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提問:

如何看待高學歷婦女晚婚晚育極低生育率,低學歷婦女早婚早育對社會進步帶來的影響?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嗎?

如何看待韓國性別平等指數亞洲第一世界第十??

www.zhihu.com圖標

韓媒稱,韓國統計廳2月27日發布「2018年出生和死亡統計數據(初步值)」,預測韓國女性一生平均生育子女不到1名。

據韓聯社2月27日報道,數據顯示,韓國去年的總生育率為0.98。總生育率是對女性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數的預期值。要想維持人口總數,總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統計廳人口動向科科長金珍(音)表示,今後韓國的人口減少速度會更快。

另外,去年韓國新生兒數為32.69萬人,同比減少8.6%,為1970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低值。死亡人數為29.89萬人,同比增加4.7%,為1983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值。

死亡人數增加但新生兒數減少導致去年韓國人口自然增長規模僅為2.8萬,為1970年以來的最低值,同比減幅為歷史最大值。


響應國家號召

沒什麼不對


東亞三內卷國 上一代乾死幹活 最後肥了那些個資本家們 這一代也該長點心了 韭菜爭先恐後茁壯成長資本家們割的笑哈哈 韭菜不長了資本家就不得不撒點化肥下來養韭菜 要不然就要割自己啦


守法朝朝憂悶,

強梁夜夜歡歌,

損人利己騎馬騾,

正直公平挨餓。

修橋補路瞎眼,

殺人放火兒多,

我到西天問我佛,

佛說:我也沒轍!


我估計一下,最多二十年內韓國肯定大幅度引進外來移民。你不生,資本家就引進能生願意生的新品種,那你就沒用了。狠狠抽那幫自以為自絕門戶就能逼資本家改善勞工待遇的人嘴巴子。


在中國封建社會,一個新朝代的建立,大多經過了連年戰爭,人口銳減。不少朝代初期能比前朝中後頂峰期人口減少七八甚至九成,這在現在看來是很恐怖的。而封建社會的核心生產是糧食生產,土地一直都是那麼多土地。人口爆減之後,人均土地大幅增加。甚至地都種不完,人少地多,即使地主階級依然大量存在,土地租金也會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下變的很低。然後大家的生活都過的特別好,農民家都有了大量的餘糧,於是積極生育。尤其封建社會以糧食生產為主的社會結構,尤其男性人口,備受歡迎。在村裡,誰家男丁多,種地就多,生產糧食自然就多,在這種以氏族社區為主要結構的社會,在村裡也更有話語權。這些都自然而然的鼓勵了生育。

但是人口暴漲之後呢,地還是那麼多地,不可否認,人多的時候,土地可以更精耕細作,但是有一個詞叫邊際效應。意味著,人口暴漲後再次增加一個人勞作,糧食的總量雖然繼續增加,但增量水平是開始減少的,甚至增量不足以養活這些新增人口。各種問題就開始顯現了。你總不可能把這些增量人口給埋了吧,實際上這種增量人口依然是有好處的,那就是對自己家庭家族有好處,但對整個社會生產,就不再是足夠的好處了。新增的這些人口所導致的新增生產力已經遠不及這些人的消耗了。邊際效用遞減,從經濟學角度,如果把整個社會看做一個公司,那就是虧本了。但是對於這公司內部的有新增人口的家庭小團伙來說,他們通常是有利的,因為新增人口增加了自己小團體的勢力,意味著公司內部分配比較有可能朝自己家族傾斜。

這些新增人口所導致的新增糧食產量不足以養活自己,就只能想法吃別人生產的糧食。社會分配矛盾隨著人口進一步增加也越來越大。以至於最後矛盾不可調和,革命爆發。連年的戰爭導致人口再次爆減,以此循環。

這也說明人類社會的發展,利己是根本動機。但是利己的最後總會導致各式各樣的社會矛盾。封建社會是這樣,資本主義也是這樣。利己動機導致了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但是大量的利己行為積累導致極其不利於整個社會的結果最後反而變成不利於每個人。

現代社會,工業生產取代農業生產成為核心。但是工業化越成熟,反而需要的生產人口越少了。而且,隨著互聯網和更好的交通網等等的普及,人的眼界在變得更寬。人就越追求自我。人更追求實現社會價值,然後享受自己的人生。氏族社區結構也在瓦解。你會發現這些新時代的東西,養育下一代已經越來越沒有足夠價值去滿足這些。所以我們發現,就算是對生孩子有非常高的獎勵的德國,生育率也動不動跌到枯榮線之下。

所以看到,我們用馬爾薩斯人口論去解釋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生產的封建社會很合適。但是工業社會,糧食產量可以用更多的工業資源與能源來堆徹,但是如果把馬爾薩斯理論里的耕地要素換為現代社會更廣泛的生存空間(包括就業,個人更高層次的活動範圍以及精神需求)要素時,這一理論依然很有效。

社會的發展是有一個最佳的人口量的,到底多少算適量,這取決於社會生產結構。

奉勸現在的很多人積極的擁抱少子化積極選擇丁克,很可能會導致一片咒罵。但是這卻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發展,是工業化的結果。看看今天的很多農村家庭,為了給年輕的兒子娶老婆,已經掏光了兩代人,等孫子一代長大又要結婚的時候,又要掏多少?那還能剩多少資本給老一輩養老呢?

在封建社會,孩子養到十二三歲就可以干很多農活,其產出開始大於其消耗。家庭就可以從其身上得到盈餘了。現在的社會呢,即使到了三四十,能對上一代回報多於繼續索取就已經不錯了。因為社會生產結構早已經大變了。

漢朝是個經常發動戰爭的朝代,這種好戰自主的控制了人口,朝代持續時間比較長。現代工業社會,會由市場化自主淘汰人口。而工業生產落後,社會生產仍然農業佔據大頭的,例如非洲印度,人口仍在爆炸的生育。而農業社會基本上做不到市場化手段淘汰人口。農業社會人口過度爆炸會使城市化倒退,因為更多的人口不得不參與農業生產才能養活更多人。工業革命前的歐洲,經常流行黑死病致使人口大減,意味著人口吃飯壓力減輕,反而城市得以持續發展。

如今的很多長輩催促下一代趕緊結婚生孩子。主要是因為長輩們受過去養兒防老的社會現實所影響。但是中國這些年的發展恰恰是從農業社會邁入工業化社會的過程。時代變了。以後很多底層家庭養兒不但不能防老,還得反覆倒貼。所以以後的底層家庭養孩子就算國家有很高的補貼,也會因為市場競爭導致代際矛盾反而加大。

美國從各個地區的人口研究發現,吸收移民比較多的地區,本地人生育率極低。而吸收移民較少的某些地區,本地人生育率這些年甚至反彈到枯榮線之上。說白了,這是生存空間之爭。人太少的時候,生育人口既有利於自己家族也有利於社會整體。中世紀歐洲每一波黑死病導致人口驟減過後,底層人的工作收入幾乎都會暴漲甚至翻倍。

所以封建農業社會,多子有助於擴展自己的生存空間。而現代工業社會,多子很多時候反而對擴展自己生存空間起更多阻礙作用。根本原因正是這背後的社會生產方式變了。

所以古代主要通過人口過度膨脹導致戰爭控制人口,現代主要通過市場化的自動淘汰控制人口。都很殘酷,但也都很現實。說白了,都是人口太多時導致資源激烈爭奪產生嚴重傾軋以致社會反作用。

但是這些手段都實現了人口數量的調節,太多,與太少都不好。

與生育率相關的離婚率數據也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目前全球離婚率最高的幾個國家,清一色的最高收入國家。法國排第五,盧森堡排第一,達到了75%(具體數據不是離婚率,而是去年離婚對數除以結婚對數,這裡做了近似),中國排第38位。

基於此,我們可以對中國未來的一些變化做一些預測。中國人口總量最快會在五年或者十年內開始總量縮減。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後開始大規模縮減,到時候中國就會開始保持每年總人口減少一千萬的規模進行縮減,大約連續縮減四十年。

中國目前長居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剛兵臨60%,這其實已經是中國城鎮化率的尾聲了。因為大量的中老年農村人口不太可能去城市養老。目前的農村,除了過年等重大節日,已經很少見到年輕人。到時候這些人去世的差不多,中國的城鎮化率將自然達到80%。所以不要信地產白銀十年的說法。中國接下來的城市化會是大城市吸干小城市,核心區域城市吸干縣城。

以後會有大量的縣城以及地級市走向消亡。這些地區的房價,到時候真的會是白菜價。但是,中國的核心都市圈,比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核心地區,房價依然會很高,很可能遠比現在高很多。人都是扎堆的。不要以為互聯網高鐵啥的會模糊地區界限。而事實上,高科技的發展有時候也有助於城市規模的擴展。

中國的城鎮化率是這二十年內大規模進行的。而房價也恰恰也是這二十年反覆大漲的。而人口持續流出的東北,不少地區房價表現極差。房價的漲跌自然有土地供給等供給側因素,但是人口流動卻是需求端非常重要的因素。以後的房價走向會越發明顯的區域性兩級分化。

所以儘可能的,買房還是買在一線以及中東地區的省城。這些地區的房子才具有金融屬性。日本即使失去三十年,以及即使俄羅斯非常的人少地多,但是東京,莫斯科的房價依然很貴。老家農村家蓋房的盡量以實際需求去蓋不要盲目跟風蓋多層樓。

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不會因為這些趨勢而止步。經濟發展越發靠科技的時候,經濟發展將越來越更依靠人口的質而不是人口的量。中國能否超越美國,我個人認為,到時候中國能否合理的保留大量適當的階級上升通道很關鍵。

中國目前人均gdp才剛達到世界平均水平。而日本巔峰時期人均gdp超過美國。所以簡單的認為中國即將像日本那樣地產泡沫破裂進入失去的二十年,是不科學的。中國和日本之間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階級上升通道的狀況,還是文化,還是政府的效率,還是對未來的投資積極性,都完全不同。

中國這些年,工業化進程太快。以後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會加速外遷。中國的龐大人口數量以及目前的發展階段將決定,中國未來的底層傾軋將會越來越激烈!以後會對好的教育以及醫療展開的競爭會更激烈,而這些領域如果推進市場化民營化改革,大部分的底層人將會跟好教育好醫療資源不再有多少關係。中國抓緊技術升級,意味著可以在世界範圍內對別國剪更多羊毛。但好資源永遠有限。結局就是,底層人的階級上升通道會被慢慢堵死。你要想多子多福,也沒人攔你。畢竟你底層人不多生,上層人剝削誰去。階級屬性決定,上層人就喜歡你多生。

階級通道逐漸堵死的情況,也是中國曆朝歷代和平發展到最後的必然結果: 有錢人有資源有權的,掌握了資本資源權力,都會積極壯大自己勢力,而其本身就比底層人更有社會話語權。蛋糕在變大的過程中,問題還不明顯。上層階級內部彼此之間會越來越加強彼此合作,互相提升彼此利益最大化。最後底層人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少。教育市場上,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就是例子。

從人口結構來預測,不出四五年,農村彩禮錢大概率會再翻倍。跨國婚介會是個好生意。


因為不幸福。東亞這幾個國家/地區都有這個問題了(貌似台灣叫少子化)。

當然論經濟水平我們已經比父輩爺爺輩強了很多很多,但是真的比比幸福感呢?

有人要說了,我們現在想吃啥吃啥,想穿啥也基本都能做到,為啥不幸福?然而雖然有錢人很多,但是如果天天加班,甚至周末都加班,有錢就幸福嗎?如果天天痛苦那自然不想生了!

我還記得跟我老爹聊天,他結婚前後雖然沒什麼錢,但是每天好好乾活,慢慢攢錢,就是會覺得生活比較有希望,我出生他也只覺得很幸福,那時候也不覺得養孩子要花多少多少錢,所以也不會對未來擔憂。

說的有點亂,隨手一答


對比我國東北,二十年前生育率就已經降到1.0以下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東北三省總和生育率:遼寧0.999,吉林0.853,黑龍江0.884),人們還能鎮定自若,韓國人是不是太不老道,太不沉著了?

日本總和出生率千分之14.2

2018年,韓國總和出生率千分之9.8出生率

韓國城市化率比東北高三成,GDP三萬多美元是東北的4倍。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45809520X00C19A6MM8000/?www.nikkei.com?

www.nikkei.com

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的總和生育率分別僅為0.741、0.760、0.751,均遠遠低於全國平均1.181的水平,也大大低於2010年全球生育率最低的新加坡0.80的水平。東北三省平均大約0.75的生育率水平,相當於

8個育齡男女只生育3個孩子!

不僅是全國最低,更是全球最低!

而韓國統計廳最近發布報告顯示,韓國2018年總和生育率為0.98,為1970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低值,也是首次跌破1.0這個心理承受極值。此數據一出,舉國嘩然。

考慮到中國性別比嚴重失衡,中國要維持世代更替,總和生育率要不低於2.3才行。而東北0.75左右的總和生育率,尚不及維持世代更替水平生育率的三分之一!假如東北人從此不流出不流入,按這樣的生育率,東北將在17代之後徹底荒無人煙!這簡直太恐怖了。

根據2000年到2010年總和出生率推算2020年,東北地區總和出生率在千分之6.0到千分之6.5這個區間。遠遠低於地球上的任何國家

世界最低出生率國家韓國比東北還高。東北三省出生率看的確是一家。 東北現在生育率千分之5~6。比日本的千分之14.2還要少一半。這樣的生育率,人類歷史上只有戰爭饑荒才會有。

2018年,東北三省人口統計匯總:(數據來源各省統計局遼寧省統計局 2018年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8年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8年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遼寧: 全年出生人口27.9萬人, 出生率6.39‰;

吉林: 全年出生人口17.99萬人 , 出生率6.62‰

黑龍江:全年出生人口22.56萬人, 出生率5.98‰

2018年東北總人口:10,836.46萬人 出生人口:68.45?萬人

東北人口占未來中國4.49% ,現在是7.77%

2018年:

去除東北的總人口:139538萬人 - 10,836.46萬人 = 128,701.54?萬人

去除東北的出生人口:1,454.55?萬人

去除東北的中國其餘部分人口出生率:1.1302% 也就是 千分之 11人

東北的出生率 : 0.631%

人口出生率世界最低

那麼為什麼,同樣的政策在東北如此嚴格?而且東北是每平方公里人數最低的大平原地區。誰能解釋一下?誰敢解釋一下?

東北經濟佔比中國持續下降已經40年了。當年所謂的遼老大,快成了笑話了。誰能給解釋一下?

東北人口外流最嚴重的黑龍江3000多萬人。被南方白白拿走21億噸石油,7億立方的木材,其他還有煤鐵之類的數不勝數。這些東西夠黑龍江人活成沙特人了吧?現實是黑龍江人遍布大江南北的謀生。


東亞鐵血三兄弟,誰先昭和誰是狗。

當年東亞共榮圈,如今舔狗遍地走。

生產時節談奮鬥,收穫分配靠內鬥。

野心慾望全上頭,謙讓三分永不夠。

少生不生努力苟,攢齊龍珠馬上走。

遠離東亞空氣鮮,一代積蓄寸不留。


租雞青一,天下大同


生育率持續走低是必然的趨勢。

認識的韓國年輕姐姐都沒有想生孩子的,不敢結婚或者不想結婚的男生也很多。一是因為韓國現在就業形勢十分嚴峻,一般的大學生找工作都很困難,更別提結婚生子了。你可能會說中國現在經濟寒冬就業也很困難,可比起韓國,真的是好多了。他們大學生就業競爭激烈到什麼程度?很多本科生都不是四年就畢業的,他們會申請休學,利用這段時間去申請實習或者去考試院學英語、備考公務員。和我關係比較好的一個姐姐,韓國top10學校出身,大學和我一級,現在我研究生都快畢業了她本科還沒畢業,因為還沒找到工作啊。

二是韓國這幾年女權意識崛起,越來越多的受過教育的女性想擁有自己的事業和人生。Metoo運動在韓國的影響還是很廣泛,有很多女性也意識到自己被「女人必須美麗」觀念綁架。我也見到很多素顏上課的學生,並不是網上說的那樣「不化妝還會被路人指責」,大家都活得那麼辛苦,誰管你呢。

當然生育率低還和福利政策等等環境因素有關,這裡不詳細說了。

生育率低,會導致老齡化加重以及勞動力短缺。所以在韓國,學生兼職,在便利店咖啡店打工是很正常的現象,畢竟人少嘛。加上韓國大學學費比較貴,很多學生都會自己打工賺生活費,韓國最低時薪一小時五十多人民幣,一周上七八個小時班保證一周基本生活還是沒問題的。

另外,走在首爾,如果你稍微留意,就會發現在這個國家的首都里,遍地都是老人,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還在工作賺錢,經營餐廳的很多都是老人。這在中國來說還算比較少見,不過很有可能我在這裡看到了我的未來。

現在韓國政府在積極研究如何鼓勵人們生育,一些政策也在慢慢實施中,但具體的效果如何很難說,畢竟這個大趨勢只能被減緩,很難被逆轉。不過就東亞女性終於開始意識到「生孩子不是女性的天職」這一點來說,未免不是一種進步。


所以你們知道為什麼韓國一直努力援助朝鮮,即使在朝鮮因為核試驗招致全球制裁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援助不斷吧?

因為朝鮮有韓國急需的兩樣東西,勞動力、核導彈(其實包含核武器和運載火箭兩個方面)。

所以可以斷言,此後的韓國領導人,無論是什麼政治立場,都會越來越急切的推動與朝鮮的和解和統一進程。

另外生育率下跌對於發達經濟體來說是不可避免的。

生育後代對人類這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來說,原本是一種帶有投資性質的保險措施。

但是隨著服務業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改善,生育後代的需求必然會降低。而競爭激烈的國家又導致養育後代的成本不斷提高。

所以生育率下降在一個高度內卷的社會裡是無解的

中國顯然已經有很多人認識到社會競爭壓力(內卷)和生育率下降的關係,所以這幾年拼了命要向外發展,以避免完全內卷變成銜尾蛇

當然,讓內卷了幾百年的東亞國民轉變觀念願意走出去還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中國夠大,人口夠多,尚且有一定的緩衝空間,只要堅持向外走,去與外人競爭,去開拓海外市場,那麼還是可以避免淪落到日韓的境地的。

但是韓國就不要想了,中國發展前進的每一步,首先擠壓的都是韓國的生存空間。

韓國續命的希望只有朝鮮,而且就算得到朝鮮的廉價勞動力,也不過是靠壓榨生產成本來減緩被擠壓的速度,對於降低社會競爭毫無幫助。

所以建議韓國認命。


說個笑話,前幾天女人拿手機給我看她同事發的朋友圈圖片,是她同事的老公在衣索比亞釣魚的照片。此君據說是生意破產(我懷疑是賭博)跑到衣索比亞投奔當地朋友去的,現在在那邊活的風生水起。

我本來以為這種「破產失業了就去非洲」之類的梗只是停留在我們這些機械狗的互相調侃中,沒想到居然真的會有這種人這麼做,當時聽到的時候只覺得莫名的滑稽以至於嘴都合不攏。

不過看照片上那哥們兒真是一臉的輕鬆自信,身邊就差一位東非閃族美人相伴了。

當然,誰知道有沒有呢(微笑)。


沒什麼意外的

沒有經歷過原始積累還想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唯有壓榨本國人民這一條路。

所以全世界實現後發工業化的國家幾乎都集中在東亞地區,因為這個地區的人好壓榨。

而壓榨人民和工業化都會造成普通人生育意願的降低。

所以這個地區的人口生育率也是全球最低。

前者的結果我們已經看到,就是「996」

後者的結果我們也看到了,就是鶴崗的房價

鑒於有些知友混淆了「窮」和「被壓榨」的概念,所以附一下之前發表過的一篇文章:

跑調的Melkor:後發工業化國家的人口詛咒?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被我猜中了啊......

根據計劃,截至2022年末韓軍常備兵力將由現在的57.9萬減少到50萬,其中,韓陸軍的2個軍、4個師都會被裁掉。對此,韓國國防部發言人稱,韓陸軍將新建1個師,精銳的軍官力量會保留下來,不會因裁軍導致戰鬥力流失。韓海軍第6航空戰團將改編為航空司令部,韓空軍偵察飛行戰隊改編為偵察飛行團,韓海軍陸戰隊航空營也將擴編為航空團並增強偵察能力。

果然人力已經不能維持現有規模了。


觀點不同我沒有意見

但是這麼明顯的侮辱甚至是人身攻擊就太過了吧?

韓國的人口負增長,在未來幾年內會變成事實。某些人如果連事實都不願意去承認,那我們也沒什麼好說的。

——————————————

首先呢,這是一件無法逆轉的事情。

韓國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13人,是世界第13名(被認為人口密度極高的日本也只有每平方公里335人)

人均耕地面積為374平方米(澳大利亞是19291平方米,加拿大是12962平方米,美國是5109平方米)。

實事求是的說,韓國的國土承載力早就已經接近於極限狀態了。在韓國社會,處處都能感受到這種擁擠的社會氛圍。

一個早就已經被擠爆的國家,人口增長速度怎麼可能快的起來。未來幾年韓國的人口負增長是必然的,除非你打算搞強制受孕,禁止墮胎,不然這出生率救不回來。

韓國為了這種極高的人口密度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高度內卷化的社會環境、無處不在的競爭、資源的短缺、生活品質提高的艱難)。

從這一點來說,負增長對於韓國說不上是一件好事,但繼續增長也明顯難說是一件好事。任何人口密度過高的地方,出生率都會降低。2000萬人擠在首爾的鋼筋水泥中,指望他們拚命生孩子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事實上韓國人已經很給力了,首爾的出生率是0.74,而東京為0.72。至少比同為超級都市的東京要高一點。

城市化率會降低生育率,而這一點在東亞表現的極為明顯。東亞的大城市就是一個吞噬人的黑洞,進去了就會讓生育率狂跌。

韓國恰恰是一個城市化率極高的國家(目前87%左右)。全國將近九成的人在這種生育黑洞里生活,這種城市本身的出生率完全無法保證人口規模,完全依賴外部的人力的持續輸入才能生存。韓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首爾,其他所有的道、郡、廣域市都變成了首爾的補血包,但是當地方的人力也開始枯竭,這個生育率就完全無法挽救了。

——————分割線

不過我覺得韓國最應該擔心的是另一個目前還無法避免的問題:兵役

目前大韓民國國軍有60萬人,韓國兵役法規定所有適齡青年必須服役2年。

這種小學數學題很好算吧?

2018年出生的人,2037年開始進入服役年齡,該年出生32.6萬人,假設其中一半為男性,則為16.3萬人。

同時有兩年服役期的人在軍隊,則不超過35萬人。加上志願役、軍官也不超過40萬。

目前60萬人規模的韓軍,最多還能保持5年就必然要縮減規模(韓國出生人口從2005年開始血崩)。

如果再考慮身體素質不適合服役、移民、逃避兵役的人,連40萬都填不滿。這可比其他的社會問題更嚴重。

————————————以下和問題無關

評論區中有一位先生好奇中國大陸未來的人口峰值是多少,下圖是聯合國的預測

數字不一定準確,但是趨勢是這樣的

至於計劃生育......這個其實真的沒有宣傳中所說的那麼大的作用。真正降低人口增長率的是工業化的推進,大批青年外出務工。

————————————第二輪分割線

嘛......評論區里某位先生的意思我也不是不理解,事實上他說的事情我知道:

但是專家認為中國人口下降的幅度比韓國大啊,他們是專門研究這個的。我總不能說我比他們專業吧.......所以我採用了他們給出的結論。


中日韓 作為 亞洲三巨頭。其中 韓國人口最少,並且經濟相對發達,它的生育率水平 可以預測出未來 中國的生育率。

韓國戰後的經歷與日本相似,但是相對日本它的經濟體量並不高,人口較少只能通過高科技發展積累財富。較早的「內卷化」是成為研究東北亞發達工業國家社會階層發展的樣板。

「勺子論」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各階層嚴重固話的在外表現 ,勺子論 在韓國 無人不知。

中產對下一代的無情「壓榨」也反應出中產階層面對權貴階層壓榨的無奈反抗!

其國家壟斷資本 亞洲金融危機後完全被美帝為首的華爾街掌控。國內權貴階層漸漸淪為「買辦」。

「弱勢」政府淪為國內權貴代理政府,無法完成國內利益合理在分配,其政府領導實為「傀儡」。

國內外安全嚴重受制於 區域外大國,在外安全完全被美帝掌控,其整體國家主權以蕩然無存!

這樣的國家其本國政府以形同虛設,經濟調節能力失去價值,國內財富分配製度無法作用,階層固話不斷加速,經濟發展 高度依賴外貿市場,

實際上以成為的 「美帝南朝鮮特別行政區」。其經濟地位和科技優勢整隨著中國工業產業崛起而備受煎熬。

人口出生率不斷下挫,是國家主體民族走向毀滅的開始,無論生產力發達到何種程度,國家主體一旦失去了「人」的優勢 一切其他優勢 將蕩然無存。

韓國給我們的啟示很清晰!


東亞各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科技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東亞的生育率都是出奇的一致。

內卷嚴重的地方生育率都不高的。


首爾釜山無以為繼,北上廣深穩中向好。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因為首爾釜山不能從東亞最後兩塊農業社會中的一塊吸收流出人口成為新市民,而北上廣深卻可以。所以,一勞永逸的解決手段只有一個……

中 韓 合 並


非常正常,韓國的人口密度大於日本。而它的經濟發展的主幹又被幾大財閥掌控,導致其社會發展內卷化嚴重,它人口生育率跌破1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符合自然規律。什麼時候韓國的人口密度低於日本的時候,它的生育率自然會回升。

在韓國,大眾是被圈起來的綿羊,雖然可以表面民主的抗爭一下(韓國沒有美國歷史上產生反壟斷法的這一個歷程 https://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5331 ,導致私人壟斷勢力不受控制),但實際韓國ZF無法糾正被幾大財閥公司壟斷性操控韓國經濟的命運,其他中小企業的發展空間非常有限,沒有足夠的自由競爭空間,再加上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美國為代表的國際金融資本對韓國公司股份的抄底控制。所以韓國財閥們在本土內卷化的羊毛肯定薅羊毛是非常爽快的(當然,背後也肯定有美國為代表的國際金融和政治資本參與對韓國經濟的操控)。只不過這種內卷化依靠人口紅利的發展模式顯然不可持續,自然人口生育率下跌了。就算鼓勵生育也不會有什麼效果的,因為內卷化過於嚴重,貧富差距太大,韓國窮人的權益被完全的無視,誰會甘心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生孩子變成下一代綿羊被財閥繼續子子孫孫的薅羊毛?

不過 ,也不用擔心韓國人口生育率低的問題,南朝鮮不行,不是還有北邊嗎?北邊經濟不行,但人口紅利的羊毛是妥妥的多。如果半島以後能夠實現某種經濟上的一體化,那麼人口紅利的羊毛依舊足夠薅下去。等北邊的生育率也跌到極限的時候,那才是思密達該擔心的時候,不能薅羊毛只管一個國家薅,竭澤而漁不行哈。

20190520

官方媒體對於韓國財閥社會的分析

這次,韓國人真的怒了!


一邊資本家鼓勵你們多消費,一邊又想你去生韭菜,哪有那麼容易的事


馬克思早就告訴過我們:資本家所支付的是無產階級的生活成本,而並不是無產階級的勞動。

社會財富可以被創造,其流入資本的速度快於流入勞動者的速度,其進程隨生產力的發展而加快,且資本不會主動發展生產力。如政府不加干涉,必然導致勞動者所獲得的社會財富無法支撐其創造社會財富。

不能結婚生子,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你會看到大多數人被社會淘汰。

好時代,來臨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