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高於中國的印度,為什麼發展得沒有中國好?


人文,歷史,地理,氣候,宗教,外部資本,交通基建,生產力,教育等各方面因素

先說人文:印度人普遍較為樂觀,也有點逗比,很多人毫無時間觀念(我們中國工廠說7點鐘來,印度人9點才來齊),而和印度談生意,直接報你的最低價,直接報你的最低價,直接報你的最低價(重要的事說三遍),能談就談,談不了就不要接著談了,他們不會鬆口的,也別浪費時間,如果他們願意,定金一定要當場收齊,定金一定要當場收齊,定金一定要當場收齊(重要的事說三遍),這都是血教訓。印度人出了名的咬愛玩文字遊戲,生意上翻臉不認賬。

歷史:整個印度歷史就是被入侵後跪下唱征服,再被入侵在跪下唱征服,征服者一波又一波,什麼雅利安人,波斯人,馬其頓人,蒙古人,阿拉伯人,英國人,養成了一種逆來順受的歷史,有點像被QJ又反抗不了,只能享受

地理:印度比中國更加靠近赤道,氣候炎熱,降水分配不均勻,炎熱的氣候造成了人的惰性

氣候:熱帶季風氣候讓印度大部分地區處於炎熱,上面講過了

宗教:最開始是吠陀教,再是婆羅門教,然後是現在的印度教,還有其他的錫克教(雖然提倡人人平等,不過也是有階級的),沒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覺悟,婆羅門階級生下來就是婆羅門,剎帝利也一樣,吠陀也一樣,首陀羅也一樣,更不要說達利特了,階級固話嚴重。

外部資本開始在印度壓制印度的國有資本,現在印度一些東西主要依賴進口,只有為數不多的出口,包括糧食

交通基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國家當初興修水利為大量的農業生產提供了保障,加上化肥廠,村村通工程可以讓各個村把糧食,化肥運來運去,這也是我們國家當初拼了命也要搞工業化,工業化也會帶動農業化

生產力問題,中國和印度生產力壓根就不是一個層次,這也是制度的優勢

教育:印度文盲太多了,而且中國早就開始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印度有嗎?我看的最多的是貧民窟裏印度小孩在污水溝裏走來走去,旁邊就是孟買富人區。

還是我們中國有先見之明啊,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沒有建國初期的底子,沒有建國後這一代一代的努力,我們沒有今天的生活


印度的起點不高於中國,古代社會不需要討論。那麼近代,不能假定殖民地的人民比獨立國家的人民生活更幸福,殖民者從來就不是慈善家。實際上,中華民國人民的平均壽命是好於同時期印度人民的平均壽命的,這固然有熱帶疾病更為嚴重的因素,但同期東南亞華裔似乎有更好的壽命預期。

印度獨立以後,發展並不算慢,一個沒有發生過大饑荒,人口還增長到13.6億的國家,雖然沒能徹底解決營養不良,但怎麼都不算一個黑暗的國家。吐槽印度人民喫素和餓肚子出口糧食的,沒有黑到點子上,印度的婆羅門也是喫素的,人家自古食譜就是這樣,就像我們大量攝入各種蔬菜,對於肉食民族來說,也不好理解中國人嗜好喫草一樣。

我們從來就比印度發達,實際上,我們一直很發達,我們文化的先進性一直保持到近代,無論五胡亂中華,還是蒙元滿清,東亞念經最牛B的一直是我們,科技與技術最牛B的也是我們,我們也是做了很長時間的燈塔的!!!

不能認為印度發展得不好,實際上,不是由殖民者自行建立的殖民國家中,印度是發展最好的一個,不能拿殖民地國家和燈塔國家比發展速度,我們那個不是發展,是回血的速度。


印度的起點高於中國的論斷是如何得出的?

除了印度河文明發源時間有可能早於華夏文明發源時間以外,印度哪裡起點高於中國了?

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從整體實力而言,華夏多數時間都是強於印度的。

至於建國初期的GDP中國也是高於印度。1952年中國是304億美元,印度是221億美元,中國比印度高38%。

只有從人均角度,印度纔在幾千年中以及建國初期有機會超過中國。

但是,建國後印度的國際環境是優於中國的。

而印度沒有利用好這個極大的優勢,民主政治的優勢也沒有發揮出來,反倒是民主政治的弊端展示得很充分,地區傾軋、黨派紛爭、貪污腐敗、互攻扯皮。

並且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之爭也一直反覆出現,扯了印度政治經濟發展的後腿。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有5000年的老師,時時提醒,有數典忘祖的小人,時時戳醒,有一代一代的敵人,時時警醒,加上中國人自帶的努力勤奮屬性,再加上制度上的優越性,還有什麼不能超越的呢,能打敗中國人的,只有中國人。


基礎有問題,再往上面蓋樓還是會有點問題。印度的義務教育制度比中國早了36年了,現在的文盲率依然傲視羣雄。個人覺得,參考一下印度教育制度的發展,應該可以說明部分問題吧。


想要弄清楚印度的文盲率,可能是21世紀一大難題之一。首先是因為印度的脫盲標準很低,其次是統計範圍中有沒有包含「賤民」,這個問題誰也說不清。然而儘管放寬了脫盲標準,並且無視他們的統計範圍,印度依然以擁有全世界35.1%的文盲人口而「傲視」羣雄

如果一個不重視教育,不重視人才培養的國家,出現這麼多文盲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恰恰相反的是,印度是非常早就開始推廣義務教育。1950年的印度憲法中規定:「為14歲以下的少年提供免費教育」;緊接著在1968年的《國家教育政策》中規定:「為14歲以下的青少年提供免費、強制性的教育」,與此同時,印度還每年拿出4%的GDP來支持教育。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印度這麼努力,為何還擁有這麼高的文盲人口呢?這其中最大的阻礙是來自種姓制度。依照印度教的規定,各個種姓所從事的職業是規定好了的,換句話說,大部分民眾的受教育程度並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這些孩子無論接受了什麼教育,都不能離開農村,儘管農村都沒有他們的土地。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要受教育?

儘管近年來印度農村的初等教育的平均入學率接近96%,但是農村女孩的輟學率可能高達11%。正如上文所言,如果受教育不能改變命運,那麼「讀得好顯然不如嫁得好」。為了讓女孩嫁得好,有些地區的女孩甚至在11-12歲就已經嫁人了。受教育程度低的母親,再加上種姓地限制,惡性循環就形成了。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低,然後她們還認為教育並不重要,由此導致女性的失學率越來越高,甚至波及到了男孩的失學率

除了種姓制度之外,印度自治的地方政府與其中央政府的政策其實是不統一的。這個不統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對教育的投入,地區的貧富差距導致了每個地區投入的力度是不一樣。特別是對於農村初等教育的影響巨大,有數據顯示有超過30%的印度小學沒有廁所,甚至沒有足夠的教室。

而在教育投入力度不同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地區領導人對待教育的態度。如果地區領導人對教育重視,那麼對於教學質量管理就會重視,如果他們不重視,那教育系統基本就是放羊了。曾經有國際組織的調查數據顯示,印度有超過1/3的農村教師對於教育沒什麼興趣而在印度從事農村教育的老師中,還有大量人員並不是合格的老師,甚至都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培訓

因為中央政策與地方政策的差異,印度不得不用企業投資以及國際組織合作來解決教育不均衡的問題然而企業以及國際組織的合作,他們的目的可能並非教育。例如企業的捐款,它們只想通過捐款博取一個好的名聲。這些捐助和合作,大部分都流向了教育條件較好,更容易出「業績和政績」的私立學校,但是這些私立學校確實很多窮人上不起的。

由此,學校建設的惡性循環也形成了。財力和人力向著大城市或者農村稍好一些的私立學校富集,而處於偏遠地區的農村只能得到更少的資源,於是教師更加無心工作,學生也就愈發得不到更好地教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