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初級前端,我們技術比較少,一前一後,但是公司的前端工作比較少,更多的是營銷和推廣這塊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雜活,工作量比較少,很不充實,我跟領導溝通說是否還用其他工作可以做,上級領導也是比較煩,說你來這麼長時間,還問我每天幹什麼嗎?我內心比較糾結,我感覺我個人沒有給公司帶來好的成績,我自身也因為工作量比較少而感到尷尬,我已經來了一年多了,但是我現在我不知道我是否應該提出離職,內心很糾結!


正好最近剛經歷了一個同事的突然離職,理由正是感覺到自己現在做的工作沒有價值,所以放棄了985高校的行政工作,轉而投入了中學教師的行列。雖然中學的環境和高校相比簡陋很多,教師的工作和行政相比也累很多,有可能工資也不比以前多,但是當和他聊天,問他何苦的時候,他發過來了一封學生送他的賀卡,裡面的內容全部都是對他的認可和感謝,他說,這就是我的回答。

我舉這個例子並不是勸你離職,而是想讓你思考一下,你到底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工作,或者說什麼對於你來說是最重要的。就像我的這位同事,雖然客觀條件艱苦,工作加班很累,但是對他來說,感覺到自己最有價值感的那一刻是學生認可他的那一瞬間,這種認可可以完全抵消掉又苦又累的客觀環境,有時還有可能帶來富餘,那就是幸福感。沒有完美的工作,有得必有失,就看得到的對於你來說是否是最重要的。有的人也許看重的是工資,只要錢給得多就很滿足;有的人可能看重的是同事之間的關係,只要和周圍共事的同事能相處融洽就很開心;有的人或許看重的是工作環境,只要工作體面社會地位高就很滿意;有的人大概看重的是自己能力的體現,只要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鍛煉和提升就很知足。

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自己重視的是哪方面,嘴上總是說著要能找一個「事少、錢多、離家近」的工作該有多好啊。內心對自己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卻幻想著得到很多,這樣一來,必然會在現實當中受挫,而辭職在很多情況下其實是逃避,逃避生活中的困難,逃避自己的無力。

我想,任何一個公司都不會花成本去設置一個完全沒有價值的崗位,如果你感覺到在公司沒有體現出價值,你可以先問問自己,我的價值觀是什麼?可能你想要的和現在崗位得到的不匹配,也可能你的性格不適合現在的職位,或者是否還有環境的不適應,同事相處的不融洽等等一系列問題。要知道,一個人的價值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如果你覺得自己目前乾的工作沒有體現出價值,可能需要慎重的考慮一下上面的這些問題。

辭職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重大的決定,慎重對待總歸是一種謹慎並且對自己負責的做法。如果此時的你已經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自己適合什麼,而且已經找好的未來工作的去處,也對自己職業生涯有了更加清晰的規劃。那麼,對於此時的你來說,可能真的到了一個轉折點,也許該對以前的人生做一個階段性的結束。但是,如果你什麼都還沒有想清楚,只是一種莫名的衝動促使你有辭職的想法,可能此時的你,更需要冷靜一下,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不管最終做出一個什麼樣的決定,希望你的職業之路都會越走越順利。

大魚心理諮詢師:張萌


我覺得可以換工作了,在我看來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自我增值與保值,題主說的工作內容是以「雜活」居多,那就是沒有一定的專業性,沒有專業性也就意味著人人都可接手你的工作,如果做的不出彩,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所代替,建議你,可以重新考慮下工作,個人觀點,輕噴


看看這裡還有什麼你能學到的,或者自己能發揮價值的。如果都沒有,就走吧。


謝邀。該奮鬥的時候就選擇奮鬥的生活


謝邀回答,如果你在這個公司學不到東西。又沒有發展的話,儘早找下家,然後果斷離職


我覺得尊重你的內心,

離職前記得找好下家。

大膽跳出去,

不要糾結了。


既然已經有一年,還是覺得不合適,那麼離職並不草率,可以的。


1,集人脈2,學經驗,3,賺錢 如果這些東西都不能那就離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