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生孩子什麼的


好,我先說一個實事兒。

我最好的哥們之一,年初生二胎添了一千金小姐。因為我們倆當時不在一個城市,我就給他轉了個道喜的錢。

死活不收。

然後,依然是這個鯊臂,日常在羣裏天天把我架起來,說哎呀老虎啊,你多久沒發紅包啦自己還記得嘛?上次給我們發紅包時候,秦始皇正抓人修長城吶,朋友之間不用金錢維繫還能用啥啊?

就這個東北人,沒事哭窮羣裏自己跟自己唱二人轉誆我錢。我好恨!

然後我發紅包,幾塊十幾塊他搶的比誰都歡實。一邊搶一邊嫌錢少。

你看,他不收我喜錢,但是一塊八毛的小錢兒,對我一點沒客氣。

你說我們倆還算是朋友麼?

非常算!我現在見面就當街夏天扒他褲衩子,冬天脫他棉褲。以前我倆啥樣,現在還是啥樣。

所以,朋友有喜事不告訴你,千萬別把情況一概而論。

你得知道一個道理,人情世故裡頭,儘管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真正做到把圈子裡的人一視同仁,但表面上一定得顯得一視同仁。

否則,他會失去整個圈子。

比如說你朋友就題目這種情況,結婚了,他和你是朋友,是一個圈子的,和別人也是。但基於種種關係,他得假裝的一碗水端平。

隨便舉個例子,比方說你們倆是同事,也是在工作環境裏結交的朋友。

他叫你去,就得叫其他同事也去,否則,世界上哪有不透風的牆?光叫你去了,第二天你醉醺醺打著酒嗝上班,不小心說漏了,昨天參加誰誰婚禮了真開心啊真開心!

別人一定有喫味的,你這個同事以後在單位很難做人。

哪怕你和他既是同事關係,你也融進了他非同事關係的純朋友圈子,他不叫你也是正常,畢竟他和其他同事這層關係,比較難處。

他事後和你解釋一句原因,其實反而說明他不是那麼信任你。

他原因都不解釋,往往他是非常信任你的,覺得這事你倆心照不宣,解釋了反而顯得關係遠了。

再一個情況:

你們倆是純朋友關係,他叫別人了沒叫你,你也不用一竿子打死。

這種情況實事求是,我只是聽別人說過。

比如到場的人裡邊有不太適合你見到的;還有就是你現在混的比較氣餒,朋友怕給你增加負擔就沒通知你。

這些情況都存在於江湖傳聞裏。

但是!和第一種不一樣的是,這種屬於特例,事後必須解釋。

比方說告訴你,昨天到場參加婚禮的有他三叔,他三叔帶著新女朋友,新女朋友是你前女友,你前女友跟你現女友曾經是閨蜜,你現女友又是他三叔的親閨女!你甚至因為這事給他三叔跪過一天一夜,你到場怕你尷尬,也怕你算不過輩分,不知道該稱呼你前女友為神馬。

這不叫你,就合理了。

或者你朋友知道你現在還房貸壓力大,你這人又好面子,知道哥們結婚,哪怕再難!頭一天晚上去夜總會兼職一通宵也得把封紅包的錢賺出來!

你哥們心疼你,怕以後在一些家長不讓孩子看的網站上看見你的電影,所以沒告訴你。

這也合理了。

總而言之,千萬不能因為一個儀式,直接把關係打碎了。你要是不知道為什麼他不叫你,仔細想,想不通?你問啊。

問了他有合理理由,以後還是好盆友,要是顧左右而言它,你覺得這人確實有祕而不宣的東西,而且偏負面,再考慮以後距離保持遠一點之類的。

人際關係,最忌諱不開口亮牌,憑自己猜就決斷,這種往往會錯失一些朋友,或者說是錯失一些機會。

辣麼,話說回來

因為朋友沒告訴自己一些婚禮啊當爹媽啊這種事情,而導致多想的人,大都是好熱鬧的外向性格。

這種性格的人認為,人生重要儀式感就是得告訴朋友一起參加啊!沒有為什麼,這是約定俗成的啊!

其實不然,一個人一個脾氣,有的人性情清冽,還就是不太喜歡大操大辦內一套。

所以他們的重要儀式,往往就是自己家裡人喫頓飯了事,就這,還是家裡趕鴨子上架逼的吶!

如果可能的話,他們巴不得領個證就完了,現場演的太累。

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該開口開口,最後再權衡利弊決定關係走向,方為上策。

就醬吧!


1/如果其他朋友也沒叫,那無所謂,可能像我一樣,結婚就叫了家裡人沒叫朋友。這種人不愛惹人嫌,不會沒事兒找事,不願意欠人情,所以大概率以後也不會讓你隨什麼人情。

2/如果叫了朋友但數量很少 ,比如就叫了幾個發小,沒叫你,說明你還不是最核心圈層的朋友,可能只是好朋友或者談得來的同事。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以後的人情可跟可不跟,隨個一百的嬰兒衣服或者隨兩包尿不濕就夠了,惠而不費。

3/如果是叫了很多朋友但就是沒叫你,呵呵,還需要說什麼麼?人情?隨你大爺,你不把我當朋友,我還上趕著花錢貼你?除非你是我生意很重要的資源或者公司很重要的人脈,那我可以倒舔。


你朋友真好,知道你過得比較艱難,就故意結婚不喊你。

不像我的朋友。

好多年沒有聯繫。

突然發個信息說自己要結婚了。

說說還不行,還特定要見面說。

不遠千里來我這。

又蹭了我一頓飯。

去年過年的時候,剛好趕上疫情。

心想終於有藉口可以不去婚禮了。

這個人又特地把日子換了。

今年結婚之前重新算日子。

他先問的我放假時間。

放假那天,我還在考慮回不回去。

畢竟我可以說公司忙,要加班。

這個人直接電話打過來了。

沒辦法。

我只好從支付寶和微信裏借了一點。

湊好份子錢給他送去了。

這不。

過幾天小孩子又滿月了。

喊我們去喫飯呢。

我心裡有點累。

上次的錢,我還在還呢。

這可如何是好。


之前我有個同事就是因為她閨蜜結婚沒請她,所以她生氣了一整天。

下班跟對象喫飯的時候,瞎聊聊起這事,我就順嘴問他了,如果是YF(他兄弟,我和他都認識的一個諮詢師)結婚擺酒沒有叫你,你會不會生氣呀?

他立馬脫口而出,這有什麼好生氣的。

我摸不準他是在凹偉光正人設還是真這麼想的,不過他的思維確實總是跟大部分人不一樣,所以我繼續追問,那你不會覺得他不把你當兄弟,不重視你嗎?

他沉默了下琢磨了下,然後跟我說了下邊這一番話。

「如果我有把他當兄弟的話,遇到這種事情,我首先應該考慮的是,他擺酒居然連我都給忘了,那他一定太忙了,近期我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到他的。」

「其次,我應該考慮的是,是不是屆時到場的人裏有些跟我關係不好,所以為了避免尷尬,他就沒叫我去。」

「只有排除了這兩個可能性,我才能去質疑他有沒有把我當兄弟。」

如果遇到事情,我一上來就只把他往最壞處想,那是我沒把他當兄弟,而不是他不把我當兄弟。」

「而且,就算是他真的沒把我當兄弟,是想疏遠我,那我也是應該努力去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最後,如果我這麼優秀的人他都不結交,那他應該是智商有問題,我就當他主動幫我清理社交圈了。」

好吧,我承認我垂涎他的人生智慧hhh大師我悟了

我那次聊天的筆記:

朋友對自己有沒有情分,這是朋友的事情,控制範圍外。

自己對朋友有沒有情分,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控制範圍內。

這是課題分離的思維,是獲得自由的思維。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這是反省的思維,是獲得成長進步的思維。

與其執著於抽象的「應不應該」,不如把重心收回自己身上,思考自己想怎麼做,以及自己能怎麼做,你自己承擔的責任越多,你的人生就越會在你的控制範圍內,你也會越自由。


這題 我會

我們川渝有個名人叫 貝利馬列斯?李

他曾經說過

如果是白事

可能家屬一下被悲傷一哈沖昏了

不請你 你自己都要去

去幫著嗲開水

如果是紅事

兩口子坐在牀上 掰起指拇算

都算不到你腦殼上

那你以後基本可以不來往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