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特鋼實習生 據說廠子里的機器基本上都是國外進口的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

1) 進出口價格

數據來源:中鋼協可以看到,平均下來每月大概有350美元/噸的差價,進出口價格出現了明顯的不對等。

2)生產技術

現在國內生產設備很難自給,優良的設備主要依靠進口。而且目前國內特鋼生產主要採用轉爐和電弧爐,但由於航空航天、新材料等行業的發展,對金屬材料的性能要求越來越嚴苛。但是新的生產技術在國內發展得並不好,比如國外先進的電爐冶煉、爐外精鍊和連鑄技術在國內最多也就依葫蘆畫瓢,真正的創新點不多。

3)產量需求

數據來源:中鋼協

可以看到自2005~2014這十年間,產品需求量呈現減緩趨勢。

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國家產業鏈的原因,建築業佔比很大(基本50%以上),而這種產品需求結構很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響,不穩固。此外,中低端產品需求減少,供大於求,而中高端產品形成不了產業,只能依靠進口。

4)員工工資和結構

不同於十年或更早之前,鋼鐵行業的薪資排名逐漸下降,再也不是金飯碗了。就武鋼來說,今年裁員5萬人。這至少說明了兩點:a 行業變得十分不景氣; b 員工結構十分臃腫(武鋼員工數量從8萬人減至3萬人)。現在已經不是嫁人就嫁鋼鐵人的時代了。

總的來說,就是體制的差距了,並不是沒有意識到差距,但願不願意改變這種差距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ps 我覺得國家基礎行業受不到重視,挺可悲的。


說白了,在超高標下。我國產的都是渣渣。

至於為什麼產不了……什麼管理,素質都不談。你作為老闆,一個億。

你是投周期短產量穩定市場成熟的

還是投資風險大市場殘酷技術落後的一句話。一切向錢看先把能撈到的撈足至於長期云云那是等我有錢了再說的事
管理水平不夠,技術水平也不行,設備是有了,買不來的是核心技術。本人在一國企的特鋼事業部,前幾年上馬的一世界先進水平的電爐,投產好幾年了至今未達產。高端鋼材幹一爐軋廢一爐,外國專家來了一弄就好,回頭人一走這邊就完蛋。。。
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聯合舉辦的第八屆中國金屬循環應用國際研討會將於2015年5月6-8日在青島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第八屆中國金屬循環應用國際研討會
關鍵技術+管理,管理:工藝穩定性、員工責任心、工藝執行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