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來最有趣的女子,只有她一個!

宋代有一個姑娘,喝酒、秀恩愛、開玩笑,樣樣精通。

有一個姑娘,懟人、填詞、搞收藏 ,一樣不落。

這個可愛有趣,又有才華的姑娘,就是李清照。

公元1084年3月13日,李清照出生了,從此,在文學史上,女子有了最響亮的姓名。

「千古第一才女」、「詞國皇后」、「詞壓江南、才蓋塞北」……後人對李清照的讚譽數不勝數。

可詩詞君卻覺得,李清照是個可愛的、有趣的、有才華的姑娘。

不信,你來看。明誠走的第一天,想他,想他,想他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是李清照的傳世名句,是為思念丈夫趙明誠所寫。

李清照和趙明誠,一個大家閨秀,一個太學生,不要太配。

可是,家庭美滿,趙明誠也要奔奔事業,這不,趙明誠背上行囊,或遊學,或任官,在家的李清照,就只有思念。

才華,是女人出眾的標誌,君不見,多少美麗的女子,化為歷史的塵煙,唯有那些才華出眾的女子,留下不衰背影。

超狂傲,批評蘇軾、歐陽修

你能想像嗎?李清照曾經「批評」過蘇軾、歐陽修等大家。

李清照有一篇文章叫《詞論》,這是一篇詞的專論文章。

在文中,李清照對前輩不帶客氣地「批評」了一遍,其中包括大文豪蘇軾、「流行歌詞創作人」柳永、「紅杏尚書」宋祁、「太平宰相」晏殊、「一代文宗」歐陽修。

說柳永:詞非常符合音律,但語句俗不可耐;

評張先、宋祁:偶爾有兩個好句子,通篇讀下來,不夠精彩;

說晏殊、歐陽修、蘇軾:你們呢,學問是一等一的好,沒人比得上。可填起詞來,就是把詩改成長短句,唱起來,太彆扭;

說王安石、曾鞏:文章有西漢之風,但你們如果作詞,只怕會讓人笑倒,因為完全讀不下去。

求蘇軾、王安石等人心理陰影面積。

對於前輩的批評,有人說李清照「狹小與尖刻」,有人說李清照是「雖生諸人之後,不肯模擬任何一家」。

批評之外,不得不承認的是,在《詞論》中,她重視詞的音樂性,她說詞「別是一家」的觀點,維護了詞的藝術體性。

李清照對前輩名家的批評,可謂前所未有,著實「輕狂」,可「輕狂」之外,透出她的才華和自信。

在古時,一個女子有這樣才華和自信,讓人欽佩

才華是女人最大的底氣,你若有真才實學,別人自會敬你三分。你若有胸中丘壑,又何懼別人議論。

愛喝酒,好賭博,但我是好女孩

李清照出生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詩文都寫得好,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很有文學修養。

如此家庭出來的女子,定是那學富五車、溫柔嫻雅的大家閨秀。

學富五車,毋庸置疑,這溫柔嫻雅嘛,可能有待商榷。

李清照愛喝酒。

「斷香殘酒情懷惡」、「濃睡不消殘酒」、「險韻詩成,扶頭酒醒」、「酒盞深和淺」、「酒闌更喜團茶苦」、「東籬把酒黃昏後」、「愁濃酒惱」、「酒美梅酸」……只《漱玉詞》中,「醉」出現了11次,「酒」19次。

整個《漱玉詞》似乎都在說:我要喝酒。

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如夢令》:

常記西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傍晚時分,喝醉的李清照走路歪歪扭扭,到了藕花深處,驚起池塘裏的鷗鷺。

有一首歌曾這樣唱道:有一個姑娘,她有一些可愛,有一些任性。

這個可愛的姑娘,不僅愛喝酒,還喜歡賭博。

李清照有一篇《打馬圖序》,打馬,是古代的博戲名稱。

文中一開頭就說:你們賭博為啥不能像我一樣精通呢?賭博其實沒什麼技巧,找到搶先的辦法就好了,只有專心致志地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所謂「博者無他,爭先術耳,故專者能之」也。

李清照還在她的文章中列了20多種賭博遊戲方式。

在這些五花八門的賭博遊戲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她嫌只憑運氣,顯示不出智慧;有的她嫌太難,會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對手——瞧瞧,李清照儼然是個「賭博專家」。

喜歡李清照,喜歡她的人生觀,她活得多麼率性,多麼瀟灑呀

喜歡的,大大方方去喜歡,想做什麼,瀟瀟灑灑地去做。

豐子愷曾說:哭的時候用全力去哭,笑的時候用全力去笑,一切遊戲都甩全力去幹。

人生,如此甚好。

每每讀到李清照詞,多是憂愁傷懷的,思念丈夫,傷懷故國。

可誰還記得,她曾是個姑娘,也曾作性可愛地度過了半生。

明末清初學者沈謙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

幸好有一個李清照,在文學史上,使女子佔有一席之地。


蟹邀

看完《漱玉詞》之後我發現我其實對易安沒太大感覺,反倒是朱淑真的一些詩詞讓我感觸更為明顯,當然易安的成就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實還是看個人感覺吧,可能有些詩詞人的點就能夠戳中你,這跟她知名度無關。


李清照讓人喜歡這事兒,我給你聊聊,得把李清照從小聊到老。

(一)

李清照的老爸其實是個特別牛叉的人物,名叫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進士出身,官做到禮部員外郎,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長,他平生有兩個愛好:寫書和藏書。

李清照雖然是我老鄉,但小時候說的並不是濟南話,而是河南話。因為彼時李格非在汴京當官,她從小在河南長大。有一天格非看著小小的女兒說:「閨女,你在那弄啥咧?」

清照說:「俺寫了首詩,你看看……」

格非一看,俺滴個親娘哎,這小閨女寫得也太猛了,第一時間就發到了朋友圈。

立馬就集齊了32個贊……

蘇軾也秒評了個:「頂,牛逼……」

立馬又多了32個贊,另加好多層樓的「太有才了……「

其中還有人轉發了這條微信,這個人叫晁補之,字無咎。

晁補之是蘇軾的大弟子,蘇門四大學士之一,如果評蘇門六大學士的話,李格非也就可以排進去了。另外的三大分別是:黃庭堅、秦觀秦少游,還有張耒。由於這四大的名號太響了,所以歷史上只有四大學士的說法。晁補之小時候其實比李清照還牛逼,據說剛懂事兒就會寫詩了,而且最厲害的本事是:記憶力超羣,過目不忘。這說明歷史上過目不忘的人還是很多的,我們能記住王語嫣,絕對不是因為她過目不忘,主要還是因為人家長得好。

雖說晁補之很小就會寫詩了,但是寫成什麼樣都可以叫詩,比如說:

我不能死,

因為,

明天我還有

幾個快遞,

可以收……

這種也是可以叫詩的。所以當晁補之看到李清照小時候寫的詩,非常佩服,以後每每看到朋友圈有小照寫的詩都會第一時間轉發,還四處宣傳,給小照的成長之路結結實實地打了不少雞血。

說起來,李清照小時候日子還是過得相當爽的,從她18歲結婚之前寫得兩首非常經典的《如夢令》就可以看出。

一首是那篇「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一首是」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說心裡話,第一首還好,文藝範兒還沒有完全出來,白描了幾個小姑娘在內陸地區人造湖泊裡面玩遊艇的事兒。

第二首文藝女青年的範兒可就全出來了,文藝的人多少是有點犯二的。她一大早上醒過來,保姆跑過來問:小姐,你是喝特侖蘇還是莫斯利安?

小姐說:昨天晚上又是颳風又是下雨,你去看看外面的海棠樹怎麼樣了?

保姆直接聽蒙圈兒了,就跑出去看了看,回來說:小姐,沒啥變化呀。

小姐看看保姆,呵了個呵,說,你沒有仔細看,我覺得海棠花兒應該瘦了,海棠葉子應該肥了……

保姆嘴上說哦,心裡想:我不跟你說了,我去兌彩票了……

上面兩首詞我們也發現了一個公共點:就是小照同學這兩回都喝大了,喝大到多大呢?

第一回是中午幾個好姐妹兒一起喝的,下午還酒駕,然後就沉醉不知歸路了,完全忘了「開船不喝酒,喝酒不開船」的規定。

第二回是晚上喝的,到了第二天早了,還「濃睡不消殘酒」,就知道颳了一晚上的風,下了一晚上的雨。喜歡喝酒這一點,是給典型的文藝女青年加分的,當時沒有酒吧,又沒有出嫁,只能跟幾個姐妹兒一起聚個場。不喝大,根本不停下來,當然也是典型的山東人喝酒的風格,其實小照同學出嫁前還醉過一回,不過這回她醉得不厲害:

《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鍾已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闢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這首小詞不好意思過多評價,呵呵。化上妝喝酒這種事兒呢,基本上也只有資深文藝女青年才幹得出來,這回是自己喝的,又差點喝大,至少是又有點迷糊了,整首詞就說了四個字:官人,抱我

(二)

文藝女青年的日子裡怎麼能夠沒有男青年呢?

在一次家庭聚會上,打南邊來了一個禮部員外郎家的小照,打北邊來了一個吏部待郎家的小趙,兩個人通過掃一掃,留了微信。

微信互動了沒多久,趙明誠和李清照就閃婚了。

如果一個青年他(她)僅僅很有才,這還不能算是文藝,能稱上文藝青年的應該要有些普通青年不曾有、不敢有甚至不想有的愛好。

據歷史上記載,這兩口子結婚後,雖然是官二代,但過著非常檢僕的生活。我個人覺得這很正常,因為他們的愛好太燒錢了,在古代他們的愛好叫金石專業,現在我們通俗點兒說就是收集古玩兒。

李清照和趙明誠也算是志同道合,兩個人有共同的兩個愛好:金石和寫作。

結婚後兩年,小趙因為老趙的原因也進了朝廷當官,但是無奈愛好太多錢太少,薪水遠遠不夠。有次小兩口碰到了一幅南唐畫家徐熙的《牡丹圖》,就留在了家裡,摸來摸去把玩了48小時後,實在買不起就又還了回去。

從結婚的第二年,文藝女青年家裡狗血的事情開始接二連三地發生了。

李格非突然被扣了個叛黨帽子,革了官職,全家被遣回了山東老家;

這只是個故事的開端,又過了一年,皇上又跟著頒了道令:所有京城當官的不允許跟叛黨家人通婚,如果已經通了婚的,就不能住到一起。女文青實在沒辦法,只能跟老公分居,也回山東老家去住了。

又過了一年多,風雲突變,朝廷大赫天下,李格非又帶著女文青回到了京城當官,女文青也跟老公團圓了,可以一起寫寫詩詞淘淘古玩兒了。

很快又過了一年,這回出大事兒了,趙明誠的父親和蔡京(這是個狠角色)搞來搞去,沒搞過人家,被人家搞死了。趙家全家也被趕出了京城,於是李清照跟著男青年又回了山東老家。因為他們兩口子的書本和石頭、罐子太多,從河南弄回山東這次搬家可是要了親命了。

這幾年女文青過得蠻波折的,從19歲開始折騰,幾個來回以後,沒跟老公過幾天正常夫妻生活,就已經25歲了,好在,還年輕,呵呵。一個人的時候,沒事幹就喝點,然後寫點:

《訴衷情》

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燻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餘香,更得些時。

這回她又喝了不少,下午喝多了就睡著了,半夜醒了爬起來把妝卸了,還是那句話,一個小媳婦自己在家裡,化上妝喝了酒睡覺是怎樣一種人生體驗呢?可能只有女文青才能真正明白。

和趙明誠回老家生活的那十來年,算是女文青最文藝和美滿的一段好時光。

兩口子在老家蓋了間房子,取了個名字叫「歸來堂」。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還記得那個李清照小的時候給她打雞血的晁補之嗎?這位激勵大師大約成了李清照的精神偶像,他是跟著李格非一批次被整回老家的,他回老家之後乾脆罷隱起來,以陶淵明自比,自號「歸來子」,致敬陶令的《歸去來兮辭》,而李清照為了致敬激勵大師,就把房子命名為「歸來堂」,由此也可以看出,家裡的事兒還是她來拍板兒的。

不止於此,女文青也正式從這一年開始叫「易安居士」了,應該也是因為《歸去來兮辭》中有一句「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的緣故吧。房子蓋好了,兩個年輕人雖然失掉了昔日京師丞相府中的優裕生活,然而卻得到了居於鄉裏平靜安寧的無限樂趣。他們相互支持,研文治學創作;他們節衣縮食,搜求金石古籍,度過了一段平生少有的和美日月。在《金石錄後序》中,李清照對此作了較為詳盡紡敘述:

後屏居鄉裏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餘。連守兩郡,竭其俸入,以事鉛槧。每獲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簽題。得書、畫、彝、鼎,亦摩玩舒捲,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故能紙札精緻,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

這裡還有一個關於女文青的很有意思的典故:

有段時間小趙又調到青州去做小官了,雖然都是山東省內,還沒有開通高鐵,公路也不好,所以小照還在「歸來堂」裏研究字畫,石頭罐子,喫個晚飯喝點酒,吟個詩詞寫封寫,這回她又喝多了,寫了篇猛的: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憑我多年喝酒的經驗,過晌午喝酒大約是喝不大的,這酒喝的有點上頭了,趁著酒勁照了一個多小時的鏡子,感覺:好美呀!然後寫了這首詩寄給了青州的老公趙明誠。

老公一收到這詞也沒有顧上人家想表達的「老子好寂寞」的感受,只是感覺寫得也太好了,我也是正規全日制本科畢業,怎麼也不能比老婆差太遠啊,於是在家裡憋了三天三夜,寫了五十多首詩,然後把夫人的這篇《醉花陰》夾雜其中寄給了一個叫陸德夫的好朋友。陸德夫拿著這幾十首詩詞同樣把玩了三天三夜,跟小趙說:你的詩詞我看完了,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個?

趙明誠說,我要先聽壞消息。

陸德夫說,你這些詩詞裏就三句寫得還行,其它的都被你老婆甩開幾條街。

趙明誠心想,這尼瑪還能有好消息嗎?問,那你說好消息是什麼?

陸德夫笑著說:好消息是,你那三句寫得太好了,你憑這三句就完全可以跟你老婆平起平坐了。

趙明誠很開心,問,哪三句?

陸德夫說你聽好,就這三句啊: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從此,趙明誠就在朋友圈拉黑了陸德夫。開個玩笑,其實從這一刻起,小趙徹底服了小照,不過這一年小趙也沒閑著,他在淄博淘了個寶貝,是白居易抄寫的《棱嚴經》,兩口子都樂壞了。

(三)

很快,丘處機經過了牛家村,金人大舉南侵,南宋開始了。

李清照和趙明誠準備南渡,一看歸來堂裏的東西傻眼了,滿滿裝了15車,怎麼弄?

別看平時喝酒喝得人比黃花瘦,老孃44歲了,到頭來也沒有生個孩子,就這15車東西算是心肝寶貝了,一咬牙趕上車就上路了。

經過鎮江的時候,趕上兵荒馬亂,趙明誠曾經一度想把這15車貨扔了算了,女文青本色顯現,要我命可以,要我扔了這些寶貝門兒都沒有。楞是靠著強大的精神意志,李清照把這15車金石玩意運到了南京,這時候已經是第二年春天了。

當時趙明誠是去江寧當官的,李清照卸了貨就罵起娘來了: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大約是說,我看小趙你也別幹了,這朝廷沒指望了,除了投降什麼也不會。

枕邊風沒有吹多久,小趙真的就罷守了江寧府,前面我們說過,小趙是很聽話的,是個暖男。

兩口子又把15輛車裝滿,準備往江西去找趙明誠的妹夫,這個妹夫叫李擢,是個兵部侍郎,結果行至建康,趙明誠染了急疾,沒有幾天就死了。於是易安居士一邊照看著15車貨,一邊把老公給葬了,自己也大病了一場。

沒有辦法,她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問,為什麼……

其實李清照覺得偶的心真的好痛好痛好痛,算了,喝點酒吧,於是又喝大了,寫下了另外一首很猛的: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悽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要說以前大醉是她太作,這會真不是,她是真的整整一胸腔、腦脊液的國恥家愁孤女怨,頭一天晚上喝的,一覺睡到了第二天下午,大齡文藝女青年覺得:這個世界太狗血了!

當她帶著15車貨趕到江西南昌的時候,和她一起趕到的還有金兵。她到了第一天,就發現了這件最令人崩潰的事情——南昌尼瑪失守了。

這時的她走投無路,連喝酒寫詩的心情也沒有了,本來她還有一個弟弟叫李迒的,想去投奔他,一想這15車貨也太難帶了,算了,就取道去了當時的吳越,如今的紹興。

在紹興,終於人品爆發了,李清照認識了一家姓鐘的善良人家,暫時寄居下來。她並不缺錢,也不會白在鍾家開房,隨便從車上抽個捲軸下來,就夠幾年房租的。可惜,好景真的不長。

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文藝女青年的寶貝被盜了,八成是又喝多了,睡得太死。這回真的攤上大事兒了,李清照悲痛不已,立下重賞收贖,可惜根本沒有啥用。至此,15車貨基本全部散失,48歲的李姑娘一屁股坐在地上:這幾年白忙活了,老公也掛了,寶貝也沒了。

老公死了以後,在李清照的詩詞中頻頻出現了一個意象——梧桐。如今她特別愛寫梧桐樹,也許是自比為鳳凰,寄託對亡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罷。這回她沒有喝太多酒,但她爬上樓去吹了吹風,有醉酒經驗的人都是知道的,如果你喝的酒並不多還想醉倒的話,就去吹吹風吧:

《憶秦娥》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暮天聞角。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好一個: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第二年,她去了杭州,在那裡,李清照生命中最狗血的劇情上演了。

圖書文物散失殆盡造成的巨大痛苦,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給予的無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傷痛百般走投無路的絕境。孤獨無依之中,如果說趙明誠是她幸運碰上的一個暖男的話,那這回,她遇見了一個渣男,名叫張汝舟。史上有人說她嫁了,有人說她沒有嫁,李敖也說應該沒有嫁罷,我覺得應該一定是嫁了吧。

張汝舟早就覬覦她的珍貴收藏。當婚後發現李清照家中並無多少財物時,便大失所望,隨即不斷口角,進而謾罵,甚至拳腳相加。張汝舟的野蠻行徑,使李清照難以容忍。後發現張汝舟還有營私舞弊、虛報舉數騙取官職的罪行。李清照便報官告發了張汝舟,並要求離婚。經查屬實,張汝舟被除名編管柳州。李清照雖被獲準離婚,但宋代法律規定,妻告夫要判處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後經翰林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的大力營救,關押9日之後獲釋。

雖然經歷了一場再嫁匪人、離異系獄的災難,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並未消沉,詩詞創作的熱情反而更加高漲起來,這大約就是文藝女的非凡鬥志。這一天她又醉了,寫下了這首又有酒又有梧桐,也最猛的經典: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慼。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文藝女端著酒杯,心裡想著,嗯,夠慘!亡國、喪夫、孀居、再嫁、家暴、離婚……你永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讓我的生活來得更狗血一點吧。

這個時候,她51歲了,因為戰亂,她又要搬家了。

她去了金華,這個大約晚年最後的二十餘載一人終老的城池。

六十歲那年,李清照將趙明誠編寫的《金石錄》及自己後補的《金石錄後序》集成一書,進貢於朝。

七十三歲的李清照,盯著眼前的酒杯,向著那半盞淡酒的光影裏看過去:

看過去,全是父親格非大手撫摸著頭,誇讚自己的樣子;

看過去,全是晁補之叔叔捻著鬍鬚,頷首微笑的樣子;

看過去,全是趙明誠輕籠腰肩,評點金石的樣子;

看過去,全是姐妹們溪亭日暮,誤驚鷗鷺的樣子;

看過去,全是生命中打過的雞血和遭遇的狗血

……

端起酒杯,飲盡殘愁,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在極度孤苦、悽涼中,易安居士悄然辭世,享年至少73歲。


始於情色。

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任寶奩閑掩,日上簾鉤。生怕閑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今年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念武陵春晚,雲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

我第一次讀這首詞時,才小學五年級,這詞大概意思雖懂,但對被翻紅浪理解有誤,想的是兩個在牀上搞運動,讓被子出現波浪般形態,當時還非常奇怪,覺得這句話好突兀。但至此,對李清照就有了好感,尤其知道她是一個女子。不過,也沒有特意讀她的其它作品。

後來,又讀了下面這首,覺得結句非常妙。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再後來,又讀到,覺得把少女的情態寫得非常逼真。

《點絳脣》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青衣透。

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再等我畢業之後,又讀了這首,覺得這種女子當真是萬種風情,迷人之極。

醜奴兒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喜歡她的才情。

喜歡她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喜歡她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也喜歡「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當然也只是喜歡她的才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