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皈依道教了,自己也學了幾年八字和風水,但是還沒有正式在道教拜師傅。都說這個靠緣分,那麼到底緣分啥時候到呢?


你既然有心入道。

為何還參悟不透這個世事的緣。

放下執著。

既然是自己的選擇,一定要有師傅嗎?

那你到底是為了學本事還是為了其它的?

悟透之後,該來的總會來。


多交談


拜師是雙向的,徒選師,師擇徒,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師父找徒弟」,或者絕對的「徒弟找師父」。古時候拜師,師父要觀察弟子的根性,弟子要觀察師父的德行,師徒相處磨合三年到五年,兩不相妨,方可正式登堂入室,拜師入道。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網路上尋師,在網路這一虛擬的世界中,人的本來面目都可以被掩飾掉。網路只可以作為一個信息交流的平台,但是真正的拜師修行必須要當面傳授。

很多道教愛好者或初學者能夠分辨真偽的能力並不高,所以在網路上尋找師父是需要慎之又慎的。古雲: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這些修行者與常人無異,說不定就在自己周圍。

王常月祖師在《龍門心法》中曾說:「大眾,師父求弟子,一如滾芥投針;弟子求師,好像水中捉月。真師難得,高弟難求,不在乎財寶之間,只在乎這心一念真誠之內。你見哪個有道師父,肯妄傳匪人;你見哪個高人訪道,肯亂拜師父。大眾,師父既不亂傳人,則此師懷抱至道,以訪高弟子。弟子既不肯胡亂拜師,則此人識見高明,留心著眼了。設使這一等不肯輕投師亂拜道人的,心空障礙,志在塵寰,眼界既寬,胸襟又闊,遇見那有道之師,自然眼外分明,說得出,識得透,一言半句,芥子投針,針孔相投了。設使這一等不亂收徒弟輕傳妄授之師,遇見此等高明弟子,豈有不欣然合問,高談闊論,妙訣真詮,微密之天機,精玄之秘諦,心傳至道,口授天章的理么?」雖說道緣也是由自己締造,但心急,是喝不了熱湯的。

呂祖師有雲:「積德求師何患少,由來天地不私親。」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積德累功,努力修善,勤苦不懈,日久必然感動高真,值遇真師,得入聖道。


欲尋師者,以下四點,察其師真偽:

一、其師是否真具傳承。傳承脈絡真假,是否我道門正統而非旁門巫術。祖師、宗師、祖庭皆確切其人其事。人間三師傳承清晰,且確實有嗣法傳承之資格。

二、其師是否真具法?其法是否真切實在而非信口而成。

三、其師是否嚴守戒律。若行不守戒律,輕狂之士,如何可信?

四、其師是否真具學識。道經玄典是否熟讀理解,言說是否清源正流,而非雜摻旁門。投拜不具學識者門下枉費光陰而已。


首先,需要知道為什麼學道,入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師傅只是引路人。

找到了方向,就有了圈子,也就有了三人行里的師傅。


不用刻意找,沒有好師傅,只有對味的師傅,人家覺得好,對你來說可能不好,各人心性不一,所需也不一。


去道觀多走走看看。廟裡容易找到師父


先明白自己入道是為了什麼?


緣分


機緣有時候是撞出來的。

也有很多人一輩子找不到師傅。

也許你天賦異稟,自學成才。


找明師,莫要找名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