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症患者居家隔離就是個坑,這裡我從基層隔離的實際談談吧。

之前中國的居家隔離,主要分疫區隔離(湖北武漢,集中隔離14天,重點隔離,理論上24小時在控),親密接觸者、其他人員(同乘)、其他城市返回等等。武漢因為本身是疫區,所以才有了輕症患者居家隔離的做法,但是,居家隔離,不等於自我隔離。

人是一種有思想有需求的動物,居家隔離倒是隔離了,但是你必須還擁有一支數量龐大的基層幹部隊伍和志願者隊伍,以及數量可觀的醫護人員隊伍,去保障他們的衣食住行和心理需要,甚至突發情況。

曾經和社區工作人員進行過計算:要完全保障一個輕症患者家庭的安全性,起碼需要1個志願者、1個醫生、1名警察,這就是居家隔離三人專班的由來。考慮到夜間值守,實際志願者需要每戶2個,醫生和警察是每天起碼兩個(這個是應急支援的,不必像志願者那樣每戶盯防)。額外運送生活物資的志願者,這個還不計算在內。

而與之對應的,是監控管理人手嚴重不足,輕症患者居家隔離並不難,難的是管理和保障。人是要吃喝拉撒的,他宅著沒關係,外面的人必須保證他的後勤供應、藥品甚至是心理輔導,否則很難保證在控。一般基層村居不過10人上下的工作人員,加上志願者也就2、30來人。武漢和湖北的特殊性,政府各級部門的人手肯定下沉到了村和社區,但他們的隔離對象也多,一來一往,人力缺口更加捉襟見肘。

各種資源和人力的不足,導致居家隔離難以實施,很容易出事。譬如之前的晉江毒王,原本村居安排他在家隔離,因為他隱瞞出行歷史,沒有24小時監控,結果這人亂跑,最終釀成大禍。無獨有偶,最近韓國也出現了隔離對象脫離監控的事情。

這還是在各級政府部門和基層幹部,黨員突擊隊,志願者一起逆行的中國。

居家隔離過於分散,是不適合輕症群體的,再怎麼輕症,他也是確診對象,也會傳播病毒。分散的隔離對象會大量消耗基層防疫資源和人力,消耗志願者和基層幹部的精力。隨著疫情的發展和需要隔離對象的增多,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居民區內部交通感染,甚至連基層幹部和志願者都有危險,他們畢竟不是專業醫護人員,而這部分人一旦被感染,傳播就更廣了。

恕我直言,長期來看,輕症患者居家隔離=不隔離,剛開始數量少的時候這個是可以應付的,數量一旦高漲,抗疫一線的人手根本應付不過來,時間長了會崩。

所以,建立方艙醫院,實行集中隔離,這才是靠譜的做法。


我覺得兩方面可能都有


方艙醫院的出現,已經能夠看出形勢已經從保存量轉變為保增量——最緊要的是保證留存的健康群體不受感染,最好的結果就是等再熬過一個隔離周期,峰值出現回落,疫情才得以控制。

所以說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在二十一世紀的二十年代,承受著戰爭年代才有的生離死別。武漢不活該,武漢只是很倒霉,既然上帝選擇了武漢,那武漢只能選擇做一個英雄的城市……


治病救人和切斷傳播同等重要,某種意義上,後者甚至更要命。把可能傳染源儘可能、儘快控制起來,是控制疫情的命門。


兩方面原因都有。

其實一開始鍾南山院士說會人傳人的時候應該感染的人就非常多了,再加上春運封城逃離政府不力各種原因感染繼續增加擴散。

床位醫護人員有限,檢測試紙和檢測實驗室有限,也是確認數據失真的主要原因。

在這樣的情況下,分個輕重緩急就尤為重要,雷神山火神山集中收治重症,三個方艙醫院收治輕症,其他各家醫院就能騰出床位和資源來搞定新增的,畢竟目前已經感染但由於缺乏床位讓回家自行隔離的人還是非常多的。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越來越多的發病者會被發現和收治,這一切總會過去的。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我也想知道,大型酒店旅館也被徵用了,今天開始徵用大學生宿舍了,天啊,我真的好想知道到底多少人……


這是不得已的措施了。武漢的疫情太殘酷了。。。,不知道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目前武漢確診的已經有6300多人,疑似的估計比這個數字要稍多一些。疑似病人同樣需要隔離和救治。

火神山和雷神山只能接納2000名確診的重症,三個方艙醫院可接納約3400名已確診的輕症患者,那麼各大醫院就可以騰出手來醫治少量的確診病人以及數量龐大的疑似病患。

現在漢口北的商鋪業主請求將幾萬間水電全通的空置商鋪(獨立成間,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改建成臨時醫院或隔離區。

衷心希望政府能採納這些建議,儘早讓病人們隔離,目前,隔離才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手段。

很高興李蘭娟院士發現了兩種有效的抑制冠狀病毒的藥物,感謝這些辛勤的白衣天使們!

希望疫情早日得到控制,不再蔓延,每一個向上跳動的數字背後都意味著:正承受著生與死、病與痛的煎熬的人,又變多了!

武漢加油!全國加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