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畢業論文想寫克蘇魯文化,但是還比較模糊,有大佬能解答一下嗎。


和其他答主的想法不同,

我的看法是:可以,端視於你對"希望"一詞的定義。

但在理解我口中的"可以"二字之前,

我希望你能夠真正的去了解克蘇魯神話本身。

如果你只是覺得這個IP最近挺火,似乎高大上不可名狀細思極恐夠噱頭,

那你100%不可能理解我的著眼點,遑論以此立基來寫出一篇論文。

我寫這篇回答不是為了你缺乏研究拍腦袋式的鬼迷心竅,

而是就"希望"這個觀點做出延伸探討-順便做個拋磚引玉式的逆流。

另外,刨除什麼奈亞小主之類的無謂戲謔,

那個螞蟻的比喻用的稍微有點泛濫了。

(當然,是個不錯的比喻;

但若將其作為試圖探討克系神話中偉大存在與人類的關係時的唯一解,卻是武斷而褊狹的。)

================================================== ==

人類是螻蟻,又或許比那更糟;但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因為他們對此一無所知。

46億年前,地球誕生;

約40億年前,第一個有機分子出現;

約35億年前,第一個"生命"誕生。

.......

而智人,則在20萬年前,才粉墨登場。

(當然,在克系宇宙中某個大肉球有不同解釋,姑且讓我這麼一說)

由無機物中誕生的有機分子,由有機物中誕生的單細胞,

由單細胞生物演化成的水生動植物的上陸......等等等等。

人類社會以如今的方式存續,本身就已經是無數個奇蹟的重合。

===================

第一個讓克繫世界觀絕望的主旨在於:這無數的奇蹟,毫無意義。

46億年來在這個星球上所發生的奇蹟,對這個宇宙來說,屁也不是。

就像是在數十億年間不斷的用十指拍打著打字機鍵盤的猴子終於打出了莎士比亞全集,

然後被偶爾經過的路人抽筋剝皮了一樣-

1.數十億年對路人來說只是一段可以忽略不計的小憩。

2.莎士比亞全集(又或者,人類文明的一切結晶)並沒有什麼價值。

3..哦,它把猴子抽筋剝皮的舉動嚴格意義上來講並沒有特別的理由。

====================

"唉呦喂,原來宇宙的真實是一群外星生物打個哈欠我們就完蛋啦!"

........這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式的,

將自我價值無限拉低的被害妄想並不算高明,但我們也挺蠢的。

是真的蠢-

此處泛指我們對一切的信仰。

如果單單只是"宇宙外星生物超爆干強,人類是渣渣",

就算前面加上不計其數的對人類文明的歌頌,或在後者之後補述"永遠永遠,

而且搞不好下一秒我們就會全死光",老實說也還行。

麻煩的就在於,我們是一群自大的生物。

有人相信團結,相信愛情,相信血濃於水,

有人相信嚴謹的科學論證,相信雙盲實驗和統計分析,

有人相信宇宙常數,相信科技的進步最終會給出一切的解答,

有人相信神祇,相信命運,相信冥冥中不可知的存在的眷顧。

我們"相信",我們可以相信。

我們相信我們有認知並判明該相信什麼的能力。

然而我們並沒有。

一切皆虛,萬物皆空。

這無關對錯,在進入"判明"這個階段前,我們根本,什麼都不理解。

也無法理解。

這是不可逆的,天生的,自有永有的。

我們,人類,就是,不行。就連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

用來填補這可悲的留白的,只有無垠的絕望。

像是關不掉的白噪音般的絕望。

======================

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傻屌的如屎殼郎般得意洋洋地在某個因無數的(沒什麼了不起)的奇蹟的重合下出現的糞坑裡推著被稱為人類文明的糞球,偶爾在搶屎或是爭論誰推糞球的姿勢比較優美之類的問題中爭鋒相對自相殘殺,偶爾在用口器提取糞臭素的過程中得到跨時代的發展而志得意滿,偶爾在幻想外壁上殘破的磁磚肯定是天花板某處壁癌象徵的大屎殼郎的恩賜,偶爾嘲諷某些出生在遠離磁磚嘎旯的同類是未開化的蠻夷。

........

就只是這樣嗎? 也不盡然。

某些人,在某些事件中,也確實邁出了糞坑。

也確確實實的,知道了一些什麼,知道了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什麼。

但就和演化與文明的笑話一般,這些連撲火的飛蛾都算不上的,

姑妄稱之為"勇者"的,我們的同類們,也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是知道的-&>不,我們從未知曉-&>我們連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

-&>我們知道了一點點,但我們不該知道的。

矇昧無知,挺丟人。

矇昧無知還沾沾自喜,更丟人。

但,在認知到自身的愚蠢的同時發現這是你唯一安身立命的本錢,

這就已經不是丟不丟人的問題了。

恭喜你發現我們什麼都不知道,現在請你無比凄慘的死去吧。

===========================

如果你真的能認真讀完,並且真正的(藉由原著)理解一絲我在說什麼,

那麼,我給出的論點叫做"活在當下"。

希望並不是掛在天邊的啟明星。

人類永遠沒有可能理解宇宙的真實,

永遠只能靠從46億年前發端的,純粹的幸運來做為一個物種苟延殘喘,

永遠只能借著無知之幕中空中樓閣般的夢寐來維繫文明,

永遠改變不了什麼,從來也沒有改變過什麼。

但我們還活著,還會喘氣。

我們什麼都不知道,什麼也不理解,什麼也思考不了。

但我們還活著,還會喘氣。

只要你一天還會喘氣,你就得活著。

就算比泥地里的蛆蟲還要低賤,

就算比25億年前的單細胞生物還要無知,

就算比猴子敲出的莎士比亞更沒有價值,

只要活著就好。

我不是在說阿Q式乞憐或鄉愿式客觀陳述。

活著,就是希望,無論是以什麼形式存在。

如果你能吃准這一點,那麼或許還有的寫。


從作品本身的角度來講,克蘇魯系列故事中的「希望」,往往代指的是角色以及相關人物之命運走了狗屎運苟且偷生了一把,最厲害的也就是諸如開船撞章魚,完全的正向描述很少。

說真的如果太燦爛那就不算這個體系里的東西了,他的設定基調就不是一個其世界觀里的人類能夠理解、掌控、行動、對應的模式,所以說為什麼克氏神話難能可貴就是因為他的基調就定死了未知和恐懼常伴汝身,無論科學無論技術如何發展如何追趕,面對無盡虛空都只是徒勞無益。

你糾結的這個入手點就不對,非要寫這玩意還不如寫寫原教旨主義的克蘇魯內涵和後補充內容的對比與差異,以及粉絲陣營的劃分體現的對該作品核心內容的不同理解比較有意思。

不過我覺得你的導師都不見得能看得下去這玩意……除非他也是個粉……

路人:克蘇魯神話?蠻恐怖的小說吧。

粉絲:克蘇魯神話?這邊來少年,點上一杯讓我給你講述一個無盡未知的恐懼猶如濃霧中的陰影一般糾纏著你夢境的故事吧……


如果你想通過敘述克蘇魯神話,來反證現實還存在希望,我覺得可以,但很難;

————從這條線開始,以下全是我個人臆想————

根據題主的問題,可以先假設題主並不是非常了解克蘇魯,所以如果回答太意識流,也並沒有太大意義;

淺顯的說:可以把克蘇魯神話作品(不單指愛手藝大師,我沒資格評論他)的敘事分為幾個階段;

1:現實框架構建

2:生活氛圍渲染

3:虛構真實事件

4:虛構偽證

5:撕裂認知

6:破壞現實框架(例如描述部分克蘇魯世界觀)

7:戛然而止

其中,1、2、3階段,都是為了將讀者代入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世界,因為這樣的世界更易於想像;第4階段,給讀者一個「合情合理」的「結案報告」,隨後立刻在第5階段轉折,告訴讀者「你以為你以為的只是你以為的?」,此時拋出「虛構真實事件」的「真相」,來撕裂讀者所代入的世界中的常識認知(有點繞……);接著就是第6階段,這一階段用於放大讀者在上一階段感受到的「未知恐懼」。

最後,第7階段,突然收尾,與開放式結局不同的是,開放式結局中,你的整條故事線是講完了的,只是針對某些關鍵性伏筆,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給讀者的感覺是「它可以繼續寫,但沒必要」。而克蘇魯式的作品(不是所有,僅對於我所拜讀過的愛手藝大師,以及個別同人作品),多是以截斷故事線來做結尾,給讀者的感覺是「它很有必要繼續寫,但它沒寫」。

綜上所述,大概可以知道,克蘇魯神話,或者說克蘇魯式作品,大多是以現實世界為基礎(且極少修改),通過某人,對某些真實事件的探究,從而發現「未知真相」的描寫,來勾起讀者內心的「未知恐懼」,此時再展開克蘇魯神話世界觀,將單個事件的「未知恐懼」升華為「宏大的恐怖」。

題主可以試想,若你用克蘇魯神話反證,只會將虛構作品中的恐懼感代入你所描述的「現實世界」,很難真正做到「前後分離」;話說回來,你就不怕你的導師因為這篇論文而失眠甚至神經衰弱,最後給你一個「不及格」嗎?

————補充課題————

克蘇魯神話中的「絕望」來源於未知,準確的說,是克蘇魯世界觀中,對於已知「未知事物」的不完全了解,而引發了潛意識的「無限遐想」,但由於有「虛構真實事件」作為讀者對「未知事物」的第一印象,所以順著邏輯慣性,就產生了「宏大的恐怖」。

那麼現在,請題主思考一下,「希望」的來源是什麼?


可以,因為克蘇魯神話的讀者是站在上帝視角,我們可以知道,在克蘇魯神話背景中的人類是比塵埃更渺小的存在。

「人類居住在幽暗的海洋中一個名為無知的小島上,這海洋浩淼無垠、蘊藏無窮秘密,但我們並不應該航行過遠,探究太深。」——H·P·洛夫克拉夫特

克蘇魯神話世界是令人絕望,看不到一絲希望的。人類之所以還能存在只不過是因為恰巧舊日支配者們現在大部分都在沉睡/離這顆小小的藍星有一定距離,而人類自身的無知能力低下避免了他們與絕大部分舊日支配者的接觸。我們作為全知的讀者知道了克蘇魯神話中人類毫無價值這一事實,而生活在周遭的其他生命相互之間又彼此敵視,整個世界都充滿惡意【包括但不限於:做個夢突然收到拉萊耶的電波、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被盜號(物理)、刷牙的時候發現自己長了張魚/狗臉、外出旅行被蟲蟄了變成Zombie、繼承遺產收到奇怪的小雕像/地處偏僻的祖宅、破除千難萬苦進行時間旅行結果遇到狗,新交的男/女朋友口癖是「TEKELI-LI」】,作為上帝視角的我們,看遍了所有的可能性卻找不一線生機,群星歸位之時人類必將消亡。

那麼稍微縷一縷,我們為什麼會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其實洛老在一開始就已經揭示了答案,因為我們知道的太多了。知道的信息越多,結果越清晰準確,希望也就越少,如果全知全能那麼我們看到的就只有既定的結果。舉個例子現實中我們在一出生就背負了必死的命運,所有目前已知的科學技術醫療手段都無法無限延長人的壽命,我們的自我意識終將消散,明白了這一點而又無力反抗的人每天都只能備受煎熬、擔驚受怕地活下去。雖然這聽起來很絕望但是我們還有希望,為什麼?因為希望是一種假象,實際上希望源自未知,我們知道的越少越能不計原理大膽地想像。現實世界中我們已知的知識還是太少了,我們仍可以幻想著未來生命科學領域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未來哪天說不準就發現了解決了衰老的問題,想活多久全看個人意願。【雖然反過來也有可能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已經非常完善了,我們永遠無法逃脫死亡,永遠無法超過光速,且不說探明宇宙的邊界,就連逃離太陽系都是個大問題,而宇宙中也沒有其他生命體,人類終究不過是宇宙漫長歷史中的微不足道的塵埃,在宇宙熱寂的終極命運前孤獨地消逝。

當然最幸運的還是無知者,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因而也不會有這樣的擔憂。這麼看來現實世界中還是到處都充滿了希望的( ?°? ?° )……


關注還邀請。講究

可惜這個話題我沒法給出答案了

因為這個話題太主觀化了

只要個人主觀性夠強

完全可以產生:這個現實世界還不如克蘇魯神話世界

或者:現實世界太美好了克蘇魯神話世界太糟糕了

畢業論文的話,我也就沒法提供幫助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