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會期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是缺乏自信嗎?還是一種虛榮心?還是...渴求一種存在感?

體現在某種事情上就是:

希望自己說的話得到聽者的認可和贊同

發的動態希望別人可以點贊...感覺好像強迫症一樣,會反覆看自己的動態,點贊的人很少的話會感覺心慌不定

這是病態嗎?


認同感是需要的,不是缺乏自信,不是虛榮心,存在感也許有點關係

以前孩子的時候,會有小夥伴,有父母,那時候自己的世界沒有很大,並且很容易滿足,慢慢的長大了,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就是一場孤獨的旅途,和你在一起的,只有你自己。

這個時候就會感到莫大的寂寥,也會明白,其實是有社交需求的,其實和其他人在一起也是很開心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更能愉快的玩耍,所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有時候也會去需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這個詞也許有點言重)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人,不是孤獨的行走在人世間。

這不是病態,而是,,,,,,活得太清楚了,辛苦了,朋友。


從你的描述,我感覺還涉及安全感的滿足。

我也會很開心有人給我點贊,但人數很少,有時會略有失望,或者沒有感覺,反正我是對外發表我最感動的東西,你們看不看無所謂。

而對比,不是說我比你強的意思,我是拿我的感受和你的感受對比,才知道你可能在哪個發展階段層次。畢竟我的年齡閱歷很可能大於你。

你的感受是坐立不安。說明沒有人關注,對你來說是很缺乏,沒有就很窒息的事情,這屬於安全感的範疇。而認同感,是如果沒有 別人的認同,就會很不興奮。比如我發表這件事的看法,我覺得我很專業權威,但很少有人贊同,會有些失望,但不會坐立不安,人們的認同可有可用,不會影響我是否繼續做這件事,但會錦上添花,給我更多的資源今早促成這件事。許多科學家的結論在很久時期,都沒有主流的認可,但他們依然激情滿滿接著研究。

被認可是個階段性的成果,但不是目的。是人類獲得滿滿的安全感之後才會發展出的認同感的需求。因為一個領袖需要認同,否則出師無名,但做領袖的品質他自己心裡是很有把握的,需要的是時機和群眾的認可。如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讓農民先認可自己的思路。

你可能是需要別人的認同關注,確定自己是否做的對,自己的價值,這可能與你不能客觀評估自己,缺乏認清自己哪方面比較好,哪方面比較弱,自己適合什麼,缺乏什麼,應該避免什麼,需要什麼人和環境,讓自己先發展起來,等等…

生活中,老闆 客戶的認可,和球友的認可,都是認可,帶給自己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一個涉及薪水生存,一個只是樂趣。人肯定有短板和經驗不足之處。比如,我有點胖,我非讓別人認可我的體重,說這是正常的,這就是無效的目標。別人的不認可的,可能促進我去減肥,也可能就是壞事變好事啊。我是舉例。胖點現在屬於正常。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生存下來得是扎堆抱團,人類會覺得跟別人在一起會安全一些。

這叫歸屬感,歸屬是需要別人也認可的,這個叫認同感。

所以渴望認同是天性,天性就是在原始環境中更容易生存。


誰不想有價值的活著呢


最近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經常被表揚、贊同的人,在學習上更容易取得在自己原有能力上更大的進步;

而缺少表揚、讚揚的人,即使自己的能力足夠,也會變得不那麼自信,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是:自我認同感。

而一個人的認同感,可能就藏在別人對ta的評價里。

有高度自我認同感的人,不會因為別人的吹捧而忘乎所以,也不會因為一時的失利而灰心喪氣。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想讓你知道:我們向上的能力與潛力,正在被別人的評價所束縛。

只有你對自己有認同感,才能看到自己更大的潛力,帶你走向更大的世界。

請大家一定要認真看完,對你十分重要。

01.

大學的第一次英語分班測試,我被分到了B班。

事後,我立馬聯繫老師,詢問為什麼是這個結果。老師告訴我,這是按照測試成績劃分的。

我不甘心,又去打電話聯繫外國語學院的老師。

同樣的答案。

我不相信我的英語成績會讓把我分配到B班,我也不甘心淪落到B班。

大一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

我們有了很多自己的時間。我還是保持著每天背單詞,聽聽力的習慣。

終於,大一結束。

我看到了學院同學的總成績單。

而我的英語成績超過了90%A班的同學,那唯一一位比我分數高的同學,也僅僅只比我高一分。

從那一刻起,我知道,認同感,從來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對自我的認知。

有多少人執著地相信外界對我們所劃分的A、B等級而就此認命。

A、B是代名詞,是標籤,但絕不是我們的宿命。

越長大越發現,這個社會殘酷的真相:越不認命的人的人越努力地撕去外界的標籤,越無動於衷的人越沉淪。

02.

前幾年熱議的「讀書無用論」,而現在已經被現實擊得粉碎。

相反,取而代之的則是「985、211、雙一流」。

就像前面所說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無形中被外面貼上了各種各種的標籤,只不過我們不知道而已。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在網路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中國只有兩種大學,一種是985、211大學,另一種是非985、211大學。

而在知乎上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問題:

雙非畢業真的沒有前途嗎?

雙非本科是不是很丟人?雙非考研985、211很難嗎?

而這類的問題下面也往往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回答。

一類是鄙視,他們往往站在個人角度的最高點告訴你雙非沒有出路,還是放棄掙扎吧。

而另一類則是滿滿正能量的鼓舞和激勵,他們用自己的成長經歷告訴你輸了高考還有彎道超車逆襲的機會。

但是,即使沒有這些網路噴子,又有多少人會真正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一個標籤,一句評價,一聲「你不行」而就此放棄。

對比那些一進入大學就已跑在前面的人來說,不管是別人的評價還是自我認同感都遠遠高於普通學校的學生,這不是主觀臆斷,而是客觀表述。

03.

說了這麼多,認同感到底是什麼?

人是符號化的動物(卡西爾語),人的自我意識自然要用符號形式表達出來。

吉登斯用米德的社會符號學觀點去看「自我認同」的語言表現。

他認為「自我認同」並不是個體所擁有的全部特質及其組合,而是個人依據個人經歷所形成的,作為反思理解的自我。

這是對認同感的專業解釋。

你可以簡單理解為:

自我認同是我們對以往所有的經歷的感悟與反思,並以此作為對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信心,自己的高度的認定。

但現實恰恰相反。

人們的自我認同,更多的則是來自於外界對我們的認定,並由此決定了我們對自我的認知範圍。

多數人,甚至根本都沒有意識到,年輕時候的你,之所以會這麼認為,而不是那麼認為,之所以可以做這件事,而不會做那件事。

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外界對你的評級。

一個人的所謂「認同感」,從ta出生的那一刻起,本就是相同的起點,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等級、標籤,越來越多的外力將我們本來的認知逐漸沖刷,最終失去了本來的面目。

就是前面我所提到的知乎問題一樣。

有多少人是由於高考失利而來到了一所不那麼好的大學,在社會這個大環境的影響之下,讓他們變得越來越沒有沒有自信,甚至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同樣的00後,同樣成長在新的時代,但這種社會評價的巨大不同,卻為他們今後的人生道路岔開了方向。

04

要想突破社會評價的束縛,跨越階層的鴻溝,走向更大的世界。在我看來,大概有三個方法:

第一, 不斷讀書和學習。

如果說當代大學生進入大學後最先丟失的是什麼能力?那一定是不斷讀書和學習的能力。

這一點尤為重要。

大學作為人生中尤為重要的一個階段,是我們思想成長的重要節點,在這裡,我們可以與知識淵博的教授面對面交流,可以遇見更優秀的人才。

而不斷的讀書學習才是我們靠近他們的唯一方式。

有一句話對我影響深遠:

當你考第二名時,人們對嫉妒你,不甘心,不服氣,而當你成為第一名並把第二名遠遠地落在後面時,人們只會去埋怨第二名,而不再去理會你。

因為,你已經讓他們望其項背。

第二, 營造舒適的成長環境。

不管是來自外界的等級劃分,抑或是來自旁人的冷嘲熱諷,我們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相信自己。

為自己營造一個舒適的成長環境,

比如:

讓爸爸媽媽在平時多多給予我們鼓勵和表揚;

讓同學多給自己幾分贊同;讓朋友多給我們正能量的信息。

這些都可以沖刷外界對我們不好的評價,讓我們更加客觀地去看待自己的能力。

第三, 積極的心理暗示。

就像火箭少女101超火的單曲《卡路里》裡面唱到:

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給自己打個氣。

一個簡單的微笑,一句打氣的話語,抑或是一張積極正能量的便簽,也會給我們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是對我們的認同,是對我們的信任,也是我們自信提升的前提條件。

05

我花了那麼長的篇幅來說明,一個人的認同感很大程度上是由外界影響的,不是為大家就此沉淪放棄。

而是讓大家在別人的評價中,在自己的反思中,能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擁有更加努力的鬥志。

你可以因為別人說你胖而去減肥;

你也可以因為別人說話有口音而去苦練普通話;你還可能因為因為別人說你什麼都做不好而自暴自棄。

而這些,都只是別人對我們的評價。

知不足而改進,知優秀而卓越。

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好,就足夠了。

高配的人生,叫做「走自己的路」,我們的方向由我們自己規劃,而不是別人的評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