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下午,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疫情防控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參加發布會,通報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研究的最新進展。

鍾南山表示,十七年前的非典,也是通過屍體解剖瞭解除了肺部之外,全身臟器受損的影響情況。

通過屍體解剖,這次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的表現,和SARS有點不一樣,沒有嚴重纖維化,肺泡還存在,但是炎症很厲害,還有大量的粘液,非常黏,這將導致病人的通氣不通順。

解剖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病人的特點,在幫助他們通氣上改變一些方式。


2020.2.18日一條新聞——

中新網客戶端2月18日電(宋宇晟)針對解剖新冠肺炎患者遺體的情況,鍾南山18日回應,遺體解剖很重要。「17年前SARS的時候,就通過遺體解剖說明瞭,肺本身病變情況以及肺以外全身臟器被破環的情況。」他透露,新冠肺炎患者肺的表現和SARS有點不一樣。「並不像我們想像的嚴重纖維化,現在還沒有結果,看起來有一部分肺泡還存在,但是炎症很厲害,有大量粘液。」他表示,進一步解剖會幫助我們認識這個病的特點,同時要特別注意讓患者氣道通暢,相關研究還正在進行中[1]

終南山院士提到新冠患者肺部病理部分肺泡還在,但是炎症強,有黏液,這一點在王福生院士團隊的「死後組織活檢」的文章裏也有體現。也說明大量進行屍檢的刻不容緩。

Vigorous Cooler:[Lancet RM]第一例死亡患者病理?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本文首發知識星球 真知拙見 Knowledge Hot: https://t.zsxq.com/r3NRNrV

王福生院士團隊發布首份新冠逝者病理報告,什麼是微創病理檢查?從中可以解讀出哪些信息??

www.zhihu.com圖標

昨天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來之前有一個研究團隊提到沐舒坦可能對新冠的治療有效,當時並未進行評價,現在回頭找了一下。

2020年1月25日,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的王月丹和初明團隊,採用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葯靶篩選系統,重點針對2674種已上市的藥物以及1500種中藥提取物進行了藥物篩選,發現了多種潛在的ACE2結合劑,有望用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治療,其中包含了氨溴索(CAS號:18683-91-5)等[2]

鹽酸氨溴索(商品名 沐舒坦)是一種非處方葯(OTC),這也說明瞭其安全性,鹽酸氨溴索在臨牀上的主要作用就是化痰。另外還有擴張支氣管、咳嗽困難等癥狀緩解的作用。

鹽酸氨溴索可以促進黏液的排出、並溶解呼吸道的分泌物,從而減少黏液的滯留。顯而易見痰液更容易排出,用過的人肯定知道。

之前跟疾控中心一些一線人員的交流中也發現,部分患者的痰液標本十分黏稠,進行核酸抽提的時候需要用痰液消化液先處理。而痰液消化葯的主要成分是EDTA和胰蛋白酶。再加上終南山院士提到的肺部病理表現(還需要更多的屍檢結果才能下較完善的結論,目前只能是初步判斷),鹽酸氨溴索(沐舒坦)可能對緩解新冠感染患者的呼吸道受累癥狀改善有作用

如果患者的血氧供應通過化痰不那麼迅速的惡化,可能能降低重症患者挽救不回的幾率。


其他新冠治療的專欄文章——

【分析】青蒿素可有望緩解新冠感染免疫損傷癥狀?

zhuanlan.zhihu.com圖標【風聞】甘草酸製劑可能對SARS-CoV2感染患者有效?

zhuanlan.zhihu.com圖標巴瑞克替尼(Baricitinib)可能對2019-nCoV的免疫繼發損傷治療有效?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參考

  1. ^http://news.cnwest.com/tianxia/a/2020/02/18/18494671.html
  2. ^https://mp.weixin.qq.com/s/6ONSMvCE_KcExeD_p1-Vgw


看到這個消息,之前一直備受爭議的死亡病例過千,卻仍沒有一例病理解剖的問題,官方終於有了第一次回應。那這次的突破,對新冠肺炎的治療會有什麼影響呢?因為我並非醫學背景,所以首先想到的事,03年SARS時期,在病理解刨後對當時的治療和預後起到了什麼作用,於是翻了下當年的一些文獻,大概總結如下(非醫學背景,所以可能有些描述並不太準確)

  1. 對治療部位的重新思考

這篇04年文章,就聚焦在,通過病理解刨,觀察SARS病毒除了肺部以外,在其它器官上的分佈。結果發現,在小腸,腎臟,甲狀旁腺甚至肝臟上都有病毒分佈。

聯想到,之前有一篇預印版的Paper,發現一些新冠肺炎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肝損傷,且通過單細胞測序,發現膽管細胞中的ACE2有特異性高表達(新冠病毒的人類受體),所以推測肝損傷有可能是因為膽管細胞被病毒侵入後產生功能紊亂造成的。所以,這次病理解刨如果能對病毒感染的器官分佈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可能對這次新冠肺炎在治療的器官靶向上會有新的啟發

2. 對治療方案的重新思考

這篇03年的文章,通過病理解刨觀察SARS患者肺部的吞噬現象,推斷SARS的致病機理是細胞因子調節異常(cytokine dysregulation)。因此建議臨牀上可以適當的使用糖皮質激素介入,從而調節細胞因子失調,避免致命性的後果。這是對當年飽受爭議的SARS患者糖皮質激素治療方案為數不多的支持證據(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有較強的副作用)。

而之前,對這次新冠肺炎,也有推斷,主要致死因素可能也是感染引起的大量肺部炎症因子,產生細胞因子風暴,而細胞因子風暴通常伴隨著肺部纖維化。而根據鍾院士的描述,這次病例解刨並沒有發現肺部嚴重纖維化,這是否對之前的假說有所啟發,可能激素療法,和大劑量維C療法並不是很好的解決方案(這個純個人思考,不專業)?

3.對預後注意事項的重新思考

這篇文章,研究了SARS病毒,在患者死後的多長時間內,在不同的器官仍然有活性。他們發現在肺部的病毒,最長死後175小時仍然有活性。而在小腸裏的病毒,也發現有在患者死後160小時仍然保持活性的。所以,如果有同樣的分析結果,可能對處理患者遺體的醫護工作人員的保護措施會有一些新的啟發?而對治癒患者,回家再行隔離的時間或許也會起到幫助?

以上僅代表我個人觀點,非醫學背景,有不專業的地方,還望大家多擔待。


「通過屍體解剖,這次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的表現,和SARS有點不一樣,沒有嚴重纖維化,肺泡還存在,但是炎症很厲害,還有大量的粘液,非常黏,這將導致病人的通氣不通順。」

第一:主要矛盾是身體各器官的氧合

第二:除了藥物化痰,最快最直接的是肺泡灌洗。但,需要纖支鏡操作,醫護人員的職業暴露風險高,同時患者已處於低氧狀態,對於患者的風險也相當高,需要相關科室強有力的保障

第三:在醫療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可以嘗試肺泡灌洗


通過屍體解剖,這次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的表現,和SARS有點不一樣,沒有嚴重纖維化,肺泡還存在,但是炎症很厲害,還有大量的粘液,非常黏,這將導致病人的通氣不通順。


謝邀,樓上Vigorous Cooler回答很詳細了。


對於一線奮戰的醫生沒有什麼影響。治療當然還是按照5.0版本的標準來。這種發布會是對外行通氣用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