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沉澱啊。好多新商家,自己也就玩了兩天文玩,一瓶不滿,半瓶子晃蕩就開始賣文玩了。。。。基本上做幾天就不幹了,這行業沒有那麼簡單。

年紀大活得久,看的多,自然就精通,也耐得住性子慢慢來。

很多玩家問的問題:怎麼看出好壞。。。。怎麼知道真假

這種問題就像你問老大夫:大夫,您是怎麼看出我生病的。。。

第一就是有條有理,根據東西分析。

第二就是經驗,看得多了,就知道了。

我以前家門口有個鳥窩,我的姨父是研究鳥類的,

我問姨夫:那是什麼鳥?

姨父說:XXX鳥(時間過得太久,我忘了鳥名字了)

我問姨父:你怎麼知道的?

姨父:鳥叫聲。

我:這個鳥叫聲有什麼特點。。

姨父:它的聲音洪亮,還有點類似人說話的感覺。。。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聲音洪亮類似人說話感覺的鳥叫。。。是什麼樣的?

沒辦法形容?我也是,沒辦法形容我怎麼一眼就看出假的,就是看多了真的東西,看假的就是不對勁。。。


因為現在年輕人的價值觀和中老年人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國人在傳統的思想方面偏向中庸低調。但現在年輕人已經不再認可這種思想。反而需要表達自己的存在。同樣是10萬元,買個珠串和買一個奢侈品包包,名錶。大部分年輕人會選擇後者。因為後者很容易就被周圍人認可為自己的「身價」標誌。而文玩只有圈內的內行才能判斷出價值。

其次,文玩圈沒有標準化。價格體系模糊。滋生了大量坑矇騙的事情。讓現在快節奏的年輕人望而生畏,花了錢還怕上當,被人揹後當傻缺。還不如敬而遠之。


也不能說都是,只能說中年人比較多些。

原因麼,個人理解吧,有幾點:

1,興趣愛好的養成需要一定的時間,就目前來說,收藏市場主力是70-90之間,也許還應加上60年代的。

2,收藏 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起碼是穩定的經濟來源。

3,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喜歡一個肯定會放棄一個,同時收藏是非常費時間的一個愛好,中年人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活觀念,不太容易受外部環境的誘惑而改變。

4,知識量和經歷的儲備,這不是很短時間能形成的

5,現在的年輕人23-25歲前有幾個有精力來搞收藏?時間上根本不夠用。網路的影響(含手機網路)比什麼都大。加上現在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大增,都講拼與搏,生活不穩定,如何能收而藏之?


你買一對核桃,玩著玩著變色了,紅潤了,覺得「咦,這有意思啊」。然後開始買第二對,第三對,這時候你也就年紀大了。

當然盤核桃,也沒那麼誇張。還是要分品種,比如獅子頭、蛤蟆頭就好上色一些。天天刷,天天盤,一年也能出來些效果。但是年輕人很難天天拿著鬃毛刷沒事就刷,沒事就盤的。所以自然氧化,變色上漿,也差不多得幾年時間。

像我屬於想不開的,25歲時,第一對核桃買的南疆石。盤了一年了,幾乎沒啥變化。估計真盤出來,我也年紀大了。

有個朋友常說一句話「人這一輩子能盤出來的核桃是有數的」


收藏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上了歲數的相對而言比較具有購買力。


之所以看到收藏文玩的都是年紀大的人,主要原因是:現在的生活變好了,由原來的喫不飽穿不暖到現在的小康。收藏文玩得需要很多的錢。而70,80年代的人,到現在誰手裡都有些個閑錢。

2018年,2019年我個人覺得是分界之年,在往後的日子裡,你就會不斷的看到收藏文玩的年輕人。

在過去,錢是比較難得到的稀有之物;而在現在的年輕人眼裡,錢,是最容易得到的東西。

另外就是,在過去,網路不發達,想要學習文玩知識,最靠譜的兩種方法:投師和自購。

投師父呢,有人指導。

自己購來,自己研究,想要成為師傅,還真的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

現在呢,錢好掙了,知識容易獲取了,所以日後漸漸就能看到收藏文玩的年輕人。

以上全部內容就是我的回答,如果您覺得有不一樣的視角,請給我一個雙擊。關注李師傅,不定期更新文玩知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