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選鋼琴,看上了卡瓦依kus30,外觀很好,音色手感都不錯,就是音板是3層複合音板,雅馬哈同水平的2x型號,應該是實木音板,但是音色一般,有些炸了,外形也不是大譜臺設計。

問題來了,這個3層複合音板永久以後鬼畜什麼問題嗎?在性能保持上,和實木音板有什麼差別?希望懂得人能給分析一下,謝謝~


製造成本:實木音板大概是複合音板的三倍

優缺點:實木音板理論上有更好的聲學效果,音色更豐富

複合音板生產週期短,結實,不容易變形開裂

以上是傳統觀念對音板的理解

1990年前後北京鋼琴廠生產過一批用來對比的鋼琴,有的使用實木音板,有的使用合成音板,並且橫拼豎拼各種姿勢都用,然後請了一些鋼琴專業人士過來試彈,結果是大家並不能分別音色好壞。

實木音板生產週期長,需要自然風乾很久(10年左右),這對國內目前的鋼琴企業來說是硬傷,大家都在走量,沒有心思慢工出細活。

回歸主題:理論上合成音板更結實,但從我過往接觸的數萬臺日本歐美二手琴來看,出現音板故障的概率很低,使用50年左右的鋼琴,音板出現故障的概率小於萬分之一。

通常是機芯壽終正寢,音板完好。


我想了一會,應該從何說起,糾正一點,複合音板也是實木音板,複合音板的對立面是實木單層音板,在我的文章樂展見聞裏寫了一點,你可以去看看,從耐用角度來說,短期內複合音板有優勢,因為不容易開裂,但是,一但開裂維修非常困難,有的裂痕隱藏在裡面你看不到,換句話說,有的看起來好好的複合音板裡面可以有裂只是不影響聲音,而實木單層音板,有裂很容易發現,造成一種錯覺,複合音板短期內不容易裂,這是個待考證的命題,從聲學上講,複合音板力量傳導的衰減更嚴重,這點是單層音板的強項,鋼琴設計之初就是單層板,後來由於材料的稀缺,工業化對產量的需求,複合音板逐漸興起,一方面大多數人聽不出區別,另一方面一些以前沒用的邊角料有了用處,成本更低了,所以基本現在國內都是複合音板,單層板一般為雲杉,單獨雲杉這種木材並不稀缺,稀缺的是可以做音板的雲杉,對年輪的緊密度,木紋的曲直有很高要求,現在日本產的一些入門低級的鋼琴音板年輪慘不忍睹,綜合來看,實木音板更高級,更嬌貴,要注意溫濕度,聲音上能帶來更高級的享受,價格也會更高,綜合下自己取捨吧


先說結論,影響最大的,一般是擊弦機,就像汽車的發動機一樣。

卡瓦依你可以加一點錢看s5和A5,都是實木單板,多加個幾千塊就行。最好考慮a5,這些都是實木單板。


實木還是複合音板對音色影響不大,主要是影響共鳴效果。所以才會有雅馬哈即便用了實木音板,音色依然會很炸或很亮。早期的鋼琴都是實木單層音板,共鳴效果很好,但有個致命的缺陷,濕度太低會導致音板開裂。而複合音板最大的優點就是解決濕度太低音板開裂的問題,但是共鳴效果會變差。不過價格要比實木單層音板便宜,所以大量的中低端立式琴都是採用複合音板。


家裡一臺90年代複合板國產琴和一臺90年代中古實木琴的親身經歷,複合板用到第22年琴身開板了,鋼絲共鳴極其嚴重,實木目前沒有大問題。


影響鋼琴壽命的不僅是材質,還有生產工藝和技術。

眾所周知,日本鋼琴在生產過程中有嚴格的標準體系。不僅僅是鋼琴,日本產的其他產品,對於質量,細節的把控上幾乎接近於「變態」。

買鋼琴有時候和買車差不多,有的車用了二十年以後,剛過磨合期。有的車開了20年,各零件都損耗抗議要退休。你既然選擇了卡哇伊或雅馬哈,雖然是國產的,在耐用性上已經很出眾了。

完全沒必要非要在兩者中分個伯仲。多花點時間在鋼琴的練習,和老師的溝通中,收益會更高。


鋼琴的音板為什麼是彎曲的?

大家看鋼琴的音板似乎是平的,不是!鋼琴的音板是彎曲的

音板的輕微彎曲,是鋼琴聲音擁有力量和音色的基本原理

這就如同人跳遠一樣,腿直直的,彈跳起來毫無力量。

只有微微彎曲,肌肉才會爆發力量。

假如時間長了,音板因為木質變化而變平了,

那麼,鋼琴的聲音就會喪失爆發力


矮油 回答到點子上了(音板的作用:擴大 美化琴絃的聲音 簡單點講就是鋼琴的美化喇叭口 )非常重要 也是衡量一臺鋼琴音質穩定性的標準之一


複合音板受環境變數的狀態變化不大,適應性相對好一些,但是壽命我覺得不好說,要看粘合劑的臉色,十年內估計問題不大。具體差了幾倍成本我覺得你要看製造方式才能說清楚。樂器是一個以聲音定價的東西,更好的其他條件下(包括使用條件),實木音板才更有意義。這個價格的琴,即便是單層實木音板,質量也不會好到哪去。只要聲音滿意就行。記得好好整音。

另,你感覺音色炸是正常的,本身是新琴,琴絃的張力釋放才剛開始,金屬味兒有點烈,琴槌可能也沒調整,而且音色亮是北美雲杉的特質。開聲之後,音色動態可能會好,但是膠合層的開聲時間沒法預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