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中國用了幾千年年號,為什麼被日本流傳了下來。


首先要明確「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地區」,理論上只有東北亞和中南半島,再加個由漢族移民組成的新加坡。

(之所以不說「漢字文化圈」,是因為漢文化的影響範圍不止日本朝韓越南,泰語連數字都是從漢語過去的,雖然他們也不用漢字)

而這一地區目前還實行君主制的,只有日本和泰國。

泰王國以佛教為國教,自古都使用佛歷,同時也是目前唯一廣泛使用佛曆紀年的國家。現在泰國許多媒體還用佛歷表示時期。

日本雖然佛教地位也很高,但畢竟沒到使用佛歷的地步,該國自古都使用年號至今。君主還在,年號也是不可能斷掉的。類似的,越南、朝鮮在帝制時期也都有年號

至於對岸的民國紀年、北朝鮮的主體紀年,都不算年號。它們是依建國的時間而定,而不是以國家元首的任期而定走,和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年號完全不一樣。

年號紀年,歷史上主要是在東亞的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的越南使用。

在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中對漢武帝使用年號問題是這樣描述的:

武帝年號系元狩以後追建

古無年號,即有改元,亦不過以某年改作元年。如漢文帝十六年,因新垣平侯日再中以為吉祥,乃以明年為後元年。景帝即位之七年,改明年為中元年。又以中元五年,改明年為後元年是也。至武帝始創為年號。朝野上下俱便於記載,實為萬世不易之良法。然武帝非初登極即建年號也。  據史記封禪書:武帝六年,竇太后崩。其明年徵文學之士。明年,至雍郊,見五畤。以後則但云:其後、其後,而不著某年。下又云:「後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數。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長星見,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獸,曰元狩。』」是帝至元狩始建年號。從前之建元、元光等號,乃元狩後重製嘉號,追紀其歲年也。不然,則武帝六年,即應雲建元六年,其下所云明年又明年,皆可書元光幾年、元朔幾年,豈不簡易明白?而乃雲明年後年耶!又案武帝自建元至元封,每六年一改元。太初至征和,每四年一改元。征和四年後,但改為後元年而無復年號,蓋帝亦將終矣。

也就是說趙翼認為中國的第一個年號是公元前122年的元狩

日本的第一個年號公認的孝德天皇時期的大化,也就是日本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

越南的第一個年號一般認為是970年丁朝的太平

朝鮮半島在公元6世紀開始搞年號紀年,到了李氏朝鮮時候用中國年號。

年號紀年最大的特色是一個君主一換或者多換。帝制的存在,是年號存在的基礎。

由於1911年中國推翻了帝制,宣統也就成了最後一個鳥號。

1910年,日韓合併,隆熙成了朝鮮王朝的最後一個年號,當然合併之後採用日本年號,直到1945年。

1945年,越南阮朝滅亡,保大成為越南的最後一個年號。

所謂的民國紀年、主體紀年都只能算是一種紀年方式,與先秦的君主紀年、年號紀年類似。

而,目前的日本君主依然存在,當然在不改變的前提下,年號依然使用。


我:為什麼日本用年號,不麻煩嗎?

日語老師:麻煩啊,非常麻煩!

我:那還用。。。

日語老師:習慣啊

我:不麻煩嗎?

日語老師:麻煩!非常麻煩

我:那還用。。。

日語老師:習慣啊

我:不麻煩嗎?

日語老師:麻煩!非常麻煩

我:那還用。。。

日語老師:習慣啊

我:不麻煩嗎?

日語老師:麻煩!非常麻煩

我:下課了,走吧

日語老師:哦


日本從古代起即沒有改換朝代,始終為皇室一系(號稱「萬世一系」)。也就是到現在皇帝沒有落過別家,當然不用換。如果秦沒有滅,現在也是秦N世XX年
日本,高麗,越南 ,琉球都有年號的吧
灣灣也有的,民國多少年
中國也有年號啊「建國」「建黨」難道不是年號嗎

和中國學的。

現在還有,是因為日本至今仍然有真正意義(名義上)的天皇,世襲的,玩古代那套完全沒有違和感。

另外不知道為什麼,我竟然知道現在是平成年間→_→


幾千年其實就是兩千零五十年,始於漢武帝,終於辛亥革命。還不到中國歷史的一半。

不光中日,朝鮮、越南、蒙古這些受中國影響比較深的國家,都曾經使用年號。

但是,年號這東西,是帝制的產物,被視為皇帝的象徵。所以你也看到,這些廢除年號的國家,都已經廢除了君主,而「順便」廢除了年號。唯有日本人還保留君主,年號也順便保留了。


另外,雖然日本官方保留了年號,但是現實生活中,年號也很少有存在感。大眾生活中,還是以公元為主。不要腦補太多內心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