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盯著柚子木字幕組在嗶哩嗶哩上的直播看了半個多小時,看的過程中不禁思索他們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呢?科研過程透明化?和中國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並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有關嗎?

以及,好想知道他們身上每個人都帶著一個管子是幹嘛用的,有相關背景的人士可以解惑嗎?


注意不是科研過程透明化,是其中一部分也就是製造部分透明,因為前面科研人員寫代碼確定參數的時候,既沒有展示性,也非常保密。 局座在他的《進擊的局座》裡面寫道:過度的保密非常影響開展國防教育和科研宣傳。船殼子有什麼要保密的?對公眾開放前做好評估,保護核心機密區域。

局座還說:這些先進的裝備和科學儀器,青少年非常感興趣,看了一眼可能影響他一生的志願。


體現了JPL和洛馬的自信,我根本不怕你看,你越關注越好。我們國家的宣傳部門也該學學,有時候太過於低調也不是啥好事。


就像一個紀錄片裡面一個老專家說的,以前我們的汽車製造業對外國人嚴格保密,不是怕泄露技術,而是怕他們發現我們有多落後。在這種韜光養晦思想的指導下,偷偷造島,核潛艇、航母、殲20等也都藏著掖著不讓見。

提起戰忽局,大家都悶聲一笑。

然而戰忽也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往低的宣傳,藏著掖著悶聲發大財,讓別人放鬆警惕,另一方面就是使勁往高了宣傳,修個樓也要吹成六角的,造個艦那晚上是要偷偷上天衝破星辰大海的。讓對手產生畏懼之心。

現在時代不同了,國家各項科技進展、各項大型工程都搞起了宣傳,拍出宣傳片,告訴你什麼什麼,多少個第一,就是給你看,告訴你,看了你也做不出來,乖乖嘆服吧。

NASA、space-x也是同理,告訴你我就是這麼牛逼,就是這麼自信,我比你高几十年,你跟我有代差,不怕你看,看了你也學不會,學會了你也造不出來,造出來也是多年以後了。

一方面是給自己做宣傳,體現絕對的技術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對競爭對手的敲打吧。


NASA這麼做是為了從國會老爺那裡要到更多的錢,CASA也該學學


那個不是管子,是接地用的接地線,用來防止人體靜電打壞設備。


NASA:放心看,看了你也造不出來。。。


管子是氧氣管,無塵服是密封的。


全套衛星載荷超凈間總裝是正常流程,但也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了。分部件一般看不出什麼特殊的,但內行應該可以看出一些結構設計上的東西。

總裝前各分部件載荷是已經早早製作好的了,有的東西提前三五年就要開始計劃樣機製作,取得型號資格什麼的。很多拳頭大的產品也許就報價一兩億,別看這麼貴,很多分部件單位為了能進航天載荷資格這個圈子,多是貼著錢虧本砸出來的。小小的一個東西也需要三五家零部件設計加工單位,幾十上百家軍民航天級產品供應商提供(民用級零件當個支架什麼的外圍地面實驗用)

載荷雖然不是量產型的東西,最後只用交三五套(實驗驗證和正樣什麼的,或者備份衛星),但零部件全部要什麼抗輻照、宇航級零部件設計和認證,也是非常大的一筆錢……

總之矯情地說就像蘇聯垮臺後的黑海船廠那個說法:這玩意兒真是全國數十個省部級單位、幾十個科研院所、上百家供應商、上千名行業相關工程師、上萬個精密零部件才能堆徹成的高可靠性產品。中國是這樣,美國當然也是這樣,沒有出現在直播鏡頭前的工程師還有千千萬……這個東西想要玩好,真特麼不容易……


製作思路和組裝可以激發青少年興趣。但實際上詳細參數纔是機密。


看一眼懷孕的,趕緊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