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不炒股,但是近幾年的通貨膨脹有點快,所以我想能不能買一些大公司的股票,例如騰訊,阿里之類的,這樣子等到五六年以後我如果需要用錢,直接把股票賣了,是不是會防止自己的現金貶值啊


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有可能資產縮水更快。

投資股票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你沒有一點經驗,可以少量配置,就當學習,就算縮水也不傷元氣。


理論上可行。

實際上難。

難在兩點:

1、選股、

以大為美嗎?中石油從6萬億跌到1萬億,各大銀行兩三年基本不怎麼漲跌。

騰訊、阿里?現在是巨頭,過幾年呢?你還記得當年的盛大網路、巨人嗎?

2、擇時、

什麼時候買?同樣茅台,今年已經翻倍,還能買嗎、什麼時候買合適?

所以說: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二八定律:20%賺、80%虧。


貶值是沒辦法避免的。有點以後像小日本和韓國的錢那種,未來數十年可能也一個樣。

90年-99年,分錢基本還有用。因為超市還在找零錢,但是角的使用還比較頻繁。

00-18年,分錢名存實亡,毛錢基本沒用了,一塊錢還在堅守最後的崗位,超市不找分和角了...因為沒有。除了銀行。

19至今 買大肥豬不靠一大毛基本啥也買不著...額,一塊錢快沒用了,最少也要5塊走起了。

買股票可以,前提是買個好股,譬如茅台神酒。我當年玩股票是200多~如今....


抗通脹的話,可以買銀行股,長期收益還是可以的,或者買點指數基金。


建議買大盤基金


能 因為上市公司都有一定負債率的

也就是說凈資產與總資產之間存在一定槓桿

銀行盈利好 負債率高

保險盈利好 負債率也高

合理負債是對付通貨膨脹的神器


長期來看,股權性資產能避免通貨膨脹。

注意這句話中的長期是以10年為單位的。

如果沒有這個長期來看,最好不要嘗試,當然如果你是一個投資高手那就另說。


股市確實是抵禦通脹的手段,但問題在於,是不是真的通脹,以及我鍋股市的環境適不適合散戶。


很好的思路


都是韭菜,只不過玩法不同。你喜歡刺激的可以試試股票。


買股票抗通脹,理論上是可以的,但難度在於實踐。

能不能挑到好公司是一,

能不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到是二(因為大家都不瞎,好公司都認得),

能不能堅定持有是三。

而你的情況在於,「五六年」,沒人可以確保「五六年」內股市的收益一定能跑過存款。換句話說,買股票的錢,如果是哪天要拿出來的用的,還真的不是很保險的事情。

那你一定會想,我也不一定非要等哪天需要用錢才拿出來啊,我只要達到一定收益,比如30%,遠遠超過5年銀行存款理財的收益的時候,我就拿出來,行不行?

那就是炒股的範疇了,因為你要關心股價的波動了。哪天要是跌了30%,甚至50%的時候,你後不後悔?懊不懊惱?這個時候到底是斬倉出逃,還是裝死到底,這就是上面的問題三。

而要解決堅定持有的問題,你就需要明白股票是個什麼東西,它的價格是怎麼形成的,代表了什麼,它究竟值多少錢?這遠不是買一個存款國債那麼簡單的事情,可能你一頭扎進去五六年都沒整明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