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將孤身一人殺進敵陣,對方全是精銳部隊,在寡不敵眾被殺死之前,砍死砍傷七八十個敵兵,是不是很普遍的現象 ?


哪用的著冷兵器時代。解放前我軍中就有這種橫勇無敵將。

1907年出生在邢臺市農村的呂俊生,少年時代十分艱苦,為了生活幹過鏢師,上山西下河南。

1937年在太行山上,他在人均預期壽命50多歲的時代,以30歲高齡加入了革命的隊伍,成為129師一名普通戰士。

1938年7月參加山東夏津戰鬥的時候,一個人手持雙刀第一個沖入敵陣,一人砍殺27個鬼子,這可是1938年以前的老鬼子,戰鬥力跟後來的補充兵員完全不同,也不是大阪師團。

老爺子身高一米九幾,衝到一幫平均身高一米五的鬼子堆裏,估計鬼子都嚇破膽了,抬頭仰望,怹手裡雙刀平著揮正好抹他們脖子,順手不累。戰後評為一級戰鬥英雄。

身大力不虧,一個人抗3把38大蓋還提一把機槍。。。。。。

緊接著在12月戰鬥中,他一個人砍死砍傷60多偽軍。

1940年,百團大戰期間他一個人指揮工兵破壞外圍工事後帶隊向前突擊被碉堡阻礙,他自己一個人摸上去,從射擊孔裏把機槍抓出來,一舉拿下碉堡。(碉堡?屌爆了!)

後來在閻家莊戰鬥中一個人帶領全連打死108人,被上級評為英雄連長,所在連隊被評為英雄連隊。

這麼彪悍的英雄因為戰鬥中多次負傷,解放後就退伍轉業了,因此錯過了授銜,晚年在村裡擔任領導職務,1970年,在全村觀看抗戰電影時候看到勝利情節時放聲大笑而死。

以上都是真人真事,武神附體不是吹得!小不小菜一碟不好說,但是如果誰要說不可能你就拿這位幾百人斬的老爺子舉例就行。


戰國時普通士兵穿這樣:

皮甲或者無甲,就是那個時期士兵能擁有的最好防護了。

大將穿這樣(圖片是石制陪葬明器,真品鐵制):

身高力大,武藝高強的將軍穿著這樣一套,衝進人羣開無雙也不是很不可思議。

但是到了宋朝,大規模使用煤炭冶金,導致金屬製品成本降低,全覆蓋甲冑普及。當時無論金朝還是南宋,精銳士兵都穿這樣:

注意這不是將軍甲,而是在精銳部隊中裝備的士兵甲。

這一套甲重量就是60斤,所以披甲的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是選出來的大力精兵。

面對這種身披重甲,手執長槍大斧狼牙棒的壯漢組成的軍陣,還能孤身沖陣以一敵百的英雄人物……

說實話,俺不信地球上存在過。


不是,很危險。

比如嘉靖時倭寇劫掠如皋縣被明軍堵住,其中有一個倭寇首領,頭戴紅纓盔手持寒光刃,舞刀如飛,須臾間進擊陷陣便殺死兩名明軍民壯,然後他就被圍住了,再然後,他就死了…


百人斬:

西楚霸王項羽:【於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十百人。】

【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裏。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

【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史記》

夏魯奇:【莊宗不滿千騎,汴人伏兵萬餘,大噪而起,圍莊宗數重。魯奇與王門關、烏德兒等奮命決戰,自午至申,俄而李存審兵至方解。魯奇持槍攜劍,獨衛莊宗,手殺百餘人。】——《舊五代史·卷七十·列傳第二十二·夏魯奇傳》

楊再興:【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宋史·卷三六八·列傳第一二七·楊再興傳》

冉閔:【冉閔所乘赤馬曰朱龍,日行千里,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擊之,斬鮮卑三百餘級。】——《晉書·卷一百七·載記第七·石季龍下》

花雲:【秋七月,命雲領兵三千人趨寧國,時羣盜蟠結山澤營壘相望,路稍梗,雲操戈前行遇敵即鬥,或經其營壘輒擊之,斬首數百級而身未嘗中一矢,被一創。】——《明太祖實錄 卷八》

丁奉:【奉跨馬持矛,突入其陳中,斬首數百,獲其軍器】。---《三國志》

文鴦:【師使左長史司馬班率驍將八千翼而追之,鴦以匹馬入數千騎中,輒殺傷百餘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騎莫敢逼。】--《資治通鑒》

楊業:【楊業力戰,自日中至暮,手刃數百人。】----《契丹國志》

楊存中:【劇賊李昱據任城,久不克,存中以數騎入,擊殺數百人。帝乘高望見,介冑盡赤,意其被重創。召視之,皆污賊血,壯之。】----《宋史·楊存中傳》

荊嗣:【命嗣出西偏,麾兵薄山崖,以短兵接戰。遼兵敗,投崖而下,手斬百餘級。】——《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荊嗣傳》

尚祚:【副指揮使尚祚能運大撾,所斬首拉肋者,亦百餘人,眾寡不敵,遂與指揮使張睿、劉福、都頭輔能等四人並死之。】——《宋史·列傳第六十七·胡福傳》

姚興:【金人以鐵騎進,興麾兵力戰,手殺數百人。】——《宋史·卷四五三·列傳第二一二·姚興傳》

張孝忠:【枋得走入安仁,調淮士張孝忠逆戰團湖坪,矢盡,孝忠揮雙刀擊殺百餘人。】——《宋史·卷四二五·列傳一八四·謝枋得傳》

王珪:【任福陷圍中,望見麾幟猶在,珪欲援出之,軍校有顧望不進者,斬以徇。乃東望再拜曰:「非臣負國,臣力不能也,獨有死報爾。」乃復入戰,殺數十百人,鞭鐵撓曲,手掌盡裂,奮擊自若。馬中鏃,凡三易,猶馳擊殺數十人。矢中目,乃還,夜中卒。】——《宋史列傳八十四》

王德:【德從十六騎徑入隆德府治,執偽守姚太師,左右驚擾,德手殺數十百人,眾愕眙莫取前。】——《宋史·王德傳》

庫祿滿:【卓犖有大志。關弓滿石。畫的去百步射之,無不中。襲父職為黑軍總管。憲宗八年,從大軍攻襄陽,晝夜苦戰,與從弟度剌攀去弟而上,手條數百人。】——《新元史·卷一三五·列傳第三二·庫祿滿》

王忠嗣:【俄吐蕃大出,欲取當新城,晨壓官軍陣,眾不敵,舉軍皆恐。忠嗣單馬進,左右馳突,獨殺數百人,賊眾囂相蹂,軍翼掩之,虜大敗。】----《新唐書》

【是秋,吐蕃大下,報新城之役,晨壓官軍,眾寡不敵,師人皆懼焉。忠嗣乃以所部策馬而前,左右馳突,當者無不辟易,出而複合,殺數百人,賊眾遂亂。三軍翼而擊之,吐蕃大敗。】----《舊唐書·王忠嗣傳》

李顯忠:【番兵欲避之,顯忠已突入,揮雙刀躍馬往來如飛,殺百餘人,虜兵皆披靡奔走。】----《南渡十將傳》

傅友德:【友德操輕舟盪其鋒,身被數創,戰益力,手殺數百人.】----《明書》

張玉:【上所在突入敵陣大戰,連殺百數十人,玉亦被創,而歿。】----《靖難功臣錄》

劉顯:【顯獨挺身陷陣,賊披靡,死者百餘人】----《明史稿》

胡一青:【追及之,又敗之於甘棠渡,皆一青陷陣,手馘數百人。】----《永曆實錄》

竇名望:【是日戰酣,(竇名望)謂人曰,我姓竇,而山名磨盤,天下有豆入磨而不腐者乎?今日是我死日也,復飲酒免冑而出,手刃百餘人乃死。】—《庭聞錄》

李續賓:【續賓怒馬馳入敵陣,往來奮擊,斃賊數百,鏖戰到夜半死之。】----《清史列傳》

王得仁:【突圍至德勝門,兵塞不能前,三出三入,擊殺數百人,被執,支解。】----《江變紀略》

許自強:【總兵許自強乘高舉燎,使知救至,諸將潰圍出不得,手自擊殺百人,矢盡援絕,龍引火自焚死,於王自刎死,可大屍不獲,若來雜馬圉服以免】----《小腆紀年》

周遇吉:【遇吉夜率壯士二百,縋城入賊營,賊大敗,退二十里,持半月,而姜鑲等救兵不至。三月初一,城陷,遇吉率民兵巷戰,手殺數百人,力竭被獲,不屈而死】----《明季北略》

周訪:【字士達,尋陽人。遷武昌太守。時杜弢作亂,寇豫章,訪進討。弢別帥杜弘、張彥等邀訪,訪為流矢所中,折齒,口中流血,壯氣益勇,先登奮擊,臨陣禽彥,殺數百人】。----《晉中興書》

瓜爾佳富德:【追至察罕鄂博,復遇哈薩克兵千人與唐古忒隊合。富德奮勇衝擊,斬百餘級,奪回被掠集賽噶雜特三十餘戶,擒臺吉恩克巴雅爾等四十餘人。】----《清史稿》

魏賽因不花:【至正間,紅巾賊起,募義勇御之,以眾屬察罕帖木兒。嘗單騎殺賊百餘人。】——《新元史·卷二二〇·列傳第一一六·魏賽因不花》

千人斬:

馬武:【武選精騎還為後拒,身披甲持戟奔擊,殺數千人,囂兵乃退。】---《後漢書·馬武傳》

武某:【武某,河南人;管效忠部將也。膂力數千斤。年三十餘,長可五尺;身兼四人,馬不能勝,止一黑馬乘。當效忠被圍於鎮江也,武以大鐵棍擊殺千餘人,眾皆披靡。】——《明季南略》

百人射:

史敬思:【敬思方大醉,因蹶然而興,操弓與汴人鬥,矢不虛發,汴人死者數百。】 ——《 舊五代史 列傳七 史建瑭傳》

姚兕:【有悍酋臨陣甚武,兕前射中其目,斬首還,一軍歡呼。明日,來攻益急,兕手射數百人,裂指流血。】——《宋史·姚兕傳》

陳世卿:【會李順寇兩川,知州張雍以州兵馬為數部,使官分領。世卿素善射,當城一面,親射中數百人。】——《宋史·陳世卿傳》

王瑜:【瑜尚獨戰千人,矢不虛發,手無射捍,其指流血。及鞬箙罄空,乃持弓擊人,簫弣皆碎。夜竄山谷,落髮為僧。】——《舊五代史 卷九十六晉書 列傳十一 王瑜傳》

郭蝦蟆:【城上有舉手於懸風版者,蝦蟆射之,手與版俱貫。凡射死數百人。】

【蝦蟆獨上大草積,以門扉自蔽,發二三百矢無不中者,矢盡,投弓劍於火自焚。】——《金史 .郭蝦蟆傳》

千人射:

王舜臣: 【舜臣因得整眾。須臾,羌復來。舜臣自申及酉,抽矢千餘發,無虛者。指裂,血流至肘。】——《宋史 卷三百三十五 列傳第九十四 種樸傳 》

附:幾位沖陣的武將

孤身逐千人

劉裕:【劉牢之擊孫恩,引裕參軍事...遇賊數千人...從者皆死,裕墜岸下。賊臨岸欲下,裕奮長刀仰斫殺數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賊皆走...劉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尋之,見裕獨驅數千人,鹹共嘆息。」】——《資治通鑒·晉紀·晉紀三十三》

兩騎沖陣數萬:

周盤龍,周奉叔:【時奉叔已大殺虜,得出在外,盤龍不知,乃沖東擊西,奔南突北,賊眾莫敢當。奉叔見其父久不出,復躍馬入陣。父子兩匹騎,縈攪數萬人,虜眾大敗。】——《南齊書》

三十騎追殺數萬人

朱能:【長驅至真定...獨與敢死士三十騎追奔至滹沱河,躍馬大呼突南軍,軍數萬人皆披靡,蹂藉死者甚眾,降三千餘人。】

五十騎沖陣五萬:

辛棄疾:【棄疾還至海州,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命?」乃約統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宋史·辛棄疾傳》

【赤手領五十騎縛取於五萬眾中,如挾毚兔 】——《稼軒記》


流民知道不?饑荒全家男女老少餓得皮包骨頭,被裹挾進軍隊/起義軍/土匪,號稱幾十萬的隊伍,拿根木棍,去攻打縣城,被放在最外圍最前方,只為了搶口吃的續命。

遇到來鎮壓的職業軍人,拿著明晃晃槍刀,穿著厚重的鎧甲,騎著強健的戰馬,衝殺進來。所過之處,屍橫遍野,直到殺累了沒勁了,裝備後勤好一點「老軍」才上前來對抗。打贏了要活下來有口吃的,打輸了大概率直接被剿滅給人家送軍功,然後史書上還寫:

白馬銀槍將,沖入叛軍中,連殺數百悍敵,實乃大英雄也!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