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假如有一隻股票,只有兩個人買賣,一塊一股,一共1萬股,開始市值1萬,兩個人開始互相買賣,最終賣到1萬一股,此時市值1億,下一手操作又回歸1塊錢,此時市值又變回1萬,那麼9999萬的市值去哪了?


你補充的問題說明,說的情況是「零和博弈」的市場。

也就是說,在短期的股票買賣交易中,

股票是沒有產生價值的,

股價的上漲,

來自於短期的「供求」、「預期」,乃至「炒作」。

而如果要體現出股票的價值,

則需要對其進行股權投資,

也就是長線配置,

這樣,

持股下來,

股票背後的公司的營收增長了,

利潤給你分紅了,

這就能享受到股票產生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所以,從經濟學上講,

股票,在長線配置角度講,是一種「股權投資」,

是跟隨公司上漲而不斷的升值的有價證券!

留個發財贊~


把交易的主體變成一張100元的人民幣,你的問題就容易理解多了。

兩人相互交易一張100元。當一位報價10000元,另一位欣然成交,然後又以100元繼續交易回來,你覺得消失的9900元能叫做價值嗎?

我覺得那叫利益輸送或者傻逼!


大家都在投資股票,但是什麼才是股票的價值呢?

股票是上市公司發行的一個股權憑證,股票的價值就是上市公司的價值。

如果用空氣發行一隻股票,它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這個股票也就沒有什麼價值了,它就變成了純粹的一個交易籌碼,有人交易的時候,可以通過波動來實現財富轉移,沒有人交易後,它就成了一張廢紙。

這也是股市投資中最堅實的投資理論,純粹基於價格波動的投資則更多是「空中樓閣」,套用大師芒格的話來說:股價短期的投票器,長機是稱重機。

也就是說,股票價格長期是圍繞價值波動的,認清股票的價值,才是投資的準繩。

股票的價值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現有價值,用來衡量當前股價是否存在泡沫,有沒有安全邊際;另一部分是股票的未來價值,及未來公司能否繼續創造更多價值。

基於這兩部分價值認知的投資,則被稱為價值投資,但實際上,價值投資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

如果按照舊式的價值投資,也就是價值投資的鼻祖格雷厄姆的理論,價值投資一定要買價值打折股,即用8毛或5毛錢,買到1元錢的價值。

最簡單的評估就是股票嚴重低於凈資產,因為格雷厄姆經歷了美國上世紀的大蕭條,所以理論具有極強的悲觀主義色彩。

「股神」巴菲特是格雷厄母的學生,早期信奉格雷厄母的價值投資理論,但後期在其合伙人芒格加入後,對價值投資理論進行了修正,拋棄了原有的「撿煙蒂」式的價值投資,轉向投資「偉大的公司」,也就是尋找具有護城河且能持續不斷成長的公司,獲取未來價值。

因此,現在我們所說的廣泛意義上的價值投資,是在估值合理的情況下,追求未來成長的確定性,獲取前面我所說的第二部分的價值,而不是一味的去投資低估值的現在價值。

而對於未來價值的判斷,取決於每個人對未來的感知、知識體系,並沒有通用的辦法,要不然每個人都能成為股神了。


每個人都知道市場充滿了盈利的時機,也很可能會虧損。因而,每個人都會以為,在進入市場之前,他們能夠有正確的積極情緒來面臨市場的收益和損失。除了情緒傑出外,根本的股票和技術也是必不可少的,您還需求一定的資金支撐。那麼,市場低迷是否也合適股票?

在股票的情況下,大多數出資者會被眼前的利益所遮蓋,只看到利益,而忽視了市場的出資風險,更何況市場的時分,市場不好,買入不要必然會上升,但跌倒的可能性更大。這無形中增加了出資者的心思擔負,使人們無法呼吸。

市場自身存在一定的風險和機會。當市場不好時,取得收入更難,但即便市場不好,仍有一些出資者製作,他們在不虧的情況下盈餘。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一般市場上有滿足的累積運營操控經歷,有滿足的風險承擔人才和安穩的心態,所以他們不會在股票後賠錢。對於一般人來說,做股票便是為了出資市場然後抵達掙錢的意圖,那麼就代表了你沒有太多的積存,這樣的話你就和很難堅持一個很輕鬆的心態。

總是會懼怕自己的錢虧了,就會發生一種患得患失的不好的心思狀況,這樣對身心的健康都是機會,學習技巧,提高才能,如此才能讓你在改變萬千的市場行情中穩步獲利。


交易 就一定有兩個東西,如果股票是物品1 那購買的錢就是物品2 物品1 升值後,物品2 就得多付9999,然後物品1 貶值 物品2 就只需要1 另外的9999就被第一次交易人拿走了。應該是這麼回事吧。


很簡單,沒有交易就沒有真實的價值,因為價格都是虛擬的,沒有交易就是沒有實在的價值。

假如像樓主說的A、B兩個人做交易,假設這個股票總共只有一手的數量,A賣1塊錢一股賣一手,B用100塊買下了一手,那麼這時候價值就是1塊錢一股,然後B賣一萬一股賣一手,A覺得現在股票值得這個價格,於是花了100萬買回一手。那麼相比於原來市值100塊,現在100萬,是不是多出來了99萬9900塊,這個市值從哪裡來,很明顯是A拿出來的錢。

然後,這時候,A又將這一手股票1塊錢一股價格賣,然後B買下來,那麼B得到了什麼,一手股票沒有變化,賺了這99萬9900塊,這個錢就是A虧出來的。

看了以上的表述,你應該懂得了股票的價值從哪裡來,又去了哪裡了吧。這就是傳說中的零和博弈,有人賺錢,肯定有人虧錢,而且還有券商收手續費,國家收稅費呢。


你說的不對吧,應該是股本只有一萬的股票,價格從一萬掉到一塊。乙從甲那買了一手一萬股的票花了一百萬。當股價縮水到一塊時,假設只有甲交易了,那甲就有了100萬,乙只有一百塊,市值總體變成一萬。乙方所虧的錢是到了甲方手裡,而沒有交易的9899萬市值都蒸發了,變成了一萬市值。假設在市值一億的時候,所有的股票都被交易了一次。從資金角度看,原有股東從股市套利一億,這個錢不是憑空出來的,而是從另外一堆人手裡換來的。總結,股票的價值不可以憑空產生,但可以憑空消失


尋找行業龍頭,持續關注,因為專註所以專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