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開始看聲入人心,現在第二季了,發現幾乎所有格局、聲樂類的表演者都是很多種語言信手拈來,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英語(可能還有一些我不知道的小語種))都可以流利演唱,就算可能會有口音,但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在這些表演者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習很多種語言嗎?如果學習的話是需要精通嗎?因為我感覺歌劇、國外的音樂劇都是有很宏大的歷史文化背景,如果不那麼精通的話對他們演唱的感情理解、抒發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感到非常疑惑,請大佬指教。


  • 歌劇需要,但是不用學精了,只要基本認識單詞,能讀出來唱出來即可。
  • 音樂劇的話,你要唱哪國語言學哪國語言,而且基本要學精了,因為音樂劇的歌詞很重要,不是你光看著認識就行了,而是要明白歌詞背後的含義,以及這首歌在劇中的位置和功能。所以音樂劇歌曲,不是光有聲樂能力就可以了的,唱的好聽,不代表就是唱得好,不理解歌曲的內涵,把明明是悲傷的歌曲演繹成了歡快的,或者反過來,實際上依然是亂唱。


天吶怎麼會有人說歌劇只要泛泛通個語言會讀會認歌詞就行?

人聲藝術得以成為經典核心在於 語言文字

歌劇除了詠嘆調 還有個人的臺詞 宣敘 重唱

意 法 德 英 俄 西這種歌唱語言起碼要通曉兩種或更多(聽說讀)因為你不僅僅是自己學作品 還要理解你搭檔的作品 表現了什麼 演唱還要理解文字含義這些都不是僅僅看中文翻譯就可以滿足的 一開始可以這樣 但一直抱著那種淺顯偷懶的學生還是不要學音樂來的好吧

英語主要是是工作語言 (要很熟練!排練溝通)


身為跨界女高音的小姐姐(理工科師太裏最會唱歌的女高音,6-15歲時候曾經接受身為古典舞國家一級編導的母親嚴厲的舞蹈與形體訓練,或者說我媽媽給我打下了唱歌的身體物理基礎)我今天更新。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目前全球最成功的的音樂傳記片,展現了70--80年代的搖滾音樂歷史,Queen皇后樂隊裏的弗雷迪播放的那張

歌劇黑膠唱片是誰的?

???

在EMI高層辦公室,全樂隊的人伴隨著一首歌劇手舞足蹈音樂發燒友一聽就知道這首作品是《卡門》。

我引用一段評價卡拉斯的精髓:「」Callas在舞臺上的表現令人非常驚訝。她可以把自己的聲音改變為和自己角色相符的,或者和當下的情緒相符的任何音色。更珍貴的是,她並非只是用身體語言進行舞臺表演,她聲音中的音樂和角色情緒,是名副其實的,前無古人而後無來者。時至今日,也沒有任何一個歌唱家可以超越Callas的音樂情緒。」那麼這種賦予角色真實感的卡拉斯之聲裏包括她歌詠中對不同語言的運用嗎,當然,毋庸置疑!

嗯,不只是某位知乎大咖您從業的音樂劇是戲劇,歌劇的本質也是戲劇,美聲是歌劇表演的載體,參見我的Diva女神Maria Callas的一生,她從3歲登臺到倒嗓之前,僅僅四十年的偉大職業生涯(充滿了奮鬥精神,包括與自己的體重作戰--減肥後步入輝煌的她給我這種小號女高音的啟發就是嬌小玲瓏的抒情女高音也可以自信成為出色的戲劇女高音,只要我堅持練習卡拉斯的代表作,一定可以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戲劇女高音方式方法)是如何重新定義甚至復活這門古老戲劇的。

從卡拉斯那裡尋找到精神與方法論力量的職業音樂劇大咖,據我所知就包括:伊蓮·佩姬(Elaine Paige),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我這代同齡人音樂劇女演員裏我最愛的埃米·羅森 Emmy Rossum ,Amanda Seyfried恰好也都談及過卡拉斯給與她們的啟示。

這個問題答案我會不斷更新的。嘿嘿。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理解對方的文化,包括音樂文化。因為不同語言吐字行腔方式的差異會導致唱法上不可言說的變化---舉例,寶冢歌劇團尤其男役經常會採用日語特殊的演歌大喉嚨音(而在中國唱法裏,一般來說女聲唱大喉嚨音會被認為業餘和粗俗)。

其實聲樂訓練也沒有祕訣,我心中中國聲樂女神之一---周璇說過,祕訣就是曲不離口,也就是說精益求精地拓寬你的曲目單子,各類形式都要訓練。

這裡談談小姐姐我自己領悟到為什麼梅蘭芳大師經常強調京劇大青衣們要學習崑曲(比京劇更注重唱功)---我在自幼以來學習崑曲閨門旦作為我聲樂訓練補品小竈時候,發現了,原來我們的崑曲閨門旦訓練堪比歐陸的countertenor或者Alto即假聲男高音方法,可以拓寬拓高拓深女高音的音域,優化氣息,舉重若輕。例如我練習頭腔共鳴的方式就是不斷訓練

杜麗娘那個曲牌《牡丹亭 步步嬌》「」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唱段,並且必須是南崑蘇昆水磨調的唱法。我練完這段,氣定神閑了,纔敢去學習練習我心愛的卡拉斯戲劇性極強的代表作《諾爾瑪》《美狄亞》甚至現代真實歌劇開山之作《Andrea Chénier》《安德里亞·塞尼亞》「」La mamma morta「」。

其次,當代德國抒情歌后,藝術博士Monika Martin演繹傳統德國南部民歌(一切德奧歌劇和藝術歌曲的母體源泉之一)的唱腔也令我著迷。改天我會在知乎上我演繹這位女神夢幻般唱腔的原唱歌曲。

寒武頁巖:小姐姐我展示小美人魚唱腔:我致敬德語抒情天后的《 蝶愛如夢》?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再說另外一個例子吧。我是旅德的,在德法語融匯的瑞士也呆過兩年。香頌這種歐洲老大陸主流聲樂體系,德語的和法語的差別就很大,特別有趣的地方,我觀察的,說一下,也許語言與歌詠都帶著民族性:法式香頌裏傾向於男聲更軟,女聲更剛,男女兩性彼此向對方靠近一步,一種曖昧平衡。這在劉歡奪冠的那首法國香頌「」愛的一生「」原唱阿奇納烏茲(男)與米萊依馬蒂厄(女)這倆法式香頌王與後的處理就是這樣的,老先生唱得特別淡定柔軟(類似中國的費玉清),而馬蒂厄女王唱得特別剛毅。反觀劉歡老師,雖然貴為法語教授,然而就這首歌的處理而言,他不像法語歌手,他處理得特別男性化。然而德國香頌就是他這樣的,男聲特別陽剛深沉,女聲極其柔媚活潑。

我把布里亞特蒙古人的巴爾虎蒙古長調《烏和爾圖輝騰》與根據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改編的經典愛情史詩傳記電影《走出非洲》插曲《陪我到天明stay with me till the morning》結合起來了,互為主歌副歌。就是我的蒙古語差了一點。我本身母語是吳語,很久以前大學第一年暑假去科爾沁探望在那裡部隊工作的父親,認識了一位書法極好的蒙古族的偵察連標兵哥哥,父親的部下和愛徒,教我說了一些蒙古話,學了一些蒙古土生聲樂唱腔,僅此而已。

寒武頁巖:小姐姐我編曲演唱的《走出非洲》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與蒙古長調《烏和爾圖輝騰》組合?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還有一點,我覺得是輕歌劇或者音樂劇勝過歌劇的地方--塑造出來的少年兒童角色的唱段更符合現實年齡感。

寒武頁巖:小姐姐我為你唱ABBA樂隊原創音樂劇《媽媽咪呀》主題《感謝你音樂》?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演唱的2個MV視頻,完全語言迥異,風格迥異的女性抒情風格表白歌曲---第一首瑞典音樂劇的英語歌曲天真憂傷的少女懷春心思、第二首義大利語歌曲就充滿叛逆少女的焦慮決絕以及深深的父女情感交織的複雜層次,病嬌!

有時候即使只是使用英語演唱,也需要把英語曲目唱出原聲母語風格來貼近劇目故事內涵-----比如下面雷哈爾的風流寡婦裡面這首維麗雅女神之歌,原曲是德語的,那麼演唱英語版本發聲也要帶點古典德語腔調。

(你可以認為是音樂劇在德語體系裏的別名,先有輕歌劇,後來傳播到日不落帝國後改名成音樂劇了,後來因為英美和英語成為第一等霸權文化,德語文化法語文化等退居次席,後世冠名音樂劇者多,輕歌劇者少)

寒武頁巖:小姐姐演唱音樂劇的前身-經典德奧輕歌劇曲目《風流寡婦》裏維麗雅女神之歌?

zhuanlan.zhihu.com圖標寒武頁巖:小姐姐演唱音樂劇的前身-經典義大利輕歌劇曲目《我親愛的爸爸 O mio babbino caro》?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下面我這首歌原版出自瑞典國民樂隊阿巴樂隊最富有盛名的專輯--滑鐵盧《waterloo》,是一首哀而不傷,悱而不惻的愛情回憶歌曲,小姐姐我的演唱很有德奧北歐系陽光美少年腔調,掰彎你們沒有,迷妹們?

寒武頁巖:小姐姐我為你演唱瑞典音樂劇《愛·漫遊》裏推薦的西班牙風英文情歌《Hasta Manana 》?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是德國小海龜,在德國和瑞士接受醫學科學博士教育學習期間以及博士後工作期間,沒有放棄聲樂愛好,學習了音樂劇,被德國友人稱為中國的Lea Salonga,外形和聲線都酷似。這是我演唱的兩首歐洲音樂劇男高音和女高音常用來選拔主角的德語曲目

第一首是男高音歌曲「」嗨「」翻唱,原調及升兩個Key

寒武頁巖:小姐姐我致敬「情歌之王」西班牙巨星胡裏奧·伊格萊西亞斯最著名的情歌:Hey嗨?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第二首就是伊麗莎白裏的著名茜茜皇后獨白詠嘆調,超長認真的版本,我把德語版和中文版都演繹了

寒武頁巖:小姐姐「聲入人心」德奧音樂劇伊麗莎白召集令:中德語合璧翻唱茜茜公主詠嘆調-我只屬於我自己?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留存在知乎的一些自己的音樂劇與歌劇曲目。

第三首,近似於「」「貓」,演唱第五元素裏的外星女高音海豚音「拉美摩爾的露琪亞詠嘆調」--義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最有名的作品,義大利語

寒武頁巖:小姐姐我惡搞了AB的美版Vogue封面週末放大招:我演唱第五元素裏外星女高音海豚音詠嘆調?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第四,法語和德語音樂劇德黑蘭1943年主題,2019年歌手節目裏劉歡奪冠那首,我唱的法語原版

寒武頁巖:小姐姐我中法雙語演唱劉歡2019年歌手宇宙級作品:《愛的一生》MV?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第五,日本全女班的寶冢歌劇團裏經常用來描繪母女之情的曲目-----國寶級歌姬山口百惠的經典代表作「」秋櫻「」,我的日語是跟夫君學的,他是建築設計專業出身,在日本曾經僑居多年,幹過五六個專業吧,對於古雅文學與音樂的愛好使得我們這對師兄們跨越歐亞大陸終成眷屬(當時我在歐陸)。

寒武頁巖:小姐姐我為天下母親唱山口百惠名曲:秋櫻(日語版)?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不過我最愛的還是我的母語---吳語歌曲,我認為蘇州評彈和崑曲(不像京劇唱唸做打,崑曲以演唱表達深沉細膩情感為主,而蘇州評彈的演出形式完全符合德國布萊希特體系的戲劇定義,我不明白為什麼被歸類為曲藝?)屬於吳語區域的特殊音樂劇。

寒武頁巖:小姐姐我用評彈歌曲《姑蘇行》致敬三位蘇州民族音樂大師:盛小雲、俞遜發和江先謂?

zhuanlan.zhihu.com圖標寒武頁巖:我用最婉約方式訴鄉情:【秦淮景】(蘇州評彈,附吳語注音版歌詞)+相和歌辭(原創)?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這是肯定的,歌劇不用說了,到現在我們還是在用人家的語言、唱著人家的作品,不學怎麼唱?音樂劇好一些,這些年開發出了不少原創的音樂劇作品,但最經典的還是國外那些歷經時間考驗的作品,想唱,也要學好別人的語言。

希望今後會有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的原創作品出現,讓外國人也有機會唱中文歌劇/音樂劇。


我個人認為歌劇的話基本只要會讀就行,情感可以從譯文裏體會。

國外音樂劇一般是日常使用哪種語言就唱哪種語言,英語基本的都可以。很少有音樂劇演員為了一部劇去學習另一門語言,大眾的音樂劇比如《悲慘世界》都有多種語言版本。

至於《聲入人心》,這個節目裏的人雖然表演過很多語言的曲目,但實際上90%是不怎麼會這些語言的,甚至只會整個外語音樂劇的這一小段也是有可能的。(就像跟著羅馬音唱日語歌的人不一定都會日語一樣)


需要精通,而且光從會發音上還無法判斷,職業玩家的話,基本每門都要達到cet4水平以上,口音最好是播音水平,否則語感起不來…


你好題主。

根據不同的標準對於歌劇中語言水平的要求是不同的,首先可以明確告訴題主的是,掌握正確的語言發音在歌劇演唱中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而掌握並精通語言則是成為職業歌劇演員必須條件。

精通一門語言是一回事,這與只掌握了語言發音但並沒有掌握並能熟練一門語言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用一門語言會唱幾首歌和真正掌握了正確的這門語言發音又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

對於歌劇演唱來說重要的語言是:義大利語,德語,法語,俄語,英語等。

如果標準是職業歌劇演員,那麼必須達到精通義大利語,德語,法語,英語的水平,精通其中一門或兩門語言,熟練使用另外其他這些語言已經在歐洲是一個現在年輕歌劇演員的必須達到的水平。

如果是院校歌劇聲樂專業的學生,那麼要通過學習過一門語言關,對其他幾門的語言的發音規則要掌握。

如果是業餘愛好,只要大概瞭解發音規則,可接近正確發音拼讀需要演唱的歌曲即可。

最後,學習並掌握一門語言很難,但絕不是不可能。


說實話其實,深入學是沒有必要的。功利一點來說,急於求成不長期使用的歌者們,那就是學會怎麼念,查完翻譯理解完就完事了。

對於專業的或者長期使用學習的來說,最好是要學習的。寫對於背歌詞等等方面都有很大幫助。

至於很多門……目前感覺還好啦,古典的歌劇什麼的使用的多是義大利語(畢竟是美聲發源地),再是其他國家的語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