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伸直位固定,保持伸直角度,並且可以先做基礎肌肉力量訓練(可以參考底下視頻訓練),幫助後期康復更加順利

髕腱炎-股四頭肌訓練康復physio方俐婷的視頻 · 93 播放


也應在伸直位固定,但在後方小腿處應墊至一物體將脛骨位置像前上方 維持。


你諮詢的問題應該是後交叉韌帶撕裂保守治療康復的情況,這種一般是伸直固定四周時間,配合專業功能訓練就可以康復。

如果你是手術的患者,單純的後交叉韌帶損傷術後需要佩戴鉸鏈式支具8周,在站立、行走初期初期調節到0°,初期功能訓練時也可以佩戴支具,根據各時期功能活動度來調節支具角度。原則上三種情況下必須用支具固定:下地行走時,睡覺時,直腿抬高訓練時。


術後固定為制動,制動的基礎就是解剖位置固定,也就是伸直位固定,術後康複比較漫長,需要掰關節角度,也有在掰角度過程中韌帶再次拉傷或斷裂情況


伸直腿,不過不要膝關節鎖死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情況下是伸直固定,是異體移植情況及患者個體差異適當調整


伸直固定,肌肉可以訓練,叉友的夢想是全形。


無論手術還是不手術,一般都是直著固定。或者在戴限位器限制角度情況下適當彎曲也可以前提是設置彎曲角度無痛感,例如30度。


術後固定一般是功能位固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