人的關係,從來不是一個人改變能夠做到的,二個人都需要改變,這才是關鍵,

今天是婦女節,祝福女性朋友們,節日快樂,

這是我最後一次,看這個問題了,我不會再更新了,也不會再看了,有些事,雖然你不看,它並不會不存在,但至少可以讓自己暫時忘卻。

江湖再見。

2020.2-18————

原本只是隨手一答,沒想到點贊數一直在上升,可能是我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吧,

生命都應該被尊重,這是我回答的主題,至於有人說我不顧親情,我覺得解釋太多,只會更複雜,總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感謝評論里安慰我的小夥伴們,還有覺得我是編的,那隻能說你很幸運,你的世界很溫暖很陽光,其實,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一家人不得不在同一屋檐下生活,

我和我的父親,有很多的問題,寵物只是一方面,在我去年十一月被檢查出抑鬱症的時候,我的父親也跟我道歉了,是微信,因為我得病的主要原因是他,所以我不想見他,

其實,在他跟我道歉後,我並沒有回應,我想到一句話,人總是在無法挽回的時候想著去挽回,而且,他道歉,也是因為我的好朋友和他聊了,我相信他知錯了,

但我對他,真的是有心理陰影、所以,我不知道怎麼回應他,原諒基本不可能,只能放過自己,

所以現在,我們的狀態,就是,我們雖生活在一起,但互不干涉,也不會說話,只是希望自己能夠開心一點,走出陰影……

以下為原回答——

在我八、九歲的時候,在街上買了一隻兔子,我還記得是20元,我很開心的帶回家了,我爸下了班回來,我興沖沖的跟說,我買了個小兔子,好可愛

然後他看了一眼,拎起裝兔子的籠子,從五樓(我家住五樓)的窗口,扔了下去,只留給我一句,養這東西幹嘛,臭的要死,就走了

我傻愣愣的趴在窗口,因為眼淚,我什麼沒看見,我也不敢發火,我也不敢生氣,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只知道,我那晚沒吃飯

直到今年,我24歲了,我才知道,我爸的行為是錯誤的,當我再一次跟他提起的時候,他還是笑著說出那句,養那東西幹什麼,臭死了,

呵,然後,我一畢業就搬出去了,在外面租房子,養了一隻金毛(養狗沒有花父母一分錢,都是自己省吃儉用),每次我爸給我打電話,都是問我,狗準備什麼時候扔掉,或者給別人養,依舊是那句,養這東西幹什麼,我跟他好也說了,氣也說了,油鹽不進,我就乾脆不理他了

所以每次我回家,都會把狗寄養(最多二天,我就會回去),有次回家,我爸跟我說,如果我把狗帶回來了,他就把狗從樓上扔下去,我冷笑了一聲,我知道你會,你只要敢扔我的狗,我就跟狗一起跳下去,他以為我開玩笑,沒再說

我只是把我的經歷說給你聽,不管他是誰,就算是父母,殘害生命,就是錯誤的,


小時候,我們三姐弟都是跟媽媽在老家生活,媽媽負責我們起居飲食,照顧我們,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大概一兩個月回來那麼2次左右。

在老家,很多家庭都有養狗養貓的習慣,都是用來看家和防老鼠的。在我們強烈建議之下,我們養起了貓。那時,我還是小學2年級。

這是一隻狸花貓,樣子敦厚老實,肥頭大耳,放在現在就是鐵憨憨一個。他異常聽話,農村裡的貓大多都有野性,關不住,而他經常大門打開都不往外跑,在我們都上學的時候,他就乖乖的在家陪媽媽,像一隻看家犬。

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名字,我們就叫他miumiu。

miumiu有項技能,就是把東西放在他頭上的時候,他會乖巧的一動不動,樣子可可愛了。我們老是跟他玩這個遊戲,他也樂此不疲。

幸福時光有點短暫,miumiu只陪伴了我們半年多的時間,卡點就在爸爸回來的日子。

爸爸每次回來都是待個2-3天,回來也不是要陪我們這些家人,而是跟他的好兄弟好朋友一起聊天說地,吃飯時間都不在家。

爸爸的這次回來,我們的噩夢開始。

那天,我們放學回家,回家第一件事是擼貓,於是我們瘋狂找miumiu,可是怎麼叫都沒有出現。媽媽苦笑著跟我們說,你爸說貓養大了,剛好可以吃了,把他帶走了。

這簡直就是晴天霹靂,什麼叫養大了可以吃!!!我們三姐弟待住了幾秒,緊接著就是嚎啕大哭。嘴裡還瘋狂叫嚷著:貓是我們的,他憑什麼帶走,他在哪裡,我要去找他。。。。

我們不放棄,我跟老妹是爆哭並狂奔著去他的好友家的。一切都遲了,我們隔著遠遠的看到有動物屍體在那裡,已經在拔毛。。

這時我們更加控制不住的大嚎大叫,這是我們的貓,你憑什麼說帶走就帶走。

畢業後,我跟我妹又養起了寵物,是一隻狗和一隻貓。逢年過節,我們都會把他們帶回家。

英姿煞爽

姐姐跟弟弟

狗子靠自己的黏人技能,俘獲了我媽

姐姐討好弟弟

媽媽嘴上說著養這麼兩隻寵物太耗費時間和精力,說不喜歡他們,卻又經常被我們捕捉到她口是心非的行為。趴在床上看貓,說他怎麼這麼能睡,怎麼這麼胖;狗趴在她腿上睡著了,她就一動不動的跟我們抱怨,你們看她多自來熟,我們沒有很熟啊,她就敢趴在我腿上睡覺。

爸爸是個真正不喜歡寵物的人,狗子那麼粘人,只要一不小心碰到我爸,狗子都會用緊張的表情看著爸爸,看我爸會不會訓他。

自從養了這兩隻小可愛後,我才知道,我爸當初是真的想要吃了miumiu。

事情已經過去好多年,我們可以原諒他沒有給予多少父愛,可以原諒他陪伴的時間少,唯獨不能原諒他傷害了我們的寶貝,一直沒有原諒過。


不知道你們看沒看《狗13》

狗十三

這個劇里,她爸把她扔在爺奶家,爸爸娶了新媽,還生了小弟。

為了能夠讓她接受給她買了一條狗。

事情已經這樣了,還能怎麼辦,於是她跟爺爺奶奶狗繼續生活,可惜有一天狗丟了,她徹底崩潰了。

所有的叛逆都湧上心頭,開始反抗,全家都精神緊張起來,最後新媽找了一條跟原來很像的狗,賠給她,可又怕傷害弟弟,最後還是送走了。

她不是要一個像的狗,而是原來的那個,陪伴她的那個。

掙扎,反抗,卻現實依舊殘酷。

後來她就想通了,開始在大人面前畢恭畢敬地喝酒,也不吵不鬧了,大家都說她懂事兒了。

只有我們知道原因是什麼

所以,說原諒不原諒的,沒什麼太大價值,因為只要日子還過,你還上學,他還是你爸,你是他女兒,就什麼也沒改變。

日子很長很長,我們沒辦法把所有事兒對錯,分的很清,甚至很多時候稀里糊塗就過去了。

太較真,本來自己是占理卻變成了新的事件始作俑者。

所以調理調理情緒,當做什麼都沒發生吧。如果還消解不了,就看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65集應該,盛明蘭和她爸那段。

或者看看這部《狗十三》

最起碼你能知道,遇到這種情況的從來不止你一個,能稍微心裡平衡點。

如何評價曹保平導演的電影《狗十三》??

www.zhihu.com圖標

3月9日

謝謝大家的評論,我媽對於動物是有些偏見的,和她說也完全說不到一起去,現在自己養的小貓也是完全不麻煩她才養下來的,但她這些年對於我確實好,沒話說的,所以,嘴下留情吧。

————————————。

你會原諒,但是會記一輩子。

有部分上一輩根本沒把動物當做生命看待,沒把孩子的想法當想法。畜生的命怎麼能算作命呢,小孩兒的心不用尊重。對你好可能是真的好,順不了他們的心,用摔死你的寶貝來宣示自己的主權後他可能扭頭就忘了,還會在乎你怎麼想?

我上小學的時候,一二年級。校門口或者沿路上會有賣染色小雞的,一塊錢一隻,我買了一隻綠色的回家養。那時候小雞老叫,我媽就用膠帶把小雞嘴封住了,大概一夜?這雞是真的聰明,之後再也沒叫過了,我每天就喂它麵包碎之類的,小雞的新羽毛都長出來了,非常乖,拿它的時候從來不亂動。有一天,我媽突然讓我把它從14樓扔下去,我問為什麼,她只是解釋「亂叫,煩」,7 8歲時候的我都不信,跟她爭論了半天也沒用,她呵斥我快點,當時真的不敢反抗,流著淚拿著小雞伸出窗口,這個人當時倚在窗口邊,就在她的注視下鬆手,我看著雞撲騰著翅膀摔下去,又哭問,她只是轉身「又不是我讓你扔的」在沒說別的話,時間太久記不大輕,大致話語是這個樣子的,完全沒有給我尊重,到現在為止我都無法想像她當時是怎樣的思想和心理,讓自己的女兒摔死寵物,自己像看戲般靠在窗口邊,我像個畜生,小雞像沒生命的東西。

部分老一代的家長對你好歸於對你好,但是動物類在他們眼裡只是個畜生,命不是命,思想根深蒂固了,勸不了也改不了。


原答案:

這個問題的重點是「摔死」而不是「養」,為什麼高贊的都在說題主「養」的正當性,卻不就事論事說「摔死」這件事。

—————————————————————————————————————

補充:

和我第一次回答這個問題時相比,高贊的回答已經比原來合理合情了(雖然是還有一些奇葩甚至恐怖的回答)。我的原回答就不適用了,而新的高贊回答的爭論中,實際上爭論的是一些更潛在的東西,所以我做一些補充吧(非專業回答,歡迎帶腦子來懟):

1、父母與子女關係的變化與權利義務的變化

我們生活在一個家長式的社會。在家庭單位中,就變現為父母對子女的絕對權威。這種絕對權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權利:父母可以絕對控制子女(子女沒有部分人權),二是義務:父母要對子女的成材絕對負責(子女在人格養成、情緒管理上可以完全追責父母)。

權利和義務是匹配的,權利的變化會導致義務的變化。只談權利不講義務和只說義務不說權利都是雙標。

但現在這種家庭關係正在改變,新一代的子女更關注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表現為更追求人權。這是一個積極的變化,說自私是屁股做歪了)。那麼與此同時,新一代的子女也應承擔更多的義務(對自身的管理和對父母的管理)。這個問題的諸多回答,根本爭議也就在重新劃定權利義務關係上。就本題來說,父母要更多的遵守子女人權,摔死荷蘭豬是是一件不能洗的巨大錯誤。但子女也有要主動與父母溝通達成共識的義務,思考自己處理不當的地方,不能想著父母要對我百分百負,不能犯錯。

2、摔死荷蘭豬算不算家暴

因為我不是專業人士,在這一點上不是完全清楚,希望有專業人士可以提供完善的回答(那些自稱自己學法,但不說法的人起開)。

我的觀點是:摔死荷蘭豬是家庭暴力

我的觀點是基於知乎百科對家庭暴力的定義:

何為家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規定,家庭暴力指的是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1]家庭暴力的特徵(1)對象特定。根據上述定義可以看到,家庭暴力中的加害方和受害方均為同一家庭成員,雙方具有特殊的血緣關係或姻親關係。在處理家暴的案件中,常常涉及夫妻之間、子女與父母之間、婆媳之間以及其他家庭成員之間。這樣的特定性使得家暴產生的範圍比較小、傷害行為的出發點常常有情緒的因素存在,而非其他傷害行為中的惡意傷害意識。(2)形式多樣。根據上述定義,家庭暴力既表現為純暴力的毆打、傷害、體罰的形式致受害人傷、殘甚至死亡;也表現為威脅、遺棄、拒絕贍養和撫養等無形的手段,對受害人進行精神上的折磨。[2]在現實中,家庭暴力常常是多種形式共同出現的。夫妻之間的打架有可能是基於精神折磨,長時間的冷暴力也有可能緣起於以此酒後毆打。在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冷暴力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種,譬如長時間不交流、長時間無理由不進行性交等等,儘管「相敬如賓」,但是如果對對方造成了精神方面的折磨,都可能會被當作是冷暴力的一種。[3](3)過程循環。一般情形下,家庭暴力不是一次性實施的,而具有經常性,並呈循環性特點,即既有暴力階段,也有緩和甚至親密階段。這和人們常說的「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兩口子吵架,床頭吵架床尾和」的觀點相互契合。此外,家暴有諸多不確定因素,根據實踐情況反映,家庭暴力的發生有部分情況是施暴人喝完酒、心情不好等短時間的誘因致使其作出暴力行為,事後當事人又會極度懺悔,恢復「好父親」、「好爸爸」的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環境中的常態。(4)行為隱蔽。中國社會傳統的「家醜不可外揚」的觀念無形中給家庭暴力行為提供了一張保護網,加之被家庭暴力的對象通常在家庭中地位較低(年邁的老人、幼小的兒童、力弱的婦女、患有疾病的成員、經濟能力較低的成員等),對施暴者會在情感、經濟生活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依賴性,除非已經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當事人一般會選擇忍氣吞聲,不願告訴他人,更不願意請求幫助或向有關部門這造成了很多家庭暴力無法被人知曉,也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遭受家庭暴力的可能性。[4]

所以家暴並不只有對人體的毆打,還有很多種形式。摔死荷蘭豬是採用暴力對題主精神的損害,因該屬於家庭暴力。

3、題主該不該原諒父親?如果不原諒,是不是就該否定整個親情

首先原諒不原諒,是一件很具體的事情。摔死荷蘭豬無疑是一件巨大的錯誤,但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的不足與無奈,以及事後的溝通和理解。共同決定了「題主原諒還是不原諒」。

題主有權利原諒或不原諒

如果題主在這件事上最終不原諒父親,誰也不能在這一點上否定她,這是她的自由。但是同樣地,權利和義務如影隨形。父母沒有義務對子女和家庭百分百負責,子女也要去嘗試去維護家庭,理解父母。

最後,如果題主在摔死荷蘭豬這件事上不原諒父親,是否就等同於否定整個親情呢?答案肯定是不等同的。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在摔死荷蘭豬這件事上不原諒父親,就要對於父親的所有都持否定態度呢?還是出於家長制社會的觀念。因為父母要在家庭上百分百負責,那麼父母就不該有錯誤,一但有了錯誤,就可能否定父母的所有(吐槽:所以很多校長們第一時間想的都是怎麼把事情壓下去)。但這樣是不合適的,父母會有錯的地方,子女也可以對這一點不原諒,但不應該因為這個否定整個親情。

參考

  1. ^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主席令第三十七號) http://www.gov.cn/zhengce/2015-12/28/content_5029898.htm
  2. ^柳娜,陳琛,曹玉萍,張亞林.家庭暴力嚴重軀體施暴行為的代際傳遞——目睹家庭暴力[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2015,23(01):84-87.
  3. ^趙秉志,郭雅婷.中國內地家暴犯罪的罪與罰——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四起家暴刑事典型案件為主要視角[J].法學雜誌,2015,36(04):1-14.
  4. ^佟新.不平等性別關係的生產與再生產——對中國家庭暴力的分析[J].社會學研究,2000(01):102-111.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