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五月份就開始實習上班的應屆生,到現在得有四個月的工作了吧,每個周末基本都是睡過來的,感覺特別累不想出去玩。我的工作也不算很累,基本不加班,但是也沒辦法摸魚,領導都在後面。感覺自己大學或者更早高中的時候都是精力很充沛的,是我上班精神太緊張嗎?


當你做事情的目標感開始缺失的時候,就會覺得做事情就是完全在消耗自己,然後就會覺得每天都特別累。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這種感覺,可以去看看我寫過的兩篇文章,消耗守恆定律[1]和電池定律[2]

當你覺得工作就是在消耗自己,換取勞動報酬,而勞動報酬又基本上都被用來維持生活的時候,就會覺得生活的意義感缺失,經常會感到身體被掏空。

以前還在學校的時候,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你總能找到一個學習和努力的目標,並且找到很強的意義感,比如考個好大學,拿個好成績,找個好工作。

而工作後,雖然也會有很多看起來很有意義的目標,比如升職加薪,賺錢買房娶媳婦。

但職場和學校最大的區別就是,學校里的很多目標和競賽都是線性的,簡單地說,就是分高者得,每一個目標都有一整套的標準告訴你,只要你做到了什麼,就一定能獲得什麼[3]

而職場的很多東西並不是顯得如此清晰明確,努力得不到回報,每天看不到追逐的目標,好心辦事兒卻背鍋這種事兒經常會發生,時常都會讓你懷疑人生。

如果你意識不到,職場並不是線性的,是多維度的,複雜的這件事的話,你就會時常感到很無力,最後就會導致意義感缺失的結果,然後覺得自己活著就是為了活著,就是格子間里的螺絲釘,就是一顆電池。

那種無力感,我曾經體驗過,每天一睜眼,只要想到這些,巨大的無意義感就會襲來,然後啥都沒幹呢,就已經開始心累了。

要克服這些,就要從營造意義感,避免空虛感開始,這些我以前都講過了,如何從混吃等死的狀態走出來,可以看下面這些回答。

每天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躺著待著,刷手機,該怎麼辦??

www.zhihu.com圖標人這一生為什麼要努力??

www.zhihu.com圖標

當你搞清楚了這幾個問題後,就可以從這種狀態中開始走出來了。

參考

  1. ^消耗守恆定律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917765
  2. ^我們都是那個電池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016879
  3. ^什麼是線性學生思維?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569860/answer/1504425203


為什麼上班都是坐辦公室,仍然會感到疲憊不堪?

這固然有許多生理上的原因 —— 比如久坐對頸椎的壓力,封閉環境里空氣的流通……但最本質的,還是心理的因素:我們從內心裡,就把「工作」看成一種負擔。

每一天都像拚命奔跑在賽道上,只為一個望不到頭的終點。這樣下來,怎麼能不疲倦?

這在社會心理學上,就叫做「職業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

社會心理學家 Christina Maslach(她同時也是菲利普·津巴多的夫人)以對職業倦怠的研究而聞名。她指出:嚴重的職業倦怠,主要有三種表現:

1)情緒衰竭: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

2)非人性化:冷漠對待人際關係,容易暴躁、失去同理心;

3)低成就感:無法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得過且過。

不妨看一下,你中了哪幾條?

需要注意的是:職業倦怠並不是一個病症,而是一種現象的描述。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能出現輕微的倦怠表現,並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 幾個月、半年,一年,每天都過得非常累,卻又不得不掙扎著去上班。

試著回想一下,你上一周的工作狀態,然後問自己:

  • 每天上班的時候,我是精神振奮的時候居多,還是不情不願居多?
  • 下班回到家,是滿足感居多,還是身心俱疲居多?
  • 如果從1-10給自己當下的工作打分,你會打5分以上,還是5分以下?

我相信,你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否正處於職業倦怠的狀態中。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有職業倦怠呢?

可能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樣:並不是因為加班、高強度工作,也不是因為工資不夠高 —— 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由你負責的項目,馬上要上線了,整個團隊齊心協力、加班加點,熬夜一周把它推上去,確保沒有任何疏漏 —— 這種情況下,你會倦怠嗎?

不會。你可能會累、會疲勞,但不會發自內心地感到倦怠。因為你理解你工作的價值,你知道它的重要性。

同樣,你剛進入某個行業,起薪不高,但是跟著上司做項目,能學到很多東西,每天都很充實。這種情況下你會倦怠嗎?

不會。相反,你每天都會期待去公司上班,因為你又會迎來全新的、充滿挑戰的一天。

那什麼情況下會倦怠呢?

最常見的,就是這三種狀況:

1)每天都有大量瑣事,不斷擠壓和分散注意力,讓你沒辦法專註在手頭的工作上;

2)工作方向跟你期望的不一樣,但你又沒有辦法去拒絕或改變,只能硬著頭皮上;

3)你的位置不重要,沒有話語權、掌控權,做的事情得不到反饋,只是成為一個支撐、執行,可有可無的角色……

你可能會發現,這些情景的共性是什麼呢?

是它們都缺乏對工作的「自主性」。

這才是導致職業倦怠的根本原因。

你沒有辦法掌控自己的工作,而是反過來,被工作所掌控 —— 源源不斷的任務向你湧來,把你淹沒,推著你去行動。

它們不在乎你怎麼想,不在乎你的看法,甚至,不在乎你做得好不好、是否用心,只要求你給出一個結果,讓這個齒輪能夠不斷轉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會感受到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嗎?當然不會。你每天都在疲於奔命,只想趕緊把它做完。

所以,我一直強調:好的工作,是讓員工把它當成事業,取得雙贏;而不好的工作,是用錢買員工的時間,讓員工淪為勞動力。

如果你正處於後者的情況,那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立刻離職,重新找一家與你目標一致的公司。

但很多時候,這並不容易實現 —— 你多多少少會被一些因素牽絆。

那麼,如果沒有辦法立刻跳槽,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職業倦怠,改善工作中的疲憊感呢?

分享一個有效的方法,叫做「目標對齊」法,能幫你重新思考、規劃自己的工作。

什麼叫「目標對齊」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享過很多任務管理方法,比如:

這幾個簡單的工作習慣,使你變得更優秀和高效

有效提高執行力,你需要這幾個技巧

高效管理時間的秘訣,就在於這三個清單

這些,都屬於「How」的範疇:我該如何把任務管理好?

其實,要提高工作的自主性,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去思考「Why」的範疇 —— 我為什麼要管理這些任務?我為什麼要做它們?

這樣,才能從源頭開始,去找到它們的價值、目標、意義,把自己的目光和精力,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這就是從目標出發的思考方式。

同樣,目標對齊,就是先去思考工作的目標,再進行反推,把當下所有需要做的任務,根據這些目標進行「對齊」,讓自己知道:我該做些什麼;我所做的事情,會如何影響這些長遠的結果。

那麼,如何進行「目標對齊」呢?

1. 列出所有任務

首先,拿出一張白紙,把它對摺。用頭腦風暴的形式,在左邊寫下你需要做的任務。一條一行,自上而下去寫。

比如:

  • 完成實習生團隊的招聘;
  • 完成運營方案;
  • 學Python,寫爬蟲;
  • 優化產品專題呈現;
  • 拓展新KOL資源;

……

這個過程,盡量不受限制地去發散思考,務必全面、無遺漏,把所有可能參與、涉及到的事情都寫下來。

甚至,除了「現有的」任務之外,那些你覺得有必要、但公司沒有去推進的事情,都可以列出來。

比如,你覺得應該「優化內部協作流程」,但沒有任何人提出過,也寫下來 —— 說不定你可以去提出和主導。

同樣,不僅僅是工作內容,包括你的個人成長,像要學的技能、要鍛煉的實踐能力、要積累的經驗……都一併寫下來。把大腦清空,不要有任何負擔。

你可能需要重複好幾次,或者留出一整段時間來思考,以確保所有的任務,都已經考慮到了。

這些,就是你近段時間內所有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我們要去思考和梳理的對象。

2. 目標分析

接下來,我們回看自己寫下的每一項任務,逐一地去審問它:

這項工作目的是什麼?它想達成什麼結果?

把你所想到的結果,用一句話寫在紙的右側 —— 這就是它的「目標」。

比如:學Python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獲取需要的數據;拓展KOL資源,是為了豐富內容、提高內容數量;優化產品專題呈現,是為了提高整體體驗 —— 這就是它們的目標。

可能有多項不同的任務,會指向同一個目標,那就用線把它們連起來。

現在,你會得到一張紙:左邊寫滿了任務,右邊對應的地方,寫著它們的目標。

這些就是我們的素材,先把它放在一邊。

3. 供給分析(Want / Able 分析)。

接下來,拿出另一張白紙,把它對摺。

在左邊的最頂端,寫下「我想做的事情」(Want to);右邊,寫下「我擅長的事情」(Able to)。

然後,把剛才列出的所有目標(注意是目標而非任務),一條條寫到這兩欄裡面。

這一步,你應該如何去思考呢?

像「我想做的事情」,就可以從收益的角度去思考:

  • 完成這個事情、達成這個目標,對我有什麼好處?
  • 長遠來看,它對我有什麼價值?
  • 它能否提升我的能力、經驗,能否為我將來想做的事情鋪路?

諸如此類。

同樣,像「我擅長的事情」,就可以從比較優勢的角度出發:

  • 哪些事情是別人認可我的?
  • 哪些東西我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 哪些事情,在做的過程中,我會感到放鬆、毫無壓力?

按這樣的思路,對每個目標進行審視和檢驗,再分別寫進去。

如果一件事情,同時滿足「想做」和「擅長」,那就同時寫進兩欄里;反過來,如果一件事情,你既不想做又不擅長,那就放著不管。

不要強迫自己,這一步,要真正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寫完之後,再反覆檢查幾遍,確定沒有遺漏。

那麼,你就得到了一頁「供給分析」,也就是你所能為別人做的事情。

4. 需求分析(Need / Have to 分析)

但從供給角度出發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之所以能在商業社會裡生存,是因為我們的供給,恰好能跟別人的需求對接起來。

所以,下一步,把剛才這張紙翻到反面,在左邊頂端寫上「公司要我做的事情」(Need to);右邊寫上「上司要我做的事情」(Have to)。

同樣,把第一步中列出的目標,分門別類地寫進去。

哪些是公司的要求呢?你可以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只要這個目標,對公司的產品、戰略是有價值的,那就可以放進去。

而上司的要求,往往就是他直接為你指派的任務,通常是量化的,需要你去落實和彙報。

舉個例子:像「提高產品整體體驗」,顯然是公司需要的,但上司可能並不會特別關注,因為它不涉及他的業績,也未必會給你明確的期限和要求,那就可以只寫在左邊。

當然,如果你像我一樣,是自由職業者,或者在創業,就可以把這兩欄,改成:

「客戶要我做的事情」和「股東/合伙人要我做的事情」。

本質是一樣的:前者,是商業價值的來源 —— 你的工作如何創造收入,它往往是間接的;而後者有一定的強制性,往往是直接的限制。

這兩者,如果能夠統一起來,那當然是最理想的。但現實中,很多時候並不重合,會有一些偏差。

這裡要強調一點:Have to 的部分(上司、股東/合伙人),也並不是100%正確、必須遵從的。有時候,他們的指派可能會出於個人立場,或者不夠嚴謹、科學,這就涉及到向上管理了。以後的文章會講到。

那麼,到了這裡,你就得到了一份需求分析 —— 也就是你可以為公司所提供的價值。

5. 打分排序

下一步,讓我們回到最開始的那張紙,給右側的目標,一項項打分。

怎麼打分呢?看供給分析和需求分析。如果一項目標,同時符合4個標準,那就是10分;符合3個,就是7.5分;1個都不符合,就是0分 —— 你應該果斷把它劃掉。

打完分之後,再拿出第三張紙,同樣對摺。在左側,按照剛才打分的高低,把目標從上到下,重新做一個排序。

隨後,再把整張紙從中間對摺,把下半部分折到後面去。

現在,看著你眼前留下的目標:這就是你所應該關注和聚焦的事情,也就是對你來說,最重要的目標。

其他那些,並非不夠重要,但或許有的不太緊迫,或許有的難以轉化成價值 —— 不妨先把它們排除出腦海,讓自己能夠真正專註、平靜下來。

到這裡,我們已經快抵達終點了,休息一下,進行最後一步。

6. 加權分配

最後一步,就是把第一步里寫下的任務,也就是第一張紙的左半部分,按照最終的目標,一項項抄下來。

一邊抄,一邊思考:這項任務,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推動這個目標?用1-3給它打分。

然後,用任務的分數(1-3),去乘以目標的分數(0-10),就能得到這個任務最終的得分。

到此,就大功告成了。

你無需一定要按照最終權重去分配時間、精力,採取行動,但通過這個方式,你會知道: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哪些事情能拖就拖,哪些事情你應該果斷捨棄掉、不要讓它佔據你寶貴的精力。

你會清晰地看到:哪些事情源自內心,哪些事情又是外部的壓力,你該如何去應對它們。

你會發現,這種對生活的掌控,彷彿又重新回到了自己手中。

這套方法看上去非常複雜。但實際上,一旦你理解了背後的思路,它就相當簡單。

它的本質是什麼呢?是讓你從疲於奔命的趕工、忙碌中停下來,真正去思考,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的結果、目的、意義和價值。

通過這個反思的過程,讓你得以直面自己的內心。同時,能夠全面地、徹底地,對自己的思維進行一次梳理。

正如我在周一的推送中所說的:不要只顧著向前走,偶爾也要停下來,看看身後的路。

願你我的心中,都不再有疲倦和迷惘。

也願你的道路,走得更堅定有力。


才幾歲就精力大不如前,要麼就是加班加太多,要麼就是做的工作不喜歡了。

一般都是三十幾歲開始才會覺得身體狀況直線下跌。

我剛畢業那兩年,滿腔熱血,每天誓要干滿8個小時,sprint backlog都榨乾了,最終因為老闆拿不出更多SDE 1的任務而終告失敗。這才是比較正常的年輕人會有的做法。


剛上班就不如前可能性不大,大不如前的話可能就要看看有什麼特別原因了...但工作幾年後逐漸下滑就比較常見了,至於為何,可以看看這張圖,順便給自己打打氣,工作開始的前些年能努力還是儘力多努力些為好:

引自原文: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5699208?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上班不如創業。

自己創業之後,沒有人給我發工資了,但是我的工作激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而且不用打卡上下班後,24小時只要醒著都是想著自己的小工作室,加上時間自由,總之精力就充沛,效率也很高。

以前上班時,如果遇到一些公司比較人性一點的還好,有的根本就是要把我的私人時間榨光!就算實在找不到工作給你加班,也要叫你出來喝酒,或者周末還要去團建…(自費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