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京劇為什麼是國粹」這個問題,看到京劇進京和慈禧時讓京劇進宮,突然想問一下,歷史上是不是隻有京劇享受過這樣的待遇。京劇的地位是不是在過去就比其他的民間藝術形式要高。

純粹好奇,希望有了解歷史的朋友解答一下


肯定不是唯一。據我所知,最起碼還有崑腔、亂彈等其他劇種——【勸善金科】(目連救母故事)【忠義璇圖】(水滸)【鼎峙春秋】(三國)【昭代簫韶】(楊家將故事)等大型連臺本戲都是崑腔、昆弋腔或亂彈。

其他比較明顯的藝術形式還有岔曲。現在還有【昇平署岔曲】傳世。

好像有「乾隆帝打鼓唱【訪賢】」這麼一個典故。不清楚具體是什麼藝術,是岔曲還是什麼其他的唱腔。

據說慈禧好像是讓蓮花落藝人進宮表演過?印象不深了。不,太平歌詞啊、相聲演員拍大腿啊、玉子是「御賜」啊什麼的八成是藝人的自抬身價hhhhh

乾隆年間的俗曲集【霓裳續譜】中收錄了宮廷承應之作「萬壽慶典」,感覺是有表演的牌子曲。


不是唯一。

但的確可能是在那個年代,除了春宮畫以外,唯一的帝王將相與販夫走卒都能欣賞得來的藝術形式。


京劇不是唯一,而是最後一種進宮的藝術形式

而且京劇進紫禁城的同時,京城各處也有很多戲班在演出,誇張點來說"十步一戲臺",所以在老百姓裏的流行程度也很高。京劇在民間的繁榮纔是它被奉為國粹的最大原因。

個人見解,友好交流哈


如果說題中「藝術形式」是指戲劇藝術形式的話,

從清朝算,至少有前面還有崑曲、弋腔、高腔

要算到明朝,還得有北曲雜劇以及聲腔還不那麼完備的南曲傳奇

要算到宋朝,還有宋雜劇;金代還有院本(宋雜劇的翻版);遼朝據說還有遼雜劇

元朝……並不清楚,感覺好像沒有似的,請方家指教(理論上元朝皇帝也要娛樂,不過,他們中很多好像都不會漢語)

問題請一定嚴謹,要算上曲藝那還更多,要算上所有藝術門類,我擔心數不過來

就京劇藝術地位而言,

京劇藝術地位到達一個比較高的層次,差不多是在道光前後,再往前它地位不及崑曲,甚至不及秦腔。道光以後京劇就大爆發了,一大批新演員、新劇目、新表演方式出爐,分分鐘統一了北京劇壇。(這中間有比較複雜的藝術進化過程,咱略)光緒初京劇又南下上海,又幹掉了上海的徽班和昆班,繁衍出今天的海派京劇。隨後又流佈全國各地,基本成為實質上的全國性劇種。

然而,即使在崑曲最不濟的民國,論資排輩,京劇也不敢跟崑曲叫板。對於其他劇種京劇確實很多時候在整體素質上比人家高,但高手哪裡都有。程長庚見到秦腔郭寶臣也是十分敬重,梅蘭芳遇上漢劇陳伯華也是惺惺相惜。地位這種東西,是個比較難以衡量的東西,不太好講。所以今天也沒誰感真正說「京劇第一」,除非找打。

「京劇是國粹」這個說法沒毛病,但是不能過分發揮它:比如發揮成「京劇是唯一的國粹」、「京劇是最好的國粹」云云……喜歡京劇聽就好了,不要被這種概念性的東西束縛,更不必在乎誰比誰高。

問好題主


進過宮的藝術肯定多了去了,歌舞,樂器,書畫,甚至說相聲的都進過宮。

國粹跟進沒進過宮關係不大。主要是藝術價值。


京劇是唯二之一,另一個是它前面的崑曲。


當然不是,皇宮裡有崑曲班子昇平署,你可以瞭解一下。


不是,在京劇之前就有徽班進京為乾隆祝壽,而正是徽班進京纔有了京劇。


不是,相聲也進過。


還有崑曲。

梆子戲偶爾也進宮。


不是,崑曲進過宮


京劇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進沒進過宮我不知道,但崑曲在京劇出現前一直也是一門高等藝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