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個影視作品少則花費百來萬,多則上億資金投入,依然有人堅持說是小作坊所以無法做到,究竟原因出在何處?


謝邀。談一些個人的理解。

個人認為,電影的工業化,指的是整個產業的成熟化。而對於電影這個內容創作的供應方與觀眾這個內容觀看的接收方聯繫極其緊密、而投資額又較大的的產業來說,某種意義上是一種「買方市場」——你提供的內容,不合我口味的我可以不買票不看你。這樣一來,接收方的訴求和需要,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供應方的內容製作側重點和思路的選取和計劃,乃至於足以影響到整個商業電影行業的發展方向。畢竟,如果不提供觀眾想要的東西,他們擁有不買單的權利。而這樣一來,投資就等於血本無歸了。

所以,在這種行業中,觀眾的傾向性影響著行業的遊戲玩法和「工業化的成熟度」。在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期,中國的商業院線初步發展,當時電影觀眾、尤其是會買票看電影的觀眾,在規模上相對小,影迷或至少為電影愛好者的佔比也就相對大一些。再加上當時中國的演藝圈,對於「明星」價值和商業潛力的挖掘程度還相對比較弱,就形成了一種「光堆明星不好用(因為明星的直接商業變現能力還沒高到那個地步),還是要做內容(相對的電影愛好者居多的消費者群體所必然重視的部分)」。因此,當時的馮小剛絕對不敢拍出《私人訂製》交差了事,張藝謀即使開啟了全明星卡司的模式,也在《英雄》中小心翼翼地創造著質感和腔調。

這是中國商業電影行業的起步期,影片質量相比起來、合格率和優品率都高,但我們很難說是一個好時代:消費者規模小,整個行業的體量不夠,商業回報的相對不足使得在預算方面局限極大。

而隨著張藝謀開啟的大製作時代,中國電影的商業化進程進入快車道的階段,初階是世紀初,而發展到比較深化的進階時段,大約就是十年前左右到三四年前的這一段。

我認為在這個時代這裡主要有三點因素:第一,世紀初,以張藝謀的幾部作品為首,大製作開拓了市場的體量,讓更多的人有了「買票看電影」的興趣和意識;第二,在這個時代,伴隨著商業地產的高速發展,以萬達廣場為代表的「shopping mall」模式促成了一種新的周末生活方式:去mall里看一場電影,然後逛街,再吃一頓飯聊聊天——shopping mall可以提供周末聚會的休閑生活的全部內容和環節,看電影由此也成為了周末的生活習慣方式之一;第三點,是「明星」價值的最大化開掘,與好萊塢一樣,中國電影圈乃至演藝圈,在本時代的進階時段(白百何、楊冪等人的崛起,再後幾年的exo四子的回國等),把明星的直接變現(當今的概念來說即「帶貨力」)和商業號召能力提高到了一個高度。

在這三點的作用下,在那個階段就形成了一個局面:電影的消費者中愛好者和影迷的佔比進一步下降,並且看電影被單純當做「生活休閑方式的一環」,「看電影」這一行為作為「習慣性」而重要性從某種程度上高於了「電影」本身,同時,明星價值的最大化,也導致明星對主體消費者的選擇擁有巨大的影響——對路人觀眾(市場最主體)以及明星粉絲(票房最低保證,基本盤),都是如此。

再具體說一下明星的影響力。在這個階段,由於消費者很多只是在周末的外出娛樂活動中去履行一個規程一般的「看電影」行為,他們並不會對影片本身有詳盡的研究,只是事先略作了解,有的甚至可能是到了現場才決定自己看哪一部。而在這種情況下,對他們的選擇影響最直觀的,無疑就是「形象價值被充分發掘」的明星的多寡了——看海報上邊大頭照排隊站的卡司就行了。

而另一方面,從楊冪和白百何開始(只是舉例,並不僅限於),形成了一種「只靠明星來精準鎖定某一消費者群體,保證票房基本盤」的操作方式。這兩位藝人是兩種不同的具體方式的代表。首先,從楊冪來說,她代表的是「粉絲拉動力」,用現在的概念說即是流量。由於形象價值的開發和帶貨能力的提高,粉絲會單純為了偶像的票房成績和事業發展去二刷三刷包場刷,這就形成了一種「無關影片質量」的票房低保。《孤島驚魂》即是楊冪號召力的巔峰期展示,讓她一戰定江山——那種體量和質量的電影,在當時的市場下取得的成績完全令人咋舌。另一方面,白百何的愛豆屬性相對比較淡,她的情況是「對某一類型片的高度號召力」(至少在那幾年是這樣),她的輻射範圍即是青春片及更具體化的小妞電影(《失戀三十三天》開始,《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滾蛋吧腫瘤君》,《被偷走的那五年》 等)。在這個類型下,「白百何就是買票的理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白百何代表的並非是粉絲拉動力,而是類型片觀眾拉動力。

因此,在這一個時代階段里,基於這樣一種市場狀態,面對大部分的非核心愛好者和影迷的市場主體消費者、「看電影」行為大於絕對的影片質量、選擇受明星影響大(粉絲的被偶像拉動,類型片觀眾的被標誌性演員拉動)的消費者心理側重,對於電影公司來說,應該怎麼做就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了:投其所好。明星的影響力大於影片質量,那麼預算就優先請明星;粉絲和類型片觀眾認可能作為低保票房,那就優先請粉絲號召力和類型片標誌性強的明星。對於投資方來說,投電影是一個風險投資,必然會尋找最穩妥的方式來做風控——優先把握住最能把握的基本盤,然後以此為依據進行預算的安排。明星的直接帶動力的優先順序大於影片質量的投入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畢竟在當時,前者可謂是立竿見影,來得直接。用某著名從業者的話說:很多老闆,就看有沒有Angelababy有沒有白百何,有,開機!

在這樣的狀態下,明星資源成為最優先事項而被高度搶奪,一部分明星的搶手程度帶動了片酬的水漲船高,而對預算形成更大的壓力,而更多的預算則迫使投資方更想確保更多更確鑿的票房基本盤從而更加搶奪明星資源,形成惡性循環。

而同時,與明星資源類似的邏輯,還發生在題材的爭搶選擇和內容元素的設計上。首先,題材,即ip,和明星的效果類似,在那個時期也具有比較直觀而簡單的觀眾帶動效應。因此,投資方在搶奪頭部明星之外,還要搶奪大ip,並且看到某一類型或ip在市場上有好反響後馬上投身其中複製產出。而ip的搶奪,則進一步加劇了預算壓力,而預算都用在買ip請演員上了,自然內容製作上花的就少了。

其次,電影公司還會在各個類型的大熱片中尋找共性的元素,並把它視作「觀眾對這一類型的喜好」,並在自己的類型片製作中堆疊上去。

這一切都是為了風險控制,這是正常的,畢竟老闆要恰飯,手下員工要恰飯,大家都要恰飯。一定程度上,投資方的選擇也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公司能確保生存,無可厚非——連賠幾部大製作,就連二十世紀福克斯也遭不住的。但是,從結果上 就造成了那個時期(一直延續到前幾年)的市場業態:影片高度同一化,同一類型同一卡司甚至同一元素(從價值觀到安排幾場床戲,從劇情發展到墮不墮胎,從人物設置到爹死娘劈腿兄妹不倫),所有的片子看上去都差不多——類型差不多,劇情差不多,演員差不多,大部分時候難看程度也差不多。

在這個時期,市場體量發展迅猛,票房屢創新高,頭部藝人待遇好破天際,看電影似乎成為了大眾的固定生活方式,製作成本也不容小覷。似乎我們已經成為了好萊塢之後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但是,這算是電影工業的成熟化嗎?絕對不算。因為整個市場的狀態是偏激而不平衡的,唯明星化的出現、在某時段內影片供應的高度單一類型化、從業者演員待遇和資源的過度頭部化,都是方方面面的偏激。簡而言之的話,那些操作的方式,其實就是前幾年阿里影業等互聯網電影公司聲稱的「大數據拍電影」(觀眾想看啥,直接簡單粗暴地堆上去)——這本身就已經足夠證明我們的工業化之不成熟了。

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一定是各方面的平衡:影片類型供應的平衡,演員片酬待遇和資源獲取的階梯化平衡、預算中製作費與片酬等的佔比的平衡,等等。只有有了這些平衡,才算一個成熟的市場,才能由這個市場產生電影工業化的成熟,才能大量地出產合格率和良品率不錯的作品。而直到前幾年,我們所謂的工業化,只是單純的錢多票房多罷了。

那麼,如何才能促成這種工業化的成熟?還是要回到開頭講的部分:觀眾的傾向性決定了供應方的操作模式——誰買票誰是大爺,誰花錢誰是衣食父母。縱觀直到幾年前的「上一個階段」,由於超大量非電影愛好者和非影迷的湧入,使得愛好者和影迷之於總體消費者的佔比進一步而極其劇烈地下降。而在上一個階段,構成絕對消費者主體的大批觀眾,對於「看電影」其事的定位和心理訴求又相對比較簡單,所以才決定了內容供應方前文所述的運作模式。

這並非是責怪觀眾或一種「少數派獨醒」的自我感覺良好。觀眾的存在即是合理,無可責怪,而少數派也並沒有什麼意思,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事實上,主要根源在於,中國電影商業化的進程,從方方面面來說都太快了——這或許也與中國城市化的速度有內在聯繫。這種快,是消費者的大批量湧入的快,是明星商業效應開掘的快,票房增長的快,以及相應的資本湧入和規模上漲的快。在這共同的快之下,新的消費者主體無暇慢慢提高對看電影的定位和審視標準從而暫時缺少足夠的對影片質量的要求和分辨,而同時又誕生了「唯明星」這條捷徑使得投入規模愈發上升從而風險係數翻番的投資方必須走這個捷徑。

中國電影複製了好萊塢的明星製造和發掘價值的模式,和好萊塢一樣最大化了明星的效益,這本身是好事,但還不夠,接下來,還要在其他的所有環節上逐步貼近好萊塢的做法,才能真正達到好萊塢式的成熟電影工業化和市場。

所幸的是,近幾年已經能看到這樣的變化和進步:明星對票房的拉動效力,不再像原來那樣「完全無視影片質量」;類型的供應也在逐步多樣化地豐富起來(賈樟柯,婁燁等導演的文藝片作品都逐步走上了主流院線);質量不好的片子,即使有多少明星,成為失敗品的案例也越來越多,甚至成為一種必然。用今年來說,《流浪地球》的大爆,完全印證了質量逐步優先於明星和類型而成為決定因素的變化(無流量明星,大部分預算用於內容製作,科幻類型於國產電影市場中幾無大成功先例),因此,雖然它自身有一定的硬傷不足,但象徵意義依舊足以讓它「配擁有姓名」。而《飛馳人生》的成功,表明即使做ip(韓寒ip),也必須要在內容上符合觀眾對本ip的預期(ip鎖定對口觀眾,明確觀眾對自己的預期方向,然後內容上提供之,滿足預期,才是ip的進階價值),而非郭敬明那種簡單的明星+元素堆疊的初階方法——《飛馳人生》在當下依然的成功,對比郭敬明電影的逐步衰落,證明了ip玩法在當今時期的深層進化,成為一種基於內容提供的玩法,而表面化的粗暴運用已經被消費者拋棄。

這些情況表明,中國的主體消費者,已經慢慢地改變了對看電影行為的定位,自身的觀影水平和審視標準也逐漸確立,再不是被隨便就能忽悠進場的存在。這也要部分歸功於豆瓣和自媒體等的完全普及化。

因此,在這樣的消費者的影響下,為消費者馬首是瞻的內容製作方,勢必也會、且已經做出了響應和調整。中國電影行業和工業化的成熟,在中長期來看是絕不悲觀的。


謝邀。這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涉及的問題太多了。

首先我想先讓題主認識到一個情況。在提及,電影工業的時候,我們總是對標美國好萊塢。好萊塢的大製片廠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已經初具規模,而二戰使得大量藝術方面的人才以及外國的資本流入美國。人才,技術,資本,還有時間的積累,才讓我們看到現在好萊塢的強大工業實力。

而中國呢?確實早在上世紀20年代電影就傳入了中國,也確實有一些電影公司的存在。但實際上,中國電影開始有工業這種稱呼的時候,不是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也不是改革開放的時候,甚至不是某些第五代第六代導演解禁,市場開放的時候。真正形成產業,被稱為工業,我認為是09年,電影票房開始出現實質性變化的時候。21世紀之後的電影市場,甚至都還處於萌芽,大多數觀眾選擇看DVD,影視製作也集中在少數幾個公司,製作目的也相對單純,不以經濟利益為第一目的。

好萊塢工業體系發展了將近70年,而中國電影,從2009年到今年,也不過10個年頭,發展艱難是再合理不過的了。

這是主要的外部原因。至於內部原因,分析不過來。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1.資本問題。資本沒有被正確引導,愛奇藝轟轟烈烈的網大就是一個例子。

2.類型問題。沒有開發出合適本土的類型片,青春奔著墮胎去了,撲街了;魔幻奔著流量去了,撲街了。

3.人才問題。兼具藝術與商業的頭腦的人還沒能真正掌權。電影藝術再怎麼地,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跟別的藝術沒有關係,不是莫名其妙的笑了就能得到觀眾好評的。

4.風險問題。詳細請看《流浪地球》與萬達事件。此處涉及金融專業知識,不再贅述。

以上。


1.創作者和運營者思維大多數嚴重脫節。運營者每天想的都是急於變現的短視投機經營之道,製片人和出品人們沒有真正懂藝術創作的嗎?有!但是太少,關鍵在這一批少的可憐的懂的人之中,還有一部分也選擇了趕緊弄點項目賺錢。結果就是本來有才的創作者就少,少部分能拿到資源投身創作拍攝的,還總被資本裹挾,最終造成本來開機率就不高的整個行業,大部分從業人員都主動或者被動選擇了忽視創作,藝術創作沒了創作,出來的作品不是辣雞就是失智低幼。如果一個行業的內核實質已經變得如此脫離原旨,何談工業化呢?工業化不得把專心提高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么?這個現象說來話長,有空可以慢慢細解。

2.從業者普遍教育水平堪憂。我認識的導演攝影演員,10個有8個都說自己說北電畢業,這裡面估計8個都是北電進修班的,何為進修班?給錢就能上的,懂了吧,能學個啥?非一線作品的劇組裡,除了每個部門的頭可能是有個野雞文憑的,大部分跟進城務工人員沒有區別,他們大多追求的還是溫飽和小康中間的掙扎地帶,你和他們談工業化?他們不求劇組吃飯能有個桌子,他們只求自己下次想從一天250漲價到一天300的時候不要惹毛了找自己的「老師」搞得丟了工作,中國還在人口紅利的時代,你不幹,有的是人干。

3.審查。好的作品要夠多,一個行業的競爭才會健康,大家都會用質量去競爭,而不是邪門兒歪道的土辦法,然而藝術創作是需要自由的,審查的強度已經朝著朝鮮的榜樣上去了,很多好作品大多會因為一兩個繞不開的審查因素開發困難,自然出不來,好作品少了,就回到我剛才說的,行業內都是些下三濫的競爭方式了,怎麼工業化呢?活下來就不容易了

先寫這些吧,還有的原因一大堆,都是個人愚見


因為大家都是來撈錢的,想好好做電影的人就那幾個,還窮


因為....壓根沒人搞研發啊!!

看看國外的shotgun,alienbrain,都已經實現了從線上完整的管理項目從劇本一直到製作完成的宣發環節,

但是中國就很難推進,好像現在也只有agileshot一個影視全流程製片軟體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