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去問問曹雪芹為什麼紅樓夢需要「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

好了,上面是開玩笑。

認真回答,個人覺得以下幾個原因:

1.追求完美。《日落之前》這首歌編曲改過6版。非主打歌甚至一個現場都沒有的歌,李健在錄製完成後推倒重來6次。

2.壓力。在盛名之下他對自己的要求更高。

最後,速度不重要,質量最重要。

乾隆寫了幾萬首詩,速度快吧,然而你一首都不需要背呢。


只能說六專和七專的速度變慢了,之前的幾張專輯基本都是兩年一出,這個速度可不算慢。我覺得李健老師從10年出現在大眾視野之後(所謂的爆紅)反而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他沒有去接很多的綜藝和商演,依舊保持著他自己原本的節奏去生活和工作。最近幾年李健老師的出現其實也比較頻繁了17年的《歌手》和《快樂男聲》,18年的《中國好聲音》,19年的巡迴演唱會這些其實都會佔據他比較多的時間。某種意義來講,他是個生活藝術家,他懂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至於遲遲不出的第七專我個人的期待是相當高的,已經有消息的有《不期而遇》、《一切剛剛好》和一首有關海鷗的歌(實名制嫉妒)。不過我也擔心過多的對作品的打磨李健老師可能會喪失最初的創作的激情,他第一專和二專的作品明顯的比第六專更加靈氣逼人。

不過我對李健老師第七專的期待更多的還是演唱方面的進步,在我心中對他的各項能力排名一直是唱≈曲>詞。


完美主義。 每一句旋律 每一句歌詞 都要做到完美,因此常常在錄製的前一天還在改詞。並且李健演唱會的高質量也都是知道的,這幾年又算是參加了很多音樂綜藝,忙不過來呀。也不能隨便寫寫糊弄聽眾。

他創作某首歌曲 像是貝加爾湖畔、撫仙湖、珍愛深深、什剎海等,都是去過當地 而來的切實的感受。美若黎明也是在義大利(好像是)由於時差看到了美麗夢幻的黎明而寫下的。

而且 現在疫情李健老師應該在家趴窩,可能寫詞的時候也會看看電視 喫喫零食 聊聊天 運動運動,累了就睡。(像我一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然後李健老師可能也會說 哎呀今天累了 明天再繼續寫叭

嗯 ...就醬。

我沒覺得慢,我倒希望再慢點,因為我還有好多李健老師以前的歌沒聽過,單單一張《李健》專輯讓我入坑一年多都捨不得丟下它去聽別的歌。搭上歌手上唱的歌,循環了一年半。(然後就是我還沒高考 怕等我能買專輯追星的時候 沒有賣的了 )

還是很期待吖


第一,都是自己寫,不是唱別人寫好的歌!第二,來回來去的改,不改到滿意絕不罷休


因為慢工出細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