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明白什麼是財富自由?

所謂的財務自由,就是在正確的投資和消費理念指導下,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財富,並且通過財富使自身不受一些方面的拘束,從而達到心靈自由的狀態。不用工作只是財務自由的一種形式而已,不應該是財務自由的終極形態。

所以說財務自由其實是個很私人的事情,如果是顏回那種「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安貧樂道之人的話,那100萬拿來理財(前提是不考慮虧損),那你可能會實現財務自由。但如果你想追求一點生活品質的話,那就可能夠也可能不夠,具體情況如何取決於個人慾望大小。

雖然財務自由沒有一個可量化到具體多少錢的標準,但前些年有國外的媒體根據馬洛斯理論(馬斯洛理論把需求由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五個層次,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視作實現階段性財務自由的參考。)把中國人的財務自由分為了八個階段,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標準。

菜場自由:在菜場願意買哪種菜就買哪種菜,對食材的選擇是走向品質生活的第一步。

飯店自由:在飯店喫飯,自己願意去哪個飯店就去哪個飯店,首先考慮的是飯店的菜品、裝修、服務,而不是價格。

旅遊自由:只要自己願意,想去哪裡旅遊就去哪裡。新馬泰、港澳臺、美日歐,隨時都可以選擇新的目的地。

汽車自由:市面上主要的汽車品牌和型號都在財力範圍之內,汽車不再僅是代步工具,而是自己生活品質的一個組成部分。

學校自由:能為下一代提供優質的公立、私立學校教育,無論是買學區房還是交高額學費,保證子女收到良好教育是每個父母的心願。

工作自由:只要自己願意,可以按自己的興趣選擇這個工作或者那個工作,選擇工作或者不工作,不計較這個工作是否能夠賺錢,而更在意工作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

看病自由:能夠抵禦重大疾病,尤其是需要進行大手術或者長期使用進口藥物的疾病。

房子自由:能夠自由選擇安居之地的人,妥妥的人生贏家。

你可以把這個標準認為是階梯式漸進的(因為從實現難易度上來講確實如此),也可以理解成無論實現了哪一層你都算實現了財務自由。當然,以這個標準來看,目前在國內通過100萬理財就想實現「工作自由」是有一定難度的。


財富自由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一樣,因為需求不同,但是最簡單的情況下,基本變數有3個,分別是財富總值,預計回報率,和預計支出。在不考慮不可預測的風險,比如重大疾病導致的資產縮水,以及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可以認為當"財富總值×預測回報率&>預計支出"就財富自由了。

Bill Bengen在1994年Determining withdraw rates using historical data裏對這個事兒用60年的歷史數據進行了一個回測,使用的是50%美股+50%國債的資產組合。他的研究認為,每年花掉資產組閤中4%的資產,在歷史上任何一個30年裏都不會把錢花完。2018年的另一項研究用更長的數據也確認了這個觀點。也就是按歷史數據,使用上面這個資產組合,如果你的資產的4%夠你花,那就算初步實現財富自由了。

所以你首先的問問自己,如果你有100萬,那每年4萬夠不夠你花

然後這個資產組合不是沒有風險的,假如某年發生大型經濟危機,資產暫時縮水50%,變成了50萬,那4%就是2萬,這又夠不夠你花?

還有就是這個研究只保證了歷史上任何一個30年週期內錢花不完,可是之後呢?也許為了安全起見,你應該不是花掉4%,而是2%,這才能保證一輩子花不掉,那麼在經濟危機時資產縮水到50萬之後的2%,也就1萬每年,夠不夠你花呢?

中產階級最可能一夜返貧的就是疾病,那麼假設發生了大病,需要花掉資產的很大比例,病治好之後剩的錢還夠不夠你花?假設病雖然治好了,但是長期需要護理,那錢還夠不夠花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財務自由是每一個投資者追求的夢想,但是面對這件事情,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著名的投資家巴菲特先生的年化投資收益不過20%。我們普通人就按18%來計算,100萬投資理財的收益就是18萬。但是事實上,通常大多數投資的收益並不能達到這個水平,做基金的投資能取得12%~15%的收益已經是非常厲害了。

好,我們先按18%的收益繼續往下討論。

那麼題主的問題就變成了每年收入稅後18萬,能不能實現財務自由,不上班?

我認為這個取決於題主的消費需求,顯性的需求和隱性的需求,能不能在18萬之內滿足。

顯性的需求,包括日常的開銷,喫住行,孩子的教育等等,這是看得到的支出。

隱性的需求,包括養老,社保,醫療等保障。這部分如果題主是不上班,就沒有公司企業幫你繳納了,去上班不單單是獲得一份工資收入,企業為了僱傭你,也給你提供了很多保障的支撐。

除了顯性和隱性的需求之外,還有另一方面原因,上班其實算是一個精神支柱。人們通過工作,可以交到很好的朋友,技能上有提升,能夠獲得精神的愉悅和滿足。如果不上班,相當於把自己封閉起來了,多多少少有一點和社會隔離的感覺。

所以我的觀點是,不管自己拿多少錢,有多少被動的收入,都應該上班,這樣的話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人一定要工作,可以不再為了錢,而是為了更好的自我實現。

我們再來聊一聊,怎麼做投資能夠取得18%的收益。我覺得是比較難的,坦率的講,長期投資基金組合,我個人的收入期望預期是12%~15%。其中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是做基金定投。

如果做基金定投的話,我個人是建議做指數基金定投的,因為人參與干涉的力度不是很大,受到投資人的情緒包括市場環境情緒的影響相對較小,指數基金投資的標的以及標的份額配置相對是比較穩定的,風格是不太容易漂移的。

每個月如果拿一定數量的資金來做投資的話,我建議均分為5份。這裡結合我自己10餘年基金投資的經驗,以及我去年開始的新一輪定投,給出我自己的投資方案,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目前我優選了5隻指數基金,包括易方達上證50a,深圳紅利指數基金,招商中證白酒,國泰食品飲料,納斯達克100。堅持定投一年多,整體收益大概在20%,還是不錯的。

關於指數基金的投資,我之前寫過兩篇文章,一篇是介紹我基金投資的經歷,《我的基金投資之路》,這篇文章記錄了10年來我做基金投資的心路歷程,從相識、相知、到相守三個階段。希望對您有幫助。

另一篇是我目前正在做的定投實盤計劃,《堅持定投,靜待花開》,文章中寫了我目前持有的5隻指數基金,以及選擇這5隻基金做定投的原因。供題主參考。

兩篇文章鏈接:

《堅持定投,靜待花開》

萌萌的豬豬俠:《堅持定投,靜待花開》第10期?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的基金投資之路》

萌萌的豬豬俠:我的基金投資之路?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如果你覺得答的還不錯,歡迎關注我哈,感謝點贊,評論和轉發哈。舉手之勞,手留餘香。

關於投資理財的更多精彩及基金實盤定投操作,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萌萌的豬豬俠。


瀉藥。

這種問題不想長篇大論,直接給結論——並不能,靠理財百分之百不夠。

運氣好靠期貨就可以財務自由了,但是離場了要永遠不要再碰。


正常理財高手可以做到15%的年化,如果你的要求是年收入10萬以內,就可以。10%作為可支配收入,5%用來複利積累資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