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正式批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抗疫科技攻關團隊研製的新冠病毒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的臨床試驗申請,I期臨床試驗將在健康人體內進行安全和劑量測試,這也是全球首個已經完成了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後,在健康人群中開展的新型肺炎治療性抗體臨床試驗。這標誌著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藥物成功進入人體臨床評價階段。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重磅!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發的新冠肺炎治療性抗體進入臨床試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從關注新冠病毒人源單抗類藥物開始,到現在,整整4個月過去了,也終於見到第一支新冠病毒的人源單抗藥物進入了臨床階段。

老樣子先把結論放到最前邊

1.人源單抗藥物如果能臨床成功,肯定是特效藥。不單能檢測,還能治療,能預防。

2.從臨床時間來看,單抗的投產時期和疫苗可能差不多,都是一個很長的周期。但是考慮到疫苗可能會失敗,而且從生產到接種,尤其是幾十億人的接種可能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期,所以單抗研發的必要性非常強。

3.既然提到疫苗,就得說一點我以前一直沒有說的問題了,就是ADE(抗體依賴增強作用),單抗既然也是免疫藥物,那麼單抗和疫苗一樣同樣也有可能引發ADE,以前因為一直沒有臨床,所以提這個為時尚早,但是現在既然已經進入臨床階段了,ADE這事是必須要考慮的。


今年3月,一個研究團隊在做SARS抗體研究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對新冠病毒與SARS都能生效的抗體,基本是拉開了新冠病毒人源單抗藥物研發的序幕。當時我在文章最後提了幾個問題。

冷哲:COVID-19真正具有潛力的特效藥,第一個新冠病毒人源單抗研發出來了!?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總之一句,這個單抗如果被驗證有效的話,十分推薦走臨床,這個會將是超越瑞德西韋的真正的特效藥,不光能治病,還能預防,而且副作用小。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產量和價格。歷來單抗藥物都存在製作困難(相比於化學藥物)以及製作成本高的問題,搞不好這東西做出來一針都要幾千塊,但不管怎麼說哪怕幾千塊錢對於重症患者的治療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相比ICU一天的費用我覺得還能接受,而且這東西產量怎麼都比痊癒者的血漿產量高吧。

後邊的一段時間單抗藥物研發似乎進入了一個沉默期,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傳統化葯的老葯新用所吸引,相比新葯的漫長的研發階段,大家更期待已有的各種抗病毒類藥物的臨床實驗成果,都等待著一個的人民的希望。每有一個新的進展都會歡欣鼓舞,法匹拉韋,瑞德西韋,甚至連花清瘟都會炒的火熱,哪怕是川普都在各種鼓吹羥基氯喹。

但是接下來的幾個月,從瑞德西韋到羥基氯喹等等多個給予厚望的藥物的臨床結果陸陸續續的公布之後,大家忽然發現,老葯新用了一遍以後,我們可能找到了一兩個有效藥物,但是我們對於新冠病毒,尤其是重症患者,我們一個特效藥都沒有!

這時,單抗藥物再次吸引回了全世界的目光,無論是美國的某些公司號稱的100%治癒,還是新加坡的人源單抗檢測試劑,再到中國科研團隊的新冠病毒RBD人源單抗藥物論文,一時間彷彿單抗藥物就在眼前了。

冷哲:中國科研團隊發現新冠病毒RBD人源單抗,會是救世良方嗎??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所以這時候我能做到的,還是給大家傳遞一個冷靜的信息。

但是最後說一下,不管是中國團隊的發現還是美國團隊的發現,都存在單抗的老問題。這個我在以前的文章也提過。 1.在動物或者細胞階段有效,到人體不一定有效,這是所有藥物都面臨的問題,哪怕是人源單抗也一樣。 2.即便有效,從驗證,到臨床過程都需要非常久的時間,一時間是趕不上的。 3.因為技術和生產工藝的問題,價格大概率不會便宜,我就沒見過一個便宜的單抗藥。

降溫是降溫,但是好消息還是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上文提到的中科院微生物所他們幾個團隊研發的新冠病毒RBD區域的中和人源單抗(簡稱JS016),在6月初,已經獲得了國家葯監局的批准,正式進入臨床階段了。

中科院微生物所嚴景華研究員科研團隊(前排右二為嚴景華)攝影:王強

目前進行的是一期臨床,主要分兩方面的測試內容:一方面是驗證這種藥物在新觀患者體內的生效情況;另一方面是要驗證這種藥物在健康人體內的安全性,畢竟單抗藥與傳統藥物不同,這個不單能治療,還能有效的起到預防的作用。這也是全球首次在健康人體內進行新冠病毒的單抗藥物測試。

華山醫院張菁和張文宏臨床團隊

本次臨床將分為兩部分,國內的健康人的臨床測試將由華山醫院張菁教授與張文宏教授聯合主持,目的是評價這種藥物在健康志願者中的耐受性、安全性、葯代動力學特徵及免疫原性。

另一部分關於患者治療的,因為咱們國內已經沒有足夠的患者來進行藥物測試了,所以將交由美國的葯企禮來進行。

說起來禮來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個已經開啟臨床測試的人源單抗藥物,由禮來的合作公司AbCellera開發的LY-CoV555抗體藥物,在6月初的時候也開始了一期臨床。這種藥物與國內開發的單抗藥物原理類似,也是附著在新冠病毒的S蛋白上,阻止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內。

但是吧,借用武漢病毒研究所袁志明研究員的一句話:「不同抗原誘導產生的抗體水平和特異性不完全一樣。」

所以最後那種單抗能成功,效果好,還得看臨床結果。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LY-CoV555的藥物研發並沒有很好的進行動物實驗,而我國的JS016最少在恆河猴上的測試結果還是很喜人的。

這由不得不讓人想起美國在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開發之時跳過了猴子實驗階段直接上了人,而我國還是在猴子身上取得了效果以後才開始的臨床試驗。這也許就是兩種不同的價值觀產生的不同的效果吧。

當然最後還是要說一說結論:

1.人源單抗藥物如果能臨床成功,肯定是特效藥。不單能檢測,還能治療,能預防。

2.從臨床時間來看,單抗的投產時期和疫苗可能差不多,都是一個很長的周期。但是考慮到疫苗可能會失敗,而且從生產到接種,尤其是幾十億人的接種可能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期,所以單抗研發的必要性非常強。

3.既然提到疫苗,就得說一點我以前一直沒有說的問題了,就是ADE(抗體依賴增強作用),單抗既然也是免疫藥物,那麼單抗和疫苗一樣同樣也有可能引發ADE,以前因為一直沒有臨床,所以提這個為時尚早,但是現在既然已經進入臨床階段了,ADE這事是必須要考慮的。

當然科研團隊比我聰明的多,他們早就考慮了這個問題,他們改造了原始的人源抗體,在CB6的免疫球蛋白受體Fc段引入LALA突變,以消除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ADCC),從而降低Fc受體介導的非損傷風險。(斜線部分看不懂無所謂。)


假如能成,那肯定是特效藥,就怕不成(好像是廢話)。

我的意思是說,抗體治療從理論上講肯定是特效的。我國後期治療採取康復者血漿,效果很明顯。但是這個葯製備工藝複雜,產量估計也很難提升,價格相應的也可能很高。就算成了也不太可能用於預防和輕症治療吧。

謹慎樂觀吧。


試驗結果說話,現在猜測沒有什麼意義。懷著最好的期待,做好最壞的打算…


如果吹出去,那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崛起就必須極度殘酷。


不清楚,等臨床試驗結果吧。


利益相關匿了,不能談產品那麼談談中和抗體這一概念吧。

總體而言謹慎不樂觀,這一概念並不新也並不算非常成功。參考RSV中和抗體Palivizumab的境遇。Palivizumab早在1998年就獲得了FDA的批准,但是之後並未有新的病毒中和抗體獲批(若有請指教)。主要是價格原因+療效有限,而這兩個問題也是新冠中和抗體所要面對的。首先局限於單抗的產量和價格,即便中和抗體能展現出極好的效果,也很難作為大面積推廣的特效藥。從機理來看,中和抗體更可能在預防上發揮作用而非治療。從成本/收益角度考慮,大面積使用中和抗體無法成為一個可選項。其次對於其到底有多少療效,我個人是持懷疑態度。它所面臨的挑戰太多了,包括不限於RNA病毒的高突變導致的抗藥性,大家現在都知道的ADE,抗體藥物本身的免疫原性,大分子本身的組織分布的局限性等等等等。

不過還是希望被打臉。


中國出品比為精品,尤其在這個特殊的時候,不敢弄虛作假的


才一期臨床,要走的路還很長。即使疫苗成功,目前的生產能力,也不是短期能普及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