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買書,不看書,囤了好多書,陷入了惡性循環,如何改善呀?


理解題主,書買的多了不看,確實是會成為負擔,錢花了什麼也沒換回來。

建議:

1、把買過的書,看看目錄,看看序言,看看結論,自己不喜歡,或者不想看的,封存起來,裝箱,或者送人。

然後找自己喜歡的書看。

2、我們城市有晚間開放的新華書店,鑒於這只是個三線小城市。我覺得其他地方應該也有。可以辦個年卡,去讀書,一天一塊錢。環境氛圍很好,有免費的水。還可以借書看。因為書的數量不多,選擇起來反而比圖書館要輕鬆許多。而且花了錢對自己也有個約束。

我深刻體會:書非借不能讀。。。砸到自己手裡,什麼時候都能看,就有點選擇困難。

——————————————————————————

我今天剛想明白這個問題。

我去年到今年也是買了不少書,有的看了個開頭,看不下去。有的看了個序,發現不是我想要的東西。今年我就沒怎麼買了。

不過到底想看什麼書,我暫時還沒想明白。

不僅在起點書荒了,實體書也不知道該看什麼。

不過有一點,別人推薦的書,我暫時是不買了,可以觸動到對方的,未必可以觸動到我,沒有共鳴的閱讀對我來說沒法進行的,買了不看確實會成為負擔。

再買書之前,我準備在網路平臺,比如噹噹雲上先試讀一下,覺得能看進去再買。

題外話:我們到底要看什麼書?取決於你要在書中獲得什麼?獲取多而雜亂又暫時用不到的信息,有時候會成為極大的負擔。

這就需要明確的自我定位,和閱讀定位。

首先:和工作相關的書籍,拓寬視野,提高知識技能。

其次:自己對某個事物存在迷惑,就看分析原理性質的書,先明白一個概念是什麼。

自己明白是啥,知道要啥,缺少獲得的方法,就去看方法論的書籍。

最後,如果是見識人世間,最好的我覺得還是讀可以引發共鳴的小說。

除了網路小說以外,我準備找找青年作家,寫的有關當代和80後普通人生活的小說。我覺得可以引起我閱讀的興趣。

—————————————————————————

為什麼要讀書,我從中要獲取什麼?(尋找初心)

啟迪智慧,誘發思考,引起共鳴,成為談資,裝逼。

這些書要說什麼?

我想知道什麼?

這一年買了沒讀的書:

泰戈爾:飛鳥集(讀詩,讀史,有什麼好處?)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認知心理學

人類簡史

今日簡史

因計算機而強大(為了研究系統論)

書很好,道理合適,翻譯體讓閱讀不順暢,看的慢。

本草綱目(我為啥要看這個?)

尋找王陽明(準備配合傳習錄看)

《親密關係》,不好看,字太小。。。

借了沒看完的書:

國富論(經濟學,顯然選這本入門有點坑對我來說)

夏山學校(看了一多半,有些觀點不太合適)

過於雜亂的書暫時不適合我。因為我還在構架知識體系。

僅僅收穫一個認同的觀點: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讓他無所畏懼。

被塗污的鳥(有點沉重,看了一小半,描寫非常好)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認知行為療法(中間有事,拿不起來了)

煤礦地質學(工具書)

豐乳肥臀(沒有代入感,那個年代的書最近讀不進去了。。,)

在細雨中呼喊(被要走了。。)

買了沒看完的書:

露天採礦技術(不對口,是冶金的。。)

一本書讀懂佛教,佛經(道理講的不夠明)

聖嚴法師學佛三書(後面的觀點不認同)

黃帝內經(為了養生)

榮格自傳(翻譯體閱讀體驗不好)

《我和你》,有點過於幹。

王陽明全集

開了頭沒讀完的老書

論語(還在讀)

孟子(還在讀)

傳習錄(還在讀)

千里紅線

工會要求讀的書:

象與騎象人(過段時間二刷)

中國人的修養(半文半白,讀的略微費勁)

泛化的提問要讀什麼書是沒有意義的。還是要尋找和自己契合或者解決某一方面問題的書籍。

在闡述自己推薦理由時,正好過一遍自己讀了點什麼。

我的特長好像就是讀書較多。可以從這個方向發展。


我也很想知道


明天中午又打算喫KFC,然後去書城了……


50包郵減君愁……

嘗試看看唄,不看就當裝飾,

或者鹹魚二手,

或者多看著滿滿的書架,內心就不空虛……

雖然不看不玩,但我有……

收藏家罷了……


翻了翻題主的歷史動態,發現題主在18年8月就提出過了相似的問題。

我很奇怪,這麼簡單的問題怎麼過了兩年都沒解決?

正好,鑒於題主有相似的經歷,那麼我的話也就會更有說服力了。

給你一個忠告,並且你必須按照我說的去做:

不要去想著找「方法」,直接去行動,直接去看書。

我不知道題主是怎麼回事。

但看得出來,題主遇到了問題,想要用「方法」去解決問題。

但是,題主唯一沒有想過的就是:直接去做、直接去看。

題主沉浸在「找方法」的過程中,一直找了兩年。

題主的時間都用在了「找方法」上,書也擱置、堆積了兩年,越來越多。

最終,題主沒有找到方法,書也沒有看。

你為什麼非要沉迷「找方法」呢?直接用最笨的辦法不就行了?直接去看不就行了?

就這樣。

別想著去找方法了,你已經用了兩年的時間去找方法了。

我不知道你這兩年到底幹啥了,反正你的「癥狀」沒被緩解。

那你怎麼不直接去老老實實的看呢?

天天想著方法…

兩年前,你要是開始慢慢看書。

哪怕一天看一頁

兩年也夠看完一部七百多頁的大部頭了…

所以

直接去看書,用最笨的辦法解決這個看似很難其實不難的問題。

當然了,你也可以不看。

那你可能又得蹉跎、迷茫、無解個三五年了。

自己考慮吧。


我想問你一個與讀書無關但與生活有關的問題,你有沒有囤其他物品的習慣呢,比如紙巾、護膚品、洗髮露、沐浴露、洗衣液、茶包、咖啡、藥品、零食等物品。

如果你是一個原本就有囤貨習慣的人,那麼你需要調整的是囤積物品的習慣,而不只是囤書的習慣。

如果你沒有囤積其他物品的習慣,只是囤了很多自己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看的書籍,那麼大概是因為在你的潛意識裡非常渴望通過閱讀來使自己做出一些改變,而在行為上卻做不到。

這兩種情況完全不同,但在我身邊的朋友當中,前者的比例非常大。我見過很多人都有囤積物品的習慣,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是完全沒有規劃的,因此我常常會聽說他們因為自己家裡囤積了很多東西而感到苦惱,他們會把精油、滴眼液、各種藥品、麵包、零食、調味品等通通放到臨近保質期,有時很多東西早已過期了,他們甚至都察覺不到。他們不記得自己買過幾條相同色系的牛仔褲;不記得自己在儲藏室放置的剃鬚刀;我的一個好友每次去逛屈臣氏都會想要買牙線、蘇打水或是其他小玩意,可是她明明就不需要購買這些東西。

只有當人們願意冷靜下來對自己的生活重新規劃時,才會發現其實自己根本不瞭解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哪些東西是重要的,哪些東西不那麼重要。

從自身需求出發的話,你就會發現當你足夠瞭解自己的需求時,你根本不會去做一些與自身需求無關的事情。比如囤很多自己不會去看的書。所以我才會問你有沒有囤積物品的習慣。

這一習慣不容易被自我察覺,是因為在物質極其匱乏的年代裡,大部分人都有囤貨的習慣,似乎只有這樣,纔能夠抵抗類似那種「做飯時突然發現家裡沒有鹽了」或是「家裡來了客人時發現連個像樣的茶都沒有」的尷尬局面帶給他們的焦慮感,因此人們對於「未雨綢繆」這個詞的理解就會偏向於對任何事都提前做打算,哪怕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做怎樣的打算。

而這種囤貨的習慣似乎成了一種理所應當的優良傳統被人們廣泛沿用,一直到今天。可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和把囤貨當作未雨綢繆的計策的時代是完全不同的,今天買買買是件極其方便的事情,很多物品不出小區就可以買得到,根本不用提前買回來囤著。相比之下,未雨綢繆這個詞的意義也不同於需要人們囤積物品的那個年代,今天人們需要儲備(囤積)的是知識、經驗、思想、能力等,獲取這些抽象的東西最快的途徑就是讀書。這個道理絕大多數人都知道,只是多年來囤積物品的習慣讓人無法意識到書籍和其他物品的區別。

消耗品總會用得到,因為它們都是日常生活所需的、且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而書籍中蘊含的知識、力量和能量是需要人們擁有內在的自驅力才能被挖掘出來的。因此囤積消耗品除了會造成金錢及空間上的浪費之外,不會讓人在心理上受到什麼傷害,可是對於囤積了大量書籍、但自身卻沒有自驅力和主動性的人來說,就會在內心無法接受自己根本不想看書、也無法從書中獲取知識的局面。

允許自己不愛看書,也請接受不愛看書的自己,然後暫時把自己內心並不需要(也就是你反覆問自己會不會看都會得到一個否定答案)的書掛在二手書平臺處理掉。因為它們擺在家裡給你的心理造成了負擔和壓力。

接下來除了這些棘手的書籍之外,還有哪些物品是你原本不需要、且目前處於被遺忘的狀態、以及再給你一次機會你也不會再買的物品,想辦法做出取捨。給自己內心留出思考的空間和餘地,那些給你帶來雜唸的雜物需要為你的心理和精神騰出空間。這個過程就是在自我調節,你的情緒及內心的焦慮會隨著給你造成負擔和壓力的物品的撤離而漸漸得以緩解,當你內心變得不再有壓力時,你才能看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你才會有足夠的精力去重新瞭解自己。希望這段話能幫到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