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弟弟,我不是獨生子女,我身邊的一些比我大的朋友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同齡人也有,同齡的獨生子女,讓我總覺得他們像小公主小皇帝,父母都給最好的,而比我大的那些是獨生子女的朋友,讓我覺得他們很辛苦壓力好像很大,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


我不是獨生子女,所以希望我女兒可以做獨生子女。關於壓力。在父母收入差不多的情況下,獨生子女的資源是其他人的至少兩倍。父母壓力小,心態好,可以積累更多財富,可以對孩子投入更多,進入良性循環。長大後,父母的資源可以扶持你成家立業(買房),可以全心全意幫你帶孩子,而不是幾個孩子掙來爭去,老來分離,牽腸掛肚。

至於壓力大概是養老壓力?那得看老人是什麼樣的老人。如果是農村沒有收入或收入很低的老人,自然是多子多孫好,如果老人的收入可以維持基本生活還有醫保,那麼一個孩子和多個孩子壓力差不多。一個孩子不能天天請假陪牀,兩個孩子就能了?不能天天請假,隔一天請一天就可以?

以上只分析現實利益,還不包括精神方面,愛與偏心的問題。什麼是最大的壓力?除了買房,沒人帶孩子你才知道什麼是壓力。我女兒長大後,我們所有的資產積累都可以留給她。如果需要帶孩子,我們兩個可以一起幫忙,如果不需要我帶孩子,我們就安享晚年遊遊逛逛。生病需要鉅款?如果孩子足夠優秀,則可以承受,如果不能,還可以賣房。是的,多養一個孩子的錢足夠你再買一套房。


肯定比二胎家庭孩子幸福,我不是獨生子女 從小到大父母給的愛都要分一半甚至更多給弟弟,雖然嘴上說著富養女兒 但是實際上給兒子的永遠比給我的多,所以很多時候我壓力都特別大,也不敢和父母說,我是姐姐已經工作了 弟弟還在上高中。

以前我一直也沒覺得我父母會偏心我弟弟,是我工作後每次回家 我發現我爸媽對我弟弟學習上的幫助遠比我多,舉個例子我高中和我弟弟是同一個學校,學校的校長是我爸發小,我在那裡上高中的時候我爸從來沒有給我想過換個好班級,覺得讓自己發小幫忙怕欠人家人情,但是我弟弟在學校期間,我爸馬上和發小說給我弟調了個年紀最好的班,並且每次回老家都和發小一起喝酒,還去醫院看望校長父親什麼的,當時我在學校的時候我叔叔他們都說讓我爸多和校長走動,我爸說小孩子讀書靠自己,不要老是想著找關係……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我自己上學考學從來沒幫過我 都是考成什麼樣就什麼樣 但是輪到我弟卻願意花3w給他弄個重點初中。我工作之後也是,因為我都是給他們買東西比較多 家裡的電器傢具什麼的我都給他們換了, 就給的少,然後有次吵架我爸就說我白眼狼 工作了從來不給家裡拿錢白養了我這個女兒 說我眼裡就只有錢 勢利眼之類的。我媽倒對我挺好的,主要是我確實因為我爸經常說一些傷人的話 可能是氣話吧但是也確實是他心裡想的,生氣的時候說出來罷了 以前我都覺得我爸愛我多一些 因為他嘴上老是說更疼我 但是長大了也看清很多覺得他更多實際的愛還是給我弟弟更多吧

所以我覺得獨身子女真的很幸福 至少你父母全心全意都只愛你 不會把對你的愛分一半出去 挺好的。


我覺得幸福是個主觀感受,每個人在同樣的狀況下感受都不一樣,沒法判斷某個羣體的人就一定幸福或者不幸福。而且獨生子女家庭每個教育方式也不一樣,未必就會嬌慣孩子。我個人的話小時候是很想要個弟弟妹妹的,因為我爸媽工作很忙,我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很孤單,朋友也不是每次都能來陪我玩,所以我將來是打算生兩個的。


常常感到孤獨,渴望被人關注。特別是爸媽覺得什麼都給你了,而你還在鬧怎麼不多陪陪你,跟你聊聊心裡事,他們根本不會理解。當然也有好處,想要什麼基本會滿足,父母把愛毫無保留只給你一個。我還是很幸福的,我媽雖脾氣有點大,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很細緻,周到。我爸雖有點大男子主義,但對我非常的好。

獨生女還是挺幸福的,父母應該沒有重男輕女,有哥哥弟弟的父母可能會多少有些偏袒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