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學說基本觀點:可以一分為二的研究事物。並可根據兩部分之間的核心差別,定義主動的「陽」,和主靜的「陰」。

研究陰陽之間關係和發生髮展規律的學說,並借用相關理論研究和處理實際問題的學說即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基本架構的通俗說法:以與人類有關係的所有事物為研究對象,可將事物分為與人類自身有關的、與人類前進方向有關的(終點)、人類前進所憑藉的(起點)、與前進無關但被人類改變的、與前進無關但改變了人類的五個集合。五個集合可以包涵所有的研究對象

研究五個集合之間相互關係即發生髮展規律,並借用相關理論研究和處理實際問題的學說即五行學說。

個人認為這些基本觀點理解起來應該不算太困難,深入的內容就沒必要細訴了。而上述觀點沒有問題的話,陰陽五行觀點就沒什麼大的問題。另外,陰陽五行學說只是一種分析角度。

進一步的瞭解,可能這篇文章還是有些幫助:Version:1.0 StartHTML:000000211 EndHTML:000003816 StartFragment:000003565 EndFragment:000003784 StartSelection:000003565 EndSelection:000003784 SourceURL:https://www.zhihu.com/people/guo-wei-31-82/posts 中醫之鄙見(郭偉默羽) - 郭偉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354178


我最近剛寫了兩篇文章,就是用的現代語言,探討了陰陽和五行學說的一些問題。請到我的主頁看看。

中醫之一、二、三、四、五、六… (精氣、陰陽、中氣、元氣、五行、六氣…)是一環扣一環的,敬請關注。


顯然可以,用的是易象邏輯,把能量用一種物質來進行抽象描述。

類比於數理邏輯,把物質用數量關係和函數來進行抽象描述。

中醫只是易象邏輯的一個應用。能量比物質時間高了一個維度。


陰陽學說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性。


陰陽學說,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恩愛夫妻,一不小心生個小孩。

五行學說,就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一家人的戰爭,互有牽制。


這就是一個小學語文難度的擴句,雖然需要大學專業難度的知識儲備,甚至需要哲學化的語言

陰陽學說:

陰和陽互相對立而存在,陰可以生陽,陽可以生陰;陰陽還可以互相傷害,削弱另一者;同時,陰陽還可以互相促進,維持另一方的增長;還有就是,陰和陽還可以互相轉化,一邊多了少了可以由另一邊取走或者補充;陰裡面有陽,陽裡面有陰,這保證了陰和陽的互相依賴並存。

五行學說:

木可以生化火,如果生化的火過多,火可以乘克金;木可以剋制土,如果木過於虛弱,土可以反侮木;如果木過於強盛,不僅不能被金剋制,木還可以反侮金。

同理:

火生土,火克金;火乘金,火侮水

土生金,土克水;土乘水,土侮木

金生水,金克木;金乘木,金侮火

水生木,水克火;水乘火,水侮土

五行屬性的任何一類事物,在合適穩定平衡的量中,可以維持正常的生剋制化關係,一旦超出於或不足於合適穩定平衡的量,就會分別出現侮和乘的非理想狀態。而乘侮的出現,用現代流行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我不服你的剋制,我要欺負(侮)回去/我剋製得很爽,甚至還要騎(乘)在你身上剋制你」。

以上,在下飛揚,一個中醫


矛盾對立統一;

不同類事物之聯繫與轉化。


可以,比如可以用ABCDE的集合來表示,至於意義,毫無意義


可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