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18線小城市國有銀行的櫃員一枚,當時是校招進來的,家裡在銀行也沒有關係,畢業之後就被分配到一個非常偏僻的郊區當桂圓,工資到手時多時少,男朋友是在中建某局,在北京,具體工資不是很清楚,也沒有特別多,然而男朋友的媽媽覺得我在鄉鎮桂圓非常的不體面,看不見未來,想問一下大家,桂圓真的有這麼不堪嗎


櫃員就一份職業而言沒有什麼不堪,櫃員的工作強度和服務態度那都是無可挑剔的,依靠著銀行這座大山也基本不用擔心職業上的波動,大不了就是晉陞慢一點而已。你自食其力,努力工作千萬不要受他人眼光的幹擾。

分隔符-----------------------------------------------------------------------------------------------------------

但是,我贊同你男朋友媽媽對你工作的態度,一方面是對銀行這個行業,一方面是對櫃員這個工作本身。

不歧視櫃員不代表櫃員這個行業沒有問題,我認為櫃員是資本剝削員工最露骨的體現。因為它從生理和精神上都會給人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櫃員全天候對著攝像頭,不能隨意喫東西,甚至連上廁所都沒辦法做到自由。你急到菊花一緊的時候,碰到個取錢的2分鐘幹完還好說,碰到個長業務半小時都辦不完,你就得忍受菊花一緊一鬆的痛苦。

感冒發燒,人身體跟不上,服務還不能打折,有本事你請假回家休息啊!碰到網點人不夠,還不允許你請假,一個蘿蔔一個坑,沒人替代你的時候才最痛苦。

早出晚歸那是不用說的了,從你關進小窗戶的那一剎那,你就和外界隔斷了聯繫,孩子在學校發生意外、家裡有些突髮狀況都與你無緣,無形當中增加了家人的負擔。

資本最厲害的手段不是掠奪,是PUA式的奉獻,讓你喪失了思考的能力,所有人都不敢針對上級發牢騷,而是把痛苦帶回家,在家裡人身上發泄,每天都靠刷刷手機,買買買來安慰自己被受傷的靈魂,第二天繼續被折磨繼續再循環。

時間久了你會變得沒有主見,你習慣了被客戶、領導下指令工作和行動,一處被人欺處處被人欺。

拋開職業貴賤,櫃員這份工作比商場櫃姐的營養量少得多,如果我是婆婆我倒希望我的兒媳婦去做商場櫃姐,賣賣化妝品都是極好的。

每天能和不同客戶打交道,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產品,新產品、老產品喫得透,人心拿捏的準你就能成功,畢竟讓客戶選到自己喜歡色號的口紅自己喜歡的香水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你跟客戶之間達成了很高的共同認知。

銀行呢,推銷存款、理財產品,銀行產品之間本來就沒啥差異,你推銷產品成功只能取決於客戶看你順眼,你連本行的理財產品底層投資的是什麼資產都說不清楚,怎麼銷售?流水線太快以至於你無法沉澱。

賣口紅賣久了就有了客戶資源和營銷套路,閑來無事做個直播副業都是很好的,平臺提供的東西能為你所用,自己橫向能發展客戶,縱向能瞭解產品知識,你不斷在成長,無懼未來。

櫃員呢,你基於的是銀行的體系,你能說搞個副業幫人家數錢嗎?就算是你理財能力超強,對不起,代客理財都是犯法的,你幹不了,離開平臺你的技能也用不上。

所以職業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你的家人夠理解你,願意為你為你的工作犧牲,那就堅持下去。如果你的家人希望你保持一顆有趣的靈魂,更多的融入家庭生活,那極力勸阻你離開也是情有可原。

嚴是愛,寬是害,難聽的話不一定就是害你。


久了你就知道了,男盆友跳槽,別的公司搶著要,你跳槽沒人要,哪怕跳銀行,人家也喜歡年輕貌美的。說到底,混銀行要麼你真的非常牛,可以給銀行帶來翻天覆地的收入或者技術創新,要麼就要有非常厲害的背景,你的背景決定了你在銀行的上限職位。否則就是在這個行業逐漸內卷,越猶豫越不敢走,越不敢走越沒人要,越沒人要更不敢走,循環反覆。銀行的未來可以預見,銷售銷售還是銷售,櫃員就是永遠在學未來必定被淘汰,被機器取代的業務,你說這種學習法,能不學廢麼?別人越跑越快,你越跑越落後,內卷而內鬥


工作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酒好不好喝了才知道,環境機遇人事不一樣當然心情心態都不一樣,不可以一概而論吧。


其實沒有 只不過 是圍城


有,累,什麼尊嚴的崗位,有能力就不要來或者早點往上爬


沒有那麼不堪,一切取決於比較的對象,自己的心態,說點實際的沒有關係確實闖關難度大一些,身邊新同事離職的人數近年確實比較多!


如果你找不到其它的工作,那櫃員還是可以的,但是櫃員真的很遭罪!


年輕人找工作為的啥?想安穩享受生活,工資低+學不到東西+工作輕鬆的公務員可以滿足你。想掙錢,工資高+工作累+學不到東西的大廠螺絲釘可以滿足你。想學東西,積攢三年後跳槽的身價,工資低+工作累+學的到東西的小廠核心技術崗可以滿足你。

而桂圓是啥?工資又低、工作又累、學的都是帶專培訓一下就能懂的家規而不是知識,而且大概率直屬領導SB,他不SB,SB的大boss拍個腦袋、下個指標也會逼他對你SB。工作壓力大的出奇。行業前景呢?現在銀行都在搞智能化、桂圓就屬於那種能被機器替代的流水線。

基本上一無是處的職業,而且你呆的越久,你越難出來。趁著年輕趕緊止損纔是正道


自信點,把嗎去掉。


各有利弊;櫃員和銀行其他崗位比也沒有那麼不堪吧。

18年畢業,簽了家鄉某國有銀行。一開始就分成了桂圓崗。當時做櫃員也感覺像題主一樣,覺得做不下去。主要是:1.在防彈玻璃背後的密閉空間裏,感覺沒什麼自由;2.省行消保檢查、經常查錄像,十分苛刻,有很多地方就扣分,比如客戶走了我們沒有一句話營銷也不行、沒有說慢走再見也不行;3.客戶多的時候上廁所喫飯都沒時間,有時候拆遷代發,經常不能停歇,一直工作到中午1點多才能喫飯,很累的;4.櫃員作為前臺員工,一般8點就要來上班開晨會,現金庫櫃員可能要更早7點40來接運鈔車,而且週六週末還要輪流值班;5.桂圓還要時不時忍受客戶的壞脾氣,客戶總會把責任推給櫃員,甚至罵人,讓櫃員充滿負能量;6.作為純粹服務性崗位,不直接創造利潤,績效工資較低,屬於爹不疼 娘不愛的崗位,一般優秀的櫃員都會轉崗做客戶經理,但櫃員也有一些營銷任務,比如信用卡、存款等各種煩人的任務,同時櫃員晉陞也比客戶經理困難許多。

後來轉崗去了後臺的行政崗,感覺工作中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坦率說,櫃員工作也有相對輕鬆的地方:工作相對純粹一些,總體上比較簡單,基本上有客戶就辦業務,沒客戶就休息,事情基本可以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文字材料平時也不用寫。而後臺,每天就是接到很多省行下達的任務,每天各種排查、報告和表格,總感覺永遠搞不完,做的事情特別繁瑣雜亂。

比如說對公客戶經理,有很多營銷任務(對公開戶、代發工資、對公存款、公司貸款、普惠小微貸款等),還有客戶信息維護、客戶風險排查、貸後管理、培訓考試、黨建 等諸多事情,所以對公客戶經理往往是下班最晚的羣體。

而理財客戶經理就是存款 基金 保險 信用卡 信託 社保卡 ETC 啥都要營銷。

個貸客戶經理要做房貸、Pos機收單、二維碼商機戶和個人經營貸。

授信風險的就是做不完的貸後管理、風險排查,以及授信審查和不良資產保全處置。

而辦公室,每天要對接省行及監管部門,面臨的也是文山會海。光對接監管,就有人行 銀監局 地方金融工作局三個;還有黨建 黨廉 人資 採購 安全保衛 扶貧 等諸多事情。

對比下來,櫃員的工作還算單純,是銀行裏最基礎的崗位。畢竟,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作為銀行人也不例外。

我們這客戶經理就經常說櫃員工作輕鬆,但櫃員又覺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作為分行後臺的行政崗,總感覺每天有寫不完的材料和填不完的表格,感覺疲於奔命,但又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因為,省行幾條線,而下面對接的卻往往就一個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