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廣告詞是:動力,行動力


重點就是, 高配版對於開發者非常友好, 幾個關鍵痛點:

  • 鍵盤, 確實還是不少人覺得缺少實體 Esc 的鍵盤不適合開發, 並且蝶式鍵盤可靠性差, 手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現在統一成 Magic Keyboard 了.
  • 內存, 如果要開發的話 8G 可以說非常折磨人了. Xcode/VSCode 還有 JetBrains 全家桶都挺喫內存的, 16GB 封頂之前要加好多錢, 現在低配版本只需要 100美金/700人民幣 就可以從 8GB 升級到 16GB; 高配默認 16GB, 還可以可選 32GB;
    • 這點對大學生尤其重要, 剛上學也許 8GB 內存夠用, 後面如果偶爾碰到一定要 Windows 虛擬機的東西, 內存小/SSD 小就會超級難受, 換機壓力特別大.
    • 還有, Chrome 就是生產力, 畢竟:
      • 上班摸魚: YouTube, 知乎, Telegram
      • 開 GitHub
      • Slack/Mattermost, 各種 Electron based 的東西...
      • 開一堆 Google Search, Stack Overflow...
      • 所以寧可 CPU 慢點, 也不要虧待內存
    • 另外其實如果是做照片編輯的話, 堆棧操作也很喫內存, 原來 16GB 封頂真的不怎麼夠用
  • GPU 性能: 相信很多做開發的都會外接屏幕, 然而原有的方案問題很多:
    • 15/16 單獨用, 不嫌屏幕小的情況下:
      • 使用集顯, 桌面很卡, 雖然發熱量不是很大, 但是很多動畫就不太流暢
      • 開啟獨顯, 桌面流暢, 但是發熱量立刻上升, 不接電的時候掉電極快
    • 15/16 接 4K, 可以做到工作區分流, 但是:
      • 必須開啟獨顯, 這個時候發熱量立刻上升, 雖然 15/16 的獨顯性能拖 4K 還算 OK, 但是如果用內置鍵盤的時候總不希望鍵盤都是燙的, 或者拉高風扇, 發出噪音被同事瞟白眼吧
        • 長期合蓋子用對電池和屏幕不好

上下分是最具有效率的分屏模式

  • 13 單獨用, 屏幕有點小, 不過帶出去上下班比 15/16 來的輕鬆
    • 13 接 4K, 原先畢竟 intel iGPU, 性能肯定不如 AMD GPU 來的好
    • 現在換了更高頻率的 LPDDR4X 和更強的 GPU, iGPU 的壓力更小, 內外屏都會更流暢
    • 剪輯渲染視頻會更爽, 以及最近 FCPX 免費一段時間, 可以伴著疫情減弱出門拍拍 vlog 了
  • SSD: 全面幹掉了 128GB 的韭菜機, 高配和 16 一樣給了 512GB, 一般來說除了照片/視頻用戶需要加之外, 一般都不用升了; 而且這次封頂給了 4TB, 這個容量基本上同尺寸 Windows 本沒幾個能給.
    • 拖一個外置盤耗電、佔介面不說, 到時候搞丟了耽誤事情可就麻煩了:

抱歉,我沒帶卡....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

從產品角度看, 其實 MBP13 沒給 14 寸的主要原因估計還是希望儘可能保持便攜性, 和 16 寸保持距離. 但是通過提供更便宜的低配版(2TB口)的 16GB 升級配置, 和高配版(4TB口)32GB 可選, 從而拉開和 Air 13 的距離, 正如 Apple 的廣告所說的:

帶出去纔是生產力

那麼目前來說整體的購買思路是:

文檔編輯/通訊收發郵件/上網, MacBook Air, 可以考慮升級一檔 CPU 到 i5, 處理性能更強, 如果任務比較重可以考慮升級 16GB 內存:

Apple 2020新款 MacBook Air 13.3京東¥ 7999.00去購買?

寫代碼, 需要接 4K 大屏, 無大的編譯壓力; 中輕度照片編輯/視頻剪輯, MacBook Pro, 根據需求選擇 8代+16GB 內存/10代+32GB 內存; 需要照片/視頻編輯的, 建議上 2TB 以上 SSD 和 32GB 內存版本:

Apple 2020新款 MacBook Pro 13.3 高配京東¥ 14499.00去購買?

以及重負載一定要買四口高配版,因為低配版只有一個風扇,氣流不過掌託,會很熱. 高配版本會涼快很多.

同時高配版本的顯卡和 Air 一樣都是 10 代, 連接外屏的能力接近 MBP15(16 的 Navi 獨顯還有一個 DSC 壓縮技術支持, 更強),可以一根線搞定 USB 3.0+4K60 DP, 具體參考:

Luv Letter:MacBook Pro 16寸 2019 版有推薦的擴展塢/轉接頭嗎??

www.zhihu.com圖標

一根線搞定充電和基礎數據的 LG 4K 顯示器, 還帶旋轉支架:

LG 27英寸 UHD 4K超高清 HDR400 Type-C60W充電京東¥ 3699.00去購買?

需要遊戲開發, 移動視頻剪輯, 大量照片編輯, MacBook Pro 16, 記得升級 CPU/GPU, 加內存和 SSD; 如果只是為了大屏幕, 只要保證內存夠用就 OK:

MacBook Pro 16京東¥ 18799.00去購買?

至於 Wi-Fi 6 缺失影響真的不大, 畢竟 Pro 全系列一直都是 ac wave.2 3x3 HT80, 理論速度是 1300Mbps, 比 ax 2x2 HT80 還要快 100Mbps...

以及需要高速內網傳輸數據見下:

Luv Letter:廉價家庭 2.5G交換機/萬兆 NAS/Wi-Fi 6 設計方案『

如何在家庭布設萬兆區域網?


本該春季發布的MacBook Pro,拖到了五月,終於來了!

這次MacBook Pro 13的例行更新和我之前預測的一樣:剪刀鍵盤+十代CPU,並沒有換模具,升級的重點放在了配置上。

首先是加量不加價,起售存儲從128GB升級到了256GB,9999元的價格讓剛剛發布的MacBook Air再次顯得性價比略低了。如果你現在想購買MacBook,新的MacBook Pro依然是起步首選,個人不推薦Air。

最有意思的變化是高低配的錯位:低配依然沿用了八代處理器,標配8GB內存和265GB硬碟;高配進化到了十代,標配16GB內存和512GB硬碟。

上一代MacBook Pro出現了高低配打架的現象:儘管高低配型號CPU的TDP分別是15W和28W,高配還多了一個風扇,但實際測試下來,高配性能大概只高了5%。結果就是高配幾乎無人問津,兩三千元的差價幾乎成了笑話,這絕對不是蘋果樂見的。

廚子為了多賺錢,這代高低配明顯拉開了差距:十代CPU能效和性能都比八代有明顯進步,GPU性能更是接近翻倍,外加存儲翻倍,這4500元讓消費者出的心甘情願。現在的高配MBP,已經足夠勝任一般的修圖和剪視頻需求了。如果內容創作只是你的業餘愛好,MBP 13足矣,不上16寸也沒問題。

總結一下就是:低配擠牙膏,高配略有誠意。國行高端輕薄本領域,MacBook Pro 13寸依舊保持了強大的競爭力,幾乎沒有任何短板。如果想選配16GB內存,比起價格坑爹的ThinkPad、XPS和Surface,MacBook Pro甚至還顯得價格良心一些,預算足夠可以買買買了。

目前MacBook產品線都完成了更新,我的選購建議如下:

  • 日常上網辦公優先選MacBook Pro 13低配,如果預算不足,也可以考慮MacBook Air。

Apple 2020新款 Macbook Pro 13.3(點擊看優惠)京東¥ 9999.00去購買?

Apple 2020新款 MacBook Air 13.3 (點擊看優惠)京東¥ 7999.00去購買?

  • 輕度修圖、剪視頻、科學計算選MacBook Pro 13高配,足夠用好幾年。

Apple 2020新款 Macbook Pro 13.3 高配(點擊看優惠)京東¥ 14499.00去購買?

  • 專業修圖、剪視頻、科學計算選MacBook Pro 16高配,強大的標壓處理器和獨立顯卡可以大大節省計算時間。

Apple MacBook Pro 16(點擊看優惠)京東¥ 18899.00去購買?

有關Apple產品的更多選購建議,請看這些超高贊回答:

新款 iPhone SE 的實際體驗如何?值得購買嗎?

iPhone 11 的真實使用體驗如何?是否值得購買?

5000 元預算是加錢買個 iPhone 還是小米 10 Pro?

大學生購買iPad Pro還是iPad Air?

哈哈哈:如何優雅地給iOS設備快速充電(iPhone、iPad 快充全攻略)

關於選購問題,我沒有精力在評論區回復大家,歡迎戳下面鏈接付費向我提問,寫清楚需求和預算,我會幫你找到最適合你的設備!

知乎用戶?

www.zhihu.com圖標

關於MBP 13 2020 with 4TB3(i5高配)的CPU更新

  • CPU依然是開小竈定製版,標配i5型號不詳,TDP不詳,默頻2.0GHz,配備Iris Plus G7核顯;相比之下i7 1065G7 默頻只有1.3GHz,差了不少。
  • GB 5跑分結果:CPU方面,這枚十代i5比上代高配的2.4GHz版單核提升30%,多核提升10%(注意是和上代高配比的,如果和這代低配比,差距更大);GPU比上代高配提升75%。R20跑分,第一輪CPU頻率能維持在3.0GHz左右,功耗維持在30W,多核成績1708。(以上跑分來自Max Tech的測試)

總的來說高低配性能確實拉開了,怎麼選就看大家的錢包了,個人認為高配性價比略高。


蘋果於2020年5月發布新款13英寸MacBook Pro,相同價格帶來了雙倍容量,首次使用第10代英特爾28瓦U系列CPU。

¥9999入門款與2019入門款使用相同型號第8代15瓦CPU

¥14499高配使用英特爾第10代28瓦CPU並標配16GB內存

本文將測試新款MacBook Pro性能以及全面對比2019款機型。

2020 MacBook Pro 256GB京東¥ 9999.00去購買?

2020款 10代i5 MacBook Pro 16+512GB京東¥ 14499.00去購買?

1.先解決一個問題:入門款Pro的CPU

實名diss憑主觀臆斷在知乎寫評測的作者。

很多朋友抱怨為什麼蘋果沒有將入門款Pro從第8代英特爾CPU更新至第10代,除了蘋果想省錢,其實就算升級意義也不大。

2019款13寸入門款使用15瓦U系列晶元(i5-8279U)。這款CPU的10代對應升級款為i5-1035G1,然而它簡直是英特爾擠牙膏戰略的「膏中膏」,CPU多線程性能與前代幾乎相同。

找一個和MacBook差不多的輕薄本(戴爾XPS7390)查看CPU跑分:

i5-8279U vs. i5-1035G1

GeekBench4:單核性能提升16%,然而Pro系列最重要的多核性能幾乎相同

i5-1035G1的優勢在覈心顯卡(GPU),相比8279U圖形處理能力提升50%左右。

一定要買入門10代15瓦(1035G1)的朋友有以下筆記本可供選擇:

聯想(Lenovo)威6 15.6英寸 1035G1 8+512GB京東¥ 4199.00去購買?

紅米RedmiBook 14英寸 1035G1 8+512GB京東¥ 4699.00去購買?

華碩(ASUS) VivoBook15s 15.6英寸 8+512GB京東¥ 4499.00去購買?

蘋果繼續使用第8代15瓦處理器至少可節約30% CPU採購成本,CPU採購成本佔MacBook售價的25%同時提供與10代15瓦處理器幾乎相同的CPU多線程性能

庫克:10代15瓦U的性能這麼低啊,我們繼續用之前那個CPU吧,省點錢讓新款價格和舊款一樣

消費者:你看看其他人哪還有2020年用8代U的?!

庫克:你看1035G1和8257U就是一個東西... 消費者:一個是10代一個是8代的怎麼可能一樣!庫克:愛買不買,喜歡10代U僅需14499。

英特爾晶元相當的貴!

2. 處理器升級

  • 2019入門款 MacBook Pro 使用英特爾第8代i5-8257U,設計功耗15
  • 2019高配 MacBook Pro 使用英特爾第8代i5-8279U,設計功耗28
  • 2020入門款MacBook Pro 使用英特爾第8代i5-8257U,設計功耗15
  • 2020高配 MacBook Pro 使用英特爾第10代i5-1038NG7,設計功耗28
  • 2020頂配 MacBook Pro 使用英特爾第10代i7-1068NG7,設計功耗28

2020款MacBook Air 使用英特爾第10代i3-1000NG4,設計功耗9瓦。

2020款MacBook Air 高配使用英特爾第10代i5-1030NG7,設計功耗10瓦。 2020款MacBook Air 頂配使用英特爾第10代i7-1060NG7,設計功耗10瓦。 2019款16寸MacBook Pro使用英特爾第9代i7-9750H,設計功耗45瓦。

帶「N」的CPU都是蘋果向英特爾定製的處理器,不會出現在其他筆記本中。

去年的測試中2019款MacBook Pro低配與高配實際性能幾乎相同15瓦的i5-8257U實際功率達到26瓦與高配幾乎持平

KevinFishhhhh:2019款Macbook Pro 1.4GHz和2.4GHz 性能實測?

zhuanlan.zhihu.com圖標

2020款MacBook Pro處理器性能測試數據:

①GeekBench5 測試:模擬CPU短時間睿頻性能

應用場景:開應用,瀏覽網頁,Office辦公(Word/Excel/PPT)。

GeekBench 5
  • 2019款13寸入門MacBook Pro 單核926多核3812
  • 2019款13寸高配MacBook Pro 單核951多核3897
  • 2020款13寸入門MacBook Pro 單核908多核3747
  • 2020款13寸高配MacBook Pro 單核1135多核4233
  • 2020款13寸頂配MacBook Pro 單核1226多核4512

2020 i3MacBook Air 單核1007多核2020

2020 i5 MacBook Air 單核1061多核26912019款16寸MacBook Pro 單核1029多核5381

可見入門款MacBook Pro 與 MacBook Air 日常辦公性能(單核)無明顯差別。

i5 Air 多核心性能(日常工作)達到入門Pro的72%。

搭載第10代晶元的高配MacBook Pro比入門款單核提升25%多核提升13%。

2020款高配(i5)與頂配(i7)差別不大。

②CineBench R20測試:模擬CPU長時間高負荷工作。

應用場景:視頻渲染,機器學習,圖片/音樂後期處理

CineBench R20
  • 2019款13寸入門款平均功耗26瓦,得分1583
  • 2019款13寸高配平均功耗30瓦,得分1779
  • 2020款13寸入門款平均功耗26瓦,得分1588
  • 2020款13寸高配平均功耗31瓦,得分1998
  • 2020款13寸頂配平均功耗31瓦,得分2038

2019款16寸Pro平均功耗50瓦,得分2632

2020 i3 MacBook Air 平均功耗10瓦,得分690

2020 i5 MacBook Air 平均功耗10瓦,得分987

MacBook Air得分基本告別任何專業軟體,畢竟Y系列的晶元只適合日常辦公。

可見2020入門款MacBook Pro與2019入門款Pro性能相同。

得益於第10代10納米技術,2020高配款MacBook Pro發熱量更小相同溫度下CPU實際功率比2019款更高,性能提升25%

註:可利用多線程的應用才能發揮多核性能

GeekBench5 Metal GPU跑分:

  • 2019款13寸MacBook Pro: 5491
  • 2020款入門13寸MacBook Pro: 5491
  • 2020款高配13寸MacBook Pro: 10038

2020款MacBook Air: 9948

英特爾第10代晶元IrisG7核心顯卡藉助3733MHz內存,將GPU性能提升82%,對可利用GPU加速的應用提升明顯。

3. 內存

  • 2019款MacBook Pro 標配8GB LPDDR3 2133MHz內存
  • 2020款入門MacBook Pro 標配8GB LPDDR3 2133MHz內存
  • 2020款高配MacBook Pro 標配16GB LPDDR4X 3733MHz內存

2020款MacBook Air標配8GB LPDDR4X 3733MHz內存

新款Pro內存頻率大幅提升,讀取數據速度更快。

8GB仍作為標準配置,可以滿足日常使用。

關於內存頻率大家也不用太糾結,根據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JEDEC)去年的報告,對於英特爾的Z270和x99平臺來說,2400MHz已經達到大部分CPU處理瓶頸,頻率高於2400MHz的DDR4內存幾乎不對CPU產生附加性能。即使對內存頻率敏感的應用,內存導致的性能差距也在5%以內,內存速度對核心顯卡(GPU)的影響更大

16寸主板示意圖 (等有2020款13寸再更新)

4.鍵盤

此次最重要的升級之一是鍵盤。對於很久沒關注MacBook的朋友可能不太熟悉,蘋果從2016-2019年使用短鍵程的「蝴蝶式鍵盤」,導致近幾年蘋果筆記本鍵盤故障率直線上升。

2020款MacBook Pro終於回到傳統「剪刀式鍵盤」,鍵程增加1倍且故障率更低,ESC鍵獨立於Touch Bar。

2020年的筆記本鍵盤居然能作為賣點,也是服了

5.散熱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這句話適用於所有Windows和Mac筆記本,輕薄便攜的代價就是CPU滿載時溫度高。

  • 2019入門款MacBook Pro CPU 滿載功率26瓦,溫度100°C
  • 2020入門款MacBook Pro CPU滿載功率26瓦,溫度100°C
  • 2020高配MacBook Pro CPU滿載功率31瓦,溫度100°C
  • 2020 i7 MacBook Pro CPU滿載功率31瓦,溫度100°C

MacBook Air i3/i5/i7 CPU滿載功率10瓦,溫度100°C

16寸MacBook Pro CPU滿載功率50瓦,溫度100°C

100°C是英特爾CPU允許的最大熱接合溫度(T junction),之後CPU將激活散熱控制並降低頻率運行。

勸一下非要買頂配MacBook Pro的人,輕薄本不可能發揮全部CPU睿頻性能,有那錢還不如多買內存和容量

6.對比舊款

2020入門款 vs. 2019入門款

  • CPU相同
  • 厚度增加0.07釐米
  • 重量增加0.03千克
  • 相同價格容量翻倍256GB
  • 鍵盤鍵程增加一倍,故障率更低
  • 麥克風支持定向波束成型技術
  • 揚聲器立體聲效果進一步提升

2020款 Macbook Pro 256GB京東¥ 9999.00去購買?

2020高配 vs. 2020入門款

  • 日常辦公性能增加25%
  • CPU滿載性能增加13%
  • GPU性能增加82%
  • 標配16GB 3733MHz內存
  • 增加2個Thunderbolt3介面
  • 支持外接 6016 x 3384 解析度屏幕

2020款 Macbook Pro 10代i5 16+512GB京東¥ 14499.00去購買?

2020入門款Pro vs. 2020入門款Air

  • 日常辦公性能持平
  • 多線程性能提升85%
  • CPU滿載性能提升124%
  • 屏幕亮度提升25%
  • 屏幕色彩飽和度提升28%
  • 續航時間比Air少1小時(10小時)

2020款 MacBook Air 256GB京東¥ 7999.00去購買?

2020入門款Pro vs. 2020 i5 Air

  • 日常辦公性能持平
  • 多線程性能提升39%
  • CPU滿載性能提升57%
  • 屏幕亮度提升25%
  • 屏幕色彩飽和度提升28%
  • 續航時間比Air少1小時(10小時)

2020款 i5 MacBook Air 512GB京東¥ 9999.00去購買?

2019 16寸 vs. 2020 13寸高配

  • CPU實際功率增加20瓦
  • CPU滿載性能提升75%
  • AMD獨立顯卡,GPU性能提升141%
  • 高保真6揚聲器系統
  • 使用錄音棚級3麥克風陣列 (高信噪比且支持定向波束成形)
  • 續航時間提升1小時(11小時)

16英寸 MacBook Pro 512GB京東¥ 18899.00去購買?

總結與購買建議

日常辦公用戶仍然推薦MacBook Air日常辦公性能Air與Pro無明顯區別Air續航多1小時美滋滋。

2020款 MacBook Air 256GB京東¥ 7999.00去購買?

2020入門款MacBook Pro喜迎故障率更低的鍵盤,對麥克風揚聲器進一步升級,能夠長時間維持CPU高頻率工作CPU滿載功率比Air提升3倍(30瓦),多線程性能與10代15瓦U系列晶元基本持平,適合對性能有一定需求的用戶。

2020款 MacBook Pro 256GB京東¥ 9999.00去購買?

高配MacBook Pro首次搭載第10代28瓦U系列CPU,保持續航的同時性能穩定提升,適合追求便攜但仍有高性能需求的用戶。

此次MacBook Pro高配i5與i7差別不大,建議需要高性能的用戶選擇第10代i5即可。

2020款 Macbook Pro 第10代i5 16+512GB京東¥ 14499.00去購買?

需要最高移動端性能推薦購買16寸MacBook Pro,H系列CPU最高50瓦功率多線程性能大幅提升,並配備AMD獨立顯卡對於GPU加速的應用性能翻倍提升

16英寸 MacBook Pro 512GB京東¥ 18899.00去購買?

預算低於7000元很難找到蘋果官網或蘋果授權經銷商折扣,在這裡也給大家列一下2020推薦的Windows筆記本:

AMD瑞龍系列處理器這幾代的性能都不錯,有些甚至超過同時期英特爾28瓦U系列,性價比很高。

英特爾處理器的筆記本一般比AMD貴一些,主要是英特爾晶元賣的貴。

紅米RedmiBook 13英寸 10代i5 8+512GB京東¥ 4499.00去購買?

聯想小新(Lenovo)14英寸 銳龍R5 8+512GB京東¥ 4699.00去購買?

榮耀MagicBook 14英寸 銳龍R58+512GB京東¥ 3899.00去購買?

聯想ThinkPad 13英寸 銳龍5 8+256GB京東¥ 4499.00去購買?

華為MateBook 13英寸 銳龍R5 16+512GB京東¥ 4699.00去購買?

微軟 Surface Laptop 3  15英寸 AMD 銳龍5 8+128GB京東¥ 8388.00去購買?

戴爾(DELL)XPS 2020款 15寸 i5 8+512GB京東¥ 11999.00去購買?

預算緊張可考慮iPad作為輕辦公選擇

iPadOS 13.4已增加滑鼠/觸控板支持,iPad/ iPad Air/ iPad Pro 均支持蘋果或第三方鍵盤和滑鼠。

小米 藍牙滑鼠京東¥ 89.00去購買?

羅技(Logitech) iPad藍牙鍵盤京東¥ 149.00去購買?

蘋果 第2代藍牙觸控版 (Magic TrackPad)京東¥ 924.00去購買?

iPad 2019 10.2英寸 32GB京東¥ 2399.00去購買?

擴展閱讀:

KevinFishhhhh:中國和美國如何購買折扣MacBook Pro與iPad??

zhuanlan.zhihu.com圖標KevinFishhhhh:2020年 MacBook選購指南?

zhuanlan.zhihu.com圖標KevinFishhhhh:2020 MacBook Air 性能實測?

zhuanlan.zhihu.com圖標KevinFishhhhh:2019款16寸 MacBook Pro 性能實測?

zhuanlan.zhihu.com圖標目前支持蘋果智能家居(Apple Homekit) 的產品有哪些??

www.zhihu.com圖標哪些型號的電視支持蘋果手機iPhone投屏「Airplay」??

www.zhihu.com圖標

如有個人具體問題請使用付費諮詢:

KevinFishhhhh的付費諮詢?

www.zhihu.com圖標


想起來個事,你們沒有沒有注意到,MacBook Pro13和MacBook Pro16沒有合併回一個「MacBook Pro」條目?


破功了,我又回來了

寫完這個答案就滾

除了加量不加價之外,沒啥太大的亮點

看官網的意思把特色edram都更新沒了?看來是對高頻條的帶寬有自信,行吧……不過intel核顯啥樣怎沒點數嘛?

跟今年ThinkPad一樣,科技以換芯為本

低配完全沒動(好吧快閃記憶體翻倍了,23333)

wifi6沒上屬於意料之中,估計是博通的緣故,因為現在PC這邊所有的wifi6都是intel的AX200(201)

怎麼感覺博通從wifi5-wave2開始就有點拉跨?不過也別急,今年wifi6的路由器都有點……emmm,那啥

這個不確定,不過如果和MBP16一樣的話,這張卡應該是一張4*4閹割到3*3的卡?

論規格其實還是比一票本子上2*2的要高,這意味著啥?意味著如果路由器不支持160MZ(比如某米的),那麼2*2 的AX200的最高速度是1.2Gbps,而3*3的速度是1.3Gbps,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天線多就是為所欲為……當然如果處於良好支持wifi6的環境下話,AX200雖然只有2*2,不過還是要更強,不過現在的wifi6兼容性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問題的……不過我發現實際情況是,大多數人既沒有wifi6,也沒有千兆網,也沒有很好的能支持mu-mimo的路由器和設備(兼容性非常重要,不然整個網路都得翹辮子),而且路由器還是全千兆口的/NAS是全千兆口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多設備的並發,還是區域網內通過無線傳輸,wifi5和wifi6,你用著都沒差這tm就非常的尷尬了,兄弟去買個小米得AC2100吧,嗯山出固件了,不到兩百的4*4,它不香嘛?

大邊框和祖傳720P攝像頭沒得洗,就比隔壁微軟好那麼億點點,比MBP16都不如,別說XPS和Spectre這兩位,蘋果在移動設備上懟FaceID然後在Mac上發展指紋這件事在我看來。就和給死磕lightning的iPhone和死懟TB3的Mac一樣迷惑,FaceID在Laptop上的優越性相信用過Windows Hello的小夥伴都有所體會,沒有什麼理由繼續使用這種極其不優雅的,分離式的關機鍵

存儲規格翻倍好評(說的好像不該翻倍似的),高配這次起步16G最大32G內存,結合之前XPS 13 9300的Linux開發者版本,意味著這些性能釋放不錯的低壓本正式過渡到16G內存的時代,並且擁有32G內存可選,對於三年前只有最大16G可選的MacBook Pro15和仍只給了16G選項的Spectre 15,可以看出,目前為止低壓本算得上是真正能承載一部分「生產力」的工作了

我想著這一條的大內存主要是為了照顧開發者,不過實際上我認為32G的內存多少有些浪費,如果是預測中的散熱更強的14寸版本(35W+的性能釋放),倒是值得這樣的升級,值得升級,但是就像64G的MacBook Pro16一樣,對於一般人有點沒必要

然後你們想要的,集體換了大家喜聞樂見的,鍵程高達1mm的剪刀手鍵盤,同時esc獨立出來,可以說是非常的Pro

至此,所有的蝶式鍵盤機型被淘汰,以犧牲厚度為代價換來了對大多數人來說手感和穩定性上的提升,蘋果這次的輕薄化實驗最終以昂貴的售後成本和蘋果最後不甘的低頭而告終

蝶式鍵盤黨哭了,信仰,它破碎了

高配換了MBP16同款喇叭和麥克風整列,算是一個不痛不癢的升級,本來想著沒啥用,不過結合現在的疫情,買了MBP13 2020的老師應該可以用更加清晰,震撼,雄厚的聲音更好的給你們上網課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所以等這麼久,庫存剋星就給我看這個?就這?

總結:常規升級,沒什麼可說的,要買的正常買,能再撐一年的就忍住別買

高配還算值這個價,至於低配,你們看著辦吧,我不想說……

今年估計會還有更新吧(Tigerlake),不然太拉跨了……

高配MacBookPro 13 2019與MacBookPro 15 2019用戶恐成最大輸家

今年幾大頭牌好像就HP的Spectre穩定發揮(實際上是之前做的太爛)

Mac換芯換鍵盤,Dell激進改革導致散熱續航成本均不同程度翻車,TP也是換芯,Yoga能打主要靠降價,Surface為了「安全」打死不上雷電

總之非常,非常,非常失望

等等黨永不服輸,再等一年

滾蛋了,明年見


新版本的Macbook Pro更新在基本上被外界猜的差不多了,不過這次比較意外的是尺寸。

在官網上架之前大家都已經猜了小半年的14寸窄邊框的全新MacBook Pro,這次沒有更新還是比較遺憾的。

本次MacBook Pro主要更新的地方不算太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 全新1毫米鍵程的剪刀式秒控鍵盤
  • 除了Touch Bar以外,獨立了一個Esc鍵
  • 處理器低配仍然是8代U,可以選配銳炬核顯的10代處理器
  • 內存最高支持32G
  • 儲存容量256G起步
  • 8代U版本配備兩個雷電三,10代U版本配備4個雷電三
  • 價格9999元起步

一點想法:

很難想像蘋果會讓8代U版本和10代U版本以高低配的形式存在,以前的MacBook Pro低配的性價比不錯,中配和中高配的購買價值不大。

就像上面的這臺8代U版本的MacBook Pro 2019,常規辦公這個配置是非常充足的,整個配置都是歸為剛剛夠用。

最高配的版本只能去官網訂購,京東也並沒有給到配置,畢竟高配版本實際性能提升並不大,真的在意性能就可以直接考慮MacBook Pro16.

2019新品 MacBook Pro 16【帶觸控欄】九代六核i7京東¥ 18799.00去購買?

今年蘋果的新MacBook Pro更新以後可以說是高低配都值得購買,低配版本給出了剛剛夠用的入門體驗,高配版本給到了更加「強勁」的牙膏。

對於符合自身定位的消費蘋果這次是奔著喫幹抹凈去的。(利潤)

不過這種模式也比較符合蘋果對待消費者的一貫作風。

沒錢就難受著,有錢你才值得更好的。

不愧是蘋果大廠,切割用戶都這麼精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