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感興趣讀書,你得先自己感興趣讀書啊!

回想一下你小時候,你爸媽讓你好好寫作業,認真讀書,然後他們自己在隔壁房看電視還趣味正濃的劇評,你確定你是安心在寫作業,還能認真讀的進去書嗎?

現在放到自己孩子身上其實是一樣的。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希望他/她什麼樣,就自己去做個榜樣。

可以跟他/她一起讀一本書,或者找她/他感興趣類型的書,讀完之後來交換感受和體會,或者做比賽。一來二去有意思了,孩子也會愛上讀書。

再陪她堅持,每天讀幾頁,時間長了習慣養成,她也會喜歡讀書。

當然讀書也需要氛圍和讀書環境,家庭環境至少得是有讀書氣氛的吧,不能一邊要求孩子讀書,一邊吵吵著搓著麻將。

真的想讓孩子愛上讀書,就先自己培養一個閱讀的好習慣!


你自己能做到這些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生老師,孩子往往會學著父母的樣。

所以,希望孩子多看書的話,自己先多看書。

當孩子總是看父母在讀書時,自然會對讀書產生興趣。但是讀書相比於電遊這些娛樂來說是枯燥的,所以家長要注意引導。

家長該如何引導呢?

首先帶著孩子一起閱讀,初期萬萬不可在孩子閱讀時去做其他的事情,這樣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當然後期的時候孩子對閱讀有濃厚興趣了家長自然可以去做自己的事——不會干擾到孩子閱讀的事情。

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時候,孩子可能會煩躁並抵觸,這時家長最好耐心溝通,暴力溝通只會產生問題,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給以獎勵,即孩子閱讀多長時間或者閱讀多少本書又或者在某個時限內完成一定的閱讀量便給予獎勵。

還有一點,孩子閱讀完後,家長可以和孩子交流閱讀完的內容,比如問孩子看了些什麼,問「能不能告訴爸爸/媽媽***(對孩子的稱呼)剛剛看了些什麼」,在孩子分享完後記得表揚鼓勵以增進孩子閱讀興趣。

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方法有很多,但根本在於家長要起一個榜樣作用。我們不應該期望孩子在家長天天玩樂的環境下對閱讀產生興趣,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也是因為它是蓮花,有這個基因。


這位家長你好。我也是一個孩子的家長。

我的孩子還小。但我一直為它將來的成長環境苦惱。我這裡的小學初中校園文化總是圍繞著手機,為了讓孩子有個良好豐富的童年,我正在試著探究這個問題。

對小孩來說,立規矩很重要。重中之重是「一心不可二用」,喫飯就是喫飯,睡覺就是睡覺,學習就是學習,年紀尚小,不需統籌發展,把每一件事分清做好,要求他從小學會自律。當然了,家長也要自律,這一點比較困難,我也是時不時的拿起手機,還在改變中。但是孩子的改變是很快的,可塑性很強,已經小有成績。

再一個,閱讀。我不是教育研究者,所以我看了一些資料,借鑒了許多方法。簡單說,閱讀和一個孩子的智力發展生活經驗有很大關係。如果一個孩子缺少生活的多姿多彩性,閱讀也很難理解。

我看了讀庫邀請臺灣兒童出版商郝廣才先生的講座。他講的是繪本,建立兒童思考的邏輯性,以及如何為孩子選書。我的總結就是家長要先了解,有目的的培養孩子某方面的閱讀能力,比如識圖能力,文字理解,專註力等,選的書要是有質感的,很多兒童繪本是電子繪畫,色彩豐富但是沒有質感。讀庫的幾個繪本系列可以參考。我向同事的兒子推薦了《野獸國》這本,我自己看都覺得很可愛很有意思,再加上整體排版構圖有邏輯性。聽同事說他孩子愛不釋手,晚上抱著睡。所以我比較喜歡讀庫。

也有專家說,孩子能讀文字的時候,盡量買圖片少的書,留一些想像空間。我也在很多網站上找了找,配圖合格的書是真少,很多都是些質量很差的配圖,還不如文字書。對於文字書選書,我也很迷茫。

有個有趣的故事,當然也是老生常談。我爸爸喜歡看書,特別喜歡在書上作批註。我小時候這些批註是我看書的樂趣。我的寶寶小的時候經常看他爺爺在看書,這小傢伙,六個月,就學著翻書看報。所以,大人對孩子影響還是很大的。

我認識的朋友有很多加入了圖書會,我看他們不僅是讓孩子分享自己的書。有一些活動挺好,比如常常一起出去踏青,建立孩子們的感情,豐富孩子的生活。弄過一些舞臺活動,讓孩子講一本喜歡的書,小孩們都很高興,似乎是這件事有樂趣,有成就感。離不開家長們的鼓勵。對了,還有寫作,也是家長們鼓勵,讓他們願意寫下自己的真實經歷。

順便說,電子產品真的太神奇了,大人小孩都感興趣。這個必須剋制。很多小孩不看手機就不喫飯不睡覺。有的家長沒有足夠精力陪孩子,只好用手機消磨他們旺盛的精力,缺少小夥伴啊,讓孩子消耗孩子的精力最好。

對了還有一個,一次只給他一本書。

這是我從網上收集的一些覺得正確的思路。大家分享一下。


這個很難的,要自己也看書的


上行之,下效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先自己找點感興趣的看吧


己不所欲,勿施於人。做家長的自己都不愛看書,如何影響孩子看書?這是大多數家長的通病,包括我自己在內。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就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孩子也會停止聒噪,去看繪本故事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