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1.0用的是什麼內核?各大媒體鼓吹的華為鴻蒙系統到底比蘋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微軟的視窗好在哪裡?


瀉藥(還好從一開始就截屏了,要不然又被自嗨體坑了)

因為要看看中國人能做出什麼樣的垃圾來。。

畢竟IOS是外國人做出來的,肯定香了。。。

題主,滿意不,滿意請點贊


預設立場的問題其實回答並無意義。

看你改了問題,本著參與一腳看著好玩的態度,答一下吧。

先說一下到底發布會吹了什麼。

解構

不僅是鴻蒙的思維,也是現在更新的Emui10的核心功能,可以說是華為在用鴻蒙(微內核)的思維改造安卓。有什麼用?釋放了手機的底層能力,手機可以當音響,顯示器,觸摸板,鍵盤,手機的每一個功能都可以單獨拿出使用,華為稱為軟匯流排。

全場景

微內核的好處就是靈活可拆分,多元化,可以應用在手錶,也可以應用在汽車,可以適配你的個人電腦,也可以在你的智能音響,就是所說的終端全覆蓋。

通訊協議簡化

這個是最牛逼的部分了,相當於華為重新思考了協議分層的方式。將表示層—網路層簡化成一層,對於網路不瞭解的人壓根就不明白這到底意味著什麼,明白的會驚呼華為通訊功底有多麼深厚,可以說相當於華為用一種新互聯互通的方式,對傳統TCP/IP四層模型的網路通訊模式發起挑戰。

當然還有很多,比如無Root,高效調度啊不一一列舉,這是我認為的幾個亮點吧。

這樣的系統,那個開發者不想試一試?

說你你不想用麼?

啥?你沒見過?沒用過?

鴻蒙微內核,在EMUI9中它存在於HW手機的指紋,人臉驗證和支付安全中。

EMUI10更是把解構微內核都加進去了。

現在的取向是,EMUI會越來越鴻蒙

說華為PPT開發者大會,我覺得沒有毛病,華為在整個開發者生態還沒完善的情況下,就發布了鴻蒙的特性,給人了不真實感。

佔據輿論制高點,威懾,新思維,我覺得都可以,甚至你可以說,這是一個展臺,吸引目光的展臺。

但在華為的發布會中,已經說明瞭,現在應用的華為的鴻蒙微內核,是基於其他內核(linux等)的「鴻蒙」,而不是單獨的系統,是現有系統的「寄生物」

鴻蒙是和谷歌的Fuchsia OS同一級別的系統,它不是Android換皮,不是UWP的替代品,它是面向下一代物聯網佈局的,多生態的,從KB級到GB級的系統。

華為承諾,2020年我們會看到鴻蒙搭載的PC,手錶/手環,車載智能機搭載鴻蒙OS。

即使是試製,我們為什麼不期待?

還有一些問題想說給答主。

網路時代,信息時代,信息的正確與否要依靠自己判斷,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是捧是踩,也要你綜合信息自行判斷。

鴻蒙出現之前,有人說是假的,有人捧的老高。鴻蒙真的出現了,有人說,你怎麼還沒商用?有人叫嚷你不用就是不自信,也有什麼國產系統之光。出了智慧屏,有的人說,這不就是安卓換皮麼?有什麼用?還能翻天不成?

人云亦云不可取,被帶了節奏,為某一個觀點搖旗吶喊,屁屁都不要了,和HKFQ有什麼區別?

送你兩句話。

想知事,需躬行。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補充分割—————————

補充一點答案,關於區別部分

廣義上的Linux系統,其實不是Linux,Linux其實是一個內核,而不是系統,我們所說的Centos系統其實是Gnu/Linux(Gnu請自行百度)

Linux被稱為宏內核,所有的系統底層均集成在內核中,好處是調度速度快,壞處嘛,就是一個崩潰,全員完蛋。

而微軟和Mac OS是介於微內核和宏內核之間的。

微內核的好處就是解構,某個組件驅動掛了?重新載入一下就好。當然,系統內部的通信延遲也高,但是在華為的PPT裏,說速度很快,咱也沒有實測證明。

而鴻蒙系統的現在這個狀況,我們稱之為俄羅斯套娃,相當於套在Linux上的一個微內核。

根據時間線

2019 鴻蒙OS 1.0 基於開源框架,關鍵模塊自研。

2020 鴻蒙OS 2.0 內核及應用框架自研。

很多人連PPT都看不明白,就天天吵吵要代碼的代碼的

先把華為手機應用鴻蒙微內核的TEE部分看明白原理了再說?這完全和安卓是兩個平行系統。


智商檢測儀。不清楚你的問題是否釣魚。


因為鴻蒙是基於「微內核」模式的新一代操作系統

就像之前,風靡過一陣模塊化手機的概念。那個時候主要是摩托羅拉在炒作使用拼積木的方式來搭建一款新的手機,用戶可以自由的來選擇各個模塊。

微內核系統,就是在系統層面用搭積木的方式來個性化定製。這就是他註定比現在的iOS和安卓系統要更優越的原因。

其實安卓系統也在開發他自己的微內核系統,這早已不是什麼祕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